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青少年的期望: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

对青少年的期望: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

时间:2022-10-20 18: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访谈了中学教师32人、中学生58人、家长21人对青少年的期望。结合质化和量化两种研究取向,对三个群体所持期望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果发现:不同群体对青少年的期望都包括了人格发展、知识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四个大的类属。除了身体外貌之外,其余三个大类属下面分别包含了五个小的类属。三个群体中,青少年更强调人格发展,对知识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三个方面的强调较少;父母更强调知识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对人格发展强调得最少;教师则处于中间位置;并对各大类属下的小类属进行了异同比较。

关键词:期望;中学教师对青少年的期望;中学生家长对青少年的期望;中学生的自我期望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9)01-0007-05

一、前言

艾里克森(E.H.Erikson)1968年提出了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危机和任务;青少年阶段(12—18岁)是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要对“我是谁”,“我的人生要往何处去”以及“怎样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理想的自己”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问题做出解答;完成解答的青少年就能够获得一个新的自我概念,否则,他们就会陷入自我同一性的危机,逃避人群、退缩到一个人的世界里,或者随波逐流、在人群中失去自己。为了解答面临的问题,青少年必须努力在环境中寻求并利用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的信息。

期望效应揭示了一个人的信念、偏见和期望可能对其接触的对象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和教师作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成员,对青少年所抱有的期望就成为青少年用来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信息来源: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很亲密,他们就能更多地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认同。这样的自我认同过程不仅表现为父母、教师的期望影响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还表现为青少年对自己的期望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Trusty的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的期望与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业期望之间显著相关;王婷、刘爱伦的研究发现虽然中学生与家长在双方期望上的差异显著,但这种期望差异与亲子关系的好坏有着显著相关。

可见,青少年对自己的期望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之间的一致性对了解和预测青少年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变量。本研究通过访谈的方法考察了当前中国的父母、教师和青少年三个群体对青少年所持的期望,并且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异同。

二、方法

在四川、苏州、深圳、江西、北京五地的中学随机选取访谈对象111人。其中教师32人(男:15,女:17)、学生58人(男:34,女:24)、家长21人(男:7,女:14)。访谈对象联系遵循自愿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预先在访谈提纲中列出访谈中所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和所应覆盖的内容范围。中学生的访谈提纲包括四个问题: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最欣赏什么样的同学?你认为什么样的同学最受大家的欢迎?你认为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中学老师(家长)的访谈提纲包括两个问题: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孩子)?在你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访谈提纲中假设:老师和家长所“喜欢的孩子”和“眼中的好孩子”从“情感接受”和“理性评价”两个角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他们对中学生的期望。中学生“自己所期望成为的人”,“自己欣赏的同学”和“受到大家欣赏的同学”从主观一客观两个视角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中学生群体对自身的期望。

正式访谈综合采用个别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半结构和结构访谈法进行。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有以下几个步骤:研究个案编码,资料誊录,列出语句清单,群组分析,类属抽取,合并同类项,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多角度分类,专家评判以及修正和重组。

对整理所得数据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分析。

三、结 果

(一)内容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将三个群体的期望内容合并在一起进行类属抽取,得到一个统一的类属框架。抽取了四个大的类属:人格发展,知识和能力,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外貌。除了身体外貌之外,其余三个大的类属下面分别包含了五个小的类属。结果见表1。具体内容举例见表2。

青少年群体对自己所持的期望,按照频次百分比由高到低分别是:人格发展(48.2%),知识能力(34%),人际关系(16.8%),身体外貌(1%)。教师期望的排序为:人格发展(48.17%),知识能力(42.8%),人际关系(7.3%),身体外貌(1.7%),与青少年的期望排序相同。父母期望的排序为:知识能力(49.24%),人格发展(40.1%),人际关系(8.7%),身体外貌(2%)。

青少年群体对人格发展类属具体内容的强调,根据频次百分比排序由高到低是:性格特点(29.9%),未来取向(25.9%),道德发展(23.1%),自我控制(14.3%),独立性(6.8%)。而教师期望排序为:性格特点(35.8%),自我控制(22.8%),道德发展(22.1%),独立性(19.3%)。父母期望排序为:性格特点(48.1%),自我控制(36.7%),道德发展(12.7%),独立性(2.5%)。

对知识能力类属具体内容的强调,对青少年期望进行频次百分比的排序,由高到低为:学习态度(26.9%),学习目的(24%),全面平衡(22.1%),能力(15.4%),学习习惯和方法(11.5%)。教师群体的排序由高到低是:能力(36.4%),学习态度(31%),学习目的(14.7%),全面平衡(13.2%),学习习惯和方法(4.7%)。父母群体的排序分别是:学习态度(45.4%),学习目的(28.9%),能力(16.5%),学习习惯和方法(7.2%),能力(2.1%)。

对人际关系类属具体内容的分析发现,青少年的排序依次是:同伴关系(41.2%),被爱需要(33.3%),青春期恋爱(15.7%),亲子关系(5.9%)与师生关系(3.9%);而教师的排序为:师生关系(40.9%),青春期恋爱(31.8%),同伴关系(13.65%)和亲子关系(13.65%)并列。父母的排序是,同伴关系(35.3%)和青春期恋爱(35.3%)并列第一,亲子关系(23.5%),最后是师生关系(5.9%)。

(二)卡方分析

根据频次百分比进行列联表卡方分析,以考察前面所得结果在统计上是否显著。我们对期望的各大类属(不考虑子类属)在三个群体中受到重视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存在显著的差异(Yz(6,803)=23.63,p<0.01)。而且重要的差异来

源在知识与能力(x2(2,803)=11.95,p<0.005)和人际关系(X2(2,803)=15.23,p<0.001)两个方面。三个群体对人格发展和身体外貌态度在统计水平上基本一致。

对各类属的子类属在三个群体中受到重视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差异显著。具体如下:人格发展的各子类属,青少年和教师(x2=49.91(4,292),p<0.001)、青少年和父母(x2(4,226)=41.43,p<0.001)、父母和教师(x2(3,224)=18.67,p<0.001)三者两两之间差异显著;知识和能力的各子类属同样如此,青少年和教师(x2(4,233)=18.62,p<0.005)、青少年和父母(x2(4,201)=22.47,p<0.001)、父母和教师(Y2(4,226)=25.06,p<0.001)三者两两之间差异显著;人际关系的各子类属,青少年和教师(x2(4,73)=27.90,p<0.001)、青少年和父母(x2(4,68)=12,13,p<0.05)之间差异显著;但父母和教师之间差异只达到了边缘显著(x2(3,39)=7.10,p=0.069)。统计结果见表3。

四、讨论

(一)总的比较

通过分析得出,人格发展,知识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四个方面,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三个群体对青少年的期望。总的来看,三个群体对“人格发展”和“知识能力”的强调都明显超过对“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的强调,三个群体对“身体外貌”的强调都最少。总的来看,这是三个群体期望之间的一致性趋势。

三个群体对青少年所持的期望也存在差异。其中,青少年更强调“人格发展”,对“知识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三个方面的强调都较其他群体少;父母更强调“知识能力”、“人际关系”和“身体外貌”,对“人格发展”强调得最少;教师则处于中间位置。总的来看,父母更强调青少年与成就有关的外在方面(知识能力,人际关系,身体外貌),比较不重视青少年的内在成长(人格发展);而青少年更重视自己的人格成长,对知识能力等与社会成就有关的外在方面比较不重视。教师的期望则处于青少年和父母两者之间。

在访谈中,老师和家长都屡屡提到一个总体印象,认为当前青少年群体最显著区别于以前的同龄人的特点是“浮躁”。如果把“浮躁”理解为追求短期的、外在功利的成就,那么从三个群体对青少年期望的比较来看,更加“浮躁”的应该是父母和家长群体,而青少年群体本身更加重视自身内在的成长。

(二)具体的比较

具体到人格发展类属具体内容的考察,发现三个群体中,父母对“性格特点”与“自我控制”的强调最多,对“道德发展”与“独立性”强调得最少;青少年对“道德发展”强调得最多,对“性格特点”和“自我控制’’强调得最少;教师对青少年的“独立性”强调得最多,对其他的强调居中。

这说明,与其他两个群体相比,父母对青少年的期望和关注仍然停留在更为外在的心理层面,比如开朗阳光的性格,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较少重视更为内在根本的道德发展与独立性的建立;而青少年比父母和教师都更重视道德发展这一对个体来说更为内在核心的层面,较少强调性格和自我控制这样相对道德而言更为外在的心理发展。这再次呈现出父母更加强调外在成就,而青少年更加强调内在成长的特点。

青少年关心的“未来取向”(25.9%),在教师和父母的期望中完全没有出现。这说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一个人化的未来设定对青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却并不在教师和父母关注的范围内。可见教师和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注没有足够的深度,距离青少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还有一定的距离。“独立性”的建立,父母群体谈得最少,可见这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仅如此,青少年本身对自己的期望中对“独立性”也并不强调,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与青少年表现出来的叛逆倾向并不是同样的涵义。

对知识能力类属具体内容的分析发现:三个群体中,父母最强调“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最不重视“全面平衡”的发展;教师最重视“能力”,最不重视“学习习惯和方法”;青少年最重视“全面平衡”,最不重视“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发展。可见,父母在三个群体中间最偏重单纯对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偏重能力的培养,而青少年则最重视全面平衡。知识和能力,都是帮助人生存发展因而具功利性的目标,而全面平衡则是关注一个人各方面的和谐,是更长远和根本的目标。这里又一次呈现出父母教师这样的成人群体对青少年的期望更加注重短期、外在的成就,而青少年自身则更加注重内在、长远的成长的特点。

对人际关系类属具体内容的分析发现:三个群体中,青少年很重视的“被爱需要”,在教师和父母心目中完全没有体会;青少年对同伴关系最为强调,对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强调最少;教师最强调师生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强调最少。父母最强调亲子关系和青春期恋爱的问题。三者都是对与自己有关的亲密关系最为重视。父母最担心孩子的青春期恋爱,而教师和青少年对此显然并不那么重视,一方面可以推论青春期恋爱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本身并不如父母所想的那么重大,父母群体对此显得有些过虑;另一方面也可以设想这是因为父母作为青少年早恋不良后果的直接承担者。三个群体中,只有青少年提到了对“被爱”需要的满足,表明青少年在三个群体中是唯一关注青少年群体内心需要的群体。

(三)特点与限制

本研究通过访谈收集数据,对所得数据首先进行了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得到三个群体对青少年所持期望的概貌,并基于频次百分比对三者的异同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再通过基于频次百分比的列联表卡方分析,对三者期望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研究思路中融合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取向,从而吸取质性研究擅长探索发现新的问题,而量化研究擅长通过数据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的特点,是对人格社会心理学界建构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进行整合的初步尝试。本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相一致所提出的研究命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要更为充分完整地融合质性和量化两种研究取向,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责任编辑 曹 莉

推荐访问: 研究 量化 青少年 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