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

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2-10-24 08:50:1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护理的要点。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0例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并观察其情况,分析护理的效果和要点问题。结果:患者的肺不张现象在2-3天得到复张,同时未出现并发症现象,患者的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则在俯卧通气后显著改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患者相关情况,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常见,而引起其病发的原因则包括肺内和肺外等多种因素,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同时患者多伴随有明显的顽固性低血氧症,此时如何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降低其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相关情况,就对于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则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展开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相关经验供临床参考,现将研究详情作出整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0例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的年龄为38-61岁,平均年龄为(46.32±2.03)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6例和14例。患者均因为不同原因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包括百草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本文次研究前均已经对患者家属说明了研究概况,其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首先针对入选患者情况均实施评估,排除其存在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即急性出血、颅内压增高、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对患者均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俯卧位通气的频率则按照患者的氧合改善程度和患者耐受程度确定,一般在俯卧位通气两小时后需要对患者进行1小时的仰卧位通气,改变患者体位时则需要由至少3名医护人员协助完成,一期避免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同时在俯卧位通气后需要對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或并发症时则需要及时处理其并发症,进而促进患者及时恢复[1]。

1.3观察指标

观察俯卧位通气的效果,即分别在通气前、通气1小时、通气4小时、通气8小时、通气24小时观察患者的pH值、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分压)、PaO2/FiO2(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此外针对患者的肺不张恢复时间、护理中的并发症现象等进行观察和统计[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中计量资料用()统计,使用t检验,检验后P值在0.05以内表示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1.0软件。

2 结果

本次入选的40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俯卧位通气,患者的肺不张现象在2-3天得到复张,同时未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现象。患者的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则在俯卧通气后显著改善,其详细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及时治疗和干预对于患者的及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研究已经证实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情况。本次研究则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主体,针对其俯卧位通气护理的相关情况实施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肺不张现象在2-3天得到复张,同时未出现并发症现象,患者的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则在俯卧通气后显著改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俯卧位通气可帮助患者的相关情况得到改善,而通过不断对其详情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产生护理效果的机制在于:其通过改善膈肌的运动方式,使得功能残气量增加,帮助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引流,从而减少其影响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性,并减少患者纵膈心脏等对于肺部的压迫,最终改善患者多种相关指标,利于患者的及时恢复[3]。而俯卧位的实施和护理的要点问题在于:实施俯卧前应该对患者或家属说明俯卧通气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告知患者俯卧通气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而尽可能取得患者认同,使其在通气过程中可良好进行配合。通气前对相关的导管和引流管则应该做好固定,按照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进行结合,确定是否需要对患者使用镇静剂,并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做好准确记录[4]。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体位变化时,需要由至少3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操作,其中1人站在床头对患者的头面部进行保护,另外2名操作者将患者移到床的一侧后,将相关管道理顺,并完成仰卧-侧卧-俯卧的转化,俯卧后则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在面部下方放置软枕,再次确定相关导管无脱落或压迫等异常现象,则开始对患者进行通气,并记录其相关的参数[5];此后临床应该适时对患者进行排痰处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此外需要对患者做好皮肤等相关护理,以期避免并发症发生[6]。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患者相关情况,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需引起临床重视,并及时对患者展开相关干预。

参考文献

颜春燕. 关于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的应用研究及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5):294-294.

邓洁, 黄力, 黄冠宇,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J].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2):106-109.

米洁, 黄桃, 高西. 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 46(14):1904-1906.

杨燕妮, 杨雪平, 郭素云. 早期俯卧位通气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护理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4):40-41.

董晨艳, 陈海燕, DONGChenyan,等. 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9):249-250.

吴玉萍, 林小洁, 黄海燕. 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效果[J]. 广东医学, 2017, 38(5):811-813.

推荐访问: 俯卧 通气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