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16篇)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16篇)

时间:2022-11-17 1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16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徐琪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10  【摘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16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16篇)

篇一: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徐琪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10

  【摘要】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实现多元化,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保持了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较短,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即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经营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总页数】4页(P218-221)

  【作者】徐琪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13

  【相关文献】

  1.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杨育箐;王杰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杜志广3.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霍家升;

  4.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霍家升5.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张绍铃;谢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丽来源:《广东蚕业》2020年第10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10.47

  李丽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571127)

  课题:2018年海口经济学院校级重点科研课题,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全域旅游模式探讨(NO:hjkz18-12)

  作者简介:李丽(1985-),海南海口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摘要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态,也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其重点和着力点在乡村。文章探讨了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挖特色,创意创新;活用网络营销,加强宣传推广;农业为本、以点带面;政府主导、招才引智等对策。

  关键词海南;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0)10-106-02

  1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简况

  全域旅游的提出拥有全局智慧。海南是全国最大的全域旅游创建省份,打造全域旅游的重点和着力点在乡村。在当前政策支持发展、中产阶级崛起的大背景下,田园乡村是连接城市居民高质量度假休闲需求的优秀载体,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各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站在时代的风口,推动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既是城市和乡村共同的诉求,也是探寻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截至2019年,海南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名录共计1128个,乡村旅游展现出蓬勃生机,是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方式。统计表明,2019年,海南全省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1081.3万人次,同比增长接近6个百分点,共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椰级乡村旅游点海南全省共有154家,许多美丽又有本土特色的乡村进入了大众视线,海南乡村游受到追捧。

  2工作重心

  2.1产业为核心

  乡村经济包含乡村农业、文旅、旅居地产三个产业,核心产业为特色乡村产品和乡村休闲活动。在乡村旅游经济开发中,要以发展乡村本地特色产业为核心,协同发展特色乡村文化、特色环境和特色建筑。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经济开发应当以产业为主,激活本地产业生命力,以旅游为辅,强调当地村民为主要载体,使村民能够充分参与并从中受益。

  2.2振兴经济为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最终目标[1]。乡村旅游为乡村增添了人气,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一部分,不仅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的资源,还一步步成为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2.3文化为灵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乡村田园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诗与远方。我国曾是农业文明社会,很多文化的根基在乡村。乡村游不仅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乡村里面还有民俗手艺,有流水诗意,有归隐的闲意。乡村田园能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价值。海南省打造的乡村旅游文化节成为展现和巩固海南乡村旅游品牌的重要抓手。2020年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展了多项精彩活动,如旅游美食与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乡村非遗图片展、乡村旅游与扶贫论坛、乡村旅游骑行徒步活动、媒体乡村采风行等。乡村旅游的兴盛吸引了众多村民积极“回流”就业创业,在家门口搭上乡村旅游的致富“快车”,让美丽乡村成了“农民的家园、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

  抓好海南乡村文化建设,能有效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农业深度融合,为推动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2.4基础建设为支撑

  随着海南省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乡村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热度持续不减。但目前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合理规划布局,完善顶层设计,增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水平,通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3存在问题

  3.1同质化较高

  海南共有美丽乡村1100百多个,由于缺乏高水平规划和策划,不同空间的这些美丽乡村设置同样的旅游产品,活动重复率较高,致使不少乡村旅游点在原资源上稍加改造就接待游客,没有形成规模。综合各个美丽乡村的发展特点发现,同地区的美丽乡村由于地质地貌、资源特色、文化民俗、农林牧渔业结构类似,一定区域空间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过高,同一空间的竞争态势愈发明显。由于乡村旅游精品少,主题缺乏地方特色,吸引力有待加强。

  针对各市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较高的问题,例如“海澄文一体化”中包括的海口市、文昌市、澄迈县同属于琼北地区,三地在地质地貌上均属于火山岩地貌,三地下辖的村镇以开发火山文化旅游,石斛乡村产业种植、加工,民宿旅游产品、民俗节庆旅游活动等乡村振兴项目为主,以海口市为中心,发展环城游憩带的城郊型旅游产品在近几年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程度加重导致乡村振兴疲软,加上市场定位和对接不够,有些旅游点效益不佳,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农民积极性,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3.2宣传力度不够

  海南乡村旅游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效应的问题。传统式宣传注重横幅、立式广告牌、画册等零散宣传等,手法单一,成本也不低。对于网络营销的运用不够,数字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整体宣传促销力度太小,宣传推介联动互动还需加强。

  3.3脱离农业

  彻底激活乡村,发展农业,寻求全域旅游的根本在于产业提振[2]。乡村振兴发展的对象应该是“三农”而非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依托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最终依然是镜花水月。例如资源丰富及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琼海市博鳌镇的北山村,相关配套设施较完善,社区性管理相对较好,然而过于依赖民宿、餐饮类旅游产品,导致该村本地居民逐渐丢失农业产业,在游客重游率较低、新增游客量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进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依托乡村旅游整合“三农”资源,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根本目标不能忘。

  3.4缺少复合型人才

篇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规划缺乏科学指导乡村旅游现在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政府采取自筹或者引进投资方式进行但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却处于偏远地区的乡村由于政府缺乏资金而且很难引进投资资金的缺乏导致一些乡村在没有对乡村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有效论证规划和策划就进行旅游开发而且开发中目光不长远只考虑暂时性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长久的生态效益以及资源效益不注重乡土的本色反而添加了许多人工建造的城市化建筑影响乡村旅游特色的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全部内容。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章在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分析,乡村旅游主要存在以下的状况:政府及村民以及开发商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各方的合作不到位,同时规划缺乏科学指导也缺少旅游方面的人才支撑,旅游产品呈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差。针对这些现状作者提出了对策,政府、村民以及开发商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要联合各方力量进行开发,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经济和政策帮助,加强对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培训,在开发中要注重本土特色,能够创造出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心理需求,加强对乡村旅游智慧发展,提高科技在乡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村旅游在以前主要是一些探亲活动,她是由来自农村的城里人以回老家度假而产生的。以前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产生了一些的经济影响,也增加了城乡交流的机会,但是它与现在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以前的乡村旅游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休闲娱乐的,而是主要在于看望亲人或者贸易经商,而现在的乡村旅游主要目的是在于休闲娱乐,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论述的是现在意义上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城里人而言,乡村旅游是减轻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乡村的人而言,乡村旅游能够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乡村与城市的碰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一、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农家乐、果林观赏等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以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目前许多旅游者甚至学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单纯地进行农业观光和参加农家乐活动等,乡村旅游的丰富性严重缺失,乡村旅游还包含着其他的关于乡村的旅游类型,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如民俗文化村、古村落、果木园林、田园风光型等等。政府还有旅游规划公司在对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上也存在着认识不足的想象,许多都是借鉴城市化的、现代化的旅游方案设计,不适合也不适用于乡村,甚至把乡村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旅游资源抛弃.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一切的认识不足之处都会限制乡村的发展.

  (二)各方合作不到位乡村旅游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各方合作不力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乡村旅游设计、开发以及经营的主体不一致也是导致各自为政的原因之一。政府、企业还有农民各方处于不同的利益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乡村旅游的发展,难以做到统一路径。政府在其中的协调就显得十分必要,各方合作不到位也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规划缺乏科学指导乡村旅游现在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政府采取自筹或者引进投资方式进行,但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却处于偏远地区的乡村由于政府缺乏资金而且很难引进投资,资金的缺乏导致一些乡村在没有对乡村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有效论证、规划和策划就进行旅游开发,而且开发中目光不长远,只考虑暂时性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长久的生态效益以及资源效益,不注重乡土的本色,反而添加了许多人工建造的城市化建筑,影响乡村旅游特色的发展.(四)缺少旅游方面的人才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中国目前乡村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因此乡村人才较少,而乡村旅游人才则更少,这也是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处于低层次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乡村旅游的管理基本上是由乡村里的干部胜任,而旅游服务人员则是由村民担任,培训则是村干部组织村民参加,这样的乡村旅游人才机制是阻止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五)产品创新能力差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涉及的乡村本土的一些传统文化很少,过度地依赖农业以及农产品资源,缺乏乡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本土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没有被挖掘利用现象严重。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文化几乎是互相抄袭,缺少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乡村地区村民对本土的传统产品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不足,难以对自身的乡村产品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议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展、总结然后去解决,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乡村旅游的这些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就会滞后,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一)转变思想观念只有转变了思想观念才能够真正改变行为,只有改变了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提升了才能真正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能够保持乡村本土产品的特点,了解现代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才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要与时俱进,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学习,积极地改变落后的一些营销和服务理念,能够真诚地、诚信地为旅游者服务,能够长远地发展本地乡村旅游,让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地、健康地发展。(二)政府要联合各方力量进行开发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者也是各地争抢的资源.政府联合经营各方力量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断地创立乡村旅游的品牌是发展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借鉴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模式进行,诸如合同制、股份制、建立合作社等利益分配方式,联合农民,积极招商引资,能够使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努力,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发展。(三)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和政策帮助经济与政策的倾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经济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只有资金充足,乡村的旅游才能进行有效地规划和执行,乡村的基础设施也能得到更好地建设,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交通可以很好地得到改善。政策方面,“三农”发展关系国家的和谐稳定,而发展乡村旅游能够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因此目前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发展乡村的政策,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农村土地贷款”等政策可以使当地村民进行乡村旅游的投资,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加强对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培训旅游发展的竞争主要是旅游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和经营人员乡村旅游才能不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服务接待能力和经营能力。培训应该是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乡村旅游经营者能够去一些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成熟的地方学习,旅游服务人员的学习是要掌握基本的旅游接待知识,能够让旅游者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与和谐,为其再次旅游打下良好基础。(五)在开发中要注重本土特色,注重保护环境乡村旅游在开发中要保持本土特色,要做到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产品的创新和传统的乡村文化有效融合,创造出既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又能把乡村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在产品中,这需要做大量的考察和设计,需要乡村旅游人员的团队合作。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受到重视和青睐,乡村旅游才能利用旅游产品的发展而发展。在开发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乡村在发展的时候,环境的保护往往偏向于历史文物古迹等附近的环境保护,而一些偏远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等的处理被忽视,这些生活垃圾日积月累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六)加强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大力推广科技在乡村的利用乡村智慧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个有利趋势,乡村旅游运用科技知识加强智慧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便捷,云技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建设当地特色旅游平台,让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发展历程等,也可以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结合乡村本地农产品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拓宽了农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的发展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宣传当地乡村旅游.因此,大力推广科技在乡村的运用,大力发展农村智慧旅游,能够让乡村旅游发展更好。

  现在社会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乡村旅游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很多白领等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群在旅游时很多都会选择乡村旅游。宁静的乡村、清新的空气、袅袅炊烟等等都能够让旅游者慢下来、静下来,这就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乡村旅游不仅利民更加利国,我们应该在保持乡村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作者单位: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篇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我国是一个具有广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各种旅游景点数量较多但是这些旅游景区大多是面向的是人文景点而对自然景点的开发还只是初级阶段只停留在观光的层面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的开展才刚刚开始学习的只是外国的旅游经验而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旅游的特点

  试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乡村旅游是一个在最近在旅游业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有着强壮的生命力,对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特点以及如何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纵观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发展并不是无迹可寻的,而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所以本文从很多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乡村旅游,我们要注意学习外国在此领域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于能够为我所用的要积极利用,但也要抓住重点,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标签:乡村旅游;问题;科学和谐发展

  什么是乡村旅游呢?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出现的热点词汇,它是一种新的旅游类型。它主要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乡村旅游既可以给乡村带来相关的经济收入,又能带动乡村的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乡村旅游开展的时间不长,所以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地域比较狭窄。我国是一个具有广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各种旅游景点数量较多,但是这些旅游景区大多是面向的是人文景点,而对自然景点的开发还只是初级阶段,只停留在观光的层面,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的开展才刚刚开始,学习的只是外国的旅游经验,而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旅游的特点。但是在另一方面,开展乡村旅游也存在着两面性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可以给本地区带来相关的旅游经济的增长,但是肯定会对乡村地区的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注意这些问题。

  一、乡村旅游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及开发其的重要意义

  1.乡村旅游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1)提高旅游区域的知名度。如果乡村旅游要想让更多的游客来到此旅游,就必须要提高本旅游区域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口碑之上,而要有这种好的口碑就必须要一定要“底子硬”,乡村旅游如果想发展的较好,就一定要进行好对旅游资源的规划。从而有计划的更好的旅游业,更好地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

  (2)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充分的鼓励各类乡村旅游景点的发展。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例,为了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我国政府拿出3万亿的资金去扶植西部的发展。各个有旅游潜力的地区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去发展本地的旅游业,尤其是发展新兴的这种乡村旅游。

  (3)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

  力。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1)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带来的实惠。

  (3)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是在21世纪初才出现。我们学的大多是外国的先进经验,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大多学习的是国际的惯例,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当今,我国经济也是存在着很多种问题。首先,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疲软,这也导致了旅游业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的不景气;然后,就是各种旅游乱象。以最近央视曝光的的广西北海旅游黑幕为例,由此可见,在中国,各给旅行社良莠不齐,很多旅游者都被这些乱象所坑害,这也给旅游业的发展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1.乡村旅游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上,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能够发展乡村地区的经济。由于当今出现了很严重经济危机,很多地区都缺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乡村旅游却是一个很不错的热点行业。因为它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经济投入,如果乡村旅游发展的得当,就会给本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可以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载体。乡村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发展乡村旅游要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去发展,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发展,否则,将贻害后世。

  (2)增加农民的收入。一个地区之所以有乡村旅游的景点,就一定会有很多的农民,不错,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如果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没有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这个地区的发展就必定会是失败的。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确会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多益处,例如:增加就业岗位,这样就能让农民在农闲只是赚取额外的资金,就会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所以,在乡村旅游区一定要发展旅游业,就能更有利于农民。

  (3)开展乡村旅游提高村民的素质刻不容缓,农民要从事开展旅馆、餐厅

  和客运的业务,同时还要参加当地特色的文艺表演和各种接待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还可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4)对提高人们保护原始生态旅游环境的重视,21世纪将是生态世纪,绿色旅游将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所以对原始生态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让村民们认识保护原始生态就是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三、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对乡村旅游内涵的程度不深,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只是简单的取得经济利益,而没有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流转的系统。如果简单的获取经济利益,肯定会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乡村旅游是21世纪出现的一个新兴热点,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如果片面的进行乡村旅游,就会畸形的发展。

  2.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从而导致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可是由于资金缺乏,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这不是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一个地区如果想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不会劳民伤财,才会更好的发展。

  3.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个区域如果有相对不错的自然旅游资源,就必须要发展和旅游相关的一些行业,例如:服务业,交通业,餐饮业等等,如果乡村旅游只有一个光秃秃的自然资源,那么这个景区就像是一片“原始森林“,没有人文气息的旅游景点注定是不会被游客所接受的。

  水平的提升。

  4.旅游的专业性发展不足。放眼世界的各个著名景区,往往都是根据某一特点而出名,例如:法国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场,非洲地区的草原式旅游,这些地区都是根据本地区的自身特点来发展旅游业。但是,中国的旅游业却是很难找到有特点的旅游项目。有的地区甚至还不假思索的模仿先进的乡村旅游经验,却没有因地制宜的进行旅游资源的管理,不伦不类。这也给中国的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5.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农村的许多设施和服务体系都不能达到开展乡村旅游的标准条件,例如客运公路、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商品的供应、旅游景点的安全和饭店等许多方面。这都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大力改进。

  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1.提升经营者“资源认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特色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所面向的群体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内外游客。乡村旅游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是乡村意象,因此,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

  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土地及生活形态的文化价值,提升“资乡村旅游目的地。例如,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衍生了乡村旅游赖以存在的田园风光。如果能在追求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田园风光的游憩效益,就能够做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开发。经营者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种“色彩田”,即利用农作物四季色彩的变化为游客提供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增加游览乐趣;增加参与性农耕项目的开发,让游客真正体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提高乡村旅游体验价值。

  充分认识到自身经营所面对的问题,及早的进行相关问题的规划和解决,那么,经营者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合理规划,采用农旅结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农旅结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有利于乡村旅游地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环境协调、品牌效应的浅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3.创建良好旅游环境,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在政府规划的统一指导下,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设施的完善工作。例如,完善通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路网,增强可进入性;完善旅游客房建设,提高旅游接待容纳能力;完善旅游厕所、污水垃圾处理等卫生设施,整治旅游生态环境;设立旅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进行有规模、有步骤的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当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

  4.拓宽融资渠道,推行规模化经营。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不仅要靠政府,还应该用新的思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参与其开发和建设,实现综合性开发,邦联式经营。各种经营方式要有机的进行结合,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的乡村旅游项目中把各种民间娱乐艺术及民俗表演纳入其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5.创新宣传,增加影响力,扩展客源市场。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在宣传方式上,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户外宣传扩大影响,激发人们的有效旅游需求,拓展客源市场。

  6.以人为本,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要以人为本,重视居民参与和游客需求,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乡村旅游的产、供、销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激发当地农民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对游客进行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公众的乡村旅游环保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乡村旅游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根据问题的关联性,厘清问题发生脉络,抓住根本与核心问题加以系统分析,然后逐一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春梅等.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顾筱和.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黄大勇.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毛长义等.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

篇五: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32科学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要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赵承辉陈晓月周艳波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02期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阐述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与特点,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对策;展望

  中图分类号F326.6;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2-0236-02

  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政府发展旅游的主导战略指导下,在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促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了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各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1乡村旅游的形式与发展特点

  1.1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

  按照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园采摘形式。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作为农村旅游获取收益(如利用荔枝、桔柑、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二是农业生产技术或生态农业园形式。主要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的一些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环境为主,使之成为生产花卉树苗进行买卖和观赏相结合的花卉园;三是畜牧观赏狩猎形式。利用牧场、养殖场、猎狩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活的风情和情趣;四是乡村文化或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以乡村地居留、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方式,理解和享受自然、淳朴的农家饮食和文化特色。

  1.2我国乡村旅游特点

  1.2.1资源分布广泛、内容多样。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纬度跨幅大,除高山、沙漠等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着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他们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世代不断的努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资源。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广泛。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既有自然环境、物质成分,又有非物质成分。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既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区等不同的农业景观,集镇、村落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又有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2.2乡村旅游产品地域性强、整体性鲜明。乡村旅游产品与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类型。即使同一种景观类型,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气候带形成了相应的农业带。而由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又往往形成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和文化环境,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这种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组成的复杂而和谐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1.2.3乡村旅游活动规律季节性不强、淡旺季不明显。由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特性,来自大、中城市的游客,其活动就不单纯以观光式的大众旅游形式为主,虽然随四季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运行规律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但以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春之花、夏之绿、秋之实、冬之作”等等,却可以展现给都市的人们不同丰富景观与乡村文化氛围,从而与传统的旅游活动淡旺季有所区别。

  2我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

  2.1.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巨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关联产业4.3元的收入,而该乘数,在经济落后(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地区还要更大。

  2.1.2促进多种形式副业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以务农为主要就业形式,往往无法达到充分就业,而旅游业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从事副业的好机会,农民可在农闲或旅游旺季,通过生产有乡土特色的小商品,提供农家住宿餐饮,采摘当地土特产出售,充当导游轿夫等多种角色来实现就业。这不但能成为他们进行充分就业的有益补充,而且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成为其就业的主要形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1.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农民无法充分就业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其自身知识技能有限,就业选择面较狭窄,无法应对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挑战。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引入农村,为农民接触广大世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为农民在转向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即使这些农民不从事旅游业而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也有更大机会发展农业的前向生产和后向生产,从而促进其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2.2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的困境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瓜果、花卉等形式,使农民可将更多的农产品顺利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造成损失。同时,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多种消费,如购买有民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需要导游及轿夫提供脑力、体力服务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渠道,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得到较大增长,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性补贴,从而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转移性收入。

  3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3.1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并组织他们学习我国的旅游政策法规,规范他们的服务操作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也要重视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地培训。

  3.2科学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

  要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改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相似、档次不高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旅游服务为舞台,设计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通过经历与体验,让游客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与娱乐,并让这种美好体验伴随着游客长久存在。

  3.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突出田园特色。项目开发要注重对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拓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把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列入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以协会等形式组团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及推荐的促销活动。要鼓励和引导经营户根据导向和消费需求,依托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打造品牌景点;依托文化底蕴、特色民俗风情打造品牌活动;依托集观光导游员、民俗风情讲解员、特色活动指导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于一身的乡村旅游经营者队伍打造品牌服务。营造品牌促提高,经营品牌促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3.4加强领导,加大扶持

  乡村旅游是丰富的旅游产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因此,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专款专用,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的奖励,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乡镇和村的奖励。同时,要落实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使办公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4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是旅游业中日渐绽放的奇葩,是至今保存得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落后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乡村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和旅游内容的不断更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旅游活动,也必会不断地改变其方式和内容,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方式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重要而流行的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游方式。同时,乡村旅游也会与各种旅游方式相互结合,共同谋求最佳利益,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前进。

  5参考文献

  [1]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106-5107.

  [2]李坚.基于SWOT-PEST分析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2):193-194.

  [3]郭宾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建设,2006(1).236-237.

  [4]曹辉,陈秋华,陈平留.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2006,25(1):1-3.

  [5]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6]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

  [7]马勇,赵蕾,宋鸿,等.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

  [8]孙冬玲.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58-63.

  [9]朱东国,阎友兵.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J].文史博览,2005(8):71-73.

篇六: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理论及存在问题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乡村旅游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说农业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但是,目前乡村旅游仍旧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大多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与社会效益、生态资源、经济效益不和谐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自我国20世纪末乡村旅游发展以来,其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一发展便深受人们的爱戴,得到迅猛的发展原因可以归纳以下两点:第一,在城市饱受了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交通阻塞、环境质量差等城市问题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田园悠闲生活,向往回到自然,了解传统的文化,渴望心灵上的自由;第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乡村旅游是继房地产、汽车业之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乡村旅游及相关概念(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历来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就有很多,包括国内外的学者都对乡村旅游进行不同的定义,笔者选取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定义进行研究。国外有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总结如下:“西班牙学者GilbertandTung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以色列的ArieReichel与OdedLowengart和美国的AdyMilman简明扼要的说: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具有农村区域的特牲,如旅游企业规模要小、区域要开阔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通过对以上外国学者提出的概念界定可以总结出:乡村旅游地点都是在农村发生的,是以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来吸引游客,从而促进当地的农村经济。我国学者有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总结如下:“杜江和向萍定义: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王兵定义: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世界旅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局出版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文版中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或其附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二、相关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是追溯到自然生态环境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里得来的,强化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有自己再生和更新换代的能力。在考虑自然生态环境承受力的范围内,使得经济稳定的增长,让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另外,如今我们利用开发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必须要考虑到让后代的人享受现代人的权利,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公平原则。不能牺牲我们子孙后代的经济利益来发展我们现如今的经济利益,盲目追求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最早是用于公司管理。利益相关者的代表作是

  Freeman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书中给“利益相关者”下了人们欣然接受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者是群体。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人或者是企业与群体都是双向影响。除此之外,他还根据所有资源划分了三类利益相关者:一是持有公司股票的人,比如股东、经理等所有权利益相关者;二是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群体,比如员工、消费者、地方社区等经济利益相关者;三是与公司社会利益有关的群体,比如政府、媒体等是社会利益相关者。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市场需求的鼓舞下,我国的乡村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磨练已经初具规模。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区域创造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城市旅游者向往田园生活、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许多多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乡村旅游更好的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产品设计雷同衢州的各个乡村之间的距离不是特别远,历史的背景很相似,文化也相差无几,所以使得各个乡村之间的自然资源都大致相同,主要的景色都是自然和人文这一类,包括:绿水青山、民俗民风等。正是由于缺乏个性,使得村庄难以拥而且非常容易被抄袭与复制,无法避免低水平、低层次的恶意竞争。(二)产品类型单一目前,衢州的乡村旅游类型大多都是以休闲度假为主,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品尝当地的农家小菜、欣赏自然的景观,富有特色的产品都没有表现出来,在功能和类型是都是比较单一。对于产品也没有很好的规划,比如:包装、宣传、策划等,让其与发展成熟的旅游产品比较起来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三)品牌建设欠缺在树立、维护和推广特色产品的方面衢州乡村旅游都没有很好的意识到,推出的产品都只是为了迎合现在的需求,推出的所谓的特色产品,单单只是个名号,特品、精品几乎只是极个别数,使得游玩过的游客很少重游,无法形成规模。

  参考文献:[1]李爱兰.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生态旅游规划探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1):213~217.[2]陈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全价值链体系构建分析.农业经济.2016.(1).74~75.[3]仇度营.城镇化趋势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遇困境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37.

篇七: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南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南阳是农业大市,乡村面积广阔,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南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关键字:南阳;乡村旅游;对策

  1乡村旅游的概述

  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1.1.1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

  Bernardlane(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旅游是位于乡村地区、小规模经营的、具有传统性特征、与居民家庭相联系的各种旅游形式[1]。

  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发生的旅游活动[1]。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广义的,即:乡村旅游的旅游活动都发生在乡村地区,且具有乡村性,经营规模不大。1.1.2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

  何景明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域的,以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乡村民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融观光、休闲、娱乐、康体、学习、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1]。

  王小磊,张兆胤,王征兵学者认为:广义的乡村旅游应当是发生在乡村的所有旅游活动,不管其旅游形式是否与农业有关只要是发生在乡村地区、旅游项目能够吸引游客、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能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任何内容的旅游活动都属于乡村旅游。狭义的乡村旅游是到农村直接接触大自然,领略田园风光,体验民俗风情,了解农业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1]。王兵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

  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由以上可以知,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的侧重方向不同,何景明主要强调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王小磊等学者则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给予界定较为全面,王兵则强调乡村旅游的观光休闲及学习考察性。

  作者认为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较为全面,兼顾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但其他学者的观点都有所侧重。乡村旅游的内容

  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式各异的农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时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制作工艺等,都是乡村旅游可以挖掘利用的资源。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业生产是在人们定向干预和调节下的生物再生产过程,生产的各个阶段受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而导致农业旅游活动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乡村旅游的形式具有地域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农事习俗和传统。另外,每一种农、林、牧、副、渔产业的生产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和特色。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地区差异性。

  乡村旅游的项目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乡村旅游将旅游项目由展览上升到参与,并使旅游者在热汗淋漓的农耕忙碌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全新生活体验,使旅游者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的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如采樱桃、陶瓷烧制、摘草莓等。

  乡村旅游的消费具有平民性:一般说来,乡村旅游路途短,交通费用少,门票价格便宜,就地购买的土特产品价格低廉,是一般的平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民就能消费的起的。

  2南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南阳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河南省南阳市,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南阳乡村面积广博占区域总面积的80%以上,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具有可依托的中心城市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拥有较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而且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的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近两年,南阳内乡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葛条爬村、青冈树村、王井村、让河村等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发展生态休闲游、民俗游、休闲游。特别是乍岖乡王井村的吴垭画眉石文化民俗园,投资25万元硬化1.5公里境区道路,投资20余万元用石板铺设吴垭石头村的主巷道、广场等景点,重修接官亭,凸现了民俗文化特色。举办吴垭石头村优秀征文颁奖活动,提升吴垭的知名度,使吴垭石头村成为影视拍摄基地,目前已有《瓜儿・滕儿》、《内乡县衙》两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引起中央、省、市及香港等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带动形成了奇石市场和观光旅游农业。七里坪二道河度假农庄按照上海社科院规划,建成宝坪渡假山庄,投资160万元装修别墅4幢,建成烧烤棚4座[11]。这些投资为以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1]。

  但总体上南阳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大发展的需要。无论是民居还是基础设施、环境卫生都还比较差,难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植树造林虽已在农村开展,但显得稀少分散、零乱,树种单一,不适应发展农村旅游的要求。南阳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

  南阳乡村旅游产品丰富,既有逶迤壮观的白河长廊,又有色彩斑斓的月季;既有名扬中原的白瓜,又有遍布丘岗的石榴、甜柿;既有久已存在的传统的手工业专业村,又有在建的、体现现代农村风貌的生态文明村,还有大调曲、威风锣鼓、舞龙、舞狮等缤纷多彩的民间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艺术。

  3南阳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3.1.1资源优势

  南阳属盆地类型,气候条件具有过渡性特点。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香菇、药材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花卉及药材,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香菇之乡西峡和南阳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另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例如淅川县的荆紫关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还有风格古老而独特的乡村建筑,以及传承多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和趣闻传说等。3.1.2区位交通优势

  南阳市交通便捷,通达性良好,三一二国道,沪陕高速、二广高速穿越其中,另外,南阳还有飞机场更加方便了人口来往出行,与周边省市都有铁路线和国道相连,方便了周边省市居民来南阳进行游览观光。此外,南阳为更好地迎接2012年农运会,市内道路也加紧整修,增设外地的交通线,南阳的交通条件也会在这个机遇的促进下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改善。3.1.3充足的客源和广阔的市场

  南阳市面积大人口超过1000万,本身客源市场充足,另外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并且与武汉、西安、郑州等省会城市较近,交通方便,有充足的客源和极其广阔的市场。劣势(Weakness)3.2.1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

  没有过多的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注重经济效益,在服务水平和住宿条件上都是采取家庭式的标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交通方面,有些路面状况不佳,特别是下雨天,地面坑坑洼洼,排水等设施也没有同步进行规划建设。3.2.2缺乏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人才匮乏

  南阳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

  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乡村旅游的还缺乏总体规划,并且没有专一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开发层次和水平较低。3.2.3缺乏特色,开发模式单一创新能力差

  南阳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长久以来就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活动内容,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展的活动项目仍被效仿,活动内容雷同、产品更新缓慢,另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经济而过度开发的现象,对乡村旅游资源破坏明显。机会(Opportunity)3.3.1日趋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6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游”旅游主题年,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积极倡导下,中国的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全省各地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全省范围形成了重视旅游、发展旅游的局面。在这样优越的政策支持下,南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会向上一个更好的台阶。3.3.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3.3回归自然、对乡村旅游需求倍受重视的机遇

  随着城市人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种远离城市喧嚣返璞归真享受乡野风情品尝农家土特产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这里可参加骑马,可以在田地里耕作,吃最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纯净的山泉,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威胁(Threat)3.4.1周边省市的竞争

  5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由于南阳与周边省市的旅游资源相近,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旅游客源市场的争夺,相比南阳旅游业面临缺乏建设与整修资金,缺乏专业人才,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诸多问题,因此要把握时机,和其他省市既竞争又联合,从而将威胁转化为机遇。3.4.2盲目“城镇化”带来的威胁

  由于现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属于自发阶段,存在着无序发展,有的乡村在开展硬件设施建设时,将乡村旅游点建设成为一个小城镇,在规划设计、建筑形式和材料、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等方面简单地学习城市,丢弃了农村原有的风貌和丰富的民族特色,使得最受游客青睐的乡村风貌、乡情野趣大受影响,甚至荡然无存。3.4.3环境威胁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造成旅游区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如何寻找开发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使我们面临的很大的一个挑战。

  4南阳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良好切入点,

  是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南阳市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南阳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一个区域,为避免同类乡村旅游产品的恶性竞争,可以限制雷同产品的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发不同特色的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南阳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自发性、松散性的现象,因此应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做整体的规划,根据不同地方的资源特色进行整体统一规划,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应结合各个市县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防止出现一轰而上、产品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6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

  度。要使乡村旅游在更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交通问题无疑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村村通建设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的通达性,但仍还需不断进行改善。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但乡村旅游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标准,而丢失了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另外乡村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要与时俱进,因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市场就是城市居民,要让他们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足够的旅游信息。培养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健全管理的服务体系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我们一方面可以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对乡村居民就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当地的旅游发展能人,他们更了解本村本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更能提出中肯的建议。另外,经营者要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质量,让游客吃得安全、住得舒心、行得方便、游得尽兴、购得称心、玩得开心,真正让乡村旅游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实施乡村旅游的标准化服务规程[1]。注重乡村旅游的宣传和营销,树立形象,打造品牌

  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争夺客源的竞争空前激烈,要想在这场争夺大战中,获得主动权各种宣传和营销手段不可或缺,首先,有针对性的大量发传单、小册子、图册,定期把资料发到各大单位;其次,要尽快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形成整体规划,统一筹划,联合促销。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促销作用。再次,做好市场调研,乡村旅游发展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要注重城市人民的生活方式但不能丢弃自己的独特性。旅游产品的品牌和知名度对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培植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成为南阳乡村旅游知名品牌。采取产品开发差异化战略,构建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吸引农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接待服务,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

  7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因素。在全国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迫在眉睫,乡村旅游开发必须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需求,开发中要尽量保持原貌,产品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5结语

  南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也很有特色,并且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开发,这对南阳经济的发展和南阳市新农村建设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但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缺乏、开发模式单一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这是我们再开发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南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利红.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2]魏九峰,杨舟.乡村理论发展研究[N].湖南农机,2007,(01).[3]崔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7,(01).[4]张建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N].大理学院学报,2003,(04).[5]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N].经济地

  理,2004,(04).[6]万青.乡村旅游探论[N].许昌学院学报,2004,(06).[7]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N].农村经

  济,2004,(07).[8]邱海蓉.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N].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5).[9]王卫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N].特区经济,2004,(10).[10]张晓松.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小康建设[N].当代贵州,2004,(08).[11]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EB/OL].2007,-09-07:

  8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NanyangRuralTourismDevelopmentPresentConditionAnalysisAndtheCountermeasures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newdemandsfortourismcityresidents,ruraltourismobtainedarapiddevelopmentandbecomesatisfiedtownsmanentertainmentknowledgeandareturntonaturalaformoftravel.Nanyangagriculturearea,ruralareaisbroad,ruraltourismdevelopmentcanbroadenthechannelstoincreaseruralincomes,bringingruraldevelopmentofrelevantindustries,tochangetheappearance,urbanandrural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newcountryside.Aimingatthenanyangruraltourismdevelopmentstatusandtheanalysisofexistingproblems,andputsforwardrelevantcountermeasures.Keywords:Nanyang;Ruraltourism;Countermeasures

  9

篇八: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4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4.1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机遇4.1.1黑龙江乡村旅游资源丰富4.1.2全省范围内“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4.1.3各级政府支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设4.1.4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开展4.2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4.2.1乡村旅游的现状和特征4.2.2乡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4.2.3乡村人文生态系统现状4.2.4乡村生态旅游地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4.2.5乡村生态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严重4.2.6农民经营主体意识不高且创新力不强4.2.7缺少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和生态品牌4.2.8缺少生态品牌且未形成产业链4.2.9广告宣传力度不足和服务质量的底下4.2.10环保重视力度不够和建设基础设施不够4.2.11相关旅游人才不够无法提高配套的服务水平5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5.1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的作用5.1.1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5.1.2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5.1.3整体性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5.1.4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5.1.5加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监管5.2加强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5.2.1拓宽宣传促销渠道5.2.2注入生态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5.2.3推进旅游产品民俗化、主题化、生态化5.2.4树立本土化生态文明价值观5.2.5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5.3提升地区居民和生态旅游者的整体素质5.3.1推广生态意识教育5.3.2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消费5.3.3加强舆论监督

  1

  4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4.1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机遇4.1.1黑龙江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由南至北遍地开花,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但也伴随着出现许多问题。许乡村旅游区在一哄而上的风光过后,已是步履维艰,难以为继。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类:(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1、管理机构不健全,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区涉及农村社区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保护等部门和内容,需要一个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各地政府尚无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在利益方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问题方面无人管理、互相推委,经营者的利益、游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无力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2、相应的政策法规欠缺目前,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政府也无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无章可循。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3、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巨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二)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这个问题首先表现在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状况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对开发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他们往往简单以为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便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包括农业资源基础、乡村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基础、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投资条件等认识不足。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凭热情、“摸着石头过河”办旅游,对最终会把乡村旅游办成什么样,能形成什么样的规模和影响心中无数。

  2

  其次表现在对乡村旅游的市场认识不足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开发商总是一相情愿地把所有的城市居民纳入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范围。其实,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中小城市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市民对城市附近的乡村较为了解,乡村风景对他们缺乏强烈的吸引力,旅游欲望不如大城市的居民那样强烈。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该是那些高度商业化的大、中城市。此外还表现在经营理念与经营意识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往往重视不够;他们乐意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不愿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社区环境方面投入;他们多以经验经营,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三)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剧。这些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1)在空气品质方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人的进入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进入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2)在环境卫生方面,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游客遗弃的饮料瓶、食品袋,经营者遗留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垃圾在乡村旅游区的水面、路边、河岸、田间到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3)在植被保护方面,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积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破坏性的建设、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游客的随意采摘与践踏都是乡村旅游地的植被被破坏的祸首。2、对社区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俩个方面。一是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同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村也就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会不复存在。二是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被破坏。由于高消费、时髦的城市游客的进入,撤消居民游客财富和生活方式的诱导下将产生极端思想,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感到不满,向往游客的生活方式,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乡村社区秩序的安定,这将从另一方面断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它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工具室、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五)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第一,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第二,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此外,坐等上门、策划包装不力、宣传促销力度不强等原因也使乡村旅游难以适应目前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对地方旅游经营者而言,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而言,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解决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应从这五方面入手。5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5.1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一)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1、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如淮北平原的“绿洲仙境”----小张庄,江苏“江南农村”----周庄等都是靠这种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象,并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和氛围是都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

  4

  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和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2、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我国地大物博,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地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乡村旅游才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更钟情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3、注重产品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如可让旅游者与渔民一起随船撒网捕鱼,和农民一起防线织布,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加民族节庆活动;可以根据季节的推移、经济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新的农家旅游项目,如举行采茶节、竹笋宴、桃花节、杨梅节、百合宴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决定出游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乡村旅游安全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农事方面的操作性安全问题。由于乡村旅游参与性强,而游客又不熟悉农村的农事操作,所以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问题。二是农药、肥料、植物花粉造成的皮肤过敏问题。如游客可能因为农田中的肥料、残余农药等引起皮肤骚痒,在果园中活动也可能因某种植物花粉引起皮肤不适等等。所以对游客参与性项目要加强监导,以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安全。(二)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和健康的发展,必须采用政府主导,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乡村旅游在内部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但对游客市场和社会来讲,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整体,有着整体的形象和全局的利益。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为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旅游地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引导,进行规范管理。例如,成都龙泉驿区把乡村

  5

  旅游纳入该区旅游局管理的工作范围,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各方支持、发挥优势、大办旅游”的方针,把争创国家级花果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目标,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地位。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应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的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底子薄,经营者素质低,要实施规范化管理,就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育。首先,要对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承担开展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以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方法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应注意从本地农民中培养一批导游人员,以密切旅游区和当地农民的相互关系。(三)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高桥、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市旅游大系统中统一规划和建设,是形成规模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大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旅游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乡村保护区等形式,积极地保护、拯救和发展乡村(尤其是城郊)濒临消亡的乡村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现代都市的未来环境保留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6

  (四)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乡村旅游地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国各大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激烈。各乡村旅游地必须注重景区资源特色和文化的挖掘与包装,在乡村旅游产品的促销理念、促销手段、促销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创造出自己特有的、稳固的旅游形象,才能扩大景区影响、营造自己的名牌;才能不断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提高到访率和重游率。乡村旅游地应通过景区的规划、产品的设计、整合和包装来构建各具特色、各成规模、各有形象和口碑的乡村旅游地品牌。如番禺的“绿野乡风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的田园海上风光”、“高要的广新农业生态园”、“三水的荷花世界”等都是既有品味又有创意和形象的乡村旅游地品牌。(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乡村旅游地要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要把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运用到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的活动中,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乡村旅游的产、供、销活动,来解决乡村旅游的供需矛盾。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会的个性。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是保持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乡村旅游并非是完全的“无烟工业”;旅游资源也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必须对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和环境审计(EA),确定合理环境承载力和游客容量,预测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生态经济适合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才能使乡村旅游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实施“分级”评定,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开发经营的能力和权利,要大力发展和开发绿色产品、生态产品,要提倡和引导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使用各种生态和自然的、无污染的设施设备,要设立“公众教育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其生态学人格。对破坏环境的游客应给予以一定经济或劳动处罚。在发展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应建立“生态监测站”,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定位监测。

  7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经济的投入,也是维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建立“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可持续经营模式,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以支付维持良好环境质量的成本投入。要坚持乡村旅游利益化和持续化的统一,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营效益相结合,才能使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在旅游发展中得到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1、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全国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0,72、罗美安向风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管理浅析》,《旅游研究与实践》,(1)1999。3、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旅游研究与实践》,(2)2002。4、杜江向萍,《关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http//www15.yinsha.com/99jg36/messages/337.html5、郭焕成李少芬主编《新世纪中国观光农业与幸存旅游发展》,广东省肇庆市天一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编制,2000年版。6、楼凌雁李国振胡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开发与市场》,(2)2002。

  8

篇九: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11缺少资金投入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12产品的开发和设计缺少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13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设计和发展规划14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善15去农村化严重游客难以获得新奇感对策和建议21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村民参与22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有序开发23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满足各类人群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24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25加强旅游安全和社会安全管理正文摘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田茂松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8期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乡村旅游正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差距。对我国贫困农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13

  0前言

  乡村旅游,是我国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乡村利用其独特的乡村居所、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乡村资源为对象,利用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开发、规划、设计和组合乡村旅游产品,形成集“观光、游览、娱乐、体验、度假和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形式。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我国乡村旅游在富裕农民,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发达地区的农村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很多已经进入向观光、休息、度假复合型转型升级时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可是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较慢,有的尚处在只能提供烧烤、民宿等简单服务的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对贫困地区农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1缺少资金投入,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由于贫困而缺少资金投入,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很多资源还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在这类贫困地区,旅游经营的主体大多是个体农户,只能为游客提供一些诸如烧烤、农家乐饭菜和便宜的农家住宿等简单的接待方式,产品和服务还处在低级和初级阶段,更高、更深层次的旅游产品没钱开发。资金的缺乏,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1.2产品的开发和设计缺少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

  很多乡村在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中相互模仿,看到别的村建了一个烧烤园,自己也建一个,别的村建了一条工艺品街道,自己也建一条。这些相互模仿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新意,没有自己的特色,游客难以获得新奇感和满足感,村村都一样,游完一个村,相当于游完所有的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3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设计和发展规划

  旅游开发没有全局观念,乡村的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盲目开发,或者过度开发,目光短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

  1.4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善

  目前,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人才十分匮乏,尤其缺乏本土懂旅游、会管理、善经营的旅游人才。在这些地区,从事旅游的大都是当地村民,文化程度稍高的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剩下的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不懂旅游,法律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会做出欺客、宰客、骗客行为。

  1.5“去农村化”严重,游客难以获得新奇感

  有些乡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农村特点,模拟城市建设,在园林开发、建筑设计上仿照城市的形式,把城市的东西搬到农村来,把农村建成个小城市。这种做法丧失了农村的本味,违背了乡村旅游的本质,也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环境。其实,游客大多是城市居民,他们希望来农村看到和感受到与城市不一样东西,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2对策和建议

  2.1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村民参与

  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除了政府投入外,还需要乡村自己开源,自筹资金和大力引入城市资本。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机制。政府提供规划、建设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并负责进行监督检查管理,企业投资进行开发和运作,村民将自己的土地、房产或技术作为资源入股,参与旅游服务、商品开发与销售等工作。

  2.2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有序开发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政府部门和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对各个乡村旅游区进行环境检查,引导旅游经营者处理好可能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总之,政府需要统筹、引导和监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保护好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汁原味,既要保护生态还要改善生态,促进乡村旅游绿色发展。

  2.3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满足各类人群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旅游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创意产业。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离不开创意。当前,乡村旅游需要进入发展方式的转型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由对资源依赖向创意转变。依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托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资源,用生产、生活、生态这三个空间,进行创意策划,赋予平常的事物特别的意义,将生产、生活、生态转化为体验空间,创造新景观,策划新活动,开发新产品,生产新体验,提供乡村旅游活动的吸引力,游客的参与率,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比如,乡村可以根据自己资源的特點,开发原始部落游,低碳体验游,民俗体验游,休憩养生游,采摘瓜果游,垂钓捕捞游,森林观光游,徒步攀岩游,劳作教育游等等。

  除了“三农”资源,乡村还可以利用自己文化资源的特点,如祭祀习俗、婚嫁习俗、故事传说、生态音乐和舞蹈、民族服饰、生产生活习俗等,利用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源,开发和设计具有自己独特韵味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感受到新奇、有趣,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2.4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人才,是事业的基础,也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旅游人才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很多乡村,由于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乡村本土旅游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旅游人才的培养方式,可由政府帮助联系相关院校,由乡村选派本土人士到学校旅游专业委托培养,也可以请旅游行业专家利用业余时间,驻村进行集体培训,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对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培训内容,除了旅游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和素质,增强他们对环境、对传统乡风、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传统习俗等的保护意识,创新意识,学会利用乡村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包装营销等等。

  2.5加强旅游安全和社会安全管理

  旅游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仅给游客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害,也影响旅游区的形象和声誉,阻碍其旅游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同时,对旅游经营者进行安全工作的指导、防范和培训。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对乡村旅游的服务场所、服务项目和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救援人员和设备,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另外,对欺客、宰客、骗客、强买强卖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好游客利益。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差距,有的地区已经在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高级阶段转型,而有的地区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总之,对大多数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而言,乡村旅游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只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每个乡村必然会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1]朱道才,刘锦.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以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18).[2]邓绣程.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4).[3]李庆雷,张思循,吴宝艳.乡村旅游的创意转向[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30).[4]唐卫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天津乡村旅游业态升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5]何有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市场,2019,(6).[6]胡勇兵.体验经济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6).

篇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方展方式实现了城乡共赢的良好目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乡村旅游对于我国城乡发展价值不可估量事实上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对缺乏政府引导及规划一是乡村旅游发展缺少科学政府统一规划或者是规划落实不到位旅游产在开发过程屮缺少科淫性指导致使行业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局而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已成为当前的旅游热点和社会时尚,游对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但是我国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如缺少规划、环境污染、监管不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乡村旅游;问题;对策

  在人们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随着近年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兴起,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已经迅速发展了起来。久居城市的人们,在忙碌完城市生活、看惯了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之后,走进自然淳朴的乡村,远离都市喧嚣的噪音,感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了很多城市居民的首选休息方式和无限向往。很多城市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休闲度假带,同时业又很多农村通过开展乡村游走上了致富路,甚至一些地方的乡村游已经成为了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方展方式实现了城乡共赢的良好目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乡村旅游对于我国城乡发展价值不可估量,事实上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问题也很多。

  1,缺乏政府引导及规划

  一是乡村旅游发展缺少科学政府统一规划或者是规划落实不到位,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少科学性指导,致使行业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二是旅游管理部门疏于管理,由于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处于各地政府"政绩"建设的空白地带,加之投入产出周期较长,往往一任政府官员投入到下任才能有效产出,所以旅游管理部门往往不愿意去进行乡村旅游的管理,而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这样致使行业发展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发展往往是没有方向的。

  三是行业内部没有有效协调,没有进行有效引导,致使同样项目重复建设,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四是缺少法律监管,我过年目前没有同意的旅游法典,旅游的法律规制我往南要依赖于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政府规章等。一旦盲目发展的项目被发现,其结果也是经营者发现无利可图就自己自觉停止经营而已,而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五是缺乏区域整合,不同区域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缺乏行业透明度和信息沟通,往往造成同一个项目在相邻区域重复建设。

  2,内容单一,缺乏层次除部分外国游客和少数知识层次较高的国内游客自行开展一些乡村采风、研习外,目前乡村生态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乡村度假、采风、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乡村生态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许多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而乡村生态旅游商品粗制滥造,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甚至未开发。

  3境卫生等基础设施较差

  环目前乡村卫生设施缺乏,特别是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差;卫生观念落后,如部分地区存在“人畜同饮”、“人畜共居(一楼为畜圈、二楼居人)”等,使游客望而却步。许多景点“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高层次、高科技的特色产品并不多,市场宣传、销售等服务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很多游客一般只去一次,“回头率”很低。此外,乡村的通达性较差,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亟待建设。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服务业,对服务水平要求很高。而我国乡村旅游的服务者却主要是当地农民,缺少旅游业专业人才的

  支撑。加之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乡村习俗等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整体上服务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现存问题的对策

  1、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制定合理发展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的工作,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未来和农业农民的未来,因此必须编制科学的旅游规划。一是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优势,针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规划,做到有什么再开发什么、有什么要充分利用什么,有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发展。二是要搞旅游时常调研,准确把握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深入了解附近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习惯,合理预测当地旅游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当地旅游发展前景的规划。

  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现状。做到保护与开发结合、保护优先,把发展乡村旅游和当地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旅游的依法治理。

  政府要充分提高监管力度,做到发展乡村旅游有法可依。一是要积极落实与旅游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作用,保证这些法律能够得到彻底实施。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制定当地的乡村旅游相关行政法规与政府规章。三是要积极落实奖惩结合机制,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而对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造成破坏的,要给予严厉惩戒。

  3、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配资源,乡村旅游与当地经济共同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纯粹为了乡村旅游而搞旅游,而是要把乡村旅游与当地农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走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经济同步发展的道路。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好当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垃圾处理等善后工作。

  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资源(比如耕地、山林、古迹等)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破坏,提前做好保护措施。二是旅游产品开发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旅游垃圾相对容易处理的位置,以便一旦产生旅游垃圾可以就地处理,避免对周边地区的二次污染。三是可以在旅游产品周边地区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工厂,对于某些旅游项目本身无法处理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四是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年开发之前要现想到垃圾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5、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必须要引进专业人员,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增加奖励等一系列措施引进旅游专业方面的人才,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进行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水平,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7,⑷。[2]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3(2)。[3]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21)。[4]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赵承华;乡村旅游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农业经济,2007

篇十一: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P>  文献综述

  一、研究概况

  为响应“美丽中国”号召,福建省提出打造乡村旅游的主题发展,在分析乡村旅游形成的背景下,基于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新的发展时期福建省乡村旅游可行性发展对策。“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的工作重点,乡村旅游以其植根于农村、依靠农民实现农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特性,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重要解决途径。同时在“美丽中国”的发展背景下,追求本土性、原生性的乡村旅游极大得阻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更以乡村生态旅游为背景,突出生态环境的优势,打造“美丽乡村”特色乡镇,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乡村建设。然而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要解决首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针对每一部分内容乡村旅游应采取什么战略导向。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2016,检索时间2016年12月)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主题含“乡村旅游”检索词的文献记录共有5639条,关键词为“乡村旅游”的文献记录有1028条,篇名含“乡村旅游”检索词的文献记录共2031条。根据2011年—2016年的文献统计发现,在2013年之前,相关研究领域基本没有提出过“乡村旅游”概念。而“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检索记录共计78篇。2015年以后,随着国内的旅游业盛行起来,一些学者们也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发展研究重视起来。

  二、研究热点

  (一)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张驾宇在(2016)《福建省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到乡村旅游主要应用生态旅游发展理论,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梳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及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简述了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的历程,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的研究,归纳了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的要点,并分析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及主要内容。张显庭(2016)在《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研究》一文中以景区开发模式为例,文章从乡村旅游发

  展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入手,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现状及其相关理论。进而尝试乡村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为福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更有说服力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模式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启示。最后,以福建省乡村旅游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福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了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福建省开发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纪明源在(2016)《乡村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在参阅一定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由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线路设计的问题,从开发设计相关理论到实证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深入地、多层次地对乡村旅游线路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旅游线路设计的技术线路,并以厦门乡村旅游线路设计为例,分析了理论基础和技术线路在实践中的运用。

  2、基于乡村旅游的游客满意度研究

  范晓庆、王成璋(2016)在《乡村旅游游客失望与后悔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城市居民想要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频数分析初步了解了我国乡村旅游游客基本特征以及游客预期、感知实绩和失望现状,并从中分析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薄弱环节。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乡村旅游经营者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进,特别是公共设施便利程度、信息咨询便利程度、娱乐活动和旅游商品四个方面,以此提高我国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周杨、何军红、荣浩(2016)在《我国乡村旅游中的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提到对乡村旅游中游客的总体满意度,乡村旅游各构成要素(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支持系统、乡村旅游吸引物、乡村旅游服务、投诉便利性)满意度及游客重游意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中游客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中的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乡村旅游各构成要素的满意度评价差距明显,个人特征层面的性别、受教育程度,旅游行为层面的游客出游方式、游客年出游次数,目的地总体评价层面的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支持系统等因素,显著影响乡村旅游中的游客满意度评价。

  3、乡村旅游影响研究

  韩晶晶、曾菊新(2014)《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影响研究》一文中提到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回归乡野自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全球迅速发展。国内外旅游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目的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车溪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陈乾、丁华(2015)在《陕西袁家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一文中以陕西袁家村为例,从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视角,对袁家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因素与感知影响关系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本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定义、类型划分、功能和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张文敏、周玲强(2011)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乡村社区旅游支持模型研究,社区(居民)支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对“乡村社区旅游支持模型”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二)关于福建省乡村旅游的研究1、福建省乡村旅游承载力研究

  荆书芳、董建文、吴小刚(2013)在《福建省森林人家体验设计研究》以棋磐寨森林人家为例,森林人家是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是福建省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研究森林人家存在的问题、游客的属性、游客的体验偏好和类型及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与一般旅游消费的差异,充分对比出福建省乡村旅游承载力的更大化内需。谢春山、李诚固(2011)在《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一文中指出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规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建设、社会文化进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

  2、福建省乡村旅游文化的研究

  随着旅游业日渐盛行,全民旅游将不再是梦,乡村旅游更加的贴近生活。不同的人文环境迅速充斥每个人的神经。由于大量游客输出,导致原著居民不断迁出,乡村文化面临严重危机。沈宏娜、董建辉(2014)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地方文化的再表达》中古村落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包括物质的、

  制度的和精神的不同层面。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物质文化的层面,特别是其中的特色建筑,而忽略了蕴含于物质文化背后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以致所展现的地方文化缺少了内涵,只剩下了建筑的外壳。胡小海、黄振芳(2014)《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中提出文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之一。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实现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是旅游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区域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戴美琪、吴楚材、游碧竹(2011)《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中了解到随着休闲农业旅游活动的不断升温,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已引起学术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旅游影响却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缺乏深入的研究。刘小琴、丁文辉(2014)《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整合开发研究》一文中提到伴随着国内外经济迅速发展,旅游业已经逐渐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日益成为旅游产业瞄准的方向。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开发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3、福建省乡村旅游环境的研究

  张攀攀、刘金福、洪伟(2011)《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中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耦合的产物。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有助于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有着特别的意义。赵航、林卿(2012)《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我国刚刚步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背负着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包袱,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在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突破之时,处理“三农”问题己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除了转移劳动力、借助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等老办法之外,还需要寻找新的途径。何晓芳、王莉红(2015)《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提到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乡村休闲旅游无疑成为普通都市人首选的旅游项目。但从近年发展现状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与管理,致使乡村旅游开发出现一系列生态与社会问题,乡村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与安全将受到严重冲击。针对如何解决和协调这一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驾宇.福建省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2016,(1):209-211[2]张显庭.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2016(03)[3]纪明源.乡村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2016(11)[4]范晓庆、王成璋.乡村旅游游客失望与后悔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6,(07):213-218[5]周杨、何军红、荣浩.我国乡村旅游中的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07)[6]韩晶晶,曾菊新.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01):93-94

  [7]陈乾,丁华.陕西袁家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长安大学.2015(01):134-136[8]张文敏,周玲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乡村社区旅游支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02):178-181[9]荆书芳,董建文,吴小刚.福建省森林人家体验设计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2013(08)[11]谢春山.李诚固.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11)[12]沈宏娜,董建辉.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地方文化的再表达.[J].厦门大学.2014(09)[13]胡小海,黄振芳.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3(04)[14]戴美琪,吴楚材,游碧竹《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05)[15]刘小琴,丁文辉.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整合开发研究.[J].集美大学.2014(08)[16]张攀攀,刘金福,洪伟.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2011(04)[17]赵航,林卿.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2012(03)[18]何晓芳,王莉红.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环境科学.2015(01):112-113[19]郭风俊.浅析乡村旅游品质对主城近郊区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3(08)[20]蔡灵美.肥东八斗镇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20)[21]杨明才.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2)[22]晓宇.乡村旅游不妨多增加点“野”[J].植物医生.2016(10)[23]李姗姗,朱雯.加快特色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永仁落下帷幕[J].青年与社会.2010(11)[24]余兵.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25]余兵.河南省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26]唐俊平.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1)[27]马育倩,张峰.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28]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05)[29]张武.温州市龙湾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30]葛瑞.密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篇十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P>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已成为当前的旅游热点和社会时尚,游对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但是我国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如缺少规划、环境污染、监管不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乡村旅游;问题;对策

  在人们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随着近年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兴起,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已经迅速发展了起来。久居城市的人们,在忙碌完城市生活、看惯了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之后,走进自然淳朴的乡村,远离都市喧嚣的噪音,感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了很多城市居民的首选休息方式和无限向往。很多城市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休闲度假带,同时业又很多农村通过开展乡村游走上了致富路,甚至一些地方的乡村游已经成为了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方展方式实现了城乡共赢的良好目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乡村旅游对于我国城乡发展价值不可估量,事实上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问题也很多。

  1,缺乏政府引导及规划

  一是乡村旅游发展缺少科学政府统一规划或者是规划落实不到位,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少科学性指导,致使行业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二是旅游管理部门疏于管理,由于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处于各地政府"政绩"建设的空白地带,加之投入产出周期较长,往往一任政府官员投入到下任才能有效产出,所以旅游管理部门往往不愿意去进行乡村旅游的管理,而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这样致使行业发展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发展往往是没有方向的。

  三是行业内部没有有效协调,没有进行有效引导,致使同样项目重复建设,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四是缺少法律监管,我过年目前没有同意的旅游法典,旅游的法律规制我往南要依赖于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政府规章等。一旦盲目发展的项目被发现,其结果也是经营者发现无利可图就自己自觉停止经营而已,而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五是缺乏区域整合,不同区域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缺乏行业透明度和信息沟通,往往造成同一个项目在相邻区域重复建设。

  2,内容单一,缺乏层次除部分外国游客和少数知识层次较高的国内游客自行开展一些乡村采风、研习外,目前乡村生态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乡村度假、采风、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乡村生态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许多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而乡村生态旅游商品粗制滥造,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甚至未开发。

  3境卫生等基础设施较差

  环目前乡村卫生设施缺乏,特别是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差;卫生观念落后,如部分地区存在“人畜同饮”、“人畜共居(一楼为畜圈、二楼居人)”等,使游客望而却步。许多景点“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高层次、高科技的特色产品并不多,市场宣传、销售等服务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很多游客一般只去一次,“回头率”很低。此外,乡村的通达性较差,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亟待建设。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服务业,对服务水平要求很高。而我国乡村旅游的服务者却主要是当地农民,缺少旅游业专业人才的

  支撑。加之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乡村习俗等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整体上服务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现存问题的对策

  1、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制定合理发展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的工作,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未来和农业农民的未来,因此必须编制科学的旅游规划。一是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优势,针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规划,做到有什么再开发什么、有什么要充分利用什么,有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发展。二是要搞旅游时常调研,准确把握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深入了解附近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习惯,合理预测当地旅游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当地旅游发展前景的规划。

  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现状。做到保护与开发结合、保护优先,把发展乡村旅游和当地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旅游的依法治理。

  政府要充分提高监管力度,做到发展乡村旅游有法可依。一是要积极落实与旅游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作用,保证这些法律能够得到彻底实施。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制定当地的乡村旅游相关行政法规与政府规章。三是要积极落实奖惩结合机制,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而对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造成破坏的,要给予严厉惩戒。

  3、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配资源,乡村旅游与当地经济共同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纯粹为了乡村旅游而搞旅游,而是要把乡村旅游与当地农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走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经济同步发展的道路。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好当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垃圾处理等善后工作。

  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资源(比如耕地、山林、古迹等)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破坏,提前做好保护措施。二是旅游产品开发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旅游垃圾相对容易处理的位置,以便一旦产生旅游垃圾可以就地处理,避免对周边地区的二次污染。三是可以在旅游产品周边地区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工厂,对于某些旅游项目本身无法处理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四是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年开发之前要现想到垃圾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5、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必须要引进专业人员,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增加奖励等一系列措施引进旅游专业方面的人才,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进行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水平,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7,⑷。[2]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3(2)。[3]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21)。[4]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赵承华;乡村旅游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农业经济,2007

篇十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P>  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作为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与“富民工程”,是加快改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对推进我国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急需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

  一、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一是配套设施落后,体验感差。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投入有限,乡村旅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景区道路交通建设,乡村旅游景区多数处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可进入性低,乡村公路通行不便,常常造成交通拥堵,十分影响游客体验;除此之外,接待设施也相对落后,乡村的住宿条件简陋、饮食卫生不佳,有的地区甚至没有整洁的厕所,给游客留下脏、乱、差的印象,只能吸引游客到来,不能留下游客久驻,因此,乡村旅游无法得到深入发展,更无法发挥乡村旅游产业的扶贫效应。二是大拆大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很多景区在经济利益的双重驱使下,不顾及乡村生态环境的现实承载力,肆意拆建、占用土地,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乡村原始生态环境与自然文化景观;同时,旅游景区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会逐渐超过景区生态的真正承载力,打破生态平衡,影响景区原有

  动植物的生存;此外,旅游景区交通工具行驶产生的汽车尾气、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商家随意堆放、倾倒、填埋垃圾也对旅游景区及其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长此以往,乡村旅游最终将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

  三是批量生产,缺乏新意,同质化严重。随着现在乡村改造的趋势,有很多方案不顾地方特质,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熟案例,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地方还未找到自身特点便开始盲目跟风,模仿其他景区的设计,开发不适合当地的旅游项目,造成众多景点千篇一律的情况;还有的景区未能将地方人文情怀和民俗特征结合在一起,局限于地方自然资源的浅层结合,忽视了文化对于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作用,使得项目设计缺乏新意,旅游产品生命力不强,容易造成游客审美疲劳。

  四是粗放经营,管理混乱。当前乡村旅游行业还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各地景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许多项目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运营发展规划,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乡村旅游商品价格机制不完善,地摊售卖情况较为常见,定价随意,没有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经营。

  五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旅游服务是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有着较高要求的职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勤奋敬业的精神素质和善于沟通协调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文化、美学、心理学等知识信息。但大部分乡村旅游从业者是景区周边的村民,他们不仅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大多数人没有旅行经历,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因此,从业人

  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低下,无法满足当下游客对该行业的要求。同时,虽然村民了解地方文化精髓与根源,但碍于文化水平,无法很好地将其表达出来。旅游服务业难以吸引地方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参与其中,人才匮乏。

  二、对策建议一是完善配套设置、品质升级。完善景区内外交通体系。不断提升旅游景区可进入性,修建景区公路、拓宽路面,减少外地游客在前往景区路途中所需要花费的通行时间,不断升级改善景区内部交通条件,改造景区内游步道、观光车、停车场等配套交通设施;提高经营场地的基础设施水平,设立保安室、医务室,并充分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士需求,设立儿童母婴看护室、残疾人活动通道;结合景区特色,修建一批可以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特色餐馆和商务酒店,提升景区整体的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旅游景区留不住游客的行业现状。二是保护生态文明,合理开发。生态是永恒的经济,只有遵循生态文明的自然规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合理化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展乡村环境的治理工作,修复现有乡村旅游景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当循序渐进、合理适度进行后续旅游开发,坚守生态红线;倡导游客文明出行,在景区合理添设文明旅游的标示标牌,加强引导教育,提醒游客规范自身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产品,集中统一处理旅游活动产生的垃圾,提高污水和垃圾无

  害化处理水平。三是增加文化比重、升级特色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情况,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找准定位,特色发展,才能保证在众多景区之中脱颖而出。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禀赋、文化禀赋,异质的自然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在发展建设旅游景区时还应更加注重地方民风民俗的综合展现,丰富地方乡村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形式,将民族特色、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展现乡村风貌,实现乡村振兴的使命。

  四是加强行业监督、严格管理。聚焦旅游痛点,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景区服务质量、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限期进行整改,对于逾期未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创新旅游行业监管服务体系,重视游客满意度,将服务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创设建成一批让广大游客更加满意的合格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景区。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与管理,从游客需求出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旅游研究实训基地及高等院校旅游学院的合作,借助专业师资力量,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高校专业人才培训,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壮大乡村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定期举办各类从业人员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设置合理的奖

  励,鼓励从业人员参赛,调动从业人员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通过赛事增强服务意识和提升专业素质;举办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为行业内带来良性示范效应的先进从业人员、优质景区与良心企业等,扩大示范效应。

篇十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P>  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增强,这为旅游业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在人们对名山大川日渐产生视觉疲劳的时候,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一方面为久居都市而又逐渐厌倦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相对悠闲和轻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又极大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带动景点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其开发过程中,亦随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成功又失败。本文主要就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对策进行论述。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领域。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为久居都市而又逐渐厌倦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相对悠闲和轻松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呼吸新鲜空气的环境,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农村那种简单、淳朴、自在的生活乐趣,甚至于为人们找寻到童年的乐趣;另一方面它能极大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市场具有如下特点:以城市客源市场为主;旅游行为的经常性、重复性;旅游者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好看”,而在于“好玩、自然、放松”;出游方式以家庭、朋友式聚会等散客旅游为主。

  国外的学者把乡村旅游划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相对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多,许多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再加上1995年国家实行“双休日”制度和1999年实行七天长假的休假制度,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特别是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98华夏城乡游”,使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开发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如森林公园、度假村、休闲农场、农业公园、教育农园、农村留学、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进入21世纪后,国家旅游局倡导并开展了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活动,使旅游和农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化和普遍化。到了2005年底,国家旅游局共命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家。2006年初,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国家旅游局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倡导发展乡村旅游,“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这意味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为乡村旅游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更好的经济平台和资源优势。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和经营模式

  1、开发类型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绿色旅游和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2、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3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有:1、按旅游景点的角度划分。一是城市依托型。这种模式借助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资源以及与城市客源市场相毗邻的依托,利用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针对城市居民的旅游,主要发展的是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其资源优势主要是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其产品要素是兼有观光的休闲,以休息娱乐为主,以“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产品为代表。成都的“农家乐”、北京的民俗村是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典型。二是景点依托型。这种模式借助于该乡村自己的或者相邻景区、点的旅游吸引力,利用“搭便车”的优势所开发的针对多个城市客源的乡村旅游。其资源优势是自然环境兼景点名胜,其产品要素是兼有休闲的观光,以特色风光、农事活动或特色村寨等的观光旅游为主,其中包括现代农村观光、科技农业观光、古村落民居观光等。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托特色村寨或民居群落的,这种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其发展前期主要吸引的是一些专家学者和探索异域文化的境外游客,但随着国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这种结合了传统文化与村寨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产品表现出了极强的发展潜力,如安徽黟县西递古民居旅游。另一种是依托著名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景观的,如黄果树周边农民的服务黄果树旅游。三是农业开发型。这种模式的乡村旅游虽然地理位置在乡村,依托的也主要是乡村环境,但是其旅游产品中却混合

  着许多不属于乡村,或者与乡村联系并不明显的成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设在乡村的都市娱乐型的度假村。其资源优势是自然环境中的现代创新,其产品要素主要是休闲。早年最具代表意义的位于珠海的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就是这类模式,即使从它现在仍然使用的促销口号“住水边、玩水面、吃海鲜”,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2、按旅游者的需求与选择划分。乡村旅游可以表现为下列几种具体类型:休闲娱乐型(以“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为代表);收获品尝型(以“采摘游”、“垂钓世界”、“美食村”等为代表);运动养生型(以“乡村运动俱乐部”、“乡村温泉别墅”等为代表);观光审美型(以新村风貌观光、农业科技观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观光等为代表);认识学习型(以学生远足、实习、写生、夏令营等为代表)等。

  2、经营模式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经营模式分析1、农旅结合模式。这一类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以当地农户为主体,自筹小额资金投资,自主经营,游客主要在节假日短期逗留,或进行气候型休闲旅游。它属于农户家庭小而全的农业兼业型经济。一般地,村庄经营户之间未形成明确分工和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关联,因而其旅游产品的设施较为简陋,卫生条件无人监管,难以达到高品位的文化旅游档次。从模式的框架设计上看,小农经济的局限性限制其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跃迁。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农村经济不发达、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的城郊和农村地区。2、“CCTV”模式。该模式是张华明、腾健根据对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的成功开发实践的分析,提出的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onservancy(保护)、Company(公司)、Topic(主题)、Villager(村民)的“CCTV”模式。该模式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模式是通过以公司为主导进行整体开发和经营,坚持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和服务为基础,利益合理分配为纽带,既可以解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

  金短缺问题,又可以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开展配套接待服务活动,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和农村地区,是一种原地开发、企业主导、村民适度参与的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实现了村寨环境保护、旅游开发者、村民大都受益的“三赢”格局。

  3、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的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围绕乡村旅游这个龙头开展各项经济建设。一是发展第三产业,解决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问题,兴建旅游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二是发展第一产业,兴建农副产品基地、农业观光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发展第二产业,开发各种旅游食品、饮料、纪念品等,对当地土特产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力求上规模,上档次。四是发挥旅游的牵线搭桥作用,让旅游市场带动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加速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基础好、乡村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农村地区。

  4、景区带动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旅游景区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减少了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三是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5、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模式。该模式是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负责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各类活动及服务,并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贵州平坝县天龙镇屯堡村寨游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6、产业依托型模式。该模式是以有较好经济基础的乡村为依托,立足当地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村民参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云南红河州蒙自县依托十几万亩石榴、桃李等果园,积极开发和发展果园旅游,

  不仅促进了水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该模式的特点:一是依托和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突出特点;二是既满足了旅游者观光、休闲和乡村体验的多样化旅游需求,又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就地销售,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引导农民开展旅游接待服务,既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四是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7、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是针对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设施,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云南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以宁静的森林、洁净的湖泊、辽阔的牧场、独特的藏族风情为特色,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接待服务,形成了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香格里拉”乡村生态旅游胜地。

  该模式的特点:一是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政府引导性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和村民参与开发,加快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步伐;二是区分公共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性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和村民参与经营项目,能迅速形成有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三是引导和指导农民,积极参与和开展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带动了地方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促进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四是依托绚丽的民族文化,组织惠及广大乡村居民的旅游节庆活动,在吸引和招徕大量游客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目前部分人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

  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5)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乡

  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6)乡村旅游开发范围狭窄,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及研究对策(一)乡村旅游开发的措施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关键是要贯彻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制定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在开发机制选择上应以政府主导,农村社区参与、企业经营的方式,并选择区域特色的开发模式。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

  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3、政府主导,加大投入,联合经营,共树品牌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当地政府在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引导乡村旅游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4、加强潜在市场的挖掘,同时必须作好市场细分工作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实施CIS策略,必须由经营管理者主导,强调服务的创新,充分重视分析诊断与顾客的每一个接触点,动态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趋向,注重定期、定量、综合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必须运用不同的主题产品来吸引消费者。打造多样化品牌,提高服务质量,灵活科学地制定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价格标准。应选择适当的媒体作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建立良好的促销方式。5、加强村民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总之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二)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农村扶贫相结合,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据估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3.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2001年我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乡村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4.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其他方面策略研究

  1、增加活动内容

  乡村旅游活动应该围绕当地的资源基础和游客的需要而展开,着重体现“三亲”。即,亲知:让旅游者了解农林业科技知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社会变革、家庭变迁等。亲行:组织和引导旅游者参与农事活动、民俗节庆、乡村体育、乡村游艺等,其中参与自做农家美食尤其受女性游客的欢迎。亲情:将旅游者作为家庭一员,与其结对子、拉家常、共同娱乐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的乡村度假者中以家庭、老年夫妇居多,分别占乡村度假者总数的26.2%和41.5%,应以这两个细分市场为突破口,扩大影响,发展中青年市场。

  对家庭、老年夫妇度假者,应利用老游戏(滚铁环、踢毽子、下五子棋、丢沙包、跳房子等)、家常活动等,抓住儿童、老人的心理,延长旅游时间。

  2、创新管理体制

  许多乡村旅游最大的误区在于只重开发不重管理,或把开发与管理截然不同的分开,使乡村旅游点形成管理不善,开发半途而废或开发后缺乏科学管理而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乡村旅游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行为,开发最重要环节便是管理,其中管理体制的健全又涉及全局。其管理结果直接惠及乡村和农民。

  (1).建议结合新农村建设,省、市、县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吸纳农办、旅游、农业、林业、渔业、工商、税务、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参加。指导本地区乡村旅游协调有序发展,制定乡村旅游政策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下设办公室,从事实际管理工作。根据安吉县的经验,办公室设在旅游部门有利于市场营销和规范管理。旅游协会可以分支出乡村旅游协会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

  (2).满十个经营户的村应该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不满十户的可以联合相邻村落共同组成合作社,股份制或乡村集体所有制,公司形式,村委会必须有代表参加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享受农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如享受低利率农业借贷,统一办理工商税务登记,规范管理经营户,协调经营户与非经营户利益分配问题,决定村级公有资源使用范围等。合作社之外成立村乡村旅游分会,负责业务指导和市场营销宣传,经营信息管理,接受市、县乡村旅游协会的领导。

  (3).村级乡村俱乐部或旅游服务中心,是乡村旅游合作社在本村的经营操作实体,负责客源组织、分配工作,可以利用村里的公房、公共设施接待小型会议,安排村里的大型旅游、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协调和组织本地农副产品的销售等。所获利润主要用于本村环境改造、公共设施建设,壮大集体经济。

  领导小组、合作社、俱乐部的建立,不用扩大编制,增加行政人员,同时理顺了管理、业务、经营等多重关系,也避免产业归属不清或部门之间争权问题,有利于我国乡村旅游稳步、快速发展。

篇十五: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P>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由南至北遍地开花,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但也伴随着出现许多问题。许乡村旅游区在一哄而上的风光过后,已是步履维艰,难以为继。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类:(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1、管理机构不健全,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区涉及农村社区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保护等部门和内容,需要一个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各地政府尚无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在利益方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问题方面无人管理、互相推委,经营者的利益、游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无力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2、相应的政策法规欠缺目前,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政府也无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无章可循。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3、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巨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二)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这个问题首先表现在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状况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对开发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他们往往简单以为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便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包括农业资源基础、乡村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基础、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投资条件等认识不足。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凭热情、“摸着石头过河”办旅游,对最终会把乡村旅游办成什么样,能形成什么样的规模和影响心中无数。

  1

  其次表现在对乡村旅游的市场认识不足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开发商总是一相情愿地把所有的城市居民纳入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范围。其实,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中小城市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市民对城市附近的乡村较为了解,乡村风景对他们缺乏强烈的吸引力,旅游欲望不如大城市的居民那样强烈。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该是那些高度商业化的大、中城市。此外还表现在经营理念与经营意识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往往重视不够;他们乐意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不愿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社区环境方面投入;他们多以经验经营,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三)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剧。这些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1)在空气品质方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人的进入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进入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2)在环境卫生方面,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游客遗弃的饮料瓶、食品袋,经营者遗留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垃圾在乡村旅游区的水面、路边、河岸、田间到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3)在植被保护方面,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积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破坏性的建设、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游客的随意采摘与践踏都是乡村旅游地的植被被破坏的祸首。2、对社区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俩个方面。一是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同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村也就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会不复存在。二是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被破坏。由于高消费、时髦的城市游客的进入,撤消居民游客财富和生活方式的诱导下将产生极端思想,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感到不满,向往游客的生活方式,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乡村社区秩序的安定,这将从另一方面断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2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它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工具室、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五)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第一,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第二,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此外,坐等上门、策划包装不力、宣传促销力度不强等原因也使乡村旅游难以适应目前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对地方旅游经营者而言,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而言,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解决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应从这五方面入手。(一)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1、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如淮北平原的“绿洲仙境”----小张庄,江苏“江南农村”----周庄等都是靠这种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象,并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和氛围是都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

  3

  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和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2、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我国地大物博,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地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乡村旅游才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更钟情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3、注重产品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如可让旅游者与渔民一起随船撒网捕鱼,和农民一起防线织布,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加民族节庆活动;可以根据季节的推移、经济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新的农家旅游项目,如举行采茶节、竹笋宴、桃花节、杨梅节、百合宴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决定出游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乡村旅游安全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农事方面的操作性安全问题。由于乡村旅游参与性强,而游客又不熟悉农村的农事操作,所以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问题。二是农药、肥料、植物花粉造成的皮肤过敏问题。如游客可能因为农田中的肥料、残余农药等引起皮肤骚痒,在果园中活动也可能因某种植物花粉引起皮肤不适等等。所以对游客参与性项目要加强监导,以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安全。(二)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和健康的发展,必须采用政府主导,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乡村旅游在内部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但对游客市场和社会来讲,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整体,有着整体的形象和全局的利益。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为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旅游地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引导,进行规范管理。例如,成都龙泉驿区把乡村

  4

  旅游纳入该区旅游局管理的工作范围,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各方支持、发挥优势、大办旅游”的方针,把争创国家级花果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目标,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地位。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应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的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底子薄,经营者素质低,要实施规范化管理,就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育。首先,要对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承担开展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以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方法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应注意从本地农民中培养一批导游人员,以密切旅游区和当地农民的相互关系。(三)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高桥、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市旅游大系统中统一规划和建设,是形成规模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大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旅游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乡村保护区等形式,积极地保护、拯救和发展乡村(尤其是城郊)濒临消亡的乡村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现代都市的未来环境保留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5

  (四)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乡村旅游地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国各大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激烈。各乡村旅游地必须注重景区资源特色和文化的挖掘与包装,在乡村旅游产品的促销理念、促销手段、促销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创造出自己特有的、稳固的旅游形象,才能扩大景区影响、营造自己的名牌;才能不断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提高到访率和重游率。乡村旅游地应通过景区的规划、产品的设计、整合和包装来构建各具特色、各成规模、各有形象和口碑的乡村旅游地品牌。如番禺的“绿野乡风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的田园海上风光”“高要的广新农业生态园”、、、“三水的荷花世界”等都是既有品味又有创意和形象的乡村旅游地品牌。(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乡村旅游地要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要把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运用到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的活动中,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乡村旅游的产、供、销活动,来解决乡村旅游的供需矛盾。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会的个性。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是保持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乡村旅游并非是完全的“无烟工业”;旅游资源也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必须对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和环境审计(EA),确定合理环境承载力和游客容量,预测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生态经济适合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才能使乡村旅游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实施“分级”评定,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开发经营的能力和权利,要大力发展和开发绿色产品、生态产品,要提倡和引导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使用各种生态和自然的、无污染的设施设备,要设立“公众教育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其生态学人格。对破坏环境的游客应给予以一定经济或劳动处罚。在发展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应建立“生态监测站”,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定位监测。

  6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经济的投入,也是维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建立“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可持续经营模式,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以支付维持良好环境质量的成本投入。要坚持乡村旅游利益化和持续化的统一,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营效益相结合,才能使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在旅游发展中得到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1、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全国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0,72、罗美安向风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管理浅析》,《旅游研究与实践》,(1)1999。3、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旅游研究与实践》,(2)2002。4、杜江向萍,《关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http//www15.yinsha.com/99jg36/messages/337.html5、郭焕成李少芬主编《新世纪中国观光农业与幸存旅游发展》,广东省肇庆市天一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编制,2000年版。6、楼凌雁李国振胡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开发与市场》,(2)2002。

  7

篇十六: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P>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前言................................................................1一、乡村旅游概述...................................................1

  1.乡村旅游的概念................................................12.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1

  (1)采摘阶段................................................1(2)农家乐阶段..............................................2(3)乡村旅游度假阶段........................................2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2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2(1)乡村酒店模式............................................2(2)文化民宿模式............................................3(3)休闲乡居模式............................................3(4)农业庄园模式............................................3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43.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4(1)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4(2)乡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5(3)项目模式雷同,重复建设..................................5(4)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5三、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趋势...........................................51.突出乡村旅游特色..............................................62.创新旅游服务形式..............................................63.乡村旅游规范划管理............................................6四、结语...........................................................7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在遭受雾霾笼罩、交通堵塞、由于人际关系碎片化及整体情绪浮躁等“城市病”,人们越发向往宁静、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1]。当前我国乡村游发展迅速,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2]。显然,乡村旅游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乡村旅游概述1.乡村旅游的概念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

  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2.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乡村旅游大概要经历四个阶段

  (1)采摘阶段

  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模式比较单一,就是把城市的游客吸引到农村,提供较为单一的采摘服务。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开始快速发展,旅游者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对欧美当时经济衰退的农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乡村旅游也被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旅游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生态旅游得到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兴起。到目前为止,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对休闲、生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乡村旅游作为国际旅游的一个重要形式正在蓬勃发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我国乡村旅游出现的时间要晚于欧美,大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萌芽状态,这一阶段我国的旅游业形态主要以政治接待和入

  1

  境游为主,使得我国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影响而得以发展(2)农家乐阶段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的经济相比于八十年代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

推荐访问: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外文文献 外文 对策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