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教育(2022年)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教育(2022年)

时间:2022-08-03 18:00:1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教育(2022年),供大家参考。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教育(2022年)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教育

  论文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 学生 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并提出教师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培养心理健康人才。

  健康是美丽的天堂, 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有了 健康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

 只有机体和心理都健康, 才能称为健康的人, 反之则是不健康的人。

 在经济与知识极其发达的今天, 凡想拥有完美的人生, 成为 社会的建设者, 就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 还要拥有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 人们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却很少提及或关心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我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视。

 尽管从事其他社会职业的工作者也需要心理健康, 但与 教师相比, 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如果存在心理不健康, 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局部的、 个人的, 但如果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 它的影响则是总体的、 社会的、 长远的。

 只 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 心理健康的学生, 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就要健康。

  一、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公民心理障碍将是 21 世纪的忧患。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将是21 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如果他们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一

 无所知, 缺乏自 我保健和自 我调节能力, 那么, 其将来在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面临始料未及的困难。

 近年来, 报纸和电台先后报道了 教师打学生耳光, 用刀 片刮学生脸, 发动学生给有过失的学生用墨水刺字等体罚学生的事件, 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 无法弥补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 另 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 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在社会上造成了 恶劣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事的分析及反思, 我们不难发现, 除了部分教师的师德差以外, 多数事件是教师因为情绪烦躁, 不能自 控所致, 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若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 我得出了 一个惶恐的结论, 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我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气愤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教师, 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 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我能让学生丢脸, 也能使他们开心, 能伤人, 也能救人。

 ” 因此,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 哪怕知识再渊博, 学问再精深, 也绝不是称职的教师。

 这一切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教师首先要充分了 解、 诊治自 己的心理健康, 使自 己百分之百健康, 才有可能培养出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学生。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教师总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 而这种影响, 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 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 在许多情况下, 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1.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 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常常会成为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 一个人如果有了 心理

 疾病, 除了 伤害自 己外, 还可能危及他人和社会。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 角色接触的广泛性和长远性的影响。

 如果教师存在心理疾病,将给所教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和示范性对学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这一点讲, 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又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

 如果教师时常带着情绪工作, 把来自 家庭、 社会、 同事、 领导的不满转嫁到学生身上, 使学生蒙受不白 之冤; 或在与 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过于情绪化, 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掺杂个人的喜好, 对学生进行讽刺、 人格侮辱、 习惯性谩骂, 等等, 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2. 教师的不健康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怎么搞的, 又有许多学生没写完家庭作业”。

 面对眼前的学生,我的愤怒, 我的质问已无济于事, 只 有冷静思考该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

 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的影响, 都是深刻而长久的, 心理不健康教师的言行举止, 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是可想而知的。

 由于前任班主任的不当教育, 致使我班部分孩子撒谎、 弄虚作假、 拉帮结派……我深深地知道, 如果单纯地抱怨、 惩罚学生, 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不会有所提高, 效果也不佳, 学生依旧会我行我素, 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 师生对立, 从而使教学“杯水车薪”。另 外, 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做人的榜样, 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决定了 学生无法独立地辨别是非, 只会直观地模仿, 简单地看待问题。

 教师对待工作、 对待学生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3.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果留心关注教师的闲聊, 就会经常听到有老师以使学生害怕为荣, 以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为能。

 为达到这一目 的, 有些老师甚至不择手段, 讽刺、 挖苦、 罚站、 打骂、 体罚五花八门, 层出不穷。

 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师拿着板凳腿在猛打一个孩子, 我问: “怎么了 ?” 老师气愤地说:“不写作业, 家长也不管。

 ”我拿过那孩子的作业一看, 是呀,一学期快结束了 , 作业却做了 不到三分之一。

 我问: “早干吗呢?” 老师说:“我天天要, 她不做, 我有什么办法。

 ” 我说:“算了 , 已经这样了 ,何苦呢?” “考试不及格, 影响总成绩怎么办?”说着又朝孩子打了 几下。此类老师的心理是健康的表现吗?在教师的这种心态下, 很多学生形象地把师生关系比作猫与老鼠、 警察与小偷、 老虎和兔子、 留作业的工具和做作业的机器, 等等。

 这足以证明师生关系存在着问题。

 有一个说明连带责任的典故: “我虽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 教师主观上不想毁了 孩子, 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客观上因我们而毁。

 心理学研究证明: 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慈祥的教师懂得关怀学生, 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 形成活泼、 向上、 合作、 宽容的良好个性; 冷漠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关爱,学生与 教师之间形同陌路, 常常会我行我素, 自 私淡漠, 缺乏热情; 暴躁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 常常会使学生的自 尊受到严重伤害, 使学生经常处于戒备状态, 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担惊受怕, 产生抵触情绪。

 一天我因学生作业问题很生气, 随口 叫 学生马某上讲台, 本意是给他当面讲讲, 谁知他看我起身连忙抱头, 不仅他如此, 学生任某也这

 样。

 我问: “你们干吗?” 其他学生则大声说怕老师打, 听后我无言了 。怕老师打, 可见老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有多深; 学生或者察言观色, 以至于形成口 是心非、 玩世不恭的不良个性; 而自 卑,缺乏自 信心等不良情绪同样也是暴躁型教师教育管理不当的产物; 教师的偏爱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嫉恨……因此, 教师要自 觉

  培养自 己良好的个性, 努力提高自 身的心理素质。

  二、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培养心理健康人才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 教师是学生健康教育除家长之外最直接、 最主要的医生。

 提高自 身素养, 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 的的健康教育, 培养心理健康人才, 是广大教师的责任。

 1.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 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每位教师都应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增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 解, 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策略水平, 并注意维护自 身的心理和行为健康, 减少日 常教学行为的伤害, 杜绝心灵施暴并有意识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 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要像关心学生的学习、 关心学生的身体一样关心学生的心理, 而且把这种“关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

 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 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

 心育能力包括许多内容。

 比如: 全面了 解和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 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民主、 平

 等、 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 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鉴别的能力, 确定心育目 标并设计、 实施心理训练活动的能力; 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等。

 要具备这种能力, 教师的心理首先要健康, 用健康的心理准确地为学生把脉诊治, 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 并对症下药,正确引 导, 及时让学生的心理获得健康, 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 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心理医生

  当今教育的发展决定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 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心理保健工作, 也许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但教师绝对是学生直接的心理医生之一。

 如果教师忽视了 学生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工作, 就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而且会向社会输送有心理障碍的人才, 马加爵就是典型的例子。

 每当听到这类触目 惊心的消息时, 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疑问: 我们的学生有如此脆弱的人格, 如何肩 负起 21 世纪振兴中华的大任呢?所以, 教师要明晰自 己肩 上的重担和使命, 努力提高自 己,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培养健全的公民。

 总之, 一个不注重健康教育的学校是对社会、 对家庭、 对学生不负责的学校, 一个不懂得健康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 没有竞争力的民族, 只有重视学生健全而健康的心理教育, 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 红. 维护 教师 心 理健康的 策 略. 黑 龙 江教育 学 院 学报, 2001.

 [2] 刘艳. 教师心理健康浅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6.

推荐访问: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教育 浅谈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