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07-15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及

 对策建议思考

  坚持群众路线,努力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群众诉求趋于多样化、基层矛盾日益复杂化和传统工作方法失效化等新挑战。必须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培养党员宗旨意识;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群众工作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夯实群众工作基础等途径来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一、引言 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众工作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挑战。深入研究探讨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挑战、新特点和新要求,积极探寻做

 好群众工作的路径方法,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众工作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造就了多元性的群众主体,既有工人、农民,也有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还出现了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和农业以外的工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大规模流动,群众身份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不同身份的群众其思想觉悟、价值观念、收入水平、能力素质、道德境界均不相同,要做好各类群众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基层矛盾日益复杂化

 当前各类矛盾汇聚于基层,基层社会矛盾呈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势。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失误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干部作风不实,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或者沟通、诉求机制还不健全,民意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表达和释放等问题都极易引起社会矛盾的爆发。这些问题往往是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经济诉求与政治诉求相互交织,合理意见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要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的自发行为与敌对势力的人为操纵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矛盾增加了化解矛盾的难度,给开展群众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三)传统工作 方法失效化

 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了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个别基层干部由于宗旨观念不牢、理论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习惯于靠空洞说教和行政命令来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更有甚者,对群众颐指气使,随意训人骂人、要挟人,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增加了社会对立情绪。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部分干部对网上舆情重视不够,处置也明显失当,造成群众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三、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基本路径 善做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坚持和发扬好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

 (一)强化思想教育,培养党员宗旨意识

 要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一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教育党员干部经常想一想,我们来自群众,是否脱离群众;群众给了我们全力,是否真心在为群众办事;群众养育了我们,是否给群众以真诚的回报。二要在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民生诉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是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增强本领能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首

 创精神,善于总结群众的创造,拜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制定政策做出决策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中吸取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做好群众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要着力解决群众生计问题,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民生民计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着力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矿业开采次生灾害导致的生存环境恶化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畅通群众合理利益诉求渠道,让党委、政府真正成为群众心里的“靠山”,做到冤情有地方诉、意见有地方提、怨气有地方泄、利益有地方保,防止矛盾纠纷化解不力、处置不当、演变升级。二是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广泛征得群众认同。对重大改革、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前要进行严谨、慎密的科学论证,征得群众的真心理解和支持,万不能敷衍、草率行事;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顾及大多数群众的要求。真正让决策过程成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获取认同、意见磨合的

 过程,确保各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民心的丈量。三是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真正落实惠民政策。应对已经落实的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项补贴等惠民政策进行不定期的清理整顿,对该享受而没能享受的必须及时到位,对不该享受的及时终止,对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乡镇以上公务员利用职权优亲厚友、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法纪有关规定进行追究,防止党的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成为少数利益群体谋取私利的工具,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群众工作保障

 机制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一要健全群众工作决策机制。围绕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这一核心,将群众的意愿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以决策的制度化、民主化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二要健全群眾利益表达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疏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创新群众利益表达载体,保证群众意志和愿望能够通畅的表达,保证党的群众工作能够有的放矢。三要健全矛盾排查机制。针对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的多发性、复杂性和局部尖锐性的特征,采取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矛盾排查和摸底工作。对于倾向性的苗头问题,要做到早知情、早反映、早处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要就地化解,降

 低化解的成本;对可能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措施,得到冷处理、早处理、处理好。四要健全群众工作评价机制。要通过健全评价制度,明确评价标准、扩大评价主体、严格评价程序、引入科学评价方法等,保证群众评价工作的真实客观性。要加强督查,强化责任追究,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而保证群众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

 (四)强化组织保障,夯实群众工作基础

 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契机,切实抓好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把“选齐配强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那些致力于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引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把精力集中到服务科学发展、热心为民奉献、兴办实事工程上来,增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低、致富能力差、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把学习政治理论、掌握国情政策、熟悉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高素

 质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提高。要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参与农村事务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积极实施以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种养植大户为主体的党员群众“走出去”培训工程,开阔眼界、查找差距,激发广大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三要加强基层后备队伍建设。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于人,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为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要着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进入基层党组织,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队伍库,积极鼓励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夯实基层党组织人才基础。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长效机制,依靠群众选作风正派、扎实干事的人,选群众认可的人;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为群众排忧解难。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

 面临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对推动中国办学体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创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亟待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新型办学体系,十九大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加

 快培养一批优秀涉外办学管理人才。”中外合作办学是党领导下的合作办学,培养的同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保证。①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亟待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一、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2017 年中组部《关于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育对外开放的全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政治的发展,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和拓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布局更加合理,优质资源引进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结构逐步优化,进入快速、平稳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 X

 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 X 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 X%,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 X 万人。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发展中的新课题,同时也面临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党建与思政工作的特殊性。置身于国际化的受教育的特殊环境,学生的思想要经受不同文化的洗礼;“2+2”“3+1”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时间不足,在党员发展和组织考察中,难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特别是出国后,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国外开展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较困难,传统的党建工作经验和方法面临挑战。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是由中外合作办学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证。

 (二)教育教学的特殊形式对党建与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质和初衷在于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不出国的留学”,以促进和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和自身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家境普遍富裕、所受教育的中西结合性、文化的多元混合性等特殊性,学生对党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在中外教学资源的对接中,外籍教师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工作理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教育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重要而紧迫。

 (三)中外结合的管理体制给党建与思政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教育部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外合作办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坚持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导向,以提高教育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正如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教授提出的“如果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特区的话,那么,坚持党的领导没有特区。”中外合作办学面临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各种因素的挑战,必然要求筑牢党建根基,中外结合的管理体制给中外合作办学党建提出了新课题;“未出校门,先出国门”的育人理念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实践探索(以 XX大学 XX 学院为例)

 XX 大学 XX 学院是教育部自 XX 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以来全国第一个在地方院校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于 2013 年 4 月正式设立,并同步建立了党

 的基层组织,外方合作高校——XX 大学。四年来,在积极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和跨语言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在基层党建与思政创新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学院党总支现设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着力构建“风清气正、阳光透明、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实施核心引领动态发展的党建工作模式。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突出“中国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切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義教育,充分发挥党团引领作用,打造特色化思想教育平台,筑牢课堂、公寓、网络三大阵地,体现新时代育人特色,切实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是坚持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创新基层“党建+ + 公益”的思政工作模式,搭建起“XX”网上党建和学习教育平台,拓展了学生公益社团外围延伸空间。学生党支部开展的“一米阳光”临终关怀公益服务项目,自 XX 年 X 月实施至今,以践行生命教育为主线,以微公益实践为平台,已建立服务基地X 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X 余次,参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达 X 余人,直接受益人士 X 位,逐步形成了微结对、微档案、微平台、微服务四项品牌活动。该项目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

 美誉度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银奖,并于 XX 年 3 月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工作案例优秀作品。

 二是抓住“ 育人” 这个根本,积极开拓“ 互联网+ + 海外思政”平台,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入国际化元素。XX 年 XX国际马拉松大赛 XX 市成功举办,XX 大学 XX 学院学生支部海外党小组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了“微公益”主题党日活动,以“微行动”为载体,通过“微客服”“微课堂”“微笑脸”“微服务”“微游学”践行“微承诺”,创新“微公益”模式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内涵,为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 XX 大学师生代表团提供全程公益服务,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外基层党组织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留学生党员不忘初心、坚守党员理想信念、开展“三微行动”、履行党员义务的有效举措。

 三是以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主题,开展党建课题与思政工作项目研究,创新党建工作案例和人才培养机制。XX 年结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实际,组建基层党建团队,确定了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的选题为“融合文化内涵,强化党员教育中心基地建设”,学生党支部党建突破项目的选题为“探索海外留学生党员培养管理发展路径,加强海外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管理

 的原则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组织隶属关系,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和思政工作队伍,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以学生党建为重心,把大学生思政工作融入党建一体化,以提升“人才質量”为目标,创新活动载体抓党建,在学生社区建立“党员工作站”,作为党员“履行宗旨锻炼党性提升素质”的成长实践基地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以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为抓手,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公寓,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班、党员示范课”;毕业前夕,为毕业生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通过佩戴党徽、重温誓词、毕业赠言等形式,铭初心 砺党性,嘱托毕业生不忘本真,永葆本色;不忘本源,方能流长;在党员入党日,面向党旗宣誓,警醒每一名党员廉洁自律,防微杜渐,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党规党纪,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诱惑,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使党的建设、党的教育不留死角、没有盲区。

 三、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的第一条。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中外合作办学是顺应世界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的趋势,引进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型办学模式,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如何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特点、构建良好的党建与思政工作运行机制是一项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打造优秀的党务和政工干部团队,合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思想先导和政治保障。坚定不移地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建质量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与思政工作首先要建立一支坚强的党务和政工队伍,在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国际化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对外开放全过程。

 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筑牢思想根基 。党务干部和政工队伍是党建与思政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党建与思政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决定一个雁群飞行速度的不是飞得最快的那只大雁,而是飞得最慢的那只大雁。一个坏的个体对团队的负面影响有时会远远大于最优个体的正面作用。⑧一支坚强有力的团队首先要注重选优配强“主力军”,牢牢掌握意识形

 态工作领导权,同时,着力解决本领恐慌、本领不足、本领落后的问题,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中,打造一支具有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学习型、专家型的党建与思政工作团队。

 (二)树立党建统领一切工作的理念,创新“ 党建+ + 思政”联动工作机制,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同样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突出“中国特色”这个根本特征,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守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意识形态阵地,是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把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先行之势,找准“党建+思政”工作发力点,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思政工作的创新机制,激发出引领发展的新动能,让党的建设更有生命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辛勤工作让学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感受到党的伟大与党的事业的伟大,让更多的学生汇聚在党的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需要因地制宜,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智能化的新闻媒介、信息化的网络优势,不受时空限制,把互联网+党建思想政治阵地,打造成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

 家园,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留学海外的党建、思政工作与国内一致,培养同步。

 (三)把党建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围绕办学治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工作,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创新形式和有效载体。中外合作办学由于东西方不同文明、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是部分敌对势力进行“颜色渗透”的首选之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党组织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牢方向,突出优势,形成机制,打造特色”,以内涵发展为主题,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党建与思政工作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确保党的声音占领舆论主阵地。

 习近平指出:“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而言,党组织在党内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厚植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强化文化自信,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通过文化认同来提升党组织向心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特别是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要求,丰富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手段,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时代特点的方式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的软实力,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認同。

 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乎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成败兴衰。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方军在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指出:“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主阵地,多元思想文化在此交流交锋,我们必须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是党领导下的合作办学,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保障。”?深入探索并提出开创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创新党建与思政工作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积累成功经验,形成长效机制,进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提质增效、跨越发展。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面临

 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政治统领作用,明晰管理架构;主动抢占“四大”阵地,丰富管理手段;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研判师生需求,切实掌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高校因其高级知识群体和青年学生聚集的特性,使其成为多元思想汇集与碰撞的场所,长期以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尤其是进入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与新要求,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对高校把握思想引领具

 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不断地加强对师生意识形态的管理,探索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日渐严峻,高校意识形态防御力受到冲击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能够得以巩固,但仍然有一些错误论调此起彼伏的出现,一些反主流的言论与思想不断向高校渗透,尤其是诸如一些刻意丑化、污蔑、孤立我国的言论,以及一些敌对势力围绕国际舞台上的热点话题,打着公开、透明的旗号而蓄意制造出来的片面观点,使得许多社会思潮在向高校渗透过程中极具隐蔽性,而这些思想都输送了其扭曲的价值观,甚至诋毁意识形态。这些错误论调潜移默化地停留在高校周边,对于正处在形成“三观”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对这些错误倾向的辨识能力与防御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形成错误观念,影响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冲淡大学生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更为严重的,可能导致大学生在错误思潮引领下产生危害社会的激进举动。

 (二)师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特点更加凸显,致使思想观念的整合力逐渐降低

 高校师生在思想观念上接受能力强,对信息更为敏感,容易产生不同的思想认知,从而形成多样性的思想观念,这使得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起来面临的变数很大。尤其是高校教师中,民主党派占比远高于其他企事业单位,部分教师有海外工作或者学习的经历,在思想认识上开放性、接纳性更强;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思想也呈现多元特点,一方面是因为目前高校学生已经步入“00”后时代,他们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呈现出了更强的个体性,对社会动态有更多的自我解读,另一方面是高校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传播时有发生,极易对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冲击。同时,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高校教育改革事业的持续推进以及教学科研呈现出的社会化、前沿化和新兴化特点,都使得师生在面对学习工作时势必会受到或多或少的触动,极易产生情绪波动,个别情况下,还容易产生对立思想和负面影响,高校集成和整合师生的差异价值取向变得更为困难。

 (三)伴随以网络为主的媒体飞速发展,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越来越有难度

 高校是网络普及与应用的重要场所,新时代的大学生则是网络的重要受众群体,他们倾向于使用 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进行群体社交活动,通过这些途径获取信息并且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高校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优势与便利

 的同时,存在着负向价值引导的隐患。随着网络飞速发展,海量信息当中也充斥着许多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与反动舆情等等负面思潮的渗透,攻占着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由于大学生的甄别能力有限,通过标题式、碎片化的信息,这些思想很容易被快速消费信息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所接纳和吸收,从而模糊了其价值观念。此外,当代大学生乃至部分青年教师都成长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在其身上刻下了很深的烙印,他们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语言风格,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形式来进行沟通,而不擅长于在现实社会中进行交流,这使得传统的意识形态管理难以介入,导致高校凝聚思想价值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受到挑战,致使意识形态管控力日渐薄弱

 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途径主要有政治理论课、书报刊、讲座论坛、社团活动、研讨谈话等形式,基本上均是学校向个人单向输送的方式。随着信息时代媒介的丰富,诸如社交平台、手机端的许多新型的思想传播渠道逐渐趋于互动和多样,在这种信息共享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既是敏感信息的接收方,也充当著信息的输送传播方。因此,以往依赖于单方向教育的意识形态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对各种思想阵地的舆论管控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新时代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发挥政治统领作用,明晰管理架构,掌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高校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着力构建宣传思想的新格局。一是明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核心主体是高校党委。高校党委必须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到同教学管理、科研发展同等的高度,纳入年度的重点工作当中,施行意识形态责任制,形成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亲自抓、下属二级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工团齐力监督管理的格局。二是在组织建设上坚持“全”字方针,即做到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抓意识形态。高校应当以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做到“前、中、后”多环节管控。前置环节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工作为主,为领导班子决策做好理论支持;中间环节坚持结合学校具体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新闻发布、媒体建设、文化宣传、重大活动、敏感事项、网络舆情等做到全覆盖式管理;后续以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为主,对发现的师生负面问题和负面舆情进行消除。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和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要以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知识扎实、政治站位端正、热点问题敏感的标准选配意识形态的一线工作人员;要培养熟悉网络应用的专业人才,开展网上的监控管理,运用网络媒体做好

 正向信息传导;要选拔一批在信仰上,理论上、教学上突出的思政教师培训队伍,面向高校师生开展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提升师生的政治认同感;要面向高校全体教师坚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确保教师言论的准确性,发挥育人传导力量。四是在监督层面实行“正负”向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搭建良好的意识形态管理激励机制,对在此工作中敢抓敢管的相关人员给与认可,对不闻不问、放任隐患的进行追责问责,从而形成意识形态良好的管理架构。

 (二)主动抢占“ 四大” 阵地,丰富管理手段,掌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

 要在高校将“思想”阵地作为牢牢把控的重点区域,努力寻求意识形态工作与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结合点。第一,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阵地建设。从思想政治规律以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工作落地落实;在思政教育方面,要做好“横纵向”培训,纵向上开展思政理论课教育培训,横向上发挥高校二级单位的作用,开展针对性强、有学生思想工作特色的教育,形成纵横交织、严密紧实的思想宣传教育网络。第二,与校园文化结合,强化“第二课堂”阵地建设。积极搭建学生党建引领、道

 德践行、社会实践等各类平台,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突出对活动内容、资助对象的监督管理,鼓励组织开展观影教育、比赛竞赛、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积极、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净化校园思想风气。第三,与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强化宣传媒体阵地建设。对校内开展的各类研讨报告会、讲座论坛、外部培训实行“一会一报”审批制度,严厉杜绝不良思想在校园的扩散传播;加强对学校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的审核,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第四,与网络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结合,强化互联网阵地建设。高校应当化被动为主动,介入“微”阵地,尝试通过学校官方的微信、微博了解获取新时代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分析优势,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开展宣传,利用自媒体的特性,发布正能量信息,使师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引导和文化熏陶,逐步提升高校对网络舆论的掌控和引导能力。

 (三)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研判师生需求,掌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是否掌握话语权能反映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在舆论阵地中,必须掌握好“谁来说”、“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一是持续加强主流文化的引领。坚持党管宣传、党管

 舆论的工作理念,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媒体首要原则是扎扎实实在高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做好,才能占领制高点,在舆论场形成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大氛围。二是宣传工作要善发声、巧发声。要善于在课堂、科研领域、校园文化活动、网络阵地等不同渠道上发声,通过弘扬主旋律加强号召力,同时,要善于挖掘宣传高校自身的正能量事例,提升大学生的迎合度;在宣传中注重技巧性,不断创新方法和策略,多使用接地气的话语,积极跟进、关注社会热点话题,防止出现因为宣传不当导致青年人产生思想抵抗情绪,应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增进高校师生的认同。三是做好意识形态的研判工作。精确研究师生的思想状况,做到精准供给、主动出击,以点、面结合的形式建立师生思想状况的收集掌握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问题,做好先期分析、制定评判标准,为尽早介入、化解应对这些潜在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工作依据。通过研判,可以对苗头性、隐患性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切实防止负面情况和危机事件的发生。四是要把加强思想宣传与解决师生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师生需求的调研,围绕师生所思所想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高校群体中许多人产生负面思想问题往往是伴随着实际问题产生的,善于抓住问题根源,解决症结所在,让师生的困惑能够寻求到切实解决渠道,既能提高舆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的要求,

 从舆论导向和行动指引上都能够有助于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宣传思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进行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步入新时代以后,宣传思想工作以凝聚共识、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导向。然而,新时代思想多元、网络媒体迅猛发展、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宣传思想工作观念陈旧和手段落后等又影响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国共产党只有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绝对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认识和利用网络传播规律,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新宣传理念、宣传手段和基层工作,才能使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宣传思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进行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宣传思想工作放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实践中对

 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系统探讨,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代以后,科学定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要旨,深入剖析影响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路径,对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新时代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定位 作为一项以维护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为目的的宣传思想工作,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存在。但是,真正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并将其作为一个专门概念进行独立研究,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宣传思想工作,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宣传思想工作以不同的历史定位。

 在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当时的时代主题,为了实现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将开启民智、解放思想作为起始目标,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谈到了宣传思想工作,决议指出:“……宣传。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同时,还指出当时宣传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怎样使工人和贫民阶级对政治感兴趣,怎样用暴动精神教育他们,怎样组

 织他们和促使群众从事革命工作”,而所有这些宣传的共同目的,都在于激发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时代主题发生了改变,已由原来的实现民族独立转变为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而,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样如此,是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要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必须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改造,肃清旧有的思想残余,才能使广大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真正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宣传社会主义、凝聚价值为导向,唯如此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其制度也已初步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主题。然而,毛泽东同志 1957 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尽管建立了,但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被认可、被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此后党内的“左”倾错误不断膨胀,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促使党

 的宣传思想工作在这一时期以阶级斗争为导向,在与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的“互强”中,将“左”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时代主题再次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政治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这表明简单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极左理论被抛弃。同时,这一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转变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步入新时代以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重心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对全国人民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使其思想凝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可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定位转变为:凝聚共识,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服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的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然而,在新时代的历史境况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幻莫测,各种思想文化观念暗流涌动,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思想多元化凸显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艰巨和复杂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全面推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颠覆我国国家政权,扼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除了采取原有的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形式,还结合新时代的历史特点,对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包装,以影视、文化产品等隐蔽的形式涌入中国市场,这些东西表面看是“非意识形态”的商品,然而其内在却蕴含着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他们直接影响着国人传统的价值认知,威胁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网络媒体发展迅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任务艰巨

 新时代是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网络媒体也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宣扬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力手段。因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然而,我国现行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弊端重重,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力度也相对薄弱,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三)文化产品质量落后,不能反映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需要

 文化产品是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文化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日益凸显。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文化产品的质量,使其在价值引导方面偏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能更好地反映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需要。因为西方的文化产品在跨文化的傳播过程中,难免会将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渗入我国,影响我国自身文化产品的生产质量,威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四)宣传思想工作观念陈旧、手段滞 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外环境、承受载体以及宣传对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观念、工作手段就应该立足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时而变。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促使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宣传思想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是“务虚”,从而把其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正是这种长期的轻视,才使宣传内容脱离群众,官话、套话、废话连篇,宣传手段滞后,远远脱离了新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直接影响了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三、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升的路径选择 针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思想会议上围绕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义,为我们当下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一)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绝对领导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创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因此,解决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在总的指导方向上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各级、各部门也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绝对指导。

 (二)统一思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是决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先进思想的指导,而先进思想是一元的,不是多元的。因此,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多元凸显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这就得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够真正凸显其伟大的理论魅力。

 (三)科学认识和利用网络传播规律,使互联网的正能量得以充分彰显

 新时代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合理、有效,则有利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运用不得当,则会阻碍或者延缓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因此,在新时代的境遇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适应社会网络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充分彰显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产品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反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高质量文化产品,能广泛传播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催人奋进;相反,反映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低质量文化产品,则会广泛传播社会发展的负能量,使人走向堕落。因此,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决抵制低俗庸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引领风尚。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五)创新宣传理念、宣传手段和基层工作

 对宣传工作进行创新,是解决宣传思想工作观念陈旧、手段滞后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因此,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必须从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三个层面展开工作。因为理念指导实践,是推动实践发展的重要前提;手段是党开展宣传工作的基本,直接影响其顺利开展;基层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总之,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立足时代需要,正视问题,转变观念,科学探寻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创新宣传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凝聚民心、汇聚力量,不断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 1 -

 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写在前面

 2018 年世界杯足球赛北京时间 7 月 16 日凌晨落下帷幕。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给予了“这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界杯”的评价。

 在 7 月 15 日决赛进行之际,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足球外交”的消息。比如,他与来自 14 个不同国家的领导人共同在现场观看决赛,其中不仅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还有下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国埃米尔塔米姆等领导人。此外,普京还在 15 日会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美国(CNN)、德国(德国之声)和英国(BBC)等媒体也都发表相关评论认为,无论是普京本人还是俄罗斯这个国家,通过本次世界杯向世人展示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形象和面貌,而接下来则需要“将这种短期效应转换为长期的外交收益”。

 由此可见,体育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在塑造国家形象、增进国家间关系以及促进国际社会安全与和平等方面体现出了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作为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外交一直贡献着自己卓越的理念与实践、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建设。

 《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分析了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认识、战略谋划、体制机制准备、决策应对,还是在外交资源整合、国际话语权的把控以及体育文化传播方面,均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实现全面转型,从体育外事到体育外交,从部门战略到国家战略,从单一平面到立体格局,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塑造,从盲目输出到自信展示,全面融入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以更好应对日益复杂的体育全球化现象,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使命。

 体育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在塑造国家形象,增进国家间关系,促进国际社会安全与和平,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备受各国政府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头展开的系列元首体育外交实践,使我国体育对外交往更多地融入到了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体育人文交流、体育民间交往日益增多,在“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等重要的多边机制中,体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多边机制建构的助推器,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正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凸显新的功能,以更新的形式服务于国家整体的外交战略,并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面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使命,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认识、战略谋划、体制机制准备、决策应对,还是在外交资源整合、国际话语权的把控以及体育文化传播方面,均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改进与完善,以更好应对日益复杂的体育全球化现象,适应新时代中国

  - 2 -

 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

 价值认知:从体育外事到体育外交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与世界的全面交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奥运涉外工作从思想观念、机制体制、政策举措上都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给中国体育乃至中国外交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与世界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互动关系更加密切和深化,我国外交工作重点悄然转向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进入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时代。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领域实施的奥运战略以及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人们沉浸于百年奥运梦圆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中;同时,多年来形成的既有的工作思维惯性也使得人们并未清醒、准确地觉察到外交领域悄然发生的这一变化。

 这就使得我国体育事业深化改革的速度和进程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显得稍微滞后一些。这不仅在全面融入全球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发展乏力、后劲不足的状况;同时,体育对外交往工作也并未及时把握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外交领域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每年召开的体育总局系统外事工作会议仅仅将体育外事工作定位于“服务体育中心工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体育对外交往工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性和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关键性。

 1 对体育活动中的外交价值挖掘不够 在 2012-2016 年期间,体育总局系统每年举办的体育外事工作业务培训,主要是“体育外事管理工作相关重要法规、涉港澳台体育交流的有关政策规定、申办护照签证注意事项、外事公文规范、对外事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涉外礼仪基本知识”等最基本、最简单的与体育外事相关的程序性、行政性内容。

 在体育对外交往的实践中,上述所涉领域尚未充分认识并发挥我国驻外使馆外交官在推动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他们的体育外交价值。体育对外交往工作还处于被动配合阶段,缺乏积极主动性,未从战略理念、顶层设计、部门协调的高度及深度上挖掘、谋划体育对外交往在体育强国建设和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价值地位。

 2 对体育外交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不够 作为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中国的体育外交一直与总体外交紧密结合,且相辅相成。从著名的“围棋外交”、“乒乓外交”,到“亚运外交”再到“奥运外交”和“元首体育外交”,我国的体育为中国的外交事业贡献了卓越的外交新理念和外交新实践。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已有一些学者著书立说,阐述了体育外交的价值。相比于这些研究对体育外交的认知,体育对外交往的实践要稍显落后。然而,面对新的体育外交实践,我国又缺乏系统、整体、全面的理论研究,较为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外交理论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党的十九大以来体育部门意识到并开始重视体育对外交往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理论上、战略上的准备,并未适时的像旅游部门的“旅游外交”国家战略那样,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提出“体育外交”国家战略,进而也就无从采取更积极、更富有前瞻性的应对举措,进一步认识并夯实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在体育强国建设以及大国特色外交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深刻认识新时代体育对外交流的价值与功能 新时代,体育作为我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来外事层面上的对外交往功能已不能满足构建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战略需求,需要从总体外交的高度把握体育对外交往的新内涵、新价值、新功能。

  - 3 -

 首先,要站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中,深化对体育外交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积极探索体育外交自身的行为模式和独立工作规律,确定自身工作的结构比重。尤其是不能局限于具体事务,要适当地提升层次、目标与规格,着眼于与体育强国和国家未来国际地位的总体规划,谋划总体体育对外战略,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利益、政治利益。要着力于提升体育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体育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话语影响力。

 其次,新时代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需要突破传统的、固有的思想束缚,改革旧有的体育外事工作思维和模式框架,要将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放置于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体育强国建设的首要、大国特色外交的重要支撑的高度来谋划“大体育”外交战略格局,梳理“大外事、大开放”的观念。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体育领域全局上下解放思想、统一目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真正推动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的改革创新。

 第三,要着力总结我国体育,尤其是重大体育赛事对推进外交事业的重要价值,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体育对外交往工作的系列亲自带头实践活动,精准把握其战略意蕴和价值导向,加强体育对外交往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角度,总结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重视和把握体育对外交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和规律,提升认识,转变观念,保持体育对外交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统一,总结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体育对外交往工作理论体系,指导新时代体育对外交往的实践。

 二

 战略谋划:从部门战略到国家战略

 进入 21 世纪,我国体育外交的主体也由政府主导的一元外交转向政府外交、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外交工作新局面。无论是外交主体,还是外交客体,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外交需求。在面对多元外交的时代需求下,从机构建制角度审视我国的体育对外交往工作可以发现,目前还缺乏一个明确的主责机构,还未形成完善的体育对外交往管理体系。

 1 体育对外交往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从中央层面来看,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涉及到外交部、教育部、国家安全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多个部门。从地方层面来看,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涉及各省、区、市、县等多级管理部门。从现实情况来看,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导致体育对外交往运作上存在着各自为战的发展实况。主责机构的缺失直接导致体育对外交往主导战略的欠缺,而主导战略的模糊不清,又造成整体体育对外交往工作缺乏统一性、连续性与稳定性,进而难以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最大的合力。

 2 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机制尚不畅通 体育对外交往的能动效用需要长期的、持续的不断投入大量的资源,这种资源既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也包括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支撑。当前,我国体育领域正处于协会实体化改革时期,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民间社团之间的资源整合机制尚未建立,对外交往工作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机构对接、人员配备、经费投入上还不顺畅;畅通高效、协同合作的体育对外交往工作体系有待完善。

 3 实施体育外交战略健全体育外交运行体制机制 首先,体育对外交往要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方面积极作为,适时地向国家提出体育外交国家战略,全面、系统、规模化地服务于国家外交总体战略。要制定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计划,要做好体育外交战略实施中的主导思想建设和主阵地建设。实现“以大统小”和“由小变大”的双向战略建构。“以大统小”,就是在谋划体育外交战略时就应考虑到具体落实问题,使战略大而不空并且遥而可及。“由小变大”,就是要把各部门各地区的体育外交工作同国家外交总体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相互促进。

  - 4 -

 其次,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突破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单兵作战的现状,明晰中央级政府主责机构,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各领域、各部门的体育对外交往工作,做到中央与地方协同,部门与部门协同,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协同,国内和国际协同,政府与非政府协同,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形成讲求目标一致、权责一致、高效灵活的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对外交往运行机制,建立各部门、各层级、各要素之间通力合作、多元协同、融会创新、全面推进,实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部件标准、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调动和鼓励各方共同参与,不断拓展体育对外交流的范围。

 第三,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体育的合作互通和机制共建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开展“一带一路”国际体育合作。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部长会议机制。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体育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证便利化,推动赛事开放、积分互认、体育保险等合作,联合打造国际体育精品赛事,提升“一带一路”赛事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推动与世界体育大国、强国之间的体育合作向纵深发展,深化与亚洲及周边国家体育市场、产品、信息及服务的融合发展,加强与冰雪体育国家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开展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务实体育合作,推动与相关国家城市缔结国际体育伙伴城市。

 第五,完善双多边体育对话机制,推动建立更多合作平台,倡导成立奥运城市联盟,引领国际体育合作。支持体育行业组织、体育企业参与国际体育交流,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体育合作区、边境体育试验区建设,开发具有边境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赛事和体育嘉年华。

 三 交流主体:从单一平面到立体格局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以政府间为主导的传统外交模式,已不再能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公共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活跃并且日趋重要的角色。公共外交作为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已成为国际外交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达成的共识。在体育领域,除了政府组织外,一些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学术团体和个人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各类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民间交流已成为中国特色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民间交流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的外交功能。我们派出的出访团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承载着在国际体育舞台中发挥对外交往的身份与责任。

 1 体育对外交往中的外交意识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的国际地位日益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及活动逐渐频繁。

 2017 年—— 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总计审批出国团组1085起、11151人次;审批赴港澳台活动73起、900 人次;审批在华举办的 A 类国际体育赛事 124 起、国际会议 11 起。

 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体育对外...

新时代妇联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

 

 新时代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

 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国内外局势发生深刻变化,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国内各个高校,并成为高校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针对民族宗教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理论,开创性的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工作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稳定校园和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高校民族宗教的主要特点 我国拥有 56 个民族,宗教信仰复杂,信教人数众多,据统计,我国现有信教公民近 2 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 15%,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严峻。在 2015 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及 2016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具有长期性、民族性、国际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以及社会作用双重性等特点。具体到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中,民族性、国际性、特殊复杂性等同样显得尤为突出。高校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民族宗教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宗教工作。

 二、新时代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 )高校对信教学生动态掌控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针对信教学生,各大高校普遍开展了谈心谈话、重点学生管控等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查谈话中发现,信教学生去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的比例较低,学生不太注重参加宗教的集体性活动,或者活动比较隐蔽,具有私人化的特点。大学生宗教信仰很难发挥群体宗教的功能,一般不会对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产生影响,但与此相对的是,学校也就很难真正去管理和掌控信教学生的宗教活动动态,以及了解这些学生的宗教价值意识。当不法

 分子利用宗教引导涉世未深的学生危害学校和谐稳定和社会安全稳定,学校往往会陷入到被动应付突发事件中。

 (二)学生对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界限没有明确的认识

 什么是民族文化,什么是宗教文化,二者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对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认知。部分学生会狭隘的认为,宗教文化便是民族文化,宗教活动不过是民族的传统习俗,学校不应干涉这种习俗文化。这种思想受到民族自治地区环境的影响,在其生活学习环境没有进行改观,导致在高校的学习中对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二者关系仍然没有成熟的、清晰的观念。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部分宗教文化融入到了民族文化中,二者有着紧密联系,却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应理性的看待和正确的区分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

 (三)宗教文化在网络世界生根发芽

 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获取消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与多元。同时,不法分子也将目光放在了網络这一平台上,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的隐蔽性、便捷性去传播一些邪教内容、不实谣言,这给辨别能力较弱的高校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引导。在网络上,高校很难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各种微信家族群、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向高校学生传播

 宗教思想,宗教文化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开始了再一次的发展,而学校对微信家族群以及公众号是没有有效的管控的。宗教文化在网络平台上传播是极其快速的,加之部分民族学生对宗教文化有较强的归属意识和部分高校学生信仰的匮乏,网络时代下,宗教文化在校园扩散,高校信教人群增加。网络不应是不法分子的法外之地,也不应是邪教组织肆意散播虚假、邪教消息的传播之地。

 (四)政策宣传普及度不高

 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宗教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应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时期,高校也开展了相关的政策宣传工作。各高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影响作用收效甚微。整个宣传工作仍然以教学内容为主,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运用,教育手段大多停留在应试课程的宣讲,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思想上的拒绝,缺少对书本知识的深刻理解。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教育之本,导致民族宗教政策在学生中宣传普及度受到一定影响。

 三、积极做好新时代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对策 在 2016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宗教工作规律并指出,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关键是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这一重要论述为贯彻

 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指明了着力方向,高校在开展民族宗教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导”,必须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高校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活动,提升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校在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科学无神论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融入到课程学习中,融入到社区管理中,融入到学生活动中。

 (二)建立健全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规章制度

 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当代正确处理和解决宗教领域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根本途径。高校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将民族宗教工作摆在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位置,使高校在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过程中做到有制度可依、有章可查,不断提高高

 校针对民族宗教活动的主动应对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纪律意识,学校内不得从事宗教活动,校外也只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宗教活动。

 (三)推动民族文化融合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与我国核心价值体系交融也在不断地交融发展。高校应着重将时代特点、本校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一批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和团结互助。比如,举办学生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演讲等校园文化活动,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

 (四)借助新媒体,创新推动民族宗教工作

 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互相沟通交流的主要媒介。借助新媒体,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已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用新媒体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工作内容就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主动的接受、吸收,而不是排斥和反对。高校可以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学生喜爱的新媒体为主要渠道,发布与民族宗教有关的

 政策、理论知识、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和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在探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借助新媒体这个抓手,可以极大改善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模式,推动民族宗教工作上升到新的台阶。

 (五)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應该抓住“关键少数”,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在对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之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宣讲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学生尽快成长起来,成为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并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发挥引领带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作用。

推荐访问: 妇联 新时代 对策 面临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