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健康风水住宅让生活更和谐

健康风水住宅让生活更和谐

时间:2022-10-23 18: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我们的祖先认为世间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重视观察自然现象,“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同时发现“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故称“五行”。观察祖国大地的地质和地貌,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也与

“五行”相吻合,并与人身、人性相结合,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古人根据这些“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形成了流派众多的风水学。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局限,风水学中的糟粕很多,但其中也不乏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认识。一些建筑风水学的操作方法,在今天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人类在进步,科学在发展,“风水”在变迁,我们不能教条地沿用古人的经验。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去伪存真,推陈出新,才能让风水学为和谐社会,祥和生活服务。

刘盛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前同济大学建筑环境工效学研究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建筑学,人体工程学、风水学、环境学、建筑风水学的研究,从事建筑学教学和理论研究以及规划,建筑、装潢和环境设计工作。

韩增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宣传顾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方法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副理事。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易学与建筑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1992年起,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易国学院院长。国学管理与国学养生的倡导者,我国中医文化学科的创立者和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儒道佛医四家养生学术的研究,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项。

城市,昔日风水已变迁

刘盛璜

让我们以上海为例,看看一个城市的风水变迁。

上海,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

100多年前,上海建埠,出现资本主义市场,小渔村渐渐变成了十里洋场。新中国成立后,繁荣的上海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商业中心。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更使上海成为了国际性大都市。50年前,坐在黄浦江边,足可及水面,夜晚遥看浦东,星光点点,可闻鸡鸣狗吠。那时汽车很少,建筑很低,郊区满是菜花黄、泥土香,蓝天白云,流水潺潺。

现在呢?睁开眼到处都是人、车、房,偶尔见到路边大树,市区绿地成了稀缺景观。建筑森林使黄浦江变成“大水沟”,人民广场变成了“大盆地”,南京路成了“钢筋混凝土墙街”,整个上海像一个透气性越来越差的“金丝鸟笼”。

建筑物、水泥路的增加,使五行中“金”和“土”的元素增加了:农田减少,使“水”和“木”减少“火”增加:人群增多、汽车增多,二氧化碳量增多、氧气减少,使市民的心血管病,肝病,呼吸道病增加了;城市拥挤、工作繁忙、节奏加快,火灾危险性增高,市民容易情绪急躁、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

房屋,人的第三道防卫线

昔日的环境风水变了,人的行为习惯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这些变化,学会适应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自己。

人类在进化中生就了皮肤,这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卫线。进入文明社会,有了衣着,这是“第二道”防卫线。每个人一生中有2/3的时间在建筑物里度过,房屋可谓人的“第三道”防卫线。地球的水层和大气层,则是地球一切生命体的“第四道”防卫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第四道”防卫线。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出量、扩大绿地、保护湿地、保护水源、控制地下水流失,控制城市人口密度等,是保护城市变迁过程中风水不被过度破坏的必要措施。

至于房屋这第三道防线,与人体健康更有密切关系,在我国民间历来有“吉宅”和“凶宅”之说。按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健康”和“不健康”住宅。无论哪种说法,居住环境质量如果与居住者不适应,就可能得“房屋病”,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什么样的住宅环境质量才是健康的呢?

第一,居住环境要适应居住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要求。大环境首先应该是适宜居住的,“环境清静绿化好,空气清新水体好,交通方便生活好,价位适中管理好,房型大小品味好,层次适合邻里好”。这就是健康住宅的大环境。

第二、住宅形态,方位、大小、层数、高低,要和居住者的家庭情况相匹配。“适者为住”,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健康,从居住行为习惯获得

那么,大多数居住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普通城市居民,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呢?以下依据风水学理论提出的建议,大家不妨一试。

1 多接地气 城市居民要改变生活习惯,多接触大自然,多到绿地走走,就是民间说的要“接地气”。尤其是住在高层建筑里的居民,更要注意增加室内绿化,多养殖水生植物。

2 注意通风保温 要尊重建筑风水,信而不迷,搞好室内环境,加强自然通风。住高层的人要加强室内保湿,住房不宜长期空关。注意外墙隔热和保温,调节门窗开敞,实现建筑环境的阴阳平衡。

3 选择好“气口” 根据家庭成员,尤其是户主的性格,照顾家庭成员,选择住房的方位、层数。选择好的“气口”(有形风经过的洞口),要注意避免被东面、南面(尤其是南面)的住宅挡住东南来的气流。少选择城市主干道旁的住宅,避开汽车尾气、噪声等污染,尤其不宜选择城市道路和小区道路(“气道”)直冲大门的住所,特别是底层人家。

4 选择适宜楼层 居住层数以2层至10层为最佳,这个高度可以开窗见绿,并接触到乔木排出的氧气。如果是高层住宅,也最好选择中上层位置,防止高层建筑带来的“地滚风”(沿着地面吹过的风)落物,直接伤及底层的居民,也防止“爬山风”(沿山体向上爬的风)将底层的‘生气”带走。

5 选好住宅外形 宜选择建筑形体比较方正的住宅如果不规则,则宜南窄北宽,北高南低,以确保日照。防止西北方向“缺角”,因为西北向“涡旋风”(遇山坳处形成的风)不利健康。

6 多搞室外绿化 最好多在住宅旁种树,注意要不影响日照,南面以种落叶树为宜,北面宣种常绿树。至于种什么树种,民间也有讲究,比如“前不栽桑,后不种柳”,将“桑”和“丧”联想,将“柳”意会“摇摆”。有人喜欢在院内种枣树、石榴树,寓意多子多孙。这些都只是心理因素,不必深究。

建筑选址,天人之和少疾患

风水学说与科学,哲学的关系风水学说,是关于生活环境的学问。风水中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在实用的层次上,风水学说蕴含着前人对地理环境的朴素认识,以及对建筑领域诸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中,涉及到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离开科学,就难以理解风水学说的基本内容而陷于迷信。在理念的层次上,风水学说大量吸取了易学哲

学的理论和观念。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易学理念,是中华文化各个领域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聚落选址的最佳格局,叫做“背山、面水、向阳”。按照这一原则所选择的建筑基址,有利于形成优越的小气候和良性的生态循环。在这样一个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中安家落户,上应天时,下取地利,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健康。

此外,想要挑有利健康的好地盘,就不能不了解风水中建筑选址的四大基本原则:“相形取胜”、“辨方正位”、“相土尝水”、“藏风聚气”。

相形取胜原则

指通过对山川地貌、地理形势等自然环境的勘察比较,而选用其优胜之地。与此相应,风水理论还提出了有关建筑选址的许多禁忌。其中属于避开自然方面有害因素的某些禁忌,实际上是对古人长期生活经验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例如,《阳宅十书》曰:“凡宅……不居百川口处”,指的是在古河道的交会处,不宜建造住宅房屋。现代科学表明,在古河道的交会处,正是放射性元素沉积较多的地方。其中所沉积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和钍,两者的衰变物则是镭和氧,它们都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自然因素。

在风水理论中,将建造于某些自然环境禁忌之地的住宅称作“凶宅”,民间又称作“鬼屋”、“癌屋”等。这是一种无论什么人住进去,都会使人生病的建筑。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这常常是由于其地下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氡气或强电磁辐射,或者是由于其建筑材料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类似辐射的缘故。

辨方正位原则

风水中的方位系统,有自然方位、社会方位与文化方位之分。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的是自然方位与社会方位。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各种易学文化方位系统,只具有文化心理方面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化贵中、贵正,并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为四正方位。

风水中的“辨方正位,以正朝夕”,就是指通过立标杆测量日影或运用罗盘定位的手段来确定四正方位。比如,在以正阳为基准的方位系统中,山之南坡、水之北岸可以见到阳光故而为阳,山之北坡、水之南岸见不到阳光故而为阴。正阳方位为最佳,因为在中国所处的北半球纬度上,冬至时由于正午方向的太阳距离地面最低,阳光可以较多地射入室内,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夏至时由于正午方向的太阳距离地面最高,以及大屋檐的遮挡炎热的阳光不至于直射到屋里或较少地射入室内。因而,北面南的房屋(即北房,又称正房和堂屋),可以收到冬暖夏凉之效。

相土尝水原则

直到今天,民间还流传着“水土不服”的说法。所谓“水土不服”,主要是就水土质量而言的。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同当地的水土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和其他生物体一样,都是地壳物质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体的物质组成和地壳的物质组成之间,始终都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

如果某一地区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分布得不均匀,并且超出了人体所适应的正常变动范围,即人体所必需的某种化学元素的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相应的地方病。诸如,克山病,甲状腺肿、大骨节病等。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中缺碘,所以我国普遍提倡使用加碘盐。

藏风聚气原则

建筑选址,除了水、土之外,最重要者莫过于气。风水中所说的“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有利于人体生存的新鲜空气之“气”。一幢住宅,若是处于充满有害气体(如民间所谓的“瘴气”)的外空间之中,或者其室内空间的通风性能不好,污浊空气出不去,新鲜空气进不来,就无异于使其主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这样,住在里边的人,轻者会生病,重者会致命。

风水中所说的“藏风聚气”,应为避开有害之风,有害之气,而藏聚有利之风、有利之气。按照这一原则,对建筑外环境的要求,主要在应避开有害气流的影响方面。即要格外注意室外空间中干湿气流和当地季风乃至台风的方位走向,此外,现在还有空气污染的问题。然而,在一些现代建筑中,这一点却往往被忽略。例如,由于超高层的钢架玻璃幕墙建筑的出现,会在建筑物之间产生人为的有害气流。这种气流,要么是直接将行人刮倒甚至旋到空中而跌伤,要么是因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使得楼上的玻璃像秋风扫落叶似地纷纷落地,危及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住宅建纨,合理设计利身心

韩增禄

住宅建筑之间的相互距离,住宅内部的空间分割、通风采光,及其外部环境的绿化状况等方面的规划设计,都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渴望健康的购房人不可不看。

空间大小适宜

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特别注重人在行为心理上的感受是否适宜。在住宅建筑的高矮和室内空间的大小方面,强调阴阳之和,并主张以适当为宜,不提倡盲目地追高求大。《吕氏春秋·重己》曰:“室大多阴,台高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

居室内部空间过于狭小,会使人产生憋气烦闷的感觉;居室内部空间过于高大,又会使人产生空荡凄凉的感觉。大小适宜的居室空间,则会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然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则是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行为:在城里,有些居室的跨度本来就不高,其主人却还要下铺地板,上吊天花板,使得室内空间更加局促在农村,有人出于盲目攀比,将卧室的空间跨度不适当地增高加大,实乃蛇足之举。

自然采光良好

风水理论有“望白”(又称“过白”)之说。室内有无“望白”,是指人在背靠室内的后墙从门窗向外望去,能否直接看到天空。若能够直接看到天空,就叫做有“望白”,所看到的室外天空越多越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采光”要良好。反之,其“望白”甚微或者根本看不到室外的天空,则属室内多阴之列。

由于楼房距离较近而缺少“望白”甚至没有“望白”的情况,在中国的城乡建筑中普遍存在。一个人若是长期住在不见天日的房屋里,而又缺乏户外活动的话,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压抑,从而感到憋闷,烦躁,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病。有的人,宁愿扩大室内的一块空间而不惜牺牲头上的一片蓝天——搭天棚、封阳台。此外,有的是由于楼距较近而被前面的高楼挡住了视线,而失去了“望白”,甚至直接影响到室内的采光。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一样,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实在为条件所限,所住居室无法拥有合理“望白”,居住者最好每天都到阳台上或室外晒晒太阳。

注重私密性设计

中国建筑文化所讲究的“内外有别”,在现代建筑学中叫做“私密性”。“私密性”,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然而,现在有些住宅建筑的设计,恰恰忽略了这一“私密性”问题,甚至在卫生间的设计中也以追求“透明度”为时尚。在一些建筑设计上,要么是让人从住宅的门口就可以从外面直接看到卧室内的床上,要么是把室内卫生间的门和墙体都设计成透明度极高的玻璃体。住在这种房子的人,还有什么宁静祥和可言?

室内通风良好

风水中建筑选址的“藏风聚气”原则,体现在住宅设计上,主要是

要求注重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如果由于楼层过高不能开窗,空间布局不合理,过度使用电器、过度装修等原因,导致室内空间密封程度过高、通风不畅、有毒气体过量,这样的豪华住宅,由于种种违反自然的行为,已经将原来的吉宅变成了凶宅,无异于一口活棺材。中国风水中所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凶宅,正是指的这种对人体健康直接有害的住宅。据科学调查,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要比室外严重几十倍。而一般说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

绿化环境和谐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就易学文化而言,以易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崇尚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之和的和谐理念,倡导“贵人重生”、“重命养生”,“乐生恶死”的尊生之道。就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来说,如何规划,设计和实施室外环境的绿化建设,则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课题之一。这里涉及到如何协调住宅容积率和绿化覆盖率的关系。设计良好的住宅小区,会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绿化覆盖率,会处理好停车场用地与绿化用地的关系,会安排协调好绿化用地与健身休闲用地的关系,在住宅小区绿地中草坪、乔木、灌木的种植比例上也会动脑筋。一般情况下,在住宅房屋向阳面的门、窗附近,适合种植落叶乔木,而不宜种植松柏之类的常青乔木。因为,落叶乔木冬日叶子全落而不挡阳光,夏日枝叶繁茂可提供阴凉。

居室装潢,茅舍却能多百岁

装潢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普遍性的家庭装潢概念出现在20世纪末,上海要早一点,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了早期的家庭装潢行动。那时候的装潢说不上设计,主要依靠“马路施工队”。90年代后期发展到了全民装潢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商品住宅的发展,中高档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发商不惜重金打造各种风格的“样板房”,主人也煞费苦心,追求“北欧风情”“田园风光”“古典简约”。

今天,人们把装潢的精力主要用在了表现形式上——将室内“打扮”得更美观更上品,其实这不该是装潢的真正目的。人类的有形活动是为了无形的生活目的,买房子是为了住得舒适,安全和健康,装潢也是如此。通过装潢,使环境适合主人的需求,使主人获得舒适且健康的生活,这才是根本目的。

豪宅长寿少

实践证明:物质力量是有限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家庭装潢不必追求形式,不宜过分豪华,豪宅反而对健康不利。

人和环境始终处于交互作用状态,人虽然没有直接“吃”房子,但构成房子的各种物质,始终与人体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然界里,小雀筑小巢,大鸟居大穴,小鱼游浅塘,大鱼潜深海。对人来说,过分高大的住宅,尤其是太大的卧室,会加速人体能量的发散,是伤身体的,特别是对老年人。一般120平米以上的住宅,不适合单独给两位老人居住,否则老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冷漠感。

另外,过分大的住宅,进深也大,不利自然通风和采光,阴阳不平衡。阳光进不来,阴森森的,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住宅装饰如过分追求豪华,不仅很多饰材可能不环保,含有不同程度的有害物质,而且过分使用恒温恒湿防风的舒适性设备,也违背人体自然生理活动规律,不利于健康。

茅舍多百岁

我国道家思想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自然是万物之道。居家之道也是自然,符合自然的居家环境,可称“茅舍”。

尊重自然、适应自然,调节自然、满足人的居住要求,这是创造健康住宅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这是生理、心理、行为的自然表述。其实,这也就是我国传统风水学的要求“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

所以,家居装潢时能牢记以自然为本,自然地将自己的生活环境融入大自然,也就是开启了长寿之门。大环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固然好,即使不能如此理想,也不必过分在意。只要想办法使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朴素大方、平常自然,生活也不用担惊受怕。室内生活设施只要一应俱全、洁净自然,室内室外融为一体,生活照样安逸舒适。装潢时,尽量创造或保留一些室外空间,将来能在室外吃饭闲谈、可在院里散散步、做做家务,园艺,岂不快哉?调查显示,我国长寿老人的生活环境基本是如此简单自然的,故有谚曰 “茅舍多百岁”。

如何布局装潢才健康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装潢时,应以主人的身心健康为原则,适当调整环境因素的刺激量。不仅要注意家长的个性特征,还要考虑家庭成员的亲和性。

几千年来,风水环境已有很大的变化,我们要适应环境变化,不要机械地照搬一些古代的“口诀”。这里解答家庭装潢常遇到的几个风水问题:

卧室方位个性开放的人,宜居住在阳光充足、视野开阔的方位,但在夏天要注意遮阳。性格内向的人,宜住在东北向,但冬季要注意补阳。老人和体弱的人不宜住在西方位(指居室外墙在最西面,不是中间单元的西面房间),因为西方位温差变化大,体弱多病的人不能适应“冬冷夏热”。

安床 安床是家居的关键问题,床的位置宜随卧室和主人的特性而改变方位。多数情况下,床位要平行于卧室的主外窗,不宜正对窗口或门口。因为门窗是“气口”,人在睡眠时,不宜将头或脚对准“气口”。“脚是吸热器,头是散热器”,“避风如避剑”,对着“气口”容易生病。至于头朝东还是朝西,影响不大。有人说“地球磁力线有影响”,这影响究竟有多大,并无从考证。

客厅布局

客厅是家庭团聚和会客的场所,其方位布局在古代以居中向南,方正为主,体现中庸之道。如今时代变了,人的需求也变了,变得更注意景观、朝向。一般以景观好、南向的客厅为好,大小则因人而异。我国南方曾流行“大厅小卧室”,大厅显示主人的地位,是社交的要求。但如果主人不经常在家中接待客人,客厅也不必太大。总的来说,厅的形态以方正为好,“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这对人的行为习惯有影响。厅的色调以明朗为好。

布灶 在古代,人们很注意灶台的位置,认为灶位应在西北的“五煞”之处。因为当时的燃料以草木,煤炭为主,灶位处在当地的下风向,火灾隐患少。古人将“灶”奉为“灶神”,这是心理作用,也是重视防火的表示,并无科学依据。如今城市灶台用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农村也广泛用沼气作燃料,就不必拘泥古代的方位要求。但灶台应处在下风向,还是正确的,这样有利于室内空气新鲜。

开门 风水师很讲究门的方位,特别是分户门。古代住宅的大门多数朝南或偏东,所谓“紫气东来”。古人还认为大路不宜直冲大门,这一点在如今更加要重视,大路是风道,日益繁忙的马路上的汽车和人流等带来的气流,对健康更是不利。大门靠近丁字路口,容易出现车祸,心理上感觉不安全。所以风水术里说的开门方位,有的有自然科学道理,有的是心理因素。许多“化煞”的做法其实有心理治疗的成分在内,比如大门地面宜比门前路

面高,因为大门位置太低不利排水,而门开得高可使“人往高处走”,则完全是心理因素了。

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因人而异,以主人满意为准。如供案,则入乡随俗;摆放什么东西,取决于主人的心理需要。其他室内景观局部的风水讲究,如:床上有梁为“梁压床”,床前不设镜子,开门、开窗不能见室外“凶物”(烟囱、锋利的墙角)等,都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实际装潢时,能避则避,不能避开的,可以通过室外种树或室内装窗帘等方法来加以调节。

顺天应人,自有心中好风水

风水学涉及的学科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和中医学。青龙、白虎等风水学名词,最早是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四象的名称:选穴,观气、察脉等说法,则借用了中医学的概念。

风水学和中医学一脉同宗

古人认为人体有穴位,大地也有穴位:人之穴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人体体表特殊的感觉点;地之穴是山水相交、阴阳融合、情之所钟处,也是藏风聚气的地方。这些学术文化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天人合一”,它们所运用的思维工具主要就是阴阳五行学说。

尽管风水学和中医学的理论依据同宗同脉,但在实际运用中,两者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不一样。中医师依据阴阳五行学说为人通经络、调气血,病人有感觉、有反应,效果可见可察;风水师依据阴阳五行学说观气、选穴、择向,基本靠个人主观感觉,效果无可评判,令人感觉神秘莫测。尤其现在有些人不理解风水学的学术思想,生搬硬套古籍上的片言只语,有些人则将风水和命运完全划等号,弄得艰涩玄乎,带来了较大的问题。

机械照搬,望文生义

现代人说风水,比较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机械照搬、简单附会,往往望文生义,结论文不对题。

“前有照后有靠”,是一般选宅时常用的原则。其中“前有照”,有两层意思,一是房屋前方要有日照,也就是光线要好,这很好理解,所以我们一般选择朝阳,朝南的房屋居住。二是房屋前方要有水照。中国人居住在北半球,方位上朝南,在五行学说里属“火”,火性炎上,需要用润下的“水”来制约。这是风水学“整体和谐”思想的体现。所以,古人认为房屋前方(注意是指地势上的前方,不是眼前)有河道、流水、流动的地势,才能阴阳平衡、利于健康。而现在一些业余风水爱好者,不探究五行学说的真实含义,把“前有水照——前方气势流动”误解为“家门口要有水”,没有水的就在门前挖个池塘,结果给儿童带来了安全隐患,大不利。古人说的“前有照”是就远处的“势”而言,而不是指近处的“形”,机械照搬就麻烦了。

“左青龙右白虎”,也是选宅时的一项常见原则。中国人大多坐北朝南而居,房屋的左面是东方,五行属木,五色属青,故以青龙代之(见左表)。房屋右面,即西方,五行属水,五色属白,故以白虎代之。古人认为,房子的青龙,白虎位(东方、西方),最好要有山峦环抱,以此护生东方阳气、藏风聚气,制约西方阴气、阻挡西北风和寒流。而且,东方“龙抬头”,地势宜高强张扬,西方“虎下山”,地势宜低弱收敛。这种“左高右低”的认识,则又跟五行学说密切相关,要从功能上理解,不能机械地理解为高度的差别。正如中医学所说的“左肝右肺”,意思是肝气功能生发、肺气功能肃降,并不是说肝在左面肺在右面。如果对“左高右低”之说只是望文生义 自家东邻的楼要比自己高,西邻的楼要比自己矮,岂不反而沐浴不到朝阳?岂不反而夏季遭受暴晒、冬季直面寒风?所以,只有深刻理解阴阳五行的含义,才能避免以上简单附会的错误。

夸大其辞,过度运用

除了机械照搬、错误理解风水原理,现代人还常被夸大和过度运用风水术的问题所误导。

比如有一派风水流派,把人分成8种命,把方位分为8宫,认为不同命理的人必须住不同的“宫”,才能趋吉避凶。这就是民间流传甚广却令人备感困惑的“东四命居东四宅,西四命居西四宅”的说法。

不同命理的人适宜在不同的方位居住,从理论上看应该说不无道理。问题是,这个“命”是怎么测出来的?这种流派运用的方法就是推算生辰八字,也就是完全按照出生的时间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一个人的命运不纯粹是由出生时间决定的。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的命运与天、地、人三者皆有联系,出生时间(生辰八字)固然是必要因素,出生方位也很重要,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都会影响到人的成长;而人本身,他的体质,气质、性格,才是决定一个人健康和命运的最重要因素。怎样确定一个人的人格个性,要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来判断,缺一不可。

风水既要顺天,也要应人,如果只抓住生辰八字做文章,以一个点涵盖全部,是夸大,是过度运用。

其实,古代风水学派很多,各派说法不一,不少艰涩难懂、语多荒谬,天长地久已被渐渐淘汰,乏有人问津。现在对它进行客观研究,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广大老百姓来说,作为一种曾经存在过的古代文化现象去加以了解,未尝不可。但市场上有些风水书,鱼龙混杂,甚至夸大其词,加以炒作,越搞越神乎,结果陷入迷信的泥潭。

人是最重要的风水因素

总之,要在“阴阳互补”“天人合一”“整体和谐”“五行平衡”的大“道”之下,灵活运用各种“术”——方法。要理解不要瞎猜,要变通不要机械。尤其是在选择居住场所、环境摆设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要依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环境风水。比如:

一个人性格外向、性急好斗、面色红润,怕热易渴,喜冷饮,口燥咽干’手足心热,阴液亏少,多属阳亢阴虚体质,五行属火。这样的人如果住在阳光直射、炎热干燥的方位,屋里又有一大堆色彩浓艳、绚目刺激的摆设,墙纸或窗帘布又是红红黄黄、热情如火的色调,则颇有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之虞。

怕冷畏寒、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肌肉松软不实,冬天爱长冻疮的人,多属阳虚体质,五行属水。这样的人不适合住在阴强阳弱的北面,房间内色彩不宜用冷色调、不宜摆放过多深色尤其是黑色的物品。

当然,人的体质错综复杂、且时刻运动变化着,所以阴阳五行的归类不是僵化不变的。这就更加提醒我们: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的因素是多么重要。灵活变通、合理运用风水学理论,对居住场所进行正确布局,的确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但生搬硬套,过分夸大风水布局,无视人的体质,性格和后天努力,把生老病死、吉凶祸福都归结到房屋上,是有害而无利的。

按照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建筑选址、住宅设计还是居室装潢,都应遵循“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将来,以自然为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城市化,现代化,生态化协调发展的理念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会拥有更多更好的健康住宅。

推荐访问: 风水 住宅 和谐 健康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