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实例【优秀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实例【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03 18:05:1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实例【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实例【优秀范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帮助孩子走出焦虑情绪困扰 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明霞 一、 案例介绍 曹× × , 男, 16 岁。

 家庭结构:

 三口之家。

 父母均初中文化, 经常出差在外, 家庭基本和睦。

 学生情况:

 求助者性格内向, 文静, 不顽皮。

 父母对其管教较严格,从小学习很认真, 小学和初中成绩一直很好, 在父母眼里是个聪明的 “乖孩子”, 老师眼里是个“好学生”, 平时与同学交往不多。

 爱好数学, 喜欢篮球运动。

 中考时, 发挥失常, 成绩一落千丈。

 初中毕业后勉强进入吴江一所重点高中。

 中考成绩比录取分数线低很多, 父母出了 不少赞助费, 觉得自己很差。

 入学后不愿和同学交往,没有什么朋友; 暗自下定决心调整自己, 刻苦学习, 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由于重点中学高手云集, 成绩上不去。

 开学两周内英语默写多次重默;一天语文课开小差受到老师严厉批评。

 为此心烦意乱, 课堂上也提不起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作业效率低下, 临近月考经常思考“考不好怎么办? ” 之类的问题, 坐立不安。

 闷闷不乐的他晚上心慌、 入睡困难, 睡后觉得不解乏。

 心理测验结果:

 SAS:

 标准分 56 。

 二、 案例分析 曹××的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焦虑情绪。

 表现为精神紧张(担心, 感到紧张或不安, 注意力不集中); 躯体紧张(坐立不安, 头痛, 震颤, 不能放松); 植物神经兴奋(头晕, 出汗,心跳加快或剧跳, 口干, 胃痛)。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

 生物学因素:

 青春期, 存在独立意识增强与自理能力弱之间的矛盾。

 高中学生与初中生相比, 在思想意识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独立观念开始萌芽, 到了 高中已经形成很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思想, 并且自尊心、 自信心、 好胜心较初中阶段明显增强。

 在曹×× 的心目中已自视自己是大人, 独立意识虽然增强, 但学生的自理能力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

 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 曹×× 长期生活在父母包办的氛围中, 生活自理能力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曹××, 一旦离开父母的帮助, 则显得孤独无助。

 虽然口头上或表面上表示要独立处事, 但是思想深处以及行动上、 生活中均期望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与照顾。

 这种不适应问题在刚进高中阶段就给曹××带来很多的焦虑与不安。

 其二:

 社会性因素:

 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受到老师批评。

 曹××经过中考的受挫,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重点中学, 心中在经历了挫折后得到了一丝慰籍, 但是思想深处还是免不了 有些自卑, 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了 一头。

 他比一般同学更渴望成绩的进步来让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可是当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努力学习后, 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尤其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时, 那种压抑、 担忧、 焦虑感取代了原先的希望。

 其三:

 心理因素:

 存在不良认知(我没希望了), 个性特征内向、 孤僻、 较难适应外部环境, 缺少人际沟通。

 三、 心理辅导 青春期少年的情绪变化强烈, 带有冲动性, 且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㈠ 根据以上分析, 同曹××协商, 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改变其错误认知模式(我没希望了); 缓解其情绪状况; 改善其睡眠情况(每晚能睡 6 至 7 个小时); 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 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

 ㈡ 辅导过程 根据曹××的焦虑情绪困扰辅导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ABC 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 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

 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 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在 ABC理论中, A 代表了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代表了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 C 代表继这一事件后, 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第一步:

 心理诊断 曹××在努力后没有进步, 反而受到老师的批评(A); 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希望了(B); 于是有了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坐立不安、 失眠等情绪和行为(C)。

 第二步:

 领悟 在确认不合理信念后, 使曹×× 在更深的层次上达到三种领悟:

 ①认识到是“自己再也没有希望了” 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而不是受到老师批评这件诱发事件本身; ②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困扰。

 班主任

 谈谈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曹× × :

 以前我没有太在意自 己的想法, 通过回忆, 原来我一直以来对老师评价是那么的看重, 默写通不过, 是我不能接受, 也是我不知如何去面对的事, 各种不好的想法从脑子里都跑出来了 。

 班主任:

 具体有哪些不好的想法?

 曹× × :

 默写通不过, 受到老师批评, 就是差学生, 以后也肯定考不上大学, 还会让家人、 老师和邻居们失望, 自 己也无颜面去面对他们, 同学也会取笑我等等。

 总之, 我心里十分的烦恼。

 ( 诱发事件 A:

 受到老师批评等; 具体结果 C:

 我心里十分的烦恼)

 班主任:

 你是说, 受到老师批评, 你就考不上大学了 ?

 曹× × :

 是的, 肯定会考不上的。

 班主任:

 你有什么理由这么肯定呢?

 曹× × :

 我以前初中成绩很好的时候, 经常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喜欢,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上的。

 ( 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B:

 肯定考不上大学——没有希望)

 班主任:

 那是你自 己估计的吗?

 曹× × :

 是的。

 班主任:

 你能保证, 你的估计准确无误吗?

 曹× × :

 ( 沉默了 一下)

 不能。

 班主任:

 “受到老师批评, 肯定考不上大学了 ” 这是你自 己的想法? 还是有什么科学根据?

 曹× × :

 是我自 己的想法。

 班主任:

 你的想法能肯定会变成事实吗?

 曹× × :

 ( 沉思了 一会儿)

 不能, 但我心里还是会这样想的呀。

 班主任:

 那是因为你已经习 惯了 这种想法。

 这种想法只是你的主观看法,没有科学根据, 不能保证会是事实。

 其实你想要改变目 前的情绪困扰, 也不难的, 但前提是你要改变已经习 惯了 的这种想法。

 ( 对求助者旧观念驳斥 D)

 曹× × :

 那我怎样改变呢?

 班主任:

 默写通不过, 受老师批评, 并不说明你的学习 能力差, 也不说明你的知识基础差; 默写通不过、 受到老师的批评, 是高中阶段常见的事, 并不代表着一切; 只要用 功, 成绩是可以改善的,何况你以前的学习 一直较好的。

 你这样想想可以吗?

 曹× × :

 那让我试试改变一下吧。

 班主任:

 好的, 你自 己来试一下。

 曹× × :

 这样一想, 我是感觉好多 了 。

 ( 帮助曹× × 建立新的观念 E:

 偶然批评, 并不代表一切, 只要用 功,成绩可以改善)

 ……… 第三步:

 修通 所谓修通, 也就是指工作透入的过程。

 方法主要采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按照苏格拉底的方法让曹××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依照他的观点进一步推理, 最后引出谬误, 从而使他体验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

 理的地方, 并主动加以矫正。

 这种辩论的方法是从科学、 理性的角度对曹××持有的关于他自己、 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 以动摇他的不合理信念。

 如“你有什么证据表面你必须获得老师的赞赏? ” “为什么事情必须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 如果不是这样,那又会怎样? ” “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 为什么你就不能有? ” “什么能证明你必须获得成功? ? ”“一件事的失败是否一定表明一生的失败? ”“还没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 ”

 针对曹× ×的表现,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可以帮助他停止向大脑传播焦虑情绪。

 首先, 使他在想象中进入被老师批评的情境中, 让他体验强烈的情绪反应。

 然后帮助他改变这种焦虑的情绪体验, 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

 最后停止想象。

 让他讲述自己是怎样想的, 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 是如何改变的, 改变了 哪些观念, 学到了哪些观念。

 对他的积极转变, 及时给予强化, 以巩固他获得心的情绪反应。

 辅导结束, 还布置作业, 要求曹××自己进行练习, 对自己每天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以记录, 对那些积极的、 适应的行为和情绪, 及时进行自我奖励。

 四、 反思 曹××自我反映:

 “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敏感了; 觉得受老师批评不是像自己以前认为那样可怕的事情, 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安, 睡眠很香; 开始重新和同学交往; 上课能集中注意力, 学习成绩有进步。

 ”

 老师、 同学认为曹××变得开朗了; 曹××的母亲也说他回家后能常谈论学校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近期学习状况, 乐观了很多。

 通过之后的交流发现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其焦虑情绪基本消失。

 心理测验结果:

 SAS

 标准分 40 。

 通过本案例的辅导, 体会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心” 好,一切都好。

 一个人的生命素质和人生成就度是由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来决定的。

 学生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 在心态良好的时候, 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推荐访问: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实例 心理健康教育 实例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