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时间:2022-10-22 13:4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提倡学科综合,规定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在教学中应将其他人文学科知识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以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人文渗透

新课标下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该和其他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音乐与各个人文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探索、参与、感受和创造音乐艺术的积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艺术通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新课标的理论看其他人文学科渗透的必要性

1.从新课标课程价值来看。它主要着眼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及社会发展价值。这些价值都是根源于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根本。音乐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学习音乐就不可避免的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联系。音乐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和各人文学科的链接,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各文化背景,包容多元文化。任何一种音乐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着文化定义的,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不可能不和其他的人文学科发生联系,在音乐教学中的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学科知识都要渗透其中的。

2.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看。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我们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贯彻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把各个人文学科的知识运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其兴趣。过去在中学音乐教学里,很多教师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曲,或是徒劳地提高学生辨识五线谱的技能上等。这方面最典型的问题莫过于“音乐扫盲=辨识五线谱”的误会,从而造成了整个教学内容非常狭隘,严重缺乏作为教学课程所必需的人文内涵。把各人文学科知识融入音乐课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因此这是必要的。

3.从新课标内容标准教学来看。它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定为四项学习领域之一。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二、从音乐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来看其渗透的可能性

1.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文学艺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天然契合的艺术。中国古代曾把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汉乐府,到南北朝民歌,到唐诗宋词,到元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音乐史。

一首优美的歌词无疑也是一首优美的诗,它要有诗般意境,在艺术上应该有较高的品位。歌曲是歌词与音乐(曲调)的结合,但它绝不是简单的歌词加曲调,而是一种艺术升华。在艺术形象上更加流畅、更加生动和凝练。根据文学作品而创作的音乐很多,如《卡门》《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我如何不想他》《长恨歌》,歌词唯美、动人;如散文诗般的音乐作品也很多,如《橄榄树》《童年》。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但如果在教授这些作品时,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作品知识,会使音乐所蕴涵的感情和精神得到升华。

2.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历史息息相关,任何音乐的创造都是有它的历史背景;分析一篇音乐作品不可能不介绍作者,而每位音乐家都有他的生活的历史背景和经历;很多作品都是为了当时社会现实而创作。同时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如《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这两首琵琶曲,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楚汉战争,如果不了解秦末汉初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历史,就很难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知识。

3.音乐与美术。音乐是有声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德彪西曾说过“音乐是由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可见音乐与绘画两门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当然,也有许多音乐作品,是因为音乐家受到直观的绘画作品的影响,而试图用音乐来表现画面的视觉形象或意境。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总谱第一版就是选择日本版画《神奈川冲浪里》做封面。

4.音乐与地理。音乐因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体裁、歌种、风格等方面呈现着明显的地区差别。由于不同地域的人民的自然条件、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千差万别,所以出现了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地方民歌和民族音乐。如在西北黄土高原,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出现的脚夫歌、信天游,其音调高亢、奔放、激愤、凄苦,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但在江南水乡,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听到的也是各类婉转秀硕的秧田歌曲,风格便也委婉秀丽。

三、渗透其他人文学科进行音乐教学的探索

音乐与其他人文学科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所以想要上好一堂音乐课,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必须以综合的方式进行。既要有音乐学科内各种形式的综合(欣赏、唱歌、器乐等),又要有与多学科的综合(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让它们渗透于音乐的课堂教育

1.文学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课前布置学生看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CD进行课前欣赏。正式上课时,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一边根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来描述景色。这样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自然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2.历史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如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不愿做沙俄统治下的附庸国,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着殊死搏斗。在上这节课时先简要的介绍芬兰人民发起的保卫宪法运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的气势磅礴,想象芬兰人民抗击俄国侵略者壮烈的战争场面。理解音乐中歌颂芬兰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主题。音乐虽然不是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但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

3.美术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比如,在让学生欣赏著名的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先让学生欣赏法国著名画家雷诺阿的油画《康威尔斯小姐像》,画面上展现的是一位亚麻色头发少女盈盈含笑的清纯形象。接着再让学生来欣赏这首音乐作品,乐曲主题旋律线条清晰,富于歌唱性,音乐轻柔、飘逸、朦胧,增加了少女形象的温柔、贤淑、美丽。油画与音乐作品的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

4.地理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一课,让学生了解了地理环境与民歌特征的关系、风土人情与民歌风格的关系、民族语言与民歌韵味的关系等。通过地域和水系的了解来分析民歌的特征和风格,这不但给了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对各民族的民歌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扩大了音乐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中的传统价值,真正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其他人文学科融于音乐教学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 沁 砚

推荐访问: 人文学科 新课标 融合 中学 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