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科学”时代中的科学形象重塑问题初探

“大科学”时代中的科学形象重塑问题初探

时间:2022-10-27 09: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21世纪,随着国家对科学事业在人力及物力方面的大力投资,科学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线性积累过程,而是变成了渗透各种因素的复杂系统,这标志着科技发展已正式步入了“大科学”时代。然而,在“大科学”本身开辟未来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日渐凸显,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公众对现今的科学概念产生模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呼吁并提出对“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形象进行准确的重塑,其目的在于使“大科学”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于公众面前,从而让公众充分理解当今科学的发展过程,并提高科学素养,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科学形象;重塑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0-0070-03

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持续地、稳定地向前推进,这种种的迹象都在表明:科技发展已正式步入了“大科学”时代。而身处大科学、大技术时代,在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同时,科学也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即伴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日渐凸显,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这些问题的出现,不置可否地使公众对当今的科学概念产生模糊,科学似乎也不再仅仅是单一的一种固定形象,或者说,仅用一种固定形象还能否代表今日的“大科学”?答案是否定的。科学形象需要重塑,至于如何重塑,本文将做以下尝试性初探。

1 “大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大科学”时代的整体特征

“大科学”(Big Science)这个词第一次以一个比较系统化的概念出现是在D.普赖斯于20世纪60年代所著的《小科学与大科学》书中。普赖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而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出,也使科学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环节。现代科学的巨大规模,面目一新,强大无比,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用“大科学”这一名词誉之。这里的 “大科学”,实际上指的是现代科学,是和过去那种较多个人行为的“小科学”相对应的。先前的科学活动多是科学精英的小规模自由式探索活动,设备简单,人员较少。而现代科学则成为一种建制化的科学,规模变大,复杂程度提高,所需人员较多,并且更具有群体性。

现代意义的“大科学”,正如同许多概念一样,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彼此之间会有些差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科院的何传启教授是这样定义“大科学”的:“一般而言,大科学研究是指需投入巨资和众多科学家才能完成的科学研究,依其组织形式和投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某个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进行的科学研究;另一类是需集中建设一个大型科研设施,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装置开展相对集中的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常青认为:“大科学通常具有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实验规模巨大,科学目标宏大等特点。因而,往往是众多不同学科、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在一个大型科学装置上或围绕一个共同的科学目标有分工有协作地进行工作。如以寻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反物质为目的的阿尔法磁谱仪就是一项由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对“大科学”的认识和分类虽然措辞不同,但意思相似,和上述观点接近。总结来说,“大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投入大、规模大、对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10个“大科学”工程为:①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②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许多人的身份和生活方式;③“神州7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④正在实施的中国登月工程;⑤新材料工程;⑥信息化工程;⑦工业化正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⑧“2049”工程,即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人们拥有基本科技素质的小康;⑨能源工程;⑩生态环境控制工程。

可以说,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因此科学明显地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科学的社会化;②科学的国家化;③科学技术的一体化;④科学学科的融合与分化;⑤科学的全球化。以上这些特征足以证明,人类已经有能力组织规模很大的科学研究活动,而且无论是出于国家战略考虑,还是为了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都有了要进行大科学研究的需求和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科学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

2 “大科学”时代科学形象多元化的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

一直以来,公众所熟知的科学形象都是比较单一、固定的,比如说学校教育、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的报道和演示以及我们的日常社会交往,都在塑造着一个固定的科学形象,即“科技是好的”,“科学的殿堂是神圣的”,“科学技术是可靠的、确定的”,“科学代表真理”,等等,这些均是常见的用以描述科学形象的短句。可以说,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词句,成功地塑造了“大科学”时代之前的“小科学”,而在今时今日,这种单一、固定的传播方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公众对科学 “理解”的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公众对科学活动性质的理解要少于对科学事实的理解。举例来说,科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局限性都没有为普通公众所熟悉。公众对于基本的科学概念所知甚少,而对于科学定量方面的认识也不多,很难领会到自然界现象的内在变异性。

其次,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之间的联系经常被忽视或误解。人们支持社会上要求的目标,如新药、辐射等医学应用等,却反对那些能够实现目标的科学技术,比如说动物试验、核反应堆以及人类胚胎研究。公众只关心目的,却不要方法。而这种因缺乏公众支持而受阻碍的科学进步,也就意味着退步和约束、压抑创新研究或把它拱手让给国外。

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二,是公众对反科学运动的盲目性。现代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应用,暴露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公众的反科学运动。反科学运动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公众由于不了解科学的本质,不了解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科学的能力及科学的前途,因此极易受到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从而促成社会反科学运动的出现。

20世纪70~80年代,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拼命掠夺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人类生存问题以及由于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和平带来的威胁,使得在公众眼中,现代科学技术一时成为十恶不赦的“社会公敌”。对此,环保主义者J.皮卡德曾这样指责道:“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技术,除了广泛地造成自杀性的污染外,再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它是一种灾难,不仅影响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的饮用水,而且影响到我们耕种的土地和了解甚少的空间。但是这一切,最悲惨的还是隐伏在人们身体中的化学物品对人类造成的污染,技术在慢慢地毁灭人类,人类在默默地吞噬自然。”

20世纪80~90年代发生在英美等国绿色和平组织的几起游行示威,虽然口号是“保护动物”,但实际上是带有反科学性质的。1989年春天,英国、美国不少地方的大学实验室被炸、皮毛商店被毁等事实,在当时可以充分证明公众的反科学情绪已经相当激烈。

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人们既希望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能够继续促进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另一方面,却又不理解、不信任科学。可以说,公众的反科学运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人的鼓吹及影响,并没有一定的鉴别力,而且也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当然,公众对科学某些问题上的反科学运动,迫使政府做出的决定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比如在核武器问题上,公众意识到这种危险,并迫使所有政府同意大量裁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公众反科学运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如果这类反科学运动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并且旨在反政府,那么必然会引起社会动乱,人心涣散,其破坏性是极大的。

在现代民主的条件下,如果科学同其他任何公众领域中的角色一样忽视了公众的态度和价值,就会有危险。因此,就更加需要增加公众与科学的对话,以使科学得到公众的认可,而不是限制科学的发展。我们目前身处的“大科学”时代,科学的发展已不能仅依靠科学家及科学团体来验证,公众也是迫切需要的。

3 “大科学”时代重塑科学形象的有效措施

经过前面对以往科学形象单一性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对科学形象的塑造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在“大科学”时代的进程中,如果想避免伪科学、伪学术的出现,其中一种可行性的方法便是对以往的科学形象进行重塑,这里,本文尝试性提出以下几种重塑科学形象的有效措施:

第一,要注重科学自身及其机构的内省,并真实地传播科学。首先,应高度重视科技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防患于未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财富和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坏科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某种恶意目的的“科学”活动,是“人为”的,对后果有预见性,这是由于人们滥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危害。而另一类则是非“人为”的,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是科学技术使用后所带来的负效应。这两类负效应都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对于前者,要用“禁止”来反对,而对于后者,则要加强对科技的社会控制。在技术运用之前,对技术进行评估,进行技术预测,预防危害的发生。对于来自公众的反科学运动,要正确引导,通过科普教育,平缓公众的反科学情绪。其次,要防范科学界的越轨行为。目前,科学界的越轨行为包含多个方面,比如科学研究活动社会化(从申请立项到荣誉分配)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科技工作者本身的科学道德修养欠缺以及监督科学产品质量的法制不健全等。无疑,科学作为社会体制存在,需要其他社会体制对其进行监督。因此,提高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是减少科学不端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科学道德行为监督机构,从外在机制方面对其进行监督。科学不端行为使现代科学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耻辱。大科学家的轻率表态对某些伪科学现象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沉默。最后,科学界和出版界应大力加强打击科学欺骗现象的宣传,树立打击科学欺骗现象的意识。有关部门应将打击科学欺骗现象作为日常事务来抓,要研究科学欺骗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预防的对策,健全科学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并建立能公开批评争论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从而使真实的科学形象深入人心。

第二,要注重多角度的传播方式,加强大众媒介的传播力度。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一些问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实施四个基础工程,以有效增加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其中就提到了“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该工程是针对目前媒介科技传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能力不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现状提出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而从影响科技传播效果的诸多要素来综合考虑,大众媒介科技传播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技新闻传播。它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的一种无偿的、公益性的传播方式;二是科技出版传播,其传播载体包括科技类图书、期刊、音响、电子等出版物;三是科技展示传播,包括科技展示和技术示范两个方面;四是科技中介传播,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较为成熟的条件下,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然结果。

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自从有了媒体以后,基本是一个线性模型。上游是科学家,下游是普通公众。单向的灌输式传播,是当前科普工作的基本特征。然而,科学知识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以理解。那么,如何在我国公众与科学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呢?这就要依靠媒介科技传播,打破公众、科学家与媒体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

要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就要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各类媒体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如在电视上增加科学频道,在报纸上开辟科技专栏,在电台开设科普节目,建立科普网站,营造多层次、多渠道、多格局的科技传播社会氛围,使传播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又如在报纸专栏上开辟读者科技信箱,形成传、受互动;在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介,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支持鼓励听众、观众参与关注科学问题;利用网络媒体的论坛、博客等形式使公众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媒介科技传播的模式从单向“灌输式”传播向非线性传播(如双向交流、多点互动等)转化,即针对全民科学普及的不同程度,使公众从“接受科学传播”到“参与科学传播”。

第三,要注重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良好的科学传播效果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人们理解的科学意识,而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改善的力量,其最终会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科学的艰深,使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高高在上地脱离了群众的觉悟,其结果对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对科学发展而言,由于公众不明白科学家在做什么,使科学失去了公众对它的“理解、兴趣和批评”,出现了“科学的孤独”,科学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着危险。而这一切的出现,如果有良好的科学传播作为引导,那么公众就会对科学进行参与及评价,使公众在理解科学的同时,科学也得到了公众的批评、监督和制约,从而保障了科学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加强科学教育是提高科学素养、使公众充分理解科学的重要手段。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可塑性,只要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就能够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全方位加强和普及科学教育无疑是公众理解科学、改善和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当前,应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①正确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认真理解科学的语言特征、符号推理系统以及媒介传播系统。②转变观念,切实增强科学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感。③在科学教育的内容方面,必须考虑注重特色,应从知识、方法、意识以及精神层面上全面展开。④科学教育的对象应该涵盖学生、工人、农民、干部等多个不同的社会群体。⑤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强化和普及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大科学”时代,人们在适应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社会变革的同时,认识能力和思想也得到飞跃发展,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手段,也向公众提供了种种思想。科学的这种功能,单靠科学家的孤军奋斗是无法实现的,把这些科学思想化为行动需要依靠科学界以外的社会力量,这种“科学界以外的社会力量”就是具备了科学素质的公众。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一切,而这一切改变的基础则是公众对科学的正确理解。因此,对科学形象进行重塑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这需要科学工作者和公众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在此,我谨以这篇论文来作为媒介呼吁所有的科学工作者,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力求成功地塑造出能够代表“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形象给予公众!

参考文献:

[1] Price D JD.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2]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收稿日期]2009-09-18

[作者简介]李健(1981—)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与科学社会学。

推荐访问: 科学 重塑 初探 形象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