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时间:2022-11-01 0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护理实践中应用评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护士对护理对象复杂多变的健康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质疑、弄清事实,并能做出有效的护理决策。但学生年纪较小,习惯了初高中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善于思考,缺乏主观能动性。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其更适应现代的护理工作模式,我通过对评判性思维能力内涵的探讨和对其特点的分析,逐步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护理 评判性思维能力

随着卫生保健政策的快速变革和新技术的发展,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而且是医生的合作者;护理的手段不仅是技术操作,还担负着身心整体护理及社会性的防病治病;护理体系的发展,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必须能够运用评判性思维来做出能满足患者需要的最佳护理决策,因此,评判性思维对护士实施安全的、能胜任的、熟练的护理临床实践十分重要。我国卫生事业正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理人员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1]。为了能向社会输入出符合现代卫生医疗所需求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中“critical”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词“Kritikos”,意思是对事物敢于提出疑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评判性的思维过程,可以检测自身和他人的思维方式。而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是使护士在复杂的情景中能够灵活地运已有的经验及知识,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正确进行取舍,做出最佳的决策。由于评判性思维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保证为患者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也让护理团队自身从中得到不断的发展[2]。

2. 评判性思维的特点和要求

2.1 主动性

评判性思维首先是人们主动运用逻辑判断能力参与事件的评价与决策,因此必须主动的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那么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质疑、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2.2 独立性

评判性思维要求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依靠现实条件和抽象思维对事件做出有效正确的判断,而不受他人或外界过多的干扰。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比如处理医嘱时,医生要给病儿导泻,由于笔误把25%硫酸镁po误写成了iv.gtt,不能只是盲目地执行,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25%硫酸镁到底能不能静脉滴注?硫酸镁口服和静脉滴注的作用是否相同?”要向医生提出疑问,纠正其错误。

开放性

2.3 开放性

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基于现实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决策过程,要求审慎广泛收集资料,通过分析寻求原因和证据,理性思考得出结论。同时要有高度开放性,听取、交流不同意见,使结论正确、合理。那么就要求学生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不仅要包括医务人员单方面的客观资料,还要包括护理对象及其家属亲友的主观资料,要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全面性的审视才能做到真正的整体护理。

2.4 策略性

评判性思维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只是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策略,然后运用这些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作用[3]。护理病案往往综合多个知识点,学生必须经过多次思考才能调取大脑里和病案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并联系起来。这种反复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精神,从而形成评判性思考的倾向和意图。

2.5 反思

评判性思维是以创新为宗旨,是对思维的再思维。[4]是对已有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审查,看其是否合理准确,有无应用价值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要评价问题是否属实,作出决策后根据资料再次评价决策是否正确,最后还要看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3.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3.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述冷热疗的方法时,举出同学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扭伤了应如何处理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使学生成为“好知者”,主动思考。但是兴趣不足以激发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教学生铺无菌盘的时候先教会学生每一种无菌物品的使用方法,然后告诉他们用最方便、最不易受污染的方法摆放物品,让学生自己发现物品的摆放顺序,不仅学到了方法而且增强了无菌意识。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才能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愿意继续学习。

3.2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比如讲述卧位与安全时,先分组,每组让一名学生躺在床上,由其他同学为其安置卧位,看怎么样更舒适和安全。并要求学生运用护理程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还能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但是要求教师在设计实践方案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预设情境问题和案例解析要认真研究,相应地选择学生知识水平范围内的引导策略,才能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得心应手,否则难度太大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习惯听从于老师,而教师又习惯限制于课本,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统一的思维模式。那么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权威,运用PBL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真理。比如讲述护理程序时,可以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收集有用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再根据诊断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每组分别对其他组做的护理计划进行评价,提出整改措施。开始阶段学生如果提不出问题,可以由教师先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分析资料,通过实验、访问等方法来共同解决问题。学生熟悉了方法之后就可以独立完成,从中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4 结合临床实践

临床是护理专业学生最好的课堂,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护理对象不同的病证,亲身感受并了解到护理对象的痛苦,收集到最完整的资料并能运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客观分析。那么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实习之前先进入临床见习,运用病例,以集体查房的模式,让学生在了解病案和详细询问护理对象后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评价并反思。达到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3.5 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最后进行评价,判断问题是否属实,解决方法是否可行,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评价过程中注意用语,不要因为学生回答错误就给予批评,应鼓励学生踊跃回答,不怕出错。还可以邀请护理前辈来学校进行讲座,比如对于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处理,通过临床上一些反面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反思怎么做会更好。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还能养成反思的习惯,锻炼出缜密的思维。

综上所述,评判性思维能帮助护士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使护士能解决临床上复杂多变的健康问题,是护士必备的专业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执行医嘱,而是包括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独立、敏捷的思维能力。作为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其心理发展和工作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评判性思维并不完全等同于智力、知识和逻辑思维,必须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才能获得提高。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今天,在学校护理教学中,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许红璐.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及分析.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8,(1).

[2]张小媛.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学界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教育.2010,(1).

[3]吴志伟,孙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技创新导报,2010.23.

[4]刘华平,赵芹芹.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继续医学教育,第20卷第29期.

推荐访问: 培养学生 评判 思维能力 护理 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