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畜共患旋毛虫病的危害及诊治

人畜共患旋毛虫病的危害及诊治

时间:2022-10-23 16: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S855.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11-0025-02

旋毛虫病是世界性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150多种动物为易感动物并可感染人,甚至可致人死亡。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卫生宣传、加强动物产地和产品检疫检验,旋毛虫病已呈明显下降趋势,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动物感染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不十分明显,人感染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症状,人感染该病在临床上可根据摄食生猪肉史及肌肉活检找到幼虫或(和)血清学检查而得到确诊。人感染该病后,通过及时的病原治疗和辅助治疗,基本可达到治愈。通过治疗临床观察,阿苯达唑对病原有强大杀伤力,疗效好、副作用轻,疗效较好。辅助治疗主要通过注射镇痛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通过控制和杀灭传染源,切断主要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监测手段,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等措施,对旋毛虫病的传染和流行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1病原

旋毛虫线虫在生物学上分类为动物门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或有腺纲(Adenophorea)刺嘴目。雌虫长3~4mm,雄虫长仅1.5mm,通常寄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肠壁,交配后雌虫潜入黏膜或达肠系膜淋巴结,排出幼虫。后者由淋巴管或血管经肝及肺入体循环散布全身,但仅到达横纹肌者能继续生存。感染后5周,幼虫在纤维间形成0.4mm×0.25mm的橄榄形包囊,3个月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6个月~2年内钙化,但因其细小,X线不易查见。钙化包囊内幼虫可活3年,在猪体内最长可成活11年。成熟包囊被动物吞食后,幼虫在小肠上段自包囊内逸出,钻入肠黏膜,经四次脱皮后发育为成虫,感染后1周内开始排出幼虫,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

2流行病学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几乎所有食用猪肉或猪肉制品的地区均有人体感染的报告,无明显的季节性。据20世纪7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约150万人肌肉中带有旋毛虫囊包,每年新感染的人数达15万~30万。中国自70年代以来曾先后在云南、河南、西藏、辽宁、黑龙江等地发现病人。人的感染率与当地疫源地的存在及生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有关。食牛、羊肉之所以会受染,可能因牛、羊等食入受污染的饲料、野草所致。

3临床症状

一般动物感染临后床症状与人基本相似。旋毛虫对人体致病作用的强弱,与摄入幼虫包囊数量及其活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而致死。旋毛虫在人体的感染过程可分为下列3期。

3.1侵入期(小肠期,约1周)

脱囊幼虫钻入肠壁发育成熟,引起广泛的十二指肠炎症,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甚至浅表溃疡。约半数病人感染后1周内有恶心、呕吐、腹泻(稀便或水样便,日3~6次)、便秘、腹痛(上腹部或脐部为主,呈隐痛或烧灼感)、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伴有乏力、畏寒、发热等。少数病人可有胸痛、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3.2幼虫移行期(2~3周)

感染后第2周,雌虫产生大量幼虫,侵入血循环,移行至横纹肌。幼虫移行时所经之处可发生血管性炎症反应,引起显著异性蛋白反应。临床上出现弛张型高热,持续2d至2月不等(平均3~6周),少数有鞍状热。部分患者有皮疹(斑丘疹、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旋毛虫幼虫可侵犯任何横纹肌引起肌炎:肌细胞横纹肌消失、变性、在幼虫周围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中性和嗜酸粒细胞,甚至上皮样细胞浸润;临床上有肌肉酸痛,局部有水肿,伴压痛与显著乏力。肌痛一般持续3~4周,部分可达2月以上。肌痛严重,为全身性,有皮疹者大多出现眼部症状,除眼肌痛外,常有眼睑、面部浮肿、球结膜充血、视物不清、复视和视网膜出血等。重度感染者肺、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亦被累及,相应产生灶性(或广泛性)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甚至胸腔积液;心肌、心内膜充血、水肿、间质性炎症甚至心肌坏死、心包积液;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压增高等。血嗜酸粒细胞常显著增多。

3.3肌内包囊形成期(感染后1~2月)

随着肌内包囊形成,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减轻,但肌痛可持续较久,然无转为慢性的确切依据。

4诊断

4.1临床诊断

(1)病前1~2周(1~40d)摄食生猪肉等史。

(2)临床特点主要为发热、肌肉疼痛和水肿、皮疹等,初期可有胃肠道症状,血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等。

(3)确诊有赖于肌肉活检找到幼虫或(和)血清学检查。

(4)对于猪等一般动物临床症状不太明显,诊断主要通过化验血液为主的诊断方法。

4.2辅助检查

4.2.1血液检查在幼虫移行期早期,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达1万~2万/mm3,但重症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不增加。

4.2.2肌肉活组织检查感染后第4周取三角肌或腓肠肌(或浮肿、肌痛最显著的部位)近肌腱处肌肉一小片,置两玻片中压紧,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蜷曲的幼虫,虫体周围有多数炎性细胞包绕,形成小型肉芽肿。肌肉活检受摘取组织局限性的影响,在感染早期及轻度感染者每不易检出幼虫。感染较轻镜检阴性者,可将肌片用胃蛋白酶和稀盐酸消化,离心沉淀后检查幼虫,其阳性率较压片法为高。

4.2.3免疫学检查旋毛虫抗原可分为虫体抗原、虫体可溶性抗原(有感染性幼虫体可溶性粗抗原和自感染性幼虫体干细胞内α颗粒提取的可溶性抗原两种)、表面抗原(自虫体表面提取或剥离的可溶性抗原)、以及排泄分泌抗原(或称代谢抗原)。国内外试用过多种免疫学检查方法,包括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皂土(亦称美粘土)絮状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环蚴沉淀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间接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等。其中后四者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且可用于早期诊断。IFA对早期和轻度感染均有诊断价值。以全幼虫作抗原,在幼虫皮层周围或幼虫口部有荧光沉淀物者为阳性反应。患者于感染后2~7周可出现阳性反应。IHA用冻干致敏绵羊红细胞、以IH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用滤纸干血滴代替血清,结果无显著差异,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ELISA敏感性高于IFA,常采用以虫体生理盐水浸出液为抗原。IEST用感染鼠肌肉冰冻切片作抗原,以IEST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血清学试验于感染后2~4周开始阳性,感染后7周多全部阳性。反应如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抗体效价4倍升高者尤有诊断价值。血清学检查在抗体检测上取得良好效果,但人、畜感染旋毛虫后,抗体持久存在于血清中,不利于疗效考核。近年国内外已成功地制备旋毛虫幼虫单克隆抗体。采用虫体可溶性抗原、排泄分泌抗原结合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间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抗原阳性结果提示为现症感染,且具疗效考核价值。

4.3鉴别诊断

该病应与食物中毒(初期)、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热、皮肌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鉴别。流行病学资料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5治疗方法

5.1人患病后的治疗

(1)一般治疗: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给予充分营养和水分。肌痛显著可予镇痛剂。有显著异性蛋白反应或心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患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最好与杀虫药同用。一般强的松剂量为每日20~30mg,连服3~5d,必要时可延长;亦可用氢化可的松100mg/d,静滴,疗程同上。

(2)针对病原治疗:苯咪唑类药物中以阿苯达唑为首选,其疗效好、副作用轻。国内采用剂量为每日15mg/kg、24~32mg/kg,分2~3次口服,疗程5d(长者10d)的不同方案,均取得良好疗效。必要时间隔2周可重复1~2个疗程。一般于服药后2~3d体温下降、肌痛减轻、浮肿消失,少数病例于服药后第2~3天,体温反应所致。噻苯咪唑对成虫和幼虫(移行期和包囊期)均有杀灭作用;剂量为25mg/kg,每日2次,疗程5~7d,必要时间隔数日后可重复治疗;该药偶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皮炎、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清转氨酶值升高等反应,加用强的松可减轻反应。甲苯咪唑对各期旋毛虫幼虫的疗效可达95%,对成虫疗效略低;成人剂量为100mg,日服3次,疗程5~7d(幼虫)或10d以上(成虫)。

5.2对普通患病动物的治疗

一般可灌服或饲料中拌入噻苯咪唑、丙硫咪唑、氟苯咪唑等,如:丙硫咪唑灌服猪时每千克体重80~100mg,一次内服;氟苯咪唑拌料时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25mg,连喂10d。

6主要预防措施

6.1杀灭传染源

(1)做好畜禽场地及畜禽圈舍日常性的消毒杀虫工作。

(2)对感染旋毛虫的猪只要隔离治疗;对病死猪只要深埋或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源扩散。

(3)加强肉类检验、检疫,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售。库存猪肉经低温冷冻处理,在-15℃冷藏20d,或

-20℃冷藏24h,可杀死幼虫。

6.2切断传播途径

(1)通过转变畜禽饲养方式,改善饲养条件,采取标准化饲养,减少猪只与旋毛虫接触的机会,可有效避免猪只感染旋毛虫病。

(2)加强卫生防疫和消毒,同一养殖场内不混养不同种类动物,场内不养猫、狗及其他小动物,防止交叉感染。加强灭鼠工作,防止鼠粪污染猪圈、水源、饲料。

(3)尽量减少人与健康不明的动物直接接触。

6.3保护易感人群及动物

(1)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做到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及其他哺乳类动物肉或肉制品是最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制品不仅仅容易感染旋毛虫,还容易感染其他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同时也容易得普通胃肠道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提高监测手段,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旋毛虫等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做好定时测报,完善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动态,为畜牧、卫生部门做好及时防患提供参考决策。

推荐访问: 旋毛虫 诊治 人畜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