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5篇)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5篇)

时间:2022-11-21 15:20:09 来源:网友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5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山东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5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5篇)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山东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山东面临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较脆弱的严峻形势,这必然会成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建立具体的制度保障;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并以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等措施来实现。关键词]生态文明;问题;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山东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战争的威胁、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1]。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省份,山东应当在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省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山东要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目标。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山东由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省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跨越。要实现这一跨越,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使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等相待的观念;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权利上的公平和谐观念;树立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新的消费观;推动山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山东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二、山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包括生态伦理素养与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的生态精神文明建设,还包括发展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等。因此,本文从能源资源形势、制度建设、公众生态意识等方面来分析一下山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能源资源形势严峻1.资源利用率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山东能源消耗占全国的1/10,能源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在资源开发中,一些地方没有系统、科学的长远规划;一些矿山企业开发水平不高,过度开采现象严重。另外,不顾后果、

  粗放生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新技术产业份额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专利匮乏。2.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后备资源极度匮乏。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平很低,人均水资源量是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耕地人均仅有1.15亩,人均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左右。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49%。到2010年,全省45种主要矿产将有33种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这种资源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要求。3.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依然较大。在三次产业比例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金融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还比较初级。另外,在第二产业中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4.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首先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较严重。另外,排污总量大与环境容量小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了带来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固体废物处置率低,电池、废旧电器等污染加重;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大,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不容忽视;室内污染危害加大;辐射和电磁安全亟待加强。(二)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些年来,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山东省已经先后制定了《山东省环境保护条列》《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为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但生态法律体系还须健全,一些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处理还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针对生态破坏的法律较多,而针对生态安全的预防性的法律较缺乏;有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政策制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三)公众“生态意识”亟待提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任重道远。据调查,很多人患有“节约冷漠症”。比如我们对办公室的空调、灯、电脑经常开着不关无动于衷;对家里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待机状态熟视无睹。从消费观来说,大家刚刚富裕起来,消费欲望很强烈,自己消费自己享受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往往会导致高物质消费泛滥。而个人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这样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山东省的环保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公众普遍的环境素养与法律意识还不强,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的教育亟待加强。调查显示,山东省公众比较关心我们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但是参与度不强,一方面,由于公众参与主要在政府主导下,往往很难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志,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另一方面,有些群众对如何参与一无所知。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建立具体的制度保障,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并以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等措施来实现。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提高人口的素质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主动者、实施者。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实现生态文明的程度。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程度同人口素质是成正比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要求人们树立新的道德观、伦理观,这就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教育能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科技、法律人才,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实现山东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山东生态文明建设。(二)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决策者、管理者、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山东民众的环境意识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应积极探索采取各种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应把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应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加强对生态保护知

篇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幸福、关乎

  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越来越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生态法制建设和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急剧残疾,西方国家工业化快速推进,经济规模迅速增大。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过度地消耗着这自然资源,大范围地破坏着自然生态,大量地排放着各种污染物,造成了日趋枯竭的资源问题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挑战。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由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许多时候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有效地回应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因此如何加快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突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显得非常迫切。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虽然各种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人均资源相当贫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多种重要资源短缺,加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具有较高的需求,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1】。(一)我国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我国有3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万人饮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着质量不达标的空气等都表现了环境对人们的危害。2环境纠纷威胁社会稳定。随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关注的提高,和对政府解决环境问题充满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处理不当或久拖不解决,引发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从而危及社会安全和稳定。3环境权益维护依然艰难。我国环境损害民事赔偿和司法救济体系尚不健全,环境法律对违法者的打击和震慑力度不够,一旦面对环境损害和环境纠纷,受害群众维护基本权益就很难。(二)我国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增长付出了过的的资

  源环境代价。2、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使得资源环境付出代价过大。总体上,我国经济建设还没有按照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严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3、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使得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因为环境基础设施问题,环保旧账尚未结清,便又欠下新帐。4、科技支撑不够。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20%-40%间,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0%-90%的水平,造成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过高【2】。(三)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退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国森林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草地退化依然严重,矿区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破坏尚未得到有效制止。2、生物资源濒危日益突出。栖息地和环境改变及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我国生物资源濒危问题日益突出。3、生态保护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建设滞后,科研力量有限。生态监测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一)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1、扩大公民环境权利,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新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要承认群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决策参与权和环境政策监督权,确保公众有效行使环境权利,建立政府监管、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新型环境保护综合机制,从而形成环境保护的最大合力。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环境损害赔偿不仅体现了维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环境、恢复环境的需要。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3】。(二)在环境保护方面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1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倒逼作用很先导作用。提供环境准入门槛,认真落实规划环境评价要求,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程跟踪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评价与验收管理机制、环保部门上下级联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加大积极结构调整力度。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科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4、加强环境管理,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持既定的减排任务和目标,实行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违反环境保护法规上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的要坚决查处并惩罚。5、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4】。

  (三)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1、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及标准体系。2、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护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3、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拓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建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4、增强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参考文献:【1】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2】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3】胡荣桂环境生态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4】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共湖北省党校,2010

  贺州学院

  理学院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题目: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4——2015学年第

  一学期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姓学名:肖金妹号:1210511031

  任课教师:吴继寿日期:2014年10月28日

篇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论文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1、生态文明的阐述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使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社会文化伦理形态。对于生态文明目前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人类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个阶段,也是第四种社会形态。2)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形态。这四个文明共同支撑起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和谐大厦。其中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就如同大厦的地基一般,精神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智力源泉,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良好社会环境的提供者,而生态文明则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其主要是指生态文明所倡导的一种与对自然进行长期掠夺式的野蛮的开发相反的理念,其倡导的是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生态文明从制度属性的角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社会主义倡导的是社会公平发展的原则,而生态问题实质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只有倡导生态文明才能有效解决生态问题,从而解决社会发展

  中人与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总而言之,生态文明不管是何种理解、何种体质、何种形式,其所倡导的核心理念都是不变的.,就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2、我国生态文明现状虽然我国现阶段也处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2.1为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过度掠夺,导致资源严重匮乏我国本身属于人口大国、资源严重短缺型国家。我国大多数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类的煤、油、天然气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资源严重匮乏。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长期盲目采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结果下,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与经济发展的增收严重不平衡,导致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总量直线下降,可再生资源也同样如此,出现了后续经济发展“力不从心”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严重。森林资源自古至今是我国百姓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现今社会由于造纸等各种工业需要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严重,加上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幅降低;随着经济利益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力使得草场地面下的矿产资源破坏严重,过度开采、过度放牧等现象导致我国的草地资源退化非常严重。(2)可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紧逼耕地红线。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由于各种污染造成的耕地不可用而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可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已经到了步步紧逼耕地红线的标准。(3)水资源严重匮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位列全球

  121位,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这些还不是全部可利用的资源,除去一些不可利用的淡水外,我国可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度不均匀。随着各种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当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这些都导致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和短缺,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4)矿产资源严重短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当前属于粗放式开发和发展,导致我国的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开采量逐年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到2010年,我国可以保证消费和发展需求的矿产只有21种,其他矿产资源需要不同程度地从他国进口,随着开采程度的日益加剧,进口量也日益增多。

  2.2环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某些方面反而加剧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头疼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大力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使得国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甚至到了举家搬迁的地步。最为明显的为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和水污染。2.3各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各种自然灾害数量却有增无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人类的开发活动给打破,从而导致自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的下降。自然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当地的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影响。3、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分析虽然我国的各种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等严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下面我们将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3.1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各项经济指标都非常完美,

  但就是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从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一直处于非常贫困时期,国家和人们非常迫切地需要解决经济问题,再加上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以大量消耗各种自然资源和破坏各种生态为代价实现增长的局面,造成了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

  3.2国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生态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只有和谐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甚至到现在,我国的国民被培养成了一种经济发展中的赚钱机器,甚至有人会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其他都可以先放一放”的思想,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垃圾满地等现象频发。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获得利润而减少污水处理措施,直接进行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3.3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之一,也是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大量治理各种污染的重要保障。我国在一段时间内过于追求发展经济,忽视对一些排污处理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忽视企业自身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从而造成我国在这方面的科技水平不够高,导致我国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无法对污染进行处理。3.4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由于对经济的过度关注、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对一些具体的排污处理措施的处罚规定不够细致,使得这些企业对法律法规有机可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为重要考核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远远强于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法律法规执行严重不到位。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我国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将对此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4.1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过去我国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环境的保护程度,一

  直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对经济固然具有巨大作用,但是却不具有可持续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过度污染都是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造成的。当前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得到和谐发展。

  4.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固然是一种可以改变的局面,但是也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持,只有国家和企业对环境污染处理和资源过度开发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才能达到彻底解决的效果。例如污水处理均需要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当污水符合排放标准之后方可进行排放。4.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任何事情的执行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对相关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罚。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罚,绝不姑息。4.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文明意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百姓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够强。在经济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百姓生活具有重大作用,此时往往很容易忽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使得国家经济和百姓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国民生态文明意识方能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5、结语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社会形态,需要社会各界、各方面协同合作,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才正式形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之奋斗。

篇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生态文明建设中问题的对策探讨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一)加快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重心要向基层倾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破。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积极稳步推进环境管理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

  加快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

  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抓紧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以上,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

  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

  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

  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

  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

  这就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佘众参与制度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

  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

  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201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天气,许多城市

  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

  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

  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

  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对外发布监测数据。

  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动PM2.5纳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

  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

  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轻重的环

  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

  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

  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

  利益无法分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

  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

  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在人

  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

  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一个文明时代引发出了很多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必须用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运行方式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所以农业文明才取代了远古文明,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引发出的一个自己无法克服的矛盾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资源与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而今天地球资源环境的支撑能力或者承载能力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了。但同时,人类不会、也不能停下发展经济的脚步,因此人类的唯一出路就只能是摒弃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去寻找一条能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篇五: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经济大视野2010.98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继从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党代会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对长期以来主导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科学总结与不断升华。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即树立符合自

  然生态法则的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将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进步的需要应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即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及其制造、使用和废弃的整个周期中要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及其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为目标。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与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喝的却是受到污染的水

  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且因忽视生态文明使我们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那么现代化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们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这使我们面临的生态压力和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往往是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凸现的时期。如果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的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上的。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路军(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西安710061)作者简介:路军(1962-),男,山西五寨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编辑。摘要: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念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A00-7408(00)09-0080-03经济大视野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继续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视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于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增加了规范的难度。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放任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生态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生态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数量快速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

  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同时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乏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且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的特征。第三,生态问题与贫困等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生态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态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治理已逐渐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

  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生态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三、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对策思考第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安全,而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置于发展的本质问题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断提升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予自然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使人们认识到人既可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善待自然增强对

  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们要转变以往旧的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为此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人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容量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绿色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

  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2010.98182201.9西部大开发与建设西部强省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第四,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一方面要修订、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空白、当、失乏力、自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四是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

  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参考文献:[1]马世俊.中国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8,(8).[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3:328.[4]廖洁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0.[5]李应振.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徐晓宗.试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J].社会政治研究,2006,(4).[责任编辑:辉]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宇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目前陕西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作为西部发展龙头之一的副省级特大城市,也有50个经济发展落后、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名单的“国定贫困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悬殊。分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探寻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有助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概况1.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快速发展,全省GDP由1978年的81.0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851.32亿元,人均GDP由291元增加到182

  46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分别增长了15.19倍和11倍。但各地增速悬殊,从有效剔除各地基数差异的相对发展率指标来看,1978-2008年间陕北的延安、榆林分别是1.84和1.68,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铜川依次为1.43、1.04、0.84和0.83,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和关中的渭南仅为0.55、0.48、0.40、0.52,“陕北跨越发展、关中居中发展、陕南滞后发展”的态势明显。各地发展速度的差异改变了陕西区域经济格局,扩大了各地经济发展差距。从三大地带视角看,1978年关中人均GDP357.79元,陕南216.66元,陕北188.41元,陕南及陕北皆低于全省平均值,陕北最低。到了2008年,陕北人均GDP达31387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2%;关中为18437元,略高于平均水平;陕南人均GDP仅为8593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陕北地区后来居上反超陕南及关中。关中、陕北、陕南人均GDP的比值从1978年的1.74:1:1.07变化为2008年的2.15:3.65:1,差距明显扩大。2.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综合评价。为全面准确认识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笔者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开展进一步分析。借鉴陆大道1997等多位国内学者使用的指标体系,结合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区域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选取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人均利用外资、人均道路长度、人均客货运量、百人拥有电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存款余额、万人拥有病床数等16个指标,构建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借助SPSS软件对2008年陕西11个地市(区)有关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陕西省11个地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如表1所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王恩胡,高全成,殷红霞(西安财经学院,西安710110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0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XJA790007)作者简介:王恩胡(1966-),男,陕西乾县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等;高全成(1957-),男,河南洛阳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殷红霞(1967-),女,陕西周至人,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区域差距逐渐加大。究其原因既与各地要素

  禀赋差异有关,更是由于体制转型后市场机制的循环累积效应和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偏向所致。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欠发达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增加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同时要发挥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应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对口支援。关键词: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8(21)9-82-3

推荐访问: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对策 文明建设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