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

2023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

时间:2023-02-18 19:3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  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

  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设计: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佬都同样受到赞誉

  第 二 课 时

  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信 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教学后记: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1)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篇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饮酒(其五)》

  1.资料助读

  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基础知识

  结庐:构筑房舍。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悠然:悠远闲适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日夕:傍晚。

  相与还:结伴而归。相与,相伴。

  3.诗歌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前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分辨清楚,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4.小结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三、《春望》

  1.资料助读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基础知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浑:简直。

  欲:要,就要。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3.诗歌赏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寄情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迫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4.小结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第2课时《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分别学了《饮酒(其五)》和《春望》,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习惯。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词的学习,继续徜徉在诗词的古风古韵中。

  二、《雁门太守行》

  1.资料助读

  李贺(790-816),字长吉,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2.基础知识

  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

  黑云压城: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比喻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向,向着,对着。

  角:军中号角。

  临:逼近,到,临近。

  声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报:报答。

  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3.诗歌赏析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4.小结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帖,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三、《赤壁》

  1.资料助读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基础知识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3.诗歌赏析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这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诗人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4.小结

  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写,恐怕用意还在于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之气。

  四、《渔家傲》

  1.资料助读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笺注》。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2.基础知识

  渔家傲:词牌名。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情意恳切。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叹息,慨叹。

  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谩有,空有,“谩”同“漫”,空,徒然。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吹取:吹得。

  3.词句赏析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开头两句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

  4.小结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读群书,记忆力强,不常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布置学生自由读书,在读书前,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反馈中我设计了字、词、句的检查,由易到难,逐步上升。重视对学生字、词、句的掌握,同时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情况,并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

  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这环节,让学生多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章所写的白鹅的特点。能在自读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时让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学习3、4两自然段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在这环节里,我设计了让学生想像说话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眼听到,看到鹅的叫声及鹅的步态,来感受鹅的尽职勇敢。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能力。在汇报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模仿鸭和鹅的步态,让学生从表演中感受鹅的高傲,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朗读指导,借助朗读,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树立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思想。然后利用教育资源网络教材指导书写较难的“餐”和“蹲”字,并让学生跟着书空,这样避免写错字。同时培养了学生写字按笔画写的习惯。

  五、说作业设计

  我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培养学生随时积累,多背、多抄、多积累的习惯。并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后面的写作作准备。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对猫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提炼要点,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敢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生激情朗读)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的确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儿写得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7、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等重点词语的句子。

  8、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小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唐诗五首》选入五首唐朝律诗,有五言,有七言。《野望》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黄鹤楼》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使至塞上》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渡荆门送别》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钱塘湖春行》点染西湖早春气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小学以及七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了不少诗歌,在诗歌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但是,学生对于律诗这种集中在同一课的学习可能还不多,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律诗相关常识的引导与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律诗学习的深入。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3.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学习律诗相关常识,整体理解诗歌文本。

  【教学难点】

  1.感受律诗的韵律之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古典诗歌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简介唐诗

  *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诗,但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作为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的唐诗,或雄壮浑厚,或清雅秀丽,意境深远,具有深厚的美学韵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走进唐诗,走进历史,走进情怀。

  (板书:唐诗五首)

  【设计意图】由对唐诗的简单介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了解律诗

  1.律诗的基本特征

  课件出示: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的韵、*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基本特征如下:

  (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每句的*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律诗结构,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件出示:

  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设计意图】此课件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一般律诗的思路特点,加深理解。

  三、教读《野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重要贡献。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东皋(ɡāo)

  徙倚(xǐ)

  驱犊(dú)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预设

  课件出示: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牧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圈,猎人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课件出示: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

  ”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表现了。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

  (1)“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2)“秋色”“落晖”这些词充满了浓浓秋意,淡淡伤感。诗人举目四望,山、树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返”“归”这些充满温情的词在诗人这里,却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都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4)“采薇”运用了典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5.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诗人王绩,从而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然后通过字斟句酌的读诗方法,感受诗歌中投射出来的诗人孤寂的心境。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四、教读《黄鹤楼》

  1.释题导入,知人论世

  黄鹤楼是位于武汉蛇山上的一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当年仕途失意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情怀,加上被神话传说触动,胸中不禁迸发出诗情,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悠远的千古绝响。

  课件出示: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他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时间,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唐的文学家把他与盛唐大诗人王维并称:“沈(佺期)、宋(之问)既殁,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崔颢(hào)

  千载(zǎi)

  萋萋(qī)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学生借助注释,默读并弄懂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地方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不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碧绿茂盛的草木长满鹦鹉洲。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4.研读共品,自由赏析

  (1)斟词酌句。

  师:请同学们分析“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两个“空”意义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讨论,师点答)

  预设

  第一个“空”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下的黄鹤楼似乎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强调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读出空茫的感觉)

  (2)赏析诗句。

  师:诗人在第五、六句写了什么景象?第七、八句又抒发了什么情感?

  预设

  第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第七、八句抒发了清冷的思乡之情。

  师小结: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愁思。

  【设计意图】

  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黄鹤楼,然后根据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在梳理诗意后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五、教读《使至塞上》

  1.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押“ɑn”韵,在诵吟韵脚字时,要特别注意*仄起伏,这样读诗,才会读出韵味来。

  2.借助注释,自行疏通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师点拨: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意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预设

  课件出示:

  朝廷的使臣轻车简从,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汉塞,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广袤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在蜿蜒曲折的黄河的映衬下,落日变得更红更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他们报告说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

  3.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xx”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表现了。比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字用得好,它写出了一缕烽烟直上云霄,在茫茫大漠的衬托下,显得很有力量,表现出一种劲拔坚毅之美。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

  (1)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担负朝廷使命的大臣,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2)“直”写出了孤烟之劲拔、坚毅,有雄浑壮阔之美;“圆”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感和苍茫感。这两个词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还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广阔的景象中,触动人心。

  4.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这首边塞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再梳理诗意,并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2.品词析句,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野望》《黄鹤楼》和《使至塞上》三首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首诗——《渡荆门送别》和《钱塘湖春行》,一起来领略荆门及钱塘湖的美好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二、教读《渡荆门送别》

  1.朗读全诗

  (1)读准节奏:按照“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读出情感:注重重音和停连。

  比如“山随*野尽”中的“随”就要读成连音,因为船在航行,景在移动,是一个连续而又漫长的路途,所以读音要拖长。“仍怜故乡水”中的“怜”就要读得比较温柔,情意绵绵,结合诗人情感,让自己的心中也充溢着留恋与不舍,就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情。

  (3)学生个别展示读。

  (4)读出大意。

  散文译法:

  课件出示:

  从遥远的荆门之外乘舟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漫游。山野随着*原的出现渐渐消失,大江进入广阔无垠的原野尽情奔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雾弥漫,如同海市蜃楼。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设计意图】注意诵读方法的点拨,帮助学生提升诵读水*。

  2.研习诗歌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感受其章法,思考以下问题。

  (1)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

  预设

  首联交代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预设

  写了高山、*野、江流;从远景、俯视、动景角度来写的。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预设

  雄浑壮阔、意境高远。

  (4)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预设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月、云霞;从近景、仰视的角度写的。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么情?

  预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水送人,人思乡之情。

  师补充:尾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蜀地,对蜀地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此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这和常人抒*感的角度不一样。

  师小结: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逐联分析中感受律诗的章法结构之美。

  三、教读《钱塘湖春行》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生自主交流,师补充)

  预设

  登上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面的山(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筑巢。色彩斑斓的春花渐渐要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师小结)

  设问1:本诗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预设

  围绕“春”“行”来写的。诗人行踪: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设问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

  预设

  不能。因为早莺尚少,只有“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几处”和“谁家”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如果换成“处处”和“家家”,就体现不出早春的特点了。

  设问3:颔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预设

  这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了莺燕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设问4: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预设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早春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总结:这首诗把西湖的初春描绘得生机盎然、生动传神。诗人陶醉于西湖初春的美景中,最爱的却不是那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而是绿杨荫里的白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山光湖色之美,心旷神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读来让人倍感喜悦与闲适。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并根据注释梳理诗意,从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点,引领学生体会唐诗的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传授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教会学生朗读的习惯。比如“诵读法”“知人论世”“字斟句酌”“起承转合”等方法的呈现,让学生在读懂一首诗的基础上学会自读更多诗歌。

  资料链接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

  1.自然景物类。

  如:“月亮”代表思乡、思亲之情;“长亭”“西楼”代表送别之所、离别之情;“夕阳”代表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空山”代表淡泊、宁静;“孤舟”代表漂泊、无依;“浮云”代表游子、漂泊……

  2.植物类。

  如:“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芳草”可以象征新生命,可以象征高洁的品格,可以象征爱情或美丽的女子,可以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对情人的思念;“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梧桐”在*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梅花”,梁、陈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常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木叶”,有萧瑟、飘零之感;“落花”,伤感;“竹”,高尚气节;“丁香”,愁思或情结;等等。

  3.动物类。

  如:“杜鹃”,哀怨、凄凉或思归;“乌鸦”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鹧鸪”,其鸣声像是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蝉”,高洁;“鸿雁”,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

  4.音乐曲调类。

  如:“关山月”,征戍离别;“梅花落”,孤单、冷落、凄凉;“霓裳羽衣曲”,歌舞升*、粉饰太*;“后庭花”,绮靡之音、亡国之恨;“杨柳曲”,惜别怀人;“行路难”,世路艰难。

  疑难突破

  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探究1: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探究2: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探究3: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色彩鲜明,抓住了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6

  指导重点:

  (1)想象母鸡和鸡雏所面临的危险,了解母鸡警戒的原因。

  (2)指导朗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感受母鸡的爱子心切。

  (3)想象母鸡警告鸡雏的语言,体会母鸡的勇敢。

  (4)设疑:母鸡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没什么可怕的事,为什么还要“警戒”?母鸡到底怕吗?

  (5)提炼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母鸡的叫声即它的语言,也是与鸡雏交流的方式。

  6.学习第6小节,体会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指导重点:

  (1)借助对“紧叫、一点儿”两词的理解,体会母鸡“紧叫”所表达的意思。

  (2)设疑:“叫”与“教”的区别,体会母鸡的辛苦。

  (3)联系上下文,设疑:母鸡到底怕公鸡吗?

  (4)体会“紧叫”的“紧”字的妙用,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7.学习第8小节,再次体会母鸡的辛苦,任劳任怨。

  指导重点:

  通过对“顶尖锐、顶凄惨”的理解,体会母鸡“啼叫”所表达的意思。

  8.学习第7小节,体会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指导重点: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反馈其读懂及读不懂的内容。

  (2)体会“──”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板书:英雄母亲)

  (二)进一步体会“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7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料峭、跋涉、摩肩接踵、遒劲、络绎不绝”等词语。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内容,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3、认识《清明上河图》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基本说明知识。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1、掌握课文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的画作。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到画作,大家应该想到很多画家和其作品,如: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择端的鸿篇巨著《清明上河图》。

  二、资料助读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0年-1126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画中以界笔、直尺画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通过工具书和下面的注释疏通生字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归纳概括: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四、三读课文,重点研读

  学生自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文章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逻辑顺序。

  2、作者围绕说明对象,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文章围绕《清明上河图》先介绍了张择端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特点,接着介绍《清明上河图》创作用料、规格、主要内容,然后重点介绍画作的详细内容,最后介绍画作创作的技法、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文章在说明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

  文章在介绍过程中采用了列数据、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举例略。

  4、分析文章使用不少四字短语的效果。

  如:无暇一顾、街道纵横、房屋林立、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无所不备等。文章在说明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节奏强。

  5、举例分析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生动形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画作的艺术效果。

  “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无所不备”等词语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作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说明文《梦回繁华》,相信大家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对宋代的繁华也有所了解。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也应该尝试创作美。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一书,描写了*人民进行的*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5、小结本课时教学:

  布置思考题: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贴。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小结课文教学,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见自读课本)。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布置学生自由读书,在读书前,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反馈中我设计了字、词、句的检查,由易到难,逐步上升。重视对学生字、词、句的掌握,同时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情况,并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这环节,让学生多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章所写的白鹅的特点。能在自读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时让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学习3、4两自然段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在这环节里,我设计了让学生想像说话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眼听到,看到鹅的叫声及鹅的步态,来感受鹅的尽职勇敢。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能力。在汇报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模仿鸭和鹅的步态,让学生从表演中感受鹅的高傲,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朗读指导,借助朗读,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树立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思想。然后利用教育资源网络教材指导书写较难的“餐”和“蹲”字,并让学生跟着书空,这样避免写错字。同时培养了学生写字按笔画写的习惯。

  五、说作业设计

  我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培养学生随时积累,多背、多抄、多积累的习惯。并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后面的写作作准备。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

  二、设计思路

  是一篇战地通讯,安排在以战争题材为主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把握了新闻、小说的文体特点,并了解到*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和*人民的伟大精神。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通讯这种新闻形式,并扩大视野,了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同盟基础上的血肉凝结成的情谊。进而让学生懂得:和*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方法与途径:

  1.自主学习解决字词障碍,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引领探究把握文章的叙事要素。

  3、合作探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结合以前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的了解战争的残酷,懂得和*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用动作、细节、外貌、神态等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学难点

  1.对蜡烛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国际主义情怀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查找作者资料和相关写作背景,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教师了解二战以及苏德战争,并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蜡烛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发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气氛,哀悼等)

  然而,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背景下,它却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板书课题,学生写出作者)。

  (二)自主学习

  字词积累

  1、检查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2、补充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学生补充,并说明理由)

  如:拂晓 瓦砾 地窖 腋窝 鞠躬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烧灼

  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曾任军事记者,一直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1949年10月曾访问*,归国后创作《战斗的*》。

  了解故事背景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投影显示)贝尔格莱德战役是 1944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南斯拉夫人民*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队为粉碎德军驻南斯拉夫集团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1944年9月19—9月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前的方场上

  人物:南斯拉夫老妈妈:玛丽·育乞西

  事件:南斯拉夫老妈妈掩埋苏联红军的遗体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结婚红烛插在烈士的坟头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自读课文,勾画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2、讨论: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分小组讨论)

  归纳:对侵略者无比憎恨,对红军满怀敬意,渴望和*,渴望*,对英雄战士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讨论: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那对结婚花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分组讨论)

  归纳:烛光是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训练检测

  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也是一种新闻体裁,比较和第一课《新闻两则》,试着概括通讯的特点。(学生比较,讨论,展示)

  共同点: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

  不同点: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稍弱,但比消息的故事性或者说文学性稍强。

  (五)总结升华

  通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总结)

  老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写作上我们明白了要想使写人叙事的文章感人必须挖掘事件的感人因素并反复渲染,情感上,我们了解到和*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少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生活,珍惜并且努力发展应当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教学总结】

  在上课之前,我本来是胜券在握的:这篇文章虽然很长,但我已经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这篇文章内容虽然离我们生活很远,好在让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并不多。结果一上课却使我大失所望。

  首先,我错就错在没有目标的让学生自由去预习。一上课提问我才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预习,而且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预习,换句话说,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预习就是读熟课文,仅此而已。结果一问三不知,没办法,只好给学生时间先读课文,好在亡羊补牢,补救了一次,但却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虽然课堂当中也出现过几次亮点,但这临时生成的问题与我心目中的期望值却相差甚远。

  其次,由于学生没有预习,我心里就没了“底”。所以凡是难点就大包大揽,凡是重点就反复强调,这节课基本成了“一言堂”。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性和创造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因为课堂效果与预想的大不相同,所以我心情比较焦虑,语速过快,而且没有耐心,学生出现错误后,表现出了对学生的不信任。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八年级上册《信客》教案3篇

八年级上册《信客》教案1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

  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设计: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佬都同样受到赞誉

  第二课时

  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信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教学后记: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

八年级上册《信客》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唏嘘、诘问、焦灼、伎俩、颠沛、穷愁潦倒、连声诺诺”等词语。

  2、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

  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4、揣摩佳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继续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揣摩其写作意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2、把握信客形象。培养学生洁力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品格。

  重、难点:

  1、感受本文的语言、体会人物品格

  2、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揣摩品味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2分钟

  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对外通信往往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也许人们难以想象,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信客》将向我们讲述这段故事。“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章《信客》去认识信客,去体会他的苦涩人生。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展示)10分钟

  1、正音

  2、释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脉络。 15分钟

  做信客的原因——怎么做信客的——怎么不做信客的——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四、启发探究: 15 分钟

  1、填充信客档案:信客是我们的主人公,那么他有哪些遭遇,他是怎样一个人呢?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老师设计了一个信客档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捕捉重要信息。老师边问学生边答来填充档案的内容。(课件展示)

  职业:信客。

  身体状况:老犯胃病和风湿病(职业病)(第12段)

  收入情况:收入微薄(第3段)

  最高兴的事:几十年来从未失过会一封信,一件物品:给焦急等待的家属送去了在外亲人的消息;他的工作被乡亲们还有老信客认为,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杨(信客的幸福快乐是建在别人的幸福快乐的基础上的)。

  最痛苦的事:报死讯、被怀疑、被诬陷、被打、被扭送到巡捕房。

  最敬重的人:老信客(最后一段)

  座右铭:信客信客就是一个信字(诚信是信客的生命)。

  2、用一个字概括你对信客这份工作的初步印象——“苦”

  3、学生畅谈信客形象,教师归纳。

  明确: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属尽职守、洁身自好、忍辱负重。

  五、小结:2分钟

  信客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时常饱受职业病的困扰;尽管收入永远和付出不成正比;尽管有时还要蒙受无端的猜疑,诬陷和欺凌,但他牢记老信客的教诲,诚信无私,从不雁过拔毛,风得忘义;心胸宽广,所有基、累、辛酸委屈都默默承受;他有情有义,总是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邮件两头的难事。他用大半辈子辛劳履行自己的承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朴实感人的形象。你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也遇到了许多震颤你心灵,让你感动的语句和片断,下面请你们把它们自由地、深情地朗读出来。

  六、布置作业:

  A(学优生):练习册同步

  B(中等生):整理笔记,熟悉课文内容。

  C(后三分之一):完成字词小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10分钟

  1、请同学们把刚才找出来的感动你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对其做以品析,教师作适当引导。(可侧重从它们所表现出的人物品质分析它的美感)

  它们可能是:

  ①第三世界16自然段“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连声诺诺”

  ②第18自然段:“直到他流了几身汗……堆在他的肩上。”

  ③第22段中的“传唤来的同乡……他不想让滇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文中还有一些含义丰富的美句,你们都懂它的含义吗?可以提出来,师生一同讨论解决(提示:可从修辞角度,重点词句等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如:①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②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未梢。

  ③这些眼神,是*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④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回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3、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质朴的典雅。

  ②精辟而又畅达。

  二、互动合作:展示作品人物形象 10分钟

  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试写一段话,描写信客基碑上的文字,或某一补白性的文字,鼓励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得意之笔,并作简要点评

  参考示例:(多媒体显示)

  三、迁移拓展,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信客。 10分钟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下层的*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例如: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的交通协管员、清洁工……。

  师可补讲关于四川藏族自治县的乡村邮递员王顺友的故事。

  小结:他们虽工作*凡,但都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同学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从事的也像信客一样普通*凡的工作,我们虽然不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好每一件*凡的小事,将来就算是一名清洁工,你也要像贝多芬演奏一样,全身心地投入,热爱、忠诚于我们的职业,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生命才有意义。课上到这里,老师不禁想起一首歌,歌中这样唱道……(多媒体展示《好大一棵树》的歌词,师生齐读,读后放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四、中考链接:布置作业 5分钟

  1、按例名仿写:

  例1、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

  例2、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

  信誉就是你 。

  信誉就是你 。

  例3、真诚,友谊的桥梁,没有它,人们之间就失去应有的*和与信赖。

  批评, 。

  2、请同学们以“诚实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可以谈看法,也可以讲故事。”

  五、布置作业:

  A(学优生):以诚信为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B(中等生):练习题同步

  C(后三分之一):整理笔记,完成书后习题。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信 客@$ @ 1脉络:做信客的缘起——怎么做信客的——怎么不做信客的——为什么当教师、校长是好样的

  2品格: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教学反思1

  终于上完《信客》后,略感轻松。余秋雨作品是我非常喜欢的,其历史的厚重感和语言的凝重感是我以及我的学生所缺乏的,所幸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与我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为余秋雨喝彩,为当代*有如此优秀的散文家喝彩。其后又感困惑,或许这种师生间的良*流与互动是一种偶然,或许这只是后排坐着的许多领导与老师所营造的压力氛围下的一种激情,然而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我们又剩下些什么呢?

  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五年来,颇感语文老师之为难。语文课似乎人人能听,人人能评,人人都有想法的课。语文教学也是为许多教育家、专业或非专业人士诟病最多的。于是从上第一天课起,脑子里就混沌模糊,既怕误人子弟,耽误学生前程,又怕辜负学校厚望,于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此五年,甚为辛苦。然在与前辈、同行与学生的共同研讨与交流中似发现两点略有点价值的东西,一是语文课必须是基于语言文字的`,二是语文课必须要达到师生共鸣的目的。

  犹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即是南山区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之时,我抱着极其虔诚的心态去听各种各样的课(特别是公开课),突然发现大多数语文课听不懂了。有在课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课堂上离题万里者,有整节课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由此深感自我见识之浅陋,于是在课堂上依样画瓢,结果有一天一位前辈听完我课后醍醐灌顶式地问了我一句:“你在上语文课吗?”我猛然间全身震颤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语文课吗?由此发现,其实当语文课离开语文本质的时候已经异化了。

  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上怎样的课,上哪一篇课文,我都时刻牢记:一定要把这节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者,语言文字也。当然这里特指汉语言文字,语文课不能离开汉语言文字,不能离开文本,否则就是离水之鱼,断翅之鸟。许多老师说《信客》这堂课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无论对信客辛苦工作的分析还对信客优秀品格的分析都没有离开过文本,师生不断地从文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认为无论《红楼梦》还是《阿Q正传》,它们是文学名著而不是哲学名著或心理学名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者通过他们高超语言运用技巧表达他们对人、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学生从语文课上要学到的首先应该是语言与文字。虽然,这堂课在语言文字的赏析上还显得比较粗浅,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一大进步。

  第二点深刻感悟是师生共鸣的重要性。一堂课应该是由师与生共同组成的,它不仅属于老师,也不仅属于学生。属于老师变成了一言堂,属于学生变成了菜市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的,心灵共通的,能产生共鸣效应的。这种共鸣效应一方面源于教师课堂上良好的提问与引导和学生的回答,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长期的交流与沟通。莫说沟通对于班主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任课老师也同样重要。对于自己所任课的学生没有了解,没有信任,就没有师生的长期的合作,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常言道:“听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听”,才会“信”,才会学好。而这个“听”,源于心灵上的“听”,而非耳朵之“听”。这种境界需要的是一种融合。不幸的是,这方面,在这节课上表现得并不太好,课堂虽显热闹但深层次的沟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会越变越好。

  教学至今已五年有余,深感语文教学之艰难。究竟该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尚有许多困惑,还是运用中山先生那句遗嘱勉励自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芦花荡》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3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1

  教材分析 《芦花荡》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小说,它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理清记叙的要素,把握故事情节。

  ②感知老头子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③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品味课文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迅速抓住记叙要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读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揣摩景物描写,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英雄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识记字词,感知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体验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问题设计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

  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核心语句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3、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策略方法 感知、品读中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掌握生字词。

  2、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 2、品味赏析

  3、重点研读课文部分内容

  4、小结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分配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快) 自主合作

  探究问题

  (慢) 互动展示

  解决问题

  (透) 当堂训练

  巩固问题

  (精) 巡视指导

  激励启发

  整体感知 投影显示问题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明确 让学生通过听来捕捉有效信息,在想象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巩固文体知识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且学会提炼概括 20分钟 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品味赏析 品味景物描写 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答案。

  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四人一组,讨论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动笔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以及拓展迁移能力。 15分钟,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拓展迁移能力

  重点研读课文部分内容 研读重点内容 迅速默读选段,掌握主要内容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锻炼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0分钟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想象能力

  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2、借鉴文中的景物描写,试着写写家乡的景物。不少于四句。

  板书设计 2、芦花荡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征:

  1、爱国抗日

  2、爱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双全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强抒情韵味

  课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悉文章故事情节。

  2.体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感悟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色,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感悟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色,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障碍。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请你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快速默读课文并勾画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

  链接: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背景资料

  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民伤亡。

  (二)根据要求完成自学检测,相信我能行!

  要求:

  1.自主完成自学检测题。

  2.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根据答案互相批阅。

  3.用红笔改错,不明白的求助于小组其他成员。

  自学检测题:

  1.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1)拂晓(   fú    )

  (2)瓦砾(  lì )

  (3)鞠躬(   jūgōng  )

  (4)地窖(jiào  )

  (5)精疲力竭(jié   )

  (6)颤巍巍(  chàn    )

  (7)迫击炮  ( pǎi )       压迫(pò )

  (8)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9)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2. 请你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精讲点拨: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o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三)我的疑惑

  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答。

  过渡语: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三、后教环节

  要求:

  1.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指导自学,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2.然后小组内按照组长指定的顺序展示,修改完善后准备在班里展示。

  (一)分析人物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读一读,看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在文中批注一下其作用。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妇人这个人给你的印象。

  点拨:

  1.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做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2. 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二)体会写法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一下其作用。

  点拨: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匪徒屠*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四、训练环节

  要求:(每个小组的4号或5号到黑板展示,成绩计入小组量化。其他同学在课本或者学案上完成。)

  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动,下面请同学们用“我被______所感动,原因是_____”的句式说话。

  示例: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课后小结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情感朗读,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课后小结

  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课后习题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2.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炸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阵营里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匍匐(pú fú)  揣(chuāi)在怀里 衰(shuāi)老   烧灼(zhuó)  瓦砾(lì)

  淹没(mò)    鞠躬(jū gōng)      肃穆(mù)    腋(yè)窝     地窖(jiào)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3.了解作者

  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一书,描写了*人民进行的*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4.了解文体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读完全文,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情景是什么?

  【交流点拨】甲生:最令我感动的清醒时当老妇人看到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五个红军时,决定从地窖里爬出来招呼他们隐蔽。当她受伤醒来后,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便不顾敌人的炮火在自己周围爆炸,毅然来到烈士的身边。

  乙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年老体衰的老妇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掩埋烈士的情景。首先寻找弹坑,然后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舀水。最困难的是搬动烈士的尸体,虽然距离不到十步,却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最后总算把烈士拖到了炮坑里,虽然已是筋疲力尽了,却仍然虔诚地掩埋了烈士。没有坚定的决心,坚强的毅力,是无法做到的。

  丙生:最令我感动的是老杜人掩埋苏联红军时的情景,她像是掩埋自己的儿子一样动情。掩埋前,她跪在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多么真诚。最能体现老妇人对烈士崇高的爱的,是她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年轻战士的坟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呢?为了这位苏联红军,老人尽心尽力,无私无我。

  (二)再读课文,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1.这篇通讯主要人物是谁?

  【交流点拨】老妇人

  2.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试举例加以说明,体会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交流点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1)外貌描写如“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这种神情表现了老人深切的悲痛,这哪里是对一位战士,一位来自苏联的战士,俨然是对自己的儿子表现出来的哀伤。

  文中多次提到老人的围巾,并强调了颜色是黑色的。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之情。

  (2)本文对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动词的恰当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①动词放大了愿望与现实的反差,表现了老妇人的无所畏惧。老妇人看到已经牺牲了的苏联红军战士“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决心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去掩埋他,文章写道:“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她在“想”什么呢?一定要保护好红军烈士的遗体,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让他安息在南斯拉夫土地上!于是老妇人“摸”蜡烛,“揣”蜡烛,毅然决然地将“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的“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拿了出来,表示对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悼!紧接着的一个“爬”字意蕴极为丰富,说明老妇人居住条件之差,而居住条件差是*强盗造成的。还有老妇人走向方场时,“干脆直着身子”,一个“直”字令读者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

  ②动词凸显出老妇人的年迈体衰,表现了老妇人对红军的敬爱之情。文章这样写道:“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这些描述,怎不令人百生情愫,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她敢于花数小时的时间“坐”在地上“休息”,说明她忘记了自己的安危,说明老妇人力不从心。“天气很冷”,老妇人却“跪”在“积了些水”的坑里“用手掌舀水”,“跪”字说明弹坑之大,也表明老妇人体力不支、行动吃力。她对所敬爱的烈士也只能“拖”了,盖坟是“一捧又一捧”地盖土。

  3.谈谈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①老妇人饱受德国*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三)探究蜡烛寓意,把握文章主旨

  1. 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点明文章主旨。

  2.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交流点拨】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交流点拨】①红军烈士生命之光;②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③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感受艺术魅力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课后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课后习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一学期就要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学期的30篇课文我觉得还是在讲授以“战争”为主题的课文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我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这5篇文章是以战争为主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对战争的了解太少。因此,在教授这一单元无疑是一个挑战。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单元我觉得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在一些以情感为主的篇目时,以我自己的文学素养将学生带入情景。

  其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问题上看都属于记叙文。因此,掌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刻画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在教授这几篇文章并没有很好的将人物刻画这一教学人物落实好,没有将复杂的人物刻画简单化。

  再次,还必须强调的是,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我还应该多多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感悟,从而达到提高其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这样在教授本单元的文章时学生都能很的理解作者的思想,从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伟大。

  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因此,我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在教授文章时我会通过所学的文章要学生概括记叙文的语言特点,从而使学生明白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语言特点要从比较中体会。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语言特点就是作者文化品味、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的表现,又是作品的题材、描写对象决定的。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些什么人、什么事。在教完五篇文章时,概括出五篇文章的共同语言特点,使学生真正掌握叙事性写人的文章的特点。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目标

  1、本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石拱桥》和《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其余则有一定的说明文性的小品。

  2、本单元教学,要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3、学习本单元,要理清说明文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4、学习本单元后,要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

  单元说明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下面就教学本单元提一些建议与设想:

  1、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避免概念化倾向,教师不要一上来就把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而完全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例如,在教学本单元第一课《*石拱桥》时,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要把阅读说明文应该注意的各方面分别落实到各篇课文的教学中。

  《*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本套教材中,此前虽然曾选编过一些说明类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马》等,但并没有把它们当作说明文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对阅读说明文的有关要求作一些介绍。在教学各篇课文时,要求可各有侧重。如教学《*石拱桥》时,可以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再次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方面介绍说明方法;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于介绍说明顺序。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握。

  3.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说明文讲求科学、如实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没有根据的随意推测或断定都是不允许的。当然,说明文里内容失实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作者掌握的知识不正确,有时则因为行文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谈行文问题。

  《*石拱桥》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体现得较为突出。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从文中摘出一些语句,让学生注意里面的加点词语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所起的限制作用。 《桥之美》和《说“屏”》都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事实上,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和《*石拱桥》形成对照。《*石拱桥》里在介绍卢沟桥时有一段描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把这段描写和《桥之美》里面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这正是说明文里的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说“屏”》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对如今屏风的使用提出批评。阅读全文,给我们的印象是,本文并非着眼于介绍屏风自身,而在于提出期望:我们今天应更好地使用屏风。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

  学习本单元,要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都力图将有关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读者若能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具体形象,那么再接受作者介绍的知识时就容易多了。而在总结课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学习《桥之美》《苏州园林》《说“屏”》,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出了要求。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建造者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它们以实物的形式记载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对它们时肃然起敬。*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学习本单元,可以了解*传统园林、建筑之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切忌架空,大唱高调,而应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

  (1)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等。这种通过体会作者的感情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2)可以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或之后,让学生搜集有关赵州桥、卢沟桥、苏州各名园及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在班上展览,并加以简要而生动的文字说明。通过这项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又唤起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综合性学习是“走上辩论台”。应注重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1.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即不失时机地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本单元所选课文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关系密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留意观察身边生活,养成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本单元基本上是说明文,因此在教学中要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和说明的常用技巧,如释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关于本单元的阅读指导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二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语体特点。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2.教学中几点注意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习这篇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章开头几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季节更替、物候变迁的大自然的美妙图景。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效果;注意积累其中的优美语句。

  2.文章在点明“物候学”之后,对影响物候现象的几种因素作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在这几段说明文字中,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比如,文中不仅用具体事实作说明,而且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还列出时间和数据,使说明更显准确而严密。仅从行文来看,似是表达的功能,而实际上是来自作者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3.文章最后点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使全文结构非常完整。全文结构大体可分为:描述物候现象———作出了科学解释(物候学)———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明了,说明问题逐步深入。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和行文思路是我们教学时要注意的。

  4、注意在引导学生通读、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严谨。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要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组织材料,分设四个小标题,把“克隆是什么”“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融入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具体地说,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的学习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整体理解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并且通过对“科学发展引发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讨论,获得对于科学的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努力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另外,本文中多种说明方法的使用,应引导学生体会其效果。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教学,要关注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的养成,比如,用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观点看问题,而非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学会从联系与比较中找到研究问题的焦点或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所包含的两篇短文的内容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特别是在说明方法上多有相通之处。

  《恐龙无处不在》,仅从题目上看,好像在介绍恐龙曾遍布世界,但文章的中心议题却是论证“板块构造”理论。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而引发作者的深人思考,他不是停留在对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并不适应寒冷地区生活的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提出这一问题实质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维路径。可见,好问题或正确的提问角度不仅表明了研究价值如何,也暗示出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好问题。这正是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

  《被压扁的沙子》与《恐龙无处不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开始并不急于对所要阐明的主旨进行论证,而是先引入“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还是“火山”?摆出问题之后,才来探讨“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而并非由于“火山”。两篇短文都谈到恐龙灭绝,但说明的起点和目的都不相同。《恐龙无处不在》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支持“板块构造”学说;而《被压扁的沙子》则从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之因。前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据,后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的。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比较中体会两篇文章的异同。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这篇课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文言文的学习为主,所有的文章都古代的名家所写,代表了一个时刻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只是分子的个人价值与情感归宿,在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时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来教学。现现谈谈我对本单元教学的感受:

  首先,我让学生了解《桃花源记》是记叙文,作者借虚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陋室铭》和《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和节操的表白;《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又选有杜甫诗三首。

  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文章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概括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有的反映我国古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达到一个高度。

  再次,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我要求学生背诵文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美和时代性。

  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一、单元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编为五课。这些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骊道元《水经注》中的名篇。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的思想家陶弘景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清俊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出作者沉醉山水超脱俗世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全文通过对庭院的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的晚年力作。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流露出身为南宋遗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怨。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著名作家张岱的作品。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奇景中游湖人的雅趣,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故国情思。

  《归园田居》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作。诗歌描写了作者弃官务农后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不与污浊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诗作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游山西村》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诗作。诗歌通过记游抒情,写出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反映了农家的盛情之意,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心得:

  1、本单元所选课文大都是以抒写自然景色为内容的古代诗文,因此宜充分寻找各课的教学资源,借助图片、音像等使学生对课文有直观认识,把书面语言形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视诵读训练,因此本单元宜以训练学生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为主,以读代讲,从而达到理解、品读、鉴赏的目的。

  3、落实古诗文中的词句理解依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难点,不能放松。基于学生目前普遍对古诗文的释词译句感觉枯燥无味的情况,宜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行翻译,教师无须逐字逐句讲解,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发生。

  4、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面的懂”。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2

  第四单元的课文有:《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和《落日的幻觉》,从文体而言都是说明文。基于已完成第三单元的说明文教学(当时说明文知识已零零散散地带了一下),所以第四单元准备让学生与说明文来个亲密接触。于是此单元备课从说明文的知识点入手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为了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在《大自然的语言》中加入“大自然会说话”环节,使学生在竞猜中感受物候现象的丰厚与普遍;在《奇妙的克隆》中加入“我看克隆人”环节,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国际伦理原则“行善、不伤害、自主、公正”的认识;在《生物入侵者》中加入“慧眼识生物入侵者”环节,在争辩中强化学生对生物入侵者概念中“异国他乡”“非自然途径”“造成很大危害”三个关键词的把握,从而真正明白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在《落日的幻觉》“幻觉在身边”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幻觉现象,探索科学原理……

  备课构想之于课堂实践,总得来说还不错。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特点,对于教师正确实施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高扬人文旗帜,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确了这点目标,结合初二(八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我们来谈谈如何把这种人文内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使课堂效率提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人物描写,每篇都有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另外还有一个特点,这些人物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有些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是弱者,而且他们生活的年代都离现代社会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到学生在初读这类文章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的影响,是很难第一时间产生共鸣的。如何帮助学生读懂这些人物,拉近他们与文中人物的距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

  例如《老王》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在初次阅读的过程中基本能够归纳出“老王”的特点是“生活艰难、心地善良”,也能找到相应的例子,但进一步问他们:“那作者一家又是怎样的人?”学生们就只能回答出“好心”或者“善良”。找到的例子也多是“坐老王的车,给钱老王赚”或者“送鱼肝油给老王”这类。这些例子的确可以体现作者一家的善良,但也只是有能力的人对不幸的人的同情和帮助,很容易理解。他们忽视了“作者坐老王的车时和他聊天”、“老王送礼来却忘了请他进来喝茶,所以觉得抱歉”这些例子也暗示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不仅仅是同情,对他的帮助也不是施舍。

  当我把这些例子给学生找出来之后,他们就能回答出“作者一家把老王当朋友对待”,从而再引出作者有“人人生而*等”的观念就水到渠成了。这时再用一个发生在当代社会的小例子来说明在帮助弱者的同时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这才是助人的最高境界。*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是这篇课文带给学生最珍贵的精神养料,把它们顺利融入本课的教学中,符合了新课标对“人文内涵”的要求,起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

  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也通过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各种各样丰富却深沉的人物感情,既体现了人物的复杂特点,显得真实可信,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例如学生在刚开始读《阿长与〈山海经〉》,当在文章开头读到阿长的粗鲁行为和琐碎麻烦要求时,只觉得她没有文化、愚昧,但读完全文,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可以知道她的愚昧是当时的社会给她的烙印,而在这种环境下,她的善良更显难能可贵。

  能把语文的课堂当作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其中一个有力*台,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产生共鸣,受到触动,他们就自然会投入到课堂学习上来,得到学生的配合,课堂效率就自然提高了。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

  随着新年的临近,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我坚持耐心、细心、有责任心的原则,真诚对待每位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心得总结如下:

  一、深入教材、虚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可见,备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

  二、调动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最强、且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最近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新课导入调动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譬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1、充分利用早读课训练朗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感。

  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这两班的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20分钟,而且要能准确的使用普通话。

  2、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桃花源记》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四、积极参与教研,做到取长补短。

  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公开课,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2

  随着新年的临近,一个紧张的学期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有一个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本学期里,我认真备课、上课,及时的批改、讲评作业,不放松课后辅导,不让一名同学掉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加上班级人数增多,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我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快乐课堂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先后学习了教育理念,并将它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的办法,帮助学生提高与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阅读课文就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质疑,最终通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以阅读教学为教学目的,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只有充分阅读才能有体验有收获。为此在这学期里我将阅读作为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读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首先,教会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其次,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然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还有就是让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同时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挑战了今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应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词读写“循环放映”;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8)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

  【设计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作者因月而起行,观月而生幻,问月而释怀,抒发了“闲人”的幽情,表现了乐观豁达的胸襟。教学中注重朗读,着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2.反复朗读之后能背诵全文。

  3.品味文中描写月色的词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4.理解“闲”字在文中的作用以及“闲人”的意蕴。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月色的词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2.理解“闲”字在文中的作用以及“闲人”的意蕴。

  【教学难点】理解“闲”字在文中的作用以及“闲人”的意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了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缕月光,更勾起了文人的伤感与寂寞。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轼的颂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二、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听课文录音,记下疑难字词的拼音并划分好节奏。

  2.生自读课文两至三遍,争取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3.抽查一位学生朗读全文,纠正错误的字音与节奏。

  4.学生边读边译,记下不懂的词句,以备讨论。

  5.全班同学开始质疑问难。

  明确: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 “欣欣然张开了眼” 朱自清《春》 )

  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蒲松龄《狼》)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怀《口技》 )

  6.听课文录音,模仿读课文两遍。

  7.经过刚才的练习,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

  三、研读赏析,体会作者心境

  1.试着概括作者夜游的过程。

  可概括为:欲睡→起行→寻友→散步→赏景→抒怀。

  2.作者在文章结句将前文叙事写景的内容收拢到一个“闲”字上,同学们在作者夜游的过程中能随处感受到这个“闲”字吗?

  明确:

  ①被贬而闲,闲而早眠——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贬居黄州四年之际,作者当时孤寂困苦。

  ②闲而喜月——月色的亲密探访,立即唤起了作者的闲情雅兴。

  ③闲而寻友——无与为乐,闲愁最苦。

  ④闲而赏月

  ⑤闲而抒怀

  3.品读“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请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比较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下积水空明。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竹柏影子如水中藻、荇交横。

  5.思考:“闲人”是什么意思?

  明确:清闲的人有闲情逸致的人

  6.思考:课文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明确:乐观豁达。

  7.当堂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9)

——八年级语文雪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语文雪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2、 通过鲁迅的生*,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3、 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4、 比较阅读《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二、 教学重难点

  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

  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请学生回忆鲁迅的作品及我们已经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二、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的附文,说说你对这篇课文不懂和搞不清楚地地方还有哪些?

  三、 文本探究

  1、请大家找一下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

  3、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1-3段。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

  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1)、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许多蜜蜂忙碌”,又不禁让人联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的快乐联系在一起,雪天虽然将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游戏。

  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词语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第三段,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染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4、鲁迅又是怎样来描写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句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4-6段。

  第四段,“朔方的雪”出场了。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八年级语文雪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巧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

  2.搜集回顾鲁迅先生生*。

  3.结合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①磬口()②塑罗汉()③脂粉奁()④灼灼()⑤朔方()⑥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博识②美艳③灼灼④蓬勃

  ⑤凛冽⑥天宇⑦精魂⑧升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正课

  (一)文学常识了解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教师适当补充。

  (二)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

  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读。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2.展示听读收获。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明确: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清丽流畅,扑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

  3.感读。

  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四)层次疏理内容概括

  1.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2.合作探究:同桌交流概括两幅图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五)美读品味

  精力专注,走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六)展读评价

  找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全文或某一段落)师生评价。

  评价参照:

  ①发音准确,节奏合理。

  ②读出诗意,感情充沛。

  ③江南雪语调要温润,赞美的,充满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

  三、小结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所以同学们课下加强朗诵,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地背诵。

  第二课时

  一、文本探究

  (一)内容、语言

  1.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

  (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然后对比着引出江南的雪。

  (2)接写雪的质地、颜色。

  (3)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雪野图,衬托江南雪独具的风格。

  (4)写孩子们塑雪罗汉,将雪与孩子们的快乐联系起来。

  语言:提示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

  明确:呵、拍手、点头、喜笑等。

  2.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概括江南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作者用一个但是巧妙转折,先交待朔方雪与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远如粉、如砂,决不粘连写出塑方雪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之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在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二)情感和主旨

  1.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明确:

  作者对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对充满生机的南方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砂,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讴歌。

  2.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1)提供本文的背景材料(多媒体)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2)生结合背景材料计论,回答问题归纳主旨。

  明确: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二、关键词语的品味

  (研讨课后练习二)学生结组交流,畅所欲言。

  明确:

  1.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孕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雨是雪的初始防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

  三、迁移拓展

  1.江南的雪那*和恬静的美让作者欣喜,寄托他美好的理想和追求,而作者更由衷地赞美北方雪的孤独与刚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精神。好,让我们闭上眼来倾听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走进雪的世界,去领略它那独特美韵。(放录音)

  2.学了这篇文章,听了这优美的歌曲,你对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请拿出笔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字数不限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学生写作,完成后交流评价)

  四、小结

  同学们,雪是雨的精魂,雪是春天的使者,雪象征着纯洁,雪象征着刚毅,雪是奉献者的化身,雪是挑战冷酷的斗士。心灵的冬季有雪相伴,你的心田,定会纯洁滋润,你的心音定会铿锵悦耳,你的心房定会宽阔坦荡。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10)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了三年的语文学习,班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增强。多数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些学生作文能力强,写作时洋洋洒洒,把作文作为一种乐趣,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结合学校的研究主题,着力于学生习作水*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加强了默读的训练。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3)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为此,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5)再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四、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为了比较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成绩,现初步制定以下策略:

  1、组建一支精干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包括学习小组的建立),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2、教师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做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

  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4、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5、开展相关竞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建立“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7、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情况,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8、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经验,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因为是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学期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科书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在“我上学了”之后,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

  教科书的开篇,从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人”“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3个活动板块,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同时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汉语拼音共2个单元13课,拼音与识字学词整合设计、同步进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精选学习内容,避免增加学习负担。集中学习拼音之前,先安排1个识字单元,学习最简单的常用汉字,然后再系统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使拼音与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识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在课后以双横线标示),要求会写其中的100个字(在课后以田字格标示)。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

  集中编排了2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写字的编排体现书写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降低初入学的学习难度。

  4个课文单元大体围绕“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编排,共选编课文14篇。课文语言典范,难度适宜,内容富有童心童趣,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思想内涵全面,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体裁多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题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教科书安排了一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小蜗牛》,不再全文注音,而只给少量难字注音,引导学生重视图画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习借助图画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阅读时尝试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发展阅读能力。

  课后练习从朗读背诵、理解内容、积累词语、运用词句、拓展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活动形式力求多样。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语文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教学设计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