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27 09: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内掀起一股创新热潮,创新也成为过去几年各地区政府报告中频繁出现的词汇。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推进“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于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适应能力,适应当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基于武昌工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项目,就校企合作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出行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0-0184-03

Abstract:Premier Li Keqiang put forward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 in 2014,which set off an upsurge of innovation in China. Innovation has also become a frequent vocabulary in the reports of regional governments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e key points of the work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6,it emphasized the need to “deepe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ecise employment promotion service mechanism”,and “promote graduates’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on the one hand,it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n the other hand,it can als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learn,innovate,practice,communicate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talents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oject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rofessionals in computer major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Key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computer major;computer personnel training

0  引  言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也是教育部推进高校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突破口。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安排,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其中,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检验,具备一定的适用性。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已经形成多种平台、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态势。也只有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才能改善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工作实践脱节的教育现状。

1  武昌工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学生厌学严重

计算机被誉为是新的工业革命,计算机专业如今几乎与各个行业领域都有融合应用。对武昌工学院而言,其从建校之初就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近四百人。近年来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行业的更新节奏也在日渐加速,人才培养对市场需求的契合成为关键。就个人平时的教学实践的观察来看,学校过去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存在教材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等问题,整体的教学知识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钩问题,学生很少有接触到实际IT项目的机会,难以检验所学。

1.2  “填鸭式”教学并未改变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一些学生反映课堂沉闷,缺乏互动,讲授的内容很枯燥,没有兴趣。许多教师还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和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相背离。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这需要在实践中用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作为载体。

1.3  考核过程形式化,课程评价单一

高校特色的期末考试就是临考前突击,临近考试学生通过老师划定重点,考前突击背诵,平时则旷课,逃课。对于课程的评价上,教师只是查看学生作品或者学生上交的作业,评价方式单一。这在武昌工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中也存在。

1.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脱钩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脱钩,甚至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或者每个学期只是利用几节课的时间来“打发”,以致于出现学校不重视,学生轻视的“怪圈”现象,并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从本质上来说,創新创业教育必须依托专业教育,才能将作用发挥到实处,专业教育借助创新创业教育,才更能体现出其特点。

2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2.1  培养计划

(1)结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选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合作积极性的企业2至4个,进行调研。

(2)搭建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云教育平台和云项目平台,建立长期、稳固的校企交流合作伙伴关系,定期开展校企的交流和研讨活动。

(3)建立“教师+工程师”的“双导师制”,制定包括教师去企业实践、工程师进高校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校企间的合作方案,推行校企间“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由校内延伸到企业生产和科研实践第一线。

2.2  培养目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人才就业方面,近年来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工业4.0、物联网等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延伸,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的变化中,高校的教育应该仔细分析大市场环境下对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和专业需求,分方向的进行培养,这是一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重要培养方式。本次实践方案的目标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2.3  培养框架

高等教育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培养学生具备特定行业技能的能力,这一方面需要着眼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要突出专业特色,将实用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不单单是纯理论性的东西。

“校企合作”的课程实际上是为了从创新创业角度,结合具体的项目,将项目任务、流程、岗位进行分解,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建立一个应用性强、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

首先,学校方面通过市场调查,对市场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提炼,了解到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素质,并以此为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其次,在明确市场的岗位需求、能力需求的前提下,联合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采用“2+1+1”形式,也就是在大一和大二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大三企业派专人到校讲课,让学生掌握岗位相关工作标准与实践能力;大四到企业岗位实习。

最后,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的云平台。云平台包括云教学平台和云项目平台:云教学平台向高校提供教学资源服务云,有利于整合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降低教学成本,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云项目平台汇聚全国企业真实互联网项目,学生团队可在平台上承接项目,帮助学生团队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激发创业热情。

3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组织措施

3.1  加强“大创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1年湖北省开启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旨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进行划分,分阶段设定目标。

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所参与的“大创项目”相结合,能够完成小项目的程序规划和设计,进而完成基础层次的培养。

第二个层次,学生相继开设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编译原理等课程。在此阶段,以“大创项目”作为驱动,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贯穿起来,引导学生将数学的逻辑思维与算法的设计思想相融合,了解算法的设计思想,为找到相应的优化方法奠定基础。

第三个层次,以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大创项目”为驱动,利用软件工程工具完成该项目的设计,同时要编写软件文档和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项目的开发工作,对算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完成整个“大创项目”。

3.2  利用校友资源巩固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校友可以延伸到更广泛的意义上,而校友资源则是泛指校友和校友的影响力,依靠校友的人脉资源和物质支持,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贴吧和论坛等媒体形式上报道成功的创新创业真实案例,采访校友们的创业经和真实感受,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3.3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采取一些政策和措施来帮助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加强学校与校友企业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来达到双方共赢,互惠互利。武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先后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VR/AR实训及创新创业实验室”,与武汉伟创聚赢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跨学科智慧学习工场”,与中软卓越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中软国际创新工厂及软件开发实验室”,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共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创新工场”,与武汉望族科技有限公司共建“VR/游戏动漫科技创新工场”。通过这些举措,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同企业开展技术交流、软件外包定向培训,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等活动,有效地推进了校内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学生学习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4  完善“双导师”的支持

采用“双导师制”进行指导,即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位企业导师,要求其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其中,校内导师侧重于从毕业设计的整个流程方面进行指导,包括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及答辩等;企业导师侧重于从毕业设计项目的软件工程开发流程方面进行指导,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系统测试等。在具体的指导中,一是建立指导和服务的支撑体系,组建项目团队,为学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定期小组讨论;二是以导师项目为主导,开展创业工作室模式的创新创业培育,带动大学生创业热情,为其提供活动平台。

4  结  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创新路程起步晚,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上,创新创业教育喊口号喊了多年,但依然存在创新创业精神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低下等问题。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涉及各个学校的师资、体制、教育教学模式等方方面面,教育还必须承担起它应有的历史责任,还要通过举行或实施面向所有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也为未来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本次校企合作的方案在武昌工学院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对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谢娜.“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J].电脑迷,2018(6):89.

[2] 刘宁,赵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0):28-30.

[3] 周捷信.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3):22-24.

作者简介:张樊(1982.05-),男,汉族,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计算机专业 高校 校企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