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10-23 16:1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方法73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0.5㎎/天>48周,分别于治疗后的0、4、12、24、48周检测血清及PBMC中HBVDNA。结果治疗后的4、12、24、48周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1.57%、81.58%、94.74%、97.37%,PBMC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0.52%、42.11%、57.89%、76.32%,治疗后的12、24、48周血清和PBMC内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对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BMC中HBV DNA的阴转率低于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脱氧核糖核酸

目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治疗的重要手段[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核苷(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是目前作用最强、相对安全、很少发生耐药变异的抗HBV治疗的药物,其重要通过抑制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达到迅速抑制血清HBV DNA复制的目的[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主要指T、B淋巴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集合体,目前研究表明PBMC是HBV肝外感染的重要靶器官,其中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HBV如HBVcccDNA、HBVDNA及中间体RNA[3-4],HBV感染PBMC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和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变化。目前恩替卡韦对血清HBV的抑制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对PBMC内HBVDNA抑制作用的研究较少。而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 DNA变化及其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73例患者均来自2009.07——2010.04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西安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5]。患者入选均符合以下标准:年龄22-61岁,治疗前血清谷丙转氨酶80-400U/ml,血清HBsAg、HBeAg阳性,治疗前血清HBVDNA>1.0×105cps/ml,PBMC内HBVDNA(+),否认既往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应用史,排除其他常见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如丁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药物性肝炎、自体免疫性肝炎、脂肪肝(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妊娠等情况

1.2研究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及PBMC内HBVDNA、血清AL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一)。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加用常规护肝治疗4周,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开始时即应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d。

1.3监测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的0、4周、12周、24周、48周测定血清及PBMC内HBVDNA。HBVDNA<1.0×103cps/ml认为HBVDNA阴转。

1.4实验试剂及方法

1.4.1血清及PBMC内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其定量检测试剂盒来自深圳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4.2PBMC内HBV-DNA分离及检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全血5mL置于肝素抗凝管中,后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1500转/分钟)30分钟,取中间层细胞(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PBMC反复洗涤后于PBMC沉淀中加入50μLDNA提取液,充分混匀后将其放置于100℃水浴内10分钟,随后4℃下静置6小时,继而离心(1000转/分钟)5分钟,取其上清液行PCR检测。另外需PCR检测最后一次细胞洗涤液中的HBV-DNA以排除可能血清污染的影响。

1.5统计处理使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χ±s),血清及PBMC内HBVDNA定量进行对数转换),详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及PBMC内HBVDNA、血清AL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恩替卡韦治疗后,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HBVDNA阴转率逐渐提高,详见表2。

2.3随着恩替卡韦治疗疗程的延长,PBMC内HBVDNA阴转率亦随之增加,详见表3,但PBMC内HBVDNA的阴转率低于血清HBVDNA的阴转。

3讨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是指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单个核白细胞,主要包括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1983年Lie-Injo等首次报道在HBsAg阳性肝癌患者的PBMC中分离出HBVDNA,目前陆续的研究证实PBMC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肝外感染的重要靶器官。HBV感染PBMC后不仅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6-7],而且HBV感染PBMC与HBV母婴垂直传播、HBV隐性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变化及抗病毒治疗效果[8-10]的评估有关。

恩替卡韦作为抗HBV的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HBV野生株及ADV耐药株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LAM耐药株的抗病毒作用较野生株弱[11],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口服吸收进入肝细胞,磷酸化后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形式,通过作用HBV多聚酶导致合成中止。

目前研究显示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与PBMC内HBVDNA的变化有相关性[3],而恩替卡韦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较少。本研究显示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恩替卡韦对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治疗疗程延长,血清和PBMC内HBVDNA阴转率逐步提高,这与目前相关报道一致[12]。另外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时血清HBVDNA阴转率为97.3%(37/38),PBMC内HBVDNA阴转率为76.32%(29/38),提示PBMC内HBVDNA的阴转率低于血清HBVDNA的阴转率,但该研究观察时间只有48周,且研究病例数有限,更长疗程及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是否与目前的结果一致仍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

[2]张健珍,杨葆业,陈铿.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对比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4):2609-2611.

[3]张平,曹宁芬,袁迎春,等.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15-316.

[4]李淑红,岳亚飞,张树林,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宫内感染中的作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4):264-267.

[5]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6]宣世英,孙樱,张健,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80-82.

[7]黄重发,朱清,付启梅,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检测意义.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1):41-42.

[8]戴炜,冯筱榕,郭亚兵.动态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变化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实用肝脏病杂志,1999,5(4):65-66.

[9]Ke CZ,Chen Y,Gong ZJ et al.Dynamic changes of HBV DNA in serum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after lamivudine treatment.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 Jul 7,12(25):4061-3.

[10]太永日,朴红心,尹明实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DNA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8):2237-2239.

[11]ColonnoR,RoseR.Entecavir resistance is rarei n nucleoside naiv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Hepatology,2006,44(6):1656-1665.

[12]宓余强,粱树人,张弘.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与血清HBV-DNA及HbeAg表达关系的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7,21(3):261-263.

推荐访问: 血清 相关性 乙肝患者 变化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