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设实践探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设实践探究

时间:2022-10-26 20: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摘要:分析了大学实验室文化的育人作用,总结了目前实验室育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实验室文化育人、育才的理念、思想,归纳出实验室育才环境建设思路。以重庆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为例,实践了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为大学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实验室文化

DOIDOI:10.11907/rjdk.151135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2018902

0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而实验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具体体现[1]。实验室文化的建设对于推进教改、凝练大学精神、营造优良教风和学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树立学习标杆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本文针对实验室文化育人的建设问题展开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实验室育才新理念、新方法。

1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建设普遍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建设,更忽略实验室育才小环境的建设。高校进入大众化教育后,生源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学生中学业困难、厌学、自暴自弃、缺少毅力等问题频现。特别是独生子女“90后”问题[3],他们个性张扬,但心理素质脆弱,抗挫折能力差,易走极端等,这些问题都加剧了大学的育人难度。针对目前大学中的“90后”学生,探索新的育人方式,弥补传统教育理论、思想、方法的不足,成为当务之急。

并且,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入学时的教育水平、知识宽度与深度、经济能力等表现出极大的地区差异,特别是来自欠发达地区且教育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些差异将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为克服上述问题,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小环境,充分发挥良好小环境的积极作用来育人、育才尤为重要。

2实验室文化建设思考

实验室文化概念较为抽象,当涉及到具体实验室文化建设时,更是让人迷惑[4]。笔者基于多年实验室建设实践经验,认为实验室文化建设内容应包括实验室物质文化、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理念和学术氛围等方面,其终极目标是实验室文化育人、育才。

2.1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

实验室物质文化包括管理、理念和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是实验室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实验室文化的构建基础。在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中,除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外,如办公座椅、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网络环境、打印机、热水器和其它必要硬件,通常还应通过图像、图形、标语、制度等可见的上墙或可视的标识物,传播、营造实验室的文化氛围。可以设置用于展示学生自己创新作品的展示墙、展示柜,或者系列户外活动照片、奖状、奖杯等,并对实验室进行功能分区,如开发区、会议区、展示区,通过设置实验室可见的功能分区标牌、座位标牌以示区别。同时注意实验室的整体布置、办公家具的摆放、颜色的搭配,尽量实现设备、人、环境的完美融合。

2.2实验室理念建设

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理念凝练和传播是重点建设内容。实验教学理念建设需要凝练实验室的教学理念,营造实验室特色文化氛围,构造实验室文化育人的精神载体,搭建人才培养平台[4]。实验教学理念传播主要通过讲座、培训、集体活动等传播,并注意实验室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发布。比如,重庆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的理念是“开放、共享、专业、主动”。

2.3实验室隐性知识管理

知识产生于人类解决问题或认识事物的过程,其内涵对产生知识的特定情境依赖性极强,离开特定情境,就很难反映或再现当时的真实情况。仅仅依靠书本知识,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或认识事物本来面目。只有将认知主体置身于知识产生时的情境,才能使认知主体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的本真。实验、实践环节就是将知识置身于特定情境的重要手段,是再现所丢失隐性知识成份的有效途径。高校实验室无疑是大学各类隐性知识产生、聚集的重要场所,探索、挖掘、传播实验、实践环节中隐性知识相关教学机制,值得探索。

实验室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个体、凝固于个体意识中。外部看,是系列实践活动中某些特殊“技能”、“技窍”、“绝活”或“心智模式”等,是一种情境、场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交流、传播,并相伴于具体的情景及其实际行动,是难捕捉、难确证的高垄断性知识。这些特征决定了隐性知识的转化、传播,既与拥有者意愿、接受者吸收能力、悟性有关,也与传播环境、氛围相关。因此,隐性知识传播与环境、氛围密切相关。

为了实现实验室隐性知识的传承,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内部培训与讲座、毕业设计文档等多种形式,促使拥有隐性知识的学生尽量通过内部研讨的演示文件、录像和毕业设计文档予以保存,从而实现部分知识的传承。

2.4实验室文化氛围建设

实验室文化氛围指笼罩在实验室特定组织的整体环境中,体现特定实验室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气场”,但能以其独特运动形态使组织内所有成员均受到感染、推动,并将其逐渐内化为思想,上升为自愿与行动。从外部表现看,是围绕、归属于某特定目标和根源,以及高度小范围和小组织的个体化气氛。因此,在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小环境中,成员的学习、生活、工作、理念都处于与该氛围相适应、相协调并保持高度一致性的状态,这正是“内化”学生品格、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学生技能的最好“推手”。

3实验室文化育人实践

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为例,介绍实验室文化育人实践过程。

3.1建立实验室文化的“根”

重庆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为学生创立的一个“学中做、学中练”和“做中学、做中研”的研学平台,以软件项目为手段、集中性实践环节为牵引、创新学习为目标,打造学生创新学习高地,引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树立学生学习标杆,培养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员。这是该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根”。

3.2培育实验室文化的“场”

实验室的文化“气场”对学生的影响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作用显著。在多年的实验室建设中,笔者逐渐发现并总结形成如下的方式、方法:①围绕实验室建设目标,针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竞赛成绩或育人效果,挖掘、展现、传播积极的、能感染学生的内容,通过高年级学生献身说法、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感悟、体会、经验、心得传播出来,形成一届一届相传的“保留节目”,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实验室的文化“气场”,构成实验室文化育人、育才的文化载体;②通过编辑、制作宣传画展、建立动态的作品展廊、展现实验室文化活动、再现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参观先进软件生产技术与流程、树立可达的标杆,营造实验室的育人氛围,从精神层面为学生心中的“根”浇肥、灌水,促进学生思想层面的内化,形成实验室文化育人可见的精神载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创新动力。

3.3建立实验室管理机制

3.3.1建立一体化指导模式

在课程体系中,建立实验室学生重要课程设计、实习、毕设等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体化指导模式[5],使得专业指导教师能长期、持续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3.3.2建立选拔淘汰与传承机制

在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等活动中,宣传实验室学生的成就、育人机制,激发新生进入实验室的欲望,所有进入学生一律走流程:即申请报名→面试→集训→考查→淘汰→入职→实训→传承→离职。经过此流程,学生会倍感珍惜,并能最大程度自觉遵循相应管理制度。流程中的学生既是传承受益者,也将是传承者,即既要接受高年级学生指导,并在离开前,通过各类文档、毕业设计凝固成可传承、可复用的知识,形成易于传播的载体,以将隐性知识传承于后来者。

3.3.3搭建学习营地

为每名学生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针对新进学生,建立程序设计“冬令营”、面向对象“夏令营”和软件开发技术“成长营”;为进入软件开发工程师“培育营”的学生,提供实战项目。在各营地中,均通过实际项目和“师傅带徒弟”方式,将课堂、教材之外的隐性知识传播出来,实现隐性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迁移。

4结语

上述理念、方法已在重庆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实践。学生在实验室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在自身坚持和内化下,近三年来就业、考研、竞赛等各类指标都非常突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46项,完成企业软件项目27项,开始成批进入全球知名IT企业,这证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该方法也在重庆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进行了教学实践,收到初步成效,同时,其对其它工科类专业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杨武成.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0(5):100103.

[2]柯育华.实验室文化创新机理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78180.

[3]金春寒.“90后”大学生心理现状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3(817):8890.

[4]邓子新.实验室重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续)[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14.

[5]张小川,凃飞,王森,等.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16):13.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探究 实践 创新 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