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初探

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初探

时间:2022-10-30 15: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金陵女子大学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办学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女子大学,挖掘其办学特色必将对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发展女性高等教育、办好女子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和归纳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有六个方面: 弘扬“厚生”精神,注重女子人格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和女性特点,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确立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实行专家治校,注重科学管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金陵女子大学; 高等教育; 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5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2-0054-07

金陵女子大学创办于1915年,1930年更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51年和私立金陵大学被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可以说是一所发端于基督教会教育并在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特殊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新式女子大学,在其36年的办学历程中,国家政局动荡,社会纷乱,不仅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内战不断,尤其是8年抗战,使得学校数次迁移,金陵女子大学虽历尽沧桑几经劫难却始终能够存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高级女性人才,同时孕育了闻名中外的“厚生”精神,形成了卓尔不群的办学特色,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办学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卓有成效的办学经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园地里十分珍贵的文化宝藏,在当前高等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挖掘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必将对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发展女性高等教育、办好女子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陵女子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办学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厚生”精神,注重女子人格教育

金陵女子大学作为外国基督教教会在华设立的女子高等学校,最初创办的主要目的,一是培训从事教会女子教育的领导人,二是训练基督教徒妇女领袖;三是培养具有基督人格精神的人,以促进中国基督教化。1928年,吴贻芳任校长后,根据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对学校的办学宗旨进行了一些调整,即淡化宗教目的,而与非教会大学注重学问和道德,养成服务社会的本领的办学目的一致,强调“训练妇女为国家服务乃学校的使命”。这样就把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目的的重心由扩展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转向了为国家培养有学问、有道德、有服务社会本领的人才上。根据这一办学目的, 金陵女子大学选定“厚生”作为校训, “厚生”一词源自《圣经•约翰福音》第十章第十节的经文“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得更丰盛。”金陵女子大学选定“厚生”作为校训,赋予了“厚生”新的含义:“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能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满。”从而训导学生以服务人群作为人生价值取向,以自己的智慧和牺牲奉献精神积极服务社会。学校用这个为目标来教导学生,并通过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向这个方向努力。在吴贻芳校长率先垂范的影响下, 通过36年的积淀, 金陵女子大学形成了特殊的“厚生”精神,一批又一批的金陵女大学生带着 “厚生”精神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地献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使“厚生”精神得以延续并发扬。

与弘扬“厚生”精神相适应的是,金陵女子大学针对招收女生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办学宗旨的具体内容,在办学的实践中始终注重女子的人格教育。金陵女子大学所主张的人格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从细微处做起,而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二是注重教师人格的示范,强调“要使学生能够人格完全与否,全在教职员方面平时所与以耳濡目染的模范之良否” 。三是强调人格教育对整个人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四是把道德品性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重心,通过人格教育来导人向善、懂得如何判断是非。五是在人格教育中注重个人教育,因材施教。六是强调人格教育是德、智、体、群、灵五育充分发展的教育,是完全的人格教育。七是认为爱国教育在人格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强调从爱国的角度来实施人格教育。八是把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进行人格教育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金陵女子大学的女子人格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与以“三从四德”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教育相比,是一种真正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教育,是一种真正把女子当做“人”,当做与男子一样平等的人的教育,是中国女子由“非人”教育向“真正人”的教育的根本转变[1]。

金陵女子大学“培养人格、造福社会”的办学理念,植根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符合社会发展对女性的要求和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女性的性别特点,不仅构成了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为金陵女子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二、适应社会需要和女性特点,发展特色学科专业

金陵女子大学初创时期只有文理两科,课程设置主要有中文、英国文学、修辞学、宗教、基督生活、卫生学和绘画等。文科又被称为哲学组,以学习哲学、英国历史为主;理科则被称为科学组,以学习化学和数学为主。学生们进校后可以在哲学和科学两个小组之间自由选择一个。但在1915年招生开学之后的几年里, 金陵女子大学的教学计划要求覆盖全部课程,没有选择。最初几年所谓的生物系、历史系、宗教系等,主要是学校聘请有关教师开设一门或几门相关课程,不同于科学的系科与专业设置。1922年后金陵女子大学开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系,有国文、英语、宗教、历史、教育、化学、数理、生物、音乐、体育等系。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为了规范高等院校系科和课程设置,公布了《大学及独立学院各学系名称》和《文理法农工商各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金陵女子大学遵循教育部的要求,对所设的系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文科系为中文、外语、历史、社会学、音乐学、体育、哲学等,理科系为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地理、家政、医预科和护预科等。金陵女子大学的系科设置与调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强调系科设置要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系科设置,对受欢迎的加以强化,对社会需求有局限和学生选择不多的进行限制或停办;二是充分考虑女生的特点。当时中国女性从政或参与理工类工作的为数不多,面临着要做贤妻良母的压力,因此,金陵女子大学在系科设置中比较重视社会学系、医预科、护预科以及家政系和辅修系教育学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这些系科既能满足中国社会建设的需要,又能满足女生就业的需要。

金陵女子大学在最初几年的办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有特色或者有影响的系科。直到1928年吴贻芳任校长后,大力加强系科建设,根据社会需要和女性特点创办特色系科,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较有影响的特色系科。如文科的音乐系、社会学系,理科的生物系、化学系、家政系以及体育专业等,其中影响最大、成绩最为突出也是最有特色的,主要是文科的社会学系和理科的家政系,这两个系虽创办时间不一,分属科类也不同,但办学思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形成了许多共同的亮点,这两个系都具有非常先进和完备的课程体系,延聘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教师,并注重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恢复金陵女子学院后组建了社会学系和家政系,把社会工作和家政作为传统和特色专业来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确立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

金陵女子大学素以教学质量高、毕业生素质高著称。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主要来源于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金陵女子大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学生广博的知识训练

主修文科必须选读一定学分的理科课程,主修理科必须选读1门社会科学。在大学四年的必修课程除了主修、辅修者外,还有中文、英文、中国历史、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术概论,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当时考虑到学校的师范学院性质,学生大部分在教育界谋职就业,因此学校把教育学作为必修课。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主辅修制,学生可以选一个主修系,一个辅修系,这一举措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实行学分制、积点制和弹性学制

学生入学后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规定修完一定的学分方能毕业。同时将学分制和积点制合并使用,就是说某门课程得60分算及格,但得不到积点,积点的标准是根据各门课的学分多少和考试分数多少而定,学生毕业时除学分达到规定数目外,积点也必须达到要求。积点制的实行,提高了学习的实际标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以考60分为满足的现象。这种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特点,对于因为经济和健康等原因造成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允许其于4年以上修满大学课程,但弹性学制没有可提前毕业的特性,学生提前修满规定的学分,还不能毕业,可加修学分,以进一步充实自己。因此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读好必修课程之余,就会自觉选读其他课程,以致许多毕业生毕业时学分总数往往超过规定。

(三)重视外语教学

把英语作为一、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在二年级期末举行一次英语概括考试,测试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测试及格才准升入三年级,否则必须在三年级补读1年英语,再参加概括考试,如果仍不及格就须自动退学。在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要求讲师讲课和学生学习多用英语,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读若干本英语名著,每学期举办英语演讲会、辩论会,学生平时听、说、读、写英语的机会很多。所以,金陵女子大学的毕业生不论是主修哪一个系,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社会实践和实验环节是金陵女子大学培养人才的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其培养为社会服务之人才的办学理念。理科强调掌握实验的基本功,教师从新生开始上实验课就系统地、有顺序地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实验操作要求十分严格,以培养学生严格对待科学的态度,同时要求学生的论文和报告必须以实验为根据。文科则要求走入社会作调查、写报告,如社会学系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常常举行社会调查,就某些专题做分析研究。

(五)重视体育训练和音乐教育

学校规定体育课是四年的必修课,而且持续到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体育课纪律很严,内容也非常丰富,考虑女生的生理特点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女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尤其是注重女生的形体训练,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体育运动,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音乐修养,音乐课必修一年,授以发声、识谱等基本知识技能,学生还可以在音乐系选课及参加合唱队、唱诗班等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六)实施严格而有特色的教学管理

首先是有非常严格的考试招生规定,报考者必须在公立或已立案的私立高中毕业,入学前必须参加严格的考试,由此保证了生源质量。其次是有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注册、转学、休学、缺席、旷课、作息、毕业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学风。再次是有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对考试及评分提出了明确要求,课程成绩分为平时和考试两部分,平时的权重大于期考;学生成绩分为超等、优等、中等、劣等、不及格与50分以下重修6个等级,60—69分称为劣等;毕业成绩由课程学习成绩与操行成绩两部分组成;将学习成绩低劣者称为试读生,试读合格再转为正式生;50—59分之不及格学生的补考,由任课教师决定。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真才实学,学校对考试的考场规则作了严格规定。此外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本校组织的主修系之概括考试和教育部规定的毕业考试。正如许多毕业生所说:不刻苦学习,而要在金陵女子大学顺利毕业,是不可能的。

先进的教学理念、严格的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一届学生毕业时,美国纽约州大学委员会便认可金陵女子大学成绩优良,程度与各大学相符,核准立案,并同意给其毕业生授予学位。“在金陵女子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不经考试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院深造,攻读硕士学位”[2]。从历届毕业生的情况来看,深造率和就业率都是非常高, 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人称999朵玫瑰,其中有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女大学校长吴贻芳;中国第一位女自然地理学家、女海洋法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刘恩兰等一大批杰出女性,金陵女子大学所培养的女性人才在我国妇女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我国的教育工作、科技工作及其他领域有一定的贡献。

四、实行专家治校,注重科学管理

金陵女子大学能够在极其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下得以存续发展并最终成为我国近代最有影响、最有特色的女子大学,这与其先进的内部管理水平是分不开的,其科学的管理体制既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法宝,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其管理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专家治校

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把金陵女子大学与吴贻芳的名字紧密联结在一起。吴贻芳是我国近代教育史最有影响、最有成就的女校长,金陵女子大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精心治理。她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教师经历和学生领袖经历,这为她治理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她对女性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长达23年,为治理好金陵女子大学,两次拒绝出任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部长,甚至终身未嫁。她以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远见卓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办学理念、教育主张和管理思想,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涵盖办学宗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管理体制、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的具有女校特色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女性人才。更重要的是她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融会于我国传统的美德中,形成了金陵女子大学特有的“厚生”精神,她亲身实践、率先垂范,使“厚生”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为金陵女子大学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个性。

(二)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种制度适应了金陵女子大学作为教会大学的特点,对董事会和校长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定位,在这种领导体制下,董事会代表学校的主办方,主要任务是聘任校长、筹措资金、议决预算及审查决议,对学校章程的制定、变更和废止作出表决。校长代理董事会全权总理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掌握决策权和执行权,但同时必须向董事会负责,及时向董事会汇报办学情况,积极向董事会提出建议。这种制度既能调动董事会成员参与办学、支持办学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校长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三)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设立校务会议为商讨校务最高机关,由校长及各处馆室系科主任及生活指导委员会、事务委员会之负责人及教授代表2人、讲助教代表2人、学生代表2人组成,校长为主席。同时还设有全体教职员会议,由校长召集,主要任务是报告校务或征询意见。各系科事项的商讨则召开各系科会议,由系科主任任主席。这种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了学校各级别的教师代表、职员代表、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能够把学校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使他们关心学校的事务,关注学校的命运,培育了非常可贵的“金陵精神”,同时也保证了学校决策的正确性。

(四)注重法治化管理

早期金陵女子大学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于同期的国立大学及私人大学是滞后的, 吴贻芳出任校长后非常注意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根据当时政府和教育部门公布的《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进行了厘定,并确立了各项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使得学校能够正常运转,1943年吴贻芳校长因公出国宣传抗日达半年之久,但学校工作并未受到影响,这足以证明学校法治化管理的水平。

(五)讲究精干高效

金陵女子大学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工作来设置,力求精简,科学灵活,管理人员精干,管理成本低,办事效率高,这也是金陵女子大学内部管理的一个重大特点。学校只设校长1名,担负全校行政责任,没有副校长来分担工作,校长室设秘书1人,协助校长办理一切。此外有教务、训导、总务3个处,各处设主任1人,由教授兼任,分掌该处事项,各处下设2—3个组,各设主任1人,组员1—3人;另有会计室主办会计事项,设主任及会计各1人。同时附设乡村服务处、儿童实验所等服务机构。许多老师身兼数职,而全校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只有10多人。这种精干高效的管理模式是金陵女子大学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者对师资极为重视,在她们看来,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没有什么比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更重要了。她们始终把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一)延聘高水平教师

学校在广泛发动在职教师推荐教师、解决师资队伍不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聘请高水平教师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学识水准与科研能力。一方面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和高层次人才到本校任教,如中文系主任陈中凡、社会学系主任龙冠海是国内知名教授,地理系主任刘恩兰、化学系主任吴懋仪均为留学英、美的博士,体育系主任张汇兰是我国第一位体育博士,另一方面从美国聘请访问教授,利用这些访问教授的影响,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进行指导。这些访问教授一般对某一学科或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当他们在美国享有数月或半年、一年假期时,学校将他们聘来从事教学或其他工作,这些访问教授在校工作期间都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指出的是,金陵女子大学在聘任教师时,不但看重其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教学能力,而且非常重视人格因素,强调教师素质对学校的学术水平、健康风气和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到学校属教会大学的特点,也要考察受聘者是否愿意依训教会大学的办学思想,是否明了教育所包含的基督的爱和服务精神。

(二)稳定教师队伍

在动荡的岁月里要稳定教师队伍,尤其是稳定优秀教师,实属不易。为此金陵女子大学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主要有:(1)改善教师待遇。学校在校园里兴建教师宿舍楼,不断完善学校生活、医疗服务等设施,保证了教师安居的环境,同时积极争取捐款和教育部的补贴,保证教师的薪金、津贴等应有的待遇。其中对专任教员按照职称分等级发给正薪,而且给予生活补贴、薪贴、指数津贴、米贴、日用品津贴、房贴。相比而言,金陵女子大学教师的待遇高于国立大学。尤为难得的是,金陵女子大学特别关注教师的眷属,不但给予教师的配偶和子女一定的补贴,而且定期了解教师眷属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学校还组织教职员进行联谊,如在圣诞、春节设宴款待教职员,以加强联络,增进彼此间的情感。(2)举行教职员工就职宣誓典礼。金陵女子大学每逢新教师入学都要举行宣誓典礼,主要是为了使新教师明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进行自觉的约束。宣誓典礼有严格的程序和内容规定,具体包括7个方面:导乐、交职、宣誓、演讲、报告、介绍新职员、唱校歌。通过这种庄严的宣誓典礼,教职员都能增强责任感,体会到为学生服务的神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在金陵女子大学办学的历程中,教师队伍始终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在战乱中保持了凝聚力,做到了继续艰苦办学。

(三)注重培养提高教师水平

学校非常注重对教师的培养,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水平。(1)派遣教师出国进修,尤其是选派自己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攻读学位,这些毕业生学成后返回母校工作,这不仅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而且这些优秀毕业生返回母校任教,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最新的科学信息,同时对学生也有很大的激励,为学生树立了仿效的榜样。(2)举行教师进修会。学校组织教职员在每学期开始时举行一次进修会,目的是促进灵性的修养,检讨工作的得失,研究改善的措施与方法。每次进修会都有一个主题,邀请1名高水平的教师主讲,其他教师提交论文,并开展讨论,以求引发思考,互相学习,彼此借鉴,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3)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报告本人研究成果,通过学术交流,推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金陵女子大学虽然属于以教学为主的大学,限于当时的条件无法做到教学与研究并重,但还是比较重视教师学术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共同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来提高教学业务素质。

六、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全方位育人

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者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学生装在自己心中,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女儿,注重从多方面教育学生。

(一)管理育人

金陵女子大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制订严格的操行评定标准。金陵女子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操行,就学生的平时操行表现制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恪守校规,养成健全的人格及优良的学风。评价学生操行的标准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与他人关系、对工作态度等方面,其中考查学生如何支配金钱、是否尊重他人利益、能否与人合作、能否健康地消遣休闲,为学生指明了做人的方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配套制定了合理的奖罚条例,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而对不自敦品励行、有破坏学校秩序或妨碍校誉及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学生给予惩罚,这种有奖有罚的政策,符合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具有激励和警戒的教育效果。(2)实行学生自治和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办法。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设立了学生自治会(也称厚生团),学生自治会主要是协助学校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参与校内事务管理和学生管理,通过组织德智体群等方面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从而实践学校所提倡的“厚生”之道。同时学校实行导师制,由校长从教师中选择讲师以上且住校的女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7—15名不等,学校对导师的职责有明确的规定,主要对学生进行性行、思想、学业、行为、心理、身体健康、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导师训导学生除对国家、社会负责,也对学校尤其是家长负责。学生毕业时,由导师给予训导证书,作为取得学位必要证件之一。这种导师制实施得非常成功,不仅起到了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而且密切了学生与学校的联系,培育了“家庭精神”,营造了学校如家的氛围。

(二)活动育人

由于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注重学生完全人格的养成,因此,学校鼓励支持学生组织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学校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涵养能力。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活动可谓丰富多彩,许多活动都组织得有声有色,具有创意和特点,尤其体现在女子教育方面,堪称针对性突出,特色鲜明,即所谓“学生生活,因本校系纯粹女子高等教育机关,故一切以适合女子为主,而发挥其特长” 。其活动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人生指导,创立了四年级同学退修会,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和社会教育,退修会一般由教师做主题报告或演讲,然后由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退修会以“关注女子人生与命运”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个体与社会关系以及人生价值、生活及职业等问题,进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学会处世做人之道和修身之道;(2)注重亲情培育,推行了姐妹班制度,安排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之间结成姐妹班,高年级“姐姐”对低年级“妹妹”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引导新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妹妹”受益、“姐姐”则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豪感,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校感受到了亲情,增强了学校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3)注重社会服务,通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如举办平民夜校,训练与帮助贫苦妇女,设立儿童行为指导所帮助教育儿童,为贫困妇女开展体格检查服务,举办戏剧公演,设立金陵基金救助灾民,开展一系列慈善救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厚生”精神。

(三)环境育人

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者认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灌输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也是塑造人格、濡化品性的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品格、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他们在办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第一,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读书冶学、修身养性、培养高雅情趣的理想场所。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址随园位于南京城西隅的清凉山下,清凉山是南京市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不仅山水交融,自然风光秀美,而且古迹众多,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校舍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共同设计,整个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按照东西向的轴线布置,布局工整,平面对称。这些建筑物以宽阔的大草坪为中心,造型均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而建筑材料和结构则采用了西方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其整体典雅不失玲珑,端庄又见浑厚,角楼长廊,逶迤交错,雕梁画栋,林木扶疏,环境优美;校园内广种树木,四季繁花似锦。春天,嫩绿丛中夹杂着梅、兰、桃、樱,姹紫嫣红;秋天,桂花幽香,沁人肺腑,几棵古老的银杏满树金黄,令人如入仙境。直到今天,海内外友人,包括走遍世界许多著名大学的朋友,参观了校园后,无不赞叹她的美丽,称颂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第二,浓郁的人文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塑造人格的熔炉。金陵女子大学融合中西两种文化,将“厚生”诠释为金女大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更强调要有高尚的理想,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敬业勤业、坚韧执着、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终身。经过“厚生”校训的熏陶,学生能以服务别人、服务社会为荣。金陵女子大学校园歌曲是校园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女子高校的校园歌曲激扬着女性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是女子高校校园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金陵女子大学有一系列校园歌曲,学生在集会、校庆、返校时总会唱校歌。最早的校歌是1919年由美国的一首歌曲改编的。歌词为:虎踞龙盘兮艳说国维新,山川不改兮民族全其真,大江纵贯滔滔兮广且深,东渐于海注大洋达美洲。在30—40年代时,歌词修改为:虎踞龙盘兮,女校曰金陵,学科分文理,研析求其真。看山高水长,浩荡莫与京,国家民族待,兹山川效应。中华号古国,文化早著名,道艺与方技,学海浩与垠。化民务成俗,立己更立人,女界多才秀,萃华赖栽成。这些带有民族气节、宣扬发奋向上、奉献生命为他人的校歌,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力量,使校训精神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伴随着学生的终生,使之力争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黏合剂,将学生凝聚在金陵大旗之下,为金陵女子大学的发展自豪,为金陵女子大学的困难分忧,与金陵女子大学共命运。

参考文献

[1]

程斯辉,孙海英.厚生务实 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4.

[2] 孙海英.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4.

(责任编辑 张向凤)

推荐访问: 金陵 初探 办学特色 女子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