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祖先摇篮》教学设计3篇

2023年度《祖先摇篮》教学设计3篇

时间:2023-05-06 15:40:08 来源:网友投稿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祖先摇篮》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祖先摇篮》教学设计3篇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一、导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

  (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a)读通课文。

  b)自学字词。

  c)理解内容。

  d)质疑问难。

  e)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访儿童文学作家吴珹

  认识吴珹是在第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当时,他为我们的杂技节会刊写了一些杂技节回忆文章。之后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外读物中,都选用过他的作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书架》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的作品。在“六一”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孩子的良师益友。

  许多孩子都读过吴珹的作品,但往往不知道作者是谁。今年春天,我市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找课本中《芦叶船》作者的名字,但现代汉语字典里找不到吴珹的“珹”字。有位家长认识吴珹,老师知道后,就把吴珹请到学校,让他亲自给学生们讲《芦叶船》,深受孩子们欢迎。消息传开,好几个学校都请他去讲《芦叶船》,吴珹总是来者不拒,极其热情,还和不少孩子交了朋友。

  其实,吴珹的作品早就走进了孩子们中间。30年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写的儿歌;10多年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雁歌》,他是词作者。现在,他的儿童散文《美丽的华沙》、《美丽的窗花》、《祖先的摇篮》、《快乐夏令营》、《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分别选进了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吉林等地的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学新课标课外阅读中,一次选用了他的10篇散文诗。他打电话给出版社:“是否选得太集中了?”编辑回答:“因为孩子们喜欢您这样的作品。”

  吴珹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在“*”期间,当时,他“靠边站”,天天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特别喜欢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那时连本“小人书”都买不到,于是他自己编儿歌教给孩子,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听。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爱心中飞出来的。近几年,他除了坚持创作,还编辑出版了《*当代幼儿文学精选》、《*儿歌》(当代卷)《燕赵童谣选注》、《幼读散文一百篇》等。人老心不老,现在,我国的婴儿文学正处在开创期,一家出版社邀他创作一本《婴儿散文》共50篇,他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开拓领地。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1)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5篇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访儿童文学作家吴珹

  认识吴珹是在第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当时,他为我们的杂技节会刊写了一些杂技节回忆文章。之后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外读物中,都选用过他的作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书架》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的作品。在“六一”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孩子的良师益友。

  许多孩子都读过吴珹的作品,但往往不知道作者是谁。今年春天,我市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找课本中《芦叶船》作者的名字,但现代汉语字典里找不到吴珹的“珹”字。有位家长认识吴珹,老师知道后,就把吴珹请到学校,让他亲自给学生们讲《芦叶船》,深受孩子们欢迎。消息传开,好几个学校都请他去讲《芦叶船》,吴珹总是来者不拒,极其热情,还和不少孩子交了朋友。

  其实,吴珹的作品早就走进了孩子们中间。30年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写的儿歌;10多年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雁歌》,他是词作者。现在,他的儿童散文《美丽的华沙》、《美丽的窗花》、《祖先的.摇篮》、《快乐夏令营》、《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分别选进了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吉林等地的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学新课标课外阅读中,一次选用了他的10篇散文诗。他打电话给出版社:“是否选得太集中了?”编辑回答:“因为孩子们喜欢您这样的作品。”

  吴珹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在“*”期间,当时,他“靠边站”,天天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特别喜欢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那时连本“小人书”都买不到,于是他自己编儿歌教给孩子,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听。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爱心中飞出来的。近几年,他除了坚持创作,还编辑出版了《*当代幼儿文学精选》、《*儿歌》(当代卷)、《燕赵童谣选注》、《幼读散文一百篇》等。人老心不老,现在,我国的婴儿文学正处在开创期,一家出版社邀他创作一本《婴儿散文》共50篇,他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开拓领地。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朗读课文,完成第一关的闯关游戏(爬楼梯、摘红旗)。

  1、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

  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看哪列小火车能顺利闯关,摘得小红旗)

  三、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第二关和第三关的闯关游戏。

  第二关:读课文,我最棒!

  让学生自由朗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老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朗读第一小节,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朗读第二、三小节,要采取想象画面、读中感悟的方式。重点指导第二、三小节的问句。(语调应轻松活泼,还要读出猜想的意味。“我想——”“想”字语音应稍微延长些,呈现出回忆、思索的感觉。理解“可曾”一词的含义,体会这里的问句是一种自我询问和猜想,入情入境,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猜想、好奇、好玩的感觉。)

  采取多种形式读。师范读、指名读、分组读、师引生读、男女生读等。

  第三关:找发现,谈收获。

  1、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2、自读二、三小节,边读边圈画文中描写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整体感知内容。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完成第四关的闯关游戏(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说一说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可能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完成第五关的闯关游戏。(我帮你,快回家)

  1、通过连线,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连线,体会动词的搭配。

  2、拓展延伸,自由填空,

  ( )夕阳 ( )明月 ( )星星 ( )晚霞( )草帽

  ( )蝴蝶( )裙子 ( )美景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

  【单元导教】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的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三篇课文,涵盖诗歌、故事、神话,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

  本册第二单元学习了“读句子,想象画面”,第四单元学习“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三个单元的学习都指向“想象”,从展开想象到写下想象;通过想象,从理解句子内容到理解课文内容,体现了思维训练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53个生字,会写26个字。

  2、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3、会写36个词语。能结合语境体会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恰当运用;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4、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阅读:

  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祖先的摇篮》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能感受《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奇妙的想象,并根据提示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能根据表格的提示讲《羿射九日》的故事,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4、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表达:

  1、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2、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祖先的摇篮》

  【课前解析】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插图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关注课题:《祖先的摇篮》从字面上很具有吸引力,从摇篮入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在诗歌中去感受动词使用的恰当。

  关注课文: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生动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额个性。“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给了范例。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的9个字中,“祖、啊、浓、摘、掏、忆”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祖”左右基本等宽,其他字都是左窄右宽。“祖、忆”是左高右低,“祖”字要写对示字旁,“浓”是左低右高,“摘、掏”是左右等高,注意“摘”字右边不能写成“商”字。“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1:

  2、引入课文:今我们就来学习《祖先的摇篮》?出示课件2:

  (板书:祖先的摇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让我们快去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请同学们排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3:

  3、回归词语:把这些生字送回词语中,还能准确的读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不熟练的就多读几遍。出示课件4:

  4、提出要求,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5、6

  三、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发现规律出示课件7:

  (1)引导观察:这9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总结规律:

  左边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祖、浓、摘、掏、忆”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啊”字由左中右三部分构成,“口”和“阝”要写在竖中线左侧,和“可”字宽度大致相等。

  右边三个是上下结构。“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书写练习:请同学们描一写二,注意握笔和坐姿。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和父母说一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导交流: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呢?出示课件8

  二、品读第1小节

  1、自由朗读,引导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9

  2、指名朗读,引导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10

  3、指导朗读:祖先的摇篮这么大,真是太有意思了!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三、品读第2小节

  1、引入第2小节:这么大、这么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生活,会做些什么呢?听了爷爷的话,我是这样想的,请大家声音洪亮的朗读第2小节。出示课件11

  2、小组讨论: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在课文里画出来。

  出示课件12

  3、体会动词的妙用

  (1)理解“掏”: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出示课件13

  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套鹊蛋的有趣情景。

  (2)根据诗句填动词:你能根据诗歌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出示课件14

  (3)指导朗读: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太有意思了,咱们做着动作读一读。出示课件15

  4、品读问句

  (1)理解“可曾”:从哪个词语可以知道这都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16

  (2)指导朗读:“我”对祖先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是多么想知道啊!请同学们带着这份好奇和自己的猜想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5、展开想象

  (1)展开想象,讨论交流:我们的祖先在这个摇篮里还会去哪儿?还会做些什么?

  出示课件17

  四、品读第3小节

  1、引入第三小节:这里真的是我们祖先幸福生活的摇篮啊!孩子们在这摇篮里生活得也格外开心!同学们快读一读吧!出示课件18

  2、交流分享:你觉得孩子们做的哪件事最有意思?出示课件19

  3、指导朗读:孩子们在摇篮里的生活也是这么快乐呀!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吧!

  4、展开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孩子们还会做什么?出示课件20

  五、品读第4小节

  1、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的这些事情,我们经常会想起,在心里久久不能忘记,这就是“回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请同学们朗读本小节。出示课件21

  2、理解“苍苍茫茫”:读到“苍苍茫茫”让我想到了第一小节的“一望无边”,你能说说苍苍茫茫是什么意思吗?出示课件22

  3、指导朗读:作者对它充满了向往,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那么美好,那么遥远……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情感来读一读。

  六、回顾全文

  1、思考:爷爷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出示课件23

  2、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诗歌常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所以教学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理解动词使用之妙,并展开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如何增强学生兴趣,更加高效的识字写字将是未来思考的重中之重。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5

  【单元导教】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的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三篇课文,涵盖诗歌、故事、神话,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

  本册第二单元学习了“读句子,想象画面”,第四单元学习“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三个单元的学习都指向“想象”,从展开想象到写下想象;通过想象,从理解句子内容到理解课文内容,体现了思维训练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53个生字,会写26个字。

  2、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3、会写36个词语。能结合语境体会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恰当运用;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4、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阅读:

  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祖先的摇篮》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能感受《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奇妙的想象,并根据提示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能根据表格的提示讲《羿射九日》的故事,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4、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表达:

  1、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2、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祖先的摇篮》

  【课前解析】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插图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关注课题:《祖先的摇篮》从字面上很具有吸引力,从摇篮入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在诗歌中去感受动词使用的恰当。

  关注课文: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生动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额个性。“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给了范例。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的9个字中,“祖、啊、浓、摘、掏、忆”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祖”左右基本等宽,其他字都是左窄右宽。“祖、忆”是左高右低,“祖”字要写对示字旁,“浓”是左低右高,“摘、掏”是左右等高,注意“摘”字右边不能写成“商”字。“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1:

  2、引入课文:今我们就来学习《祖先的摇篮》?出示课件2:

  (板书:祖先的摇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让我们快去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请同学们排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3:

  3、回归词语:把这些生字送回词语中,还能准确的读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不熟练的就多读几遍。出示课件4:

  4、提出要求,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5、6

  三、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发现规律出示课件7:

  (1)引导观察:这9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总结规律:

  左边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祖、浓、摘、掏、忆”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啊”字由左中右三部分构成,“口”和“阝”要写在竖中线左侧,和“可”字宽度大致相等。

  右边三个是上下结构。“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书写练习:请同学们描一写二,注意握笔和坐姿。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和父母说一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导交流: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呢?出示课件8

  二、品读第1小节

  1、自由朗读,引导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9

  2、指名朗读,引导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10

  3、指导朗读:祖先的摇篮这么大,真是太有意思了!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三、品读第2小节

  1、引入第2小节:这么大、这么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生活,会做些什么呢?听了爷爷的话,我是这样想的,请大家声音洪亮的朗读第2小节。出示课件11

  2、小组讨论: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在课文里画出来。

  出示课件12

  3、体会动词的妙用

  (1)理解“掏”: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出示课件13

  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套鹊蛋的有趣情景。

  (2)根据诗句填动词:你能根据诗歌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出示课件14

  (3)指导朗读: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太有意思了,咱们做着动作读一读。出示课件15

  4、品读问句

  (1)理解“可曾”:从哪个词语可以知道这都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16

  (2)指导朗读:“我”对祖先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是多么想知道啊!请同学们带着这份好奇和自己的猜想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5、展开想象

  (1)展开想象,讨论交流:我们的祖先在这个摇篮里还会去哪儿?还会做些什么?

  出示课件17

  四、品读第3小节

  1、引入第三小节:这里真的是我们祖先幸福生活的摇篮啊!孩子们在这摇篮里生活得也格外开心!同学们快读一读吧!出示课件18

  2、交流分享:你觉得孩子们做的哪件事最有意思?出示课件19

  3、指导朗读:孩子们在摇篮里的生活也是这么快乐呀!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吧!

  4、展开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孩子们还会做什么?出示课件20

  五、品读第4小节

  1、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的这些事情,我们经常会想起,在心里久久不能忘记,这就是“回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请同学们朗读本小节。出示课件21

  2、理解“苍苍茫茫”:读到“苍苍茫茫”让我想到了第一小节的“一望无边”,你能说说苍苍茫茫是什么意思吗?出示课件22

  3、指导朗读:作者对它充满了向往,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那么美好,那么遥远……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情感来读一读。

  六、回顾全文

  1、思考:爷爷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出示课件23

  2、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诗歌常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所以教学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理解动词使用之妙,并展开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如何增强学生兴趣,更加高效的识字写字将是未来思考的重中之重。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2)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篇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访儿童文学作家吴珹

  认识吴珹是在第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当时,他为我们的杂技节会刊写了一些杂技节回忆文章。之后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外读物中,都选用过他的作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书架》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的作品。在“六一”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孩子的良师益友。

  许多孩子都读过吴珹的作品,但往往不知道作者是谁。今年春天,我市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找课本中《芦叶船》作者的名字,但现代汉语字典里找不到吴珹的“珹”字。有位家长认识吴珹,老师知道后,就把吴珹请到学校,让他亲自给学生们讲《芦叶船》,深受孩子们欢迎。消息传开,好几个学校都请他去讲《芦叶船》,吴珹总是来者不拒,极其热情,还和不少孩子交了朋友。

  其实,吴珹的作品早就走进了孩子们中间。30年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写的儿歌;10多年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雁歌》,他是词作者。现在,他的儿童散文《美丽的华沙》、《美丽的窗花》、《祖先的摇篮》、《快乐夏令营》、《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分别选进了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吉林等地的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学新课标课外阅读中,一次选用了他的10篇散文诗。他打电话给出版社:“是否选得太集中了?”编辑回答:“因为孩子们喜欢您这样的作品。”

  吴珹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在“*”期间,当时,他“靠边站”,天天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特别喜欢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那时连本“小人书”都买不到,于是他自己编儿歌教给孩子,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听。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爱心中飞出来的。近几年,他除了坚持创作,还编辑出版了《*当代幼儿文学精选》、《*儿歌》(当代卷)、《燕赵童谣选注》、《幼读散文一百篇》等。人老心不老,现在,我国的婴儿文学正处在开创期,一家出版社邀他创作一本《婴儿散文》共50篇,他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开拓领地。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朗读课文,完成第一关的闯关游戏(爬楼梯、摘红旗)。

  1、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

  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看哪列小火车能顺利闯关,摘得小红旗)

  三、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第二关和第三关的闯关游戏。

  第二关:读课文,我最棒!

  让学生自由朗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老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朗读第一小节,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朗读第二、三小节,要采取想象画面、读中感悟的"方式。重点指导第二、三小节的问句。(语调应轻松活泼,还要读出猜想的意味。“我想——”“想”字语音应稍微延长些,呈现出回忆、思索的感觉。理解“可曾”一词的含义,体会这里的问句是一种自我询问和猜想,入情入境,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猜想、好奇、好玩的感觉。)

  采取多种形式读。师范读、指名读、分组读、师引生读、男女生读等。

  第三关:找发现,谈收获。

  1、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2、自读二、三小节,边读边圈画文中描写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整体感知内容。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完成第四关的闯关游戏(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说一说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可能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完成第五关的闯关游戏。(我帮你,快回家)

  1、通过连线,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连线,体会动词的搭配。

  2、拓展延伸,自由填空,

  ( )夕阳 ( )明月 ( )星星 ( )晚霞( )草帽

  ( )蝴蝶( )裙子 ( )美景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

  1、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

  6、指名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3)

——部编版《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 (菁选2篇)

部编版《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一、导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部编版《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一、导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观潮》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

《观潮》的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2节,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

  4、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5、师生对读,请学生体会朗读成功的原因,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3、4小节,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出现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交流“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学生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具体。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势。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

《观潮》的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学重点]

  目标①

  [教学难点]

  作者映衬手法天衣无缝的运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句

  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

  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民百姓,都

  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

  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2.认读。

  (1)读准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绮()溢()

  (2)读懂词义。

  ①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②生词释义点读。

  珠翠罗绮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尔黄烟四起_____________

  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________

  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3.研读。

  (1)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观潮》的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理念】

  【识字学词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时的识字教学

  (一)字音教学

  (二)字形教学

  (三)生词教学

  二、精读课文时的词语教学

  (一)片段一对大潮的描写

  1、3-4自然段,作者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情景,请找出表达“远听潮声-大潮初现-近观大潮”作者感受的主要词语。

  2、指导想象:先引导学生依据文字描述从声、形两个方面去想象。再用挂图或多媒体丰富想象。

  (1)远听潮声,作者好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2)大潮初现,作者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近观大潮,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对词语的理解,要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和结合挂图等直观方法展开想象,从而把词语具象化、感性化、语境化,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

  3、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修改导游词: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响声。过一会儿,大潮出现,很快,离我们近了。再近些,浪更高了。浪潮越来越近,浪会更急,声音会更响。

  要求:把导游词说具体,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在运用中理解,是词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片段二:对观潮人的描写

  1、课题是《观潮》,这就告诉我们,课文不仅写大潮,还描写观潮的人群。默读课文,把描写观潮人群的词语找出来,想想从中体会什么。

  2、学生默读、画句。

  3、展开想象,体会观潮人的心情。

  (1)在等待观潮时,人们怎么等待,你体会到什么?(从“昂首东望”可以体会人们焦急等待大潮涌来的心情)

  (2)在远听潮声时,人们有什么表现?你体会到什么?(从“人声鼎沸”可以体会到人们远远听到潮声的激动心情)

  (3)大潮初现,人群又出现怎样的变化?你体会到什么?(从“人群沸腾”可以体会人们看到大潮初现的激动心情)

  (4)“人声鼎沸”“人群沸腾”两个词语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人声鼎沸”侧重于“声”,即人们互相传告”;“人群沸腾”,表现人们看到大潮到来时欢呼雀跃的情景,既有“声”,又有“形”,所表达的激动程度有区别,位置不能互换。

  (《观潮》,既写“潮”,又写“观”。教学中不能忽略对描写观潮人的词语的理解。这也体现了教学的精细处。)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5)

——春节祭奠祖先优秀作文 (菁选3篇)

春节祭奠祖先优秀作文1

  除夕祭祖,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而现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春节祭奠祖先优秀作文2

  腊月二十九日下午,我们一大家人坐车前往我的老家——石梁乡。

  接下来的第二站——婆婆的坟。走到婆婆的坟前,我仿佛看见了婆婆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孔,看见了她那布满皱纹的脸,看见了她那热泪盈眶的眼。当我对婆婆行三拜九叩大礼时,我思绪万千:婆婆,您过得快乐吗?有朋友吗?爷爷在不在您的身边呢?……当我看见您坟前的纸钱燃得非常旺时,我立刻就明白了。又是一阵鞭炮声,这时,我又仿佛看见婆婆开心的笑容……

  去石梁乡干什么呢?当然是去祭祖了。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后,我们到达了第一站:爷爷的坟前。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蜡、纸钱,错落有致地放到爷爷的坟前,并用打火机点燃了纸钱。接着我们再拿出香蜡,并将其点燃,插在爷爷的坟前,虔诚地希望爷爷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祝爷爷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快乐。接着,哥哥点燃了鞭炮,那声音震耳欲聋,这是为了告知那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的爷爷,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都过得很开心……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思念着爷爷、婆婆……

春节祭奠祖先优秀作文3

  提起春节,大家脑海里的画面想必都是热闹喜庆的。我们万州过春节的习俗不少:做大扫除、吃团圆饭、放鞭炮……大家乐得不亦乐乎。同时,春节要祭祖,也就是上祖坟。这项习俗难免有点伤感和沉重了。

  每年过年我都会和爸爸,以及爸爸的哥哥姐姐们去上祖坟,时间要么是初一,要么是初二。那天,我们一大早就得起床,首先去采购上坟必备的物品。草纸、香、烛、冥币,鞭炮等,一叠一叠的冥币,每张都是上千亿元的,望着那一大摞上千亿的纸钱,我想老辈子们够花一辈子了。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一大家子便驱车前往目的地。

  因为城市扩建,城郊许多地方都要拆迁,然后建高楼大厦,所以很多人都把祖坟迁到了公墓。所幸,我们家的祖坟没迁,依然在深山老林里头,通往祖坟的路又弯又窄,坑坑洼洼。我一手抱着菊花,一手提着纸钱,大人们都扛着礼炮,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祖坟。

  爸爸取出打火机,正准备点燃那烛香时,伯伯急忙阻止道:“莫忙点!把杂草拔了来!”我这才发现,拜台前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经历一个冬天后,杂草早已干枯,一着火就会燃似的。

  把杂草处理完后,爸爸先点燃两根烛,然后握一大把香对着烛火点,香很快点燃,爸爸取出三根香交给我说:“来,给祖祖作揖,许愿。”我正迟疑间,爸爸接着说:“祖祖会保佑你的愿望实现。”于是,我双手虔诚将香举在胸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并许愿考满分。可能因为祖先们耳朵不好使,没听见我的许愿吧,反正我没考过满分。

  其实,祭祖并不是真的能实现愿望,只是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敬意罢了。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6)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摇篮 祖先 《祖先摇篮》教学设计3篇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1 《祖先的摇篮》优秀教学设计1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