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4篇)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4篇)

时间:2022-11-21 14: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4篇)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2011年10月10日,库老师针对我们08级社工已经开始的实习举行了本次实习的第一次实习指导会议。库少雄老师作为我们的实习督导,对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督导案例(4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4篇)

篇一: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2011年10月10日,库老师针对我们08级社工已经开始的实习举行了本次实习的第一次实习指导会议。库少雄老师作为我们的实习督导,对我们将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前期指导,现将库老师本次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本次实习督导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在与服务单位、案主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方面的建议:

  1,针对我们实习生在具体实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明显的情绪化及主观预设严重的问题,库老师要求我们随时随地不要忘了自我反思,不要总是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与环境及其他人,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同时认识到自己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与其他同学多多分享,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2,库老师提醒我们要与案主保持平等的关系。记住社工不能是高于案主的角色,社工与案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如果摆出一副高于案主的姿态,就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3,在实习的初期要尝试着进入案主的内心世界,要案主从内心深处接受我们社工,取得案主的强烈信任感,这样有利于专业关系的建立,同时也会对后期的解决问题提供很好的氛围和帮助。4,库老师还强调: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在着装方面特别需要注意,不能穿的过分花哨,太非主流,这样难以取得案主的信任,对与案主关系的建立不利。

  2011年10月17日,针对我们已经实习的一周,库老师跟我们同学一起发现了很多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老师对我们的实习提出了很多批评和建议,现将老师本次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本次库老师主要针对我们对案主问题的态度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库老师再三强调: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相信案主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提问“为什么”,而要问“怎么样”,围绕实际发现的真实事件过程为准,不能主观过渡猜测。2在实务过程中社工确定的方向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答案,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3对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的价值判断的问题,库老师提出要多一些反思,反思案主各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怎样的,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案主真正的需要。4库老师还强调我们在回答案主的问题和需求的时候,回应必须是真实的,并且需要在技巧上面有所改进。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多给彼此一些时间,理出思路并顺着思路继续服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要与案主一起探讨,以案主为中心。2011年10月24日,针对已过中期的实习,库老师作为我们的实习督导,认真的为我们解答实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为我们鼓劲加油,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已有的成果一定要好好保持,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自己要好好想办法,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且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在实习中后期应该要注意的问题,现将库老师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1.在确定问题及需要的时候要找出最重要的问题和需要,并且找出问题和需要的核心,因为并不是每一个问题及需要都会得到解决和满足,所以要对他们进行排序,协助案主从最简单的入手,确定案主是可以做到的,以增加案主对进一步改变的动力和信心。2.在与案主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上的技巧,原则是尽可能多得用案主曾经用过的语言,并且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且要适当地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案主建立信心,这样对服务是有利的。3.仔细对案主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哪些方面案主的满意度比较高,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案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4.在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处理的好还是不好,都要做出明确的记录,以便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处理得当。第四周督导实习记录2011年10月31日,实习的最后一周,库老师对我们的实习进行了大致的总结,对那些

  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要我们好好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实习最后阶段的要求,要我们好好抓住最后一周的实习时间,认真把握。现将库老师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1.老师认为我们本次实习比较成功,很多同学学会了怎样把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的解决了一些问题,在实习中,能够做到有意识的坚持社工的七大原则,有效地发挥了社工的作用。

  2.老师也指出:我们在实习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摆正社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总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案主,与案主之间的平等关系并没有良好的建立。还有一些同学在案主自决方面没有做好,总喜欢用自己的理念去引导案主做出符合社工自己想法的决定,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案主自己的立场。

  3.在最后一周的实习中,老师要求我们要自己好好的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做好评估,评估一下案主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好好总结,看一下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篇二:东莞市社会工作督导工作职责手册

  东莞市社会工作督导工作职责手册(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根据《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和《东莞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结合当前东莞社会工作发展实际,制定本手册。第二条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是本手册的制定依据,也是社工督导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及对社工督导工作评估的依据。第三条督导是指由资深社会工作者通过定期持续的工作程序,向社工传授专业服务知识与技能,促进其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职业活动,具有行政、教育以及支持的功能。第四条我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包括香港督导、国内高校督导和本土督导。其中本土督导分督导、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三个层级。第二章市社会工作协会职责第五条受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市社会工作协会(以下简称市社协)对督导(香港督导、国内高校督导和本土督导)的职责范围及本土督导的选拔晋升办法进行拟订、发布并组织实施。在督导资格认定、履职情况、违纪处罚等方面拥有监督权和处理权。第六条在必要时代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工机构)与督导向政府及相关单位反映和协调相关事项,对行业内相关主体之间存在的纠纷,应申请或主动进行相应的调查处理和规劝协调。第三章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职责第七条各社工机构应根据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市社协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抓好督导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社工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督导人才选荐工作,并配合市社协开展督导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社工机构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本机构督导人才选拔办法及职责、评估制度,并报送市社协备案;(二)积极配合香港督导和国内高校督导的工作,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完善本机构内部督导制度;(三)保证本机构内督导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发挥其督导功能,积累专业督导经验和能力;(四)在本机构内,赋予督导相应的行政权力(如团队内考核评估权,政策建议权,人事任免建议权等),以便利其开展工作。

  第四章督导职责第八条督导对市社协负有以下职责:(一)政策建议和倡导职责,按照市社协要求定期递交工作或政策建议报告等;(二)积极参与市社协组织的会议论坛、政策研究、培训及其他相关活动等。第九条督导对社工机构及用人单位负有以下职责:(一)参与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对有关项目进行审核,并对机构专业服务推广及决策方面给予建议;(二)及时对团队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总结及建议,调整服务方案,优化服务结构,促进服务效果;(三)配合机构人事部门,对团队内见习督导、督导助理及一线社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对团队内社工招聘、选拔、培养、调岗、辞退等提出建议;(四)协助社工机构及用人单位设计、规划、监督所负责服务领域工作程序,并根据实际需求与社工机构及用人单位沟通协调,调整服务方案,优化服务结构;(五)协助机构,对团队内社工工作程序、服务质量以及职业操守进行监督、总结,向相关机构提出建议及反馈;(六)根据所督导领域的实际情况,与相同督导领域的督导人员协商,协助社工机构制定该领域内各类服务记录表格及督导、见习督导、督导助理和一线社工的工作程序。第十条督导对见习督导负有以下职责:(一)对见习督导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二)指引见习督导介入督导助理个人成长方案的实现,协助其提升统筹管理、实务操作等能力;(三)指导见习督导具体完成对督导助理和一线社工服务纪录、总结的审阅、批复等。第十一条督导对督导助理负有以下职责:(一)培养督导助理的督导能力,包括指导、制定并跟踪落实督导助理个人成长方案,协助其完善年度工作计划等;(二)给予其适当的情绪支持等;(三)定期安排督导助理个人面见督导和小组督导,每月至少进行两次督导会面。跟进督导助理所转介的疑难个案、小组或其他实务工作等;(四)根据督导助理的实际发展阶段,适当安排其独立开展对一线社工的督导工作,提升其督导能力;(五)指导督导助理制定本督导团队年度服务推行计划,并予以落实;(六)及时处理督导助理反馈的有关一线社工、服务推行等相关情况,并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第十二条督导对一线社工负有以下职责:(一)负责所带领团队业务方向的整体规划,监督并规范其所负责领域的工作程序及社工的职业操守等;(二)给予社工业务指导,按照专业督导程序,定期召开社工个人面见督导及团队督导会议,审阅、批复一线社工服务情况,并按时完成督导记录;(三)提升团队社工自身业务能力,策划并组织实施各类形式的培训等;(四)带领团队发掘、联络相关社会资源,拓展新的服务项目;(五)协调社工机构、用人单位、社工、市社协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促使服务的有效开展;(六)定期安排面见社工,每月至少进行两次督导会面,指导一线社工开展小组不低于一个;

  (七)跟进被督导的社工所转介的疑难个案、小组或其他实务工作等。第五章见习督导职责第十三条见习督导需取得助理社工师或以上职业资格,具有至少三年以上一线社工实务工作经验,从督导助理中选拔产生,按1(见习督导):2(督导助理)比例配备,具体参见《东莞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试行)》。第十四条为保证本土督导人才的督导能力,处于见习期的见习督导应根据督导要求,落实督导对其进行的培养规划,并保持适量实务工作,具体遵守以下原则:(一)完成上级督导为其制定的个人成长方案;(二)反馈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予以跟进;(三)按照规定,每月接受上级督导的个人督导及集体督导;(四)配合完成其他促进行业交流与发展的协调性工作;(五)见习督导实务工作仅指以见习督导为主或单独完成,直接针对服务对象所开展的社工服务(服务记录上社工姓名应为见习督导本人);(六)见习督导一线服务时间原则上每周不得少于3天。第六章督导助理职责第十五条督导助理需取得助理社工师或以上职业资格,具有至少一年或以上一线社工实务工作经验,从我市社工中选拔产生,按照1(督导助理):12(一线社工)比例配备,具体可参见《东莞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试行)》。第十六条督导助理接受上级督导的业务指导,其具体工作职责由上级督导予以明确,在团队中承担以下职责:(一)在督导指导下,落实完成个人成长方案;(二)在督导指导下,完善本小组的年度工作计划,推进服务开展及其他协调性工作;(三)协助督导规范团队内的工作程序及分工,监督社工的职业操守,帮助团队社工对岗位分工、职责、工作范围等有清晰的了解;(四)协助督导落实完成各类理论、实务操作技巧的培训等;(五)在督导指导下,对一线社工进行实务操作上的指导,跟进一线社工转介的疑难个案、小组等;并可适时适量独立开展对社工个人督导;(六)协助督导对一线社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七)对一线社工给予适当情绪支持,引导新入职社工尽快适应工作等;(八)协助督导收集、整理一线社工的服务记录及其他工作报告,按时递交给督导,督促本组社工落实见习督导的审批、反馈意见。配合机构完成本组社工的考勤及督促、考核每日工作完成情况,及时提交给督导审核;(九)定期向督导进行工作汇报,反馈团队发展中的问题,并予以跟进落实;(十)督导助理一线服务时间原则上每周不得少于3天。篇三:深圳市社工督导人员工作职责规定《深圳市社工督导人员工作职责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管理和培育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督导是指由资深社会工作者通过定期持续的工作程序,向新入职社工传授专业服务知识与技能,促进其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职业活动,具有行政、教育、疏导以及支持的功能。我市督导人才队伍包括督导、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三个级别的社会工作者,三个级别逐级递进(详见附图1),其中督导又分为高级督导、中级督导和初级督导。每年进行一次本土

  督导人才选拔进阶考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第三条社会工作试点初期,受费用、督导来源等因素限制,深圳聘请的香港督导,原则

  上采取“1督导:2督导助理:20社工”的小组督导方式。随着本土督导人才的成长,将逐步过渡到“1督导:2见习督导:4督导助理:40社工”

  的小组督导方式(详见附图2)。第四条各社工机构应配合市社工主管部门和社工协会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对督导人才的

  培养和管理服务。具体培训管理办法另行制定。第二章督导职责第五条按照在深工作时间,香港督导分为全职督导、半职督导、1/4职督导。原则上,

  全职督导在深工作时间为每月20天,半职督导为每月10天,1/4职督导为每月5天左右。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香港督导主要为半职督导和1/4职督导,对老社工和新社工在人

  数上进行区别督导,具体安排计划另行公布。本土督导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初级督导原则上从见习督导中经过考试差额淘汰产生,督导助理中的优异者经推荐及选拔后也可按一定比例越级参加初级督导考试。初级督导原则上需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社工试点阶段可放宽至助理社会工作师)方可担任。

  第六条督导对见习督导负有以下职责:(1)制定见习督导个人成长方案,并跟踪落实;(2)对见习督导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3)指引见习督导介入督导助理个人成长方案的实现,协助其提升统筹管理、实务操作等能力;(4)指导见习督导具体完成对督导助理和一线社工服务纪录、总结的审阅、批复等;(5)对见习督导进行情绪上的支持和压力缓解等。第七条督导对督导助理负有以下职责:(1)制定督导助理的个人成长方案;(2)与见习督导一起在实务操作上给予督导助理相应的指导。第八条督导对一线社工负有以下职责:(1)根据见习督导、督导助理反馈的情况,策划并组织实施一线社工系统培训方案;(2)根据所督导领域的实际情况,与相同领域内的督导协商,统一制定该领域内的各类记录表格,制定督导、见习督导、督导助理、一线社工之间的工作程序;(3)定期召开督导小组会议;(4)介入由一线社工转介但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无法处理的疑难个案和复杂情况。第九条督导对社工机构、用人单位及社工行业负有以下职责:(1)代表其所负责的团队,对现有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具体建议,反馈给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2)参与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对机构项目进行质量审核等;(3)根据实际需求,与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沟通协调,调整服务方案,优化服务结构;(4)负责机构领域内业务方向的设计、规划,监督规范其所负责领域的工作程序等。第三章见习督导职责第十条见习督导需取得助理社工师或以上职业资格,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一年以上一线社工工作经验,从我市督导助理或优秀社工中选拔产生。第十一条见习督导原则上指导2名督导助理、20名一线社工,共22人左右(具体人数可根据新老社工和岗位数量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其职能范围可以涉及自己所属机构团队以外的成员。鼓励见习督导涉及两个社工领域以上的督导工作。第十二条见习督导每周工作时间为全职五天制。在采用香港督导聘用制的情况下,原则

  上按照“跟随香港督导学习+单独开展工作”的方式进行时间分配。见习督导可用在协助机构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每周不得超过半个工作日。

  第十三条见习督导接受督导的业务指导,对其负有以下职责:(1)完成督导为其制定的个人成长方案;(2)定期向督导总结汇报一线的工作情况,将疑难复杂的问题及时向督导反馈,探讨有效解决方案并予以跟进和落实;(3)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督导召开督导会议;(4)协助督导落实完成各类岗位培训;(5)配合督导完成其他实务方面的操作或协调性工作;(6)需保证适量实务时间(指疑难个案等),完成规定的服务指标。第十四条见习督导对督导助理负有以下职责:(1)指导督导助理落实完成个人成长方案;(2)在督导的指导下,帮助督导助理进一步完善本小组内的年度工作计划;(3)对督导助理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4)对督导助理进行情绪上的支持和压力缓解等;(5)跟踪督导助理所转介的疑难个案;(6)定期进行个人督导面谈。第十五条见习督导对一线社工负有以下职责:(1)对一线社工的服务记录进行审阅和批复;(2)指导督导助理对一线社工进行工作分工;(3)帮助并指导一线社工发掘、联络相关社会资源;(4)定期召开一线社工和督导助理的小组式督导会议,对其遇到的问题提供操作性建议。第十六条见习督导应代表团队协调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反馈给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并代表团队出席相关会议汇报工作。第十七条见习督导的具体工作指标由督导和市社工协会根据领域和岗位另行确定。第四章督导助理职责第十八条督导助理需取得助理社工师或以上职业资格(表现特别优秀的社工,可于上岗后次年取得资格),具有1年或以上社工工作经验,从我市优秀社工中选拔产生。第十九条督导助理指导10名左右一线社工,其职能范围只涉及自己所领导团队的成员。第二十条督导助理的工作时间采用兼职制,原则上按照“三天一线工作+两天督导助理”的比例进行时间分配。其在社工机构担负行政篇四:深圳市社工督导人员工作职责规定《深圳市社工督导人员工作职责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管理和培育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督导是指由资深社会工作者通过定期持续的工作程序,向新入职社工传授专业服务知识与技能,促进其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职业活动,具有行政、教育、疏导以及支持的功能。我市督导人才队伍包括督导、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三个级别的社会工作者,三个级别逐级递进(详见附图1),其中督导又分为高级督导、中级督导和初级督导。每年进行一次本土督导人才选拔进阶考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第三条社会工作试点初期,受费用、督导来源等因素限制,深圳聘请的香港督导,原则上采取“1督导:2督导助理:20社工”的小组督导方式。

  随着本土督导人才的成长,将逐步过渡到“1督导:2见习督导:4督导助理:40社工”的小组督导方式(详见附图2)。

  第四条各社工机构应配合市社工主管部门和社工协会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对督导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服务。具体培训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督导职责第五条按照在深工作时间,香港督导分为全职督导、半职督导、1/4职督导。原则上,全职督导在深工作时间为每月20天,半职督导为每月10天,1/4职督导为每月5天左右。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香港督导主要为半职督导和1/4职督导,对老社工和新社工在人数上进行区别督导,具体安排计划另行公布。本土督导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初级督导原则上从见习督导中经过考试差额淘汰产生,督导助理中的优异者经推荐及选拔后也可按一定比例越级参加初级督导考试。初级督导原则上需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社工试点阶段可放宽至助理社会工作师)方可担任。第六条督导对见习督导负有以下职责:(1)制定见习督导个人成长方案,并跟踪落实;(2)对见习督导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3)指引见习督导介入督导助理个人成长方案的实现,协助其提升统筹管理、实务操作等能力;(4)指导见习督导具体完成对督导助理和一线社工服务纪录、总结的审阅、批复等;(5)对见习督导进行情绪上的支持和压力缓解等。第七条督导对督导助理负有以下职责:(1)制定督导助理的个人成长方案;(2)与见习督导一起在实务操作上给予督导助理相应的指导。第八条督导对一线社工负有以下职责:(1)根据见习督导、督导助理反馈的情况,策划并组织实施一线社工系统培训方案;(2)根据所督导领域的实际情况,与相同领域内的督导协商,统一制定该领域内的各类记录表格,制定督导、见习督导、督导助理、一线社工之间的工作程序;(3)定期召开督导小组会议;(4)介入由一线社工转介但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无法处理的疑难个案和复杂情况。第九条督导对社工机构、用人单位及社工行业负有以下职责:(1)代表其所负责的团队,对现有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具体建议,反馈给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2)参与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对机构项目进行质量审核等;(3)根据实际需求,与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沟通协调,调整服务方案,优化服务结构;(4)负责机构领域内业务方向的设计、规划,监督规范其所负责领域的工作程序等。第三章见习督导职责第十条见习督导需取得助理社工师或以上职业资格,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一年以上一线社工工作经验,从我市督导助理或优秀社工中选拔产生。第十一条见习督导原则上指导2名督导助理、20名一线社工,共22人左右(具体人数可根据新老社工和岗位数量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其职能范围可以涉及自己所属机构团队以外的成员。鼓励见习督导涉及两个社工领域以上的督导工作。第十二条见习督导每周工作时间为全职五天制。在采用香港督导聘用制的情况下,原则上按照“跟随香港督导学习+单独开展工作”的方式进行时间分配。见习督导可用在协助机构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每周不得超过半个工作日。第十三条见习督导接受督导的业务指导,对其负有以下职责:

  (1)完成督导为其制定的个人成长方案;(2)定期向督导总结汇报一线的工作情况,将疑难复杂的问题及时向督导反馈,探讨有效解决方案并予以跟进和落实;(3)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督导召开督导会议;(4)协助督导落实完成各类岗位培训;(5)配合督导完成其他实务方面的操作或协调性工作;(6)需保证适量实务时间(指疑难个案等),完成规定的服务指标。第十四条见习督导对督导助理负有以下职责:(1)指导督导助理落实完成个人成长方案;(2)在督导的指导下,帮助督导助理进一步完善本小组内的年度工作计划;(3)对督导助理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4)对督导助理进行情绪上的支持和压力缓解等;(5)跟踪督导助理所转介的疑难个案;(6)定期进行个人督导面谈。第十五条见习督导对一线社工负有以下职责:(1)对一线社工的服务记录进行审阅和批复;(2)指导督导助理对一线社工进行工作分工;(3)帮助并指导一线社工发掘、联络相关社会资源;(4)定期召开一线社工和督导助理的小组式督导会议,对其遇到的问题提供操作性建议。第十六条见习督导应代表团队协调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反馈给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并代表团队出席相关会议汇报工作。第十七条见习督导的具体工作指标由督导和市社工协会根据领域和岗位另行确定。第四章督导助理职责篇五:社会工作督导zhwb幻灯片1社会工作督导?本章重点:?(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对象(初中级)?(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初中级)?(三)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初中级)?(四)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中级)?(五)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及技巧(中级)?(六)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中级)?(七)有效督导的条件(初级)幻灯片2知识点1: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和内容?1.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幻灯片3?2.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一是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二是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三是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学生;?四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督导者一般由机构中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担任。他们一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接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督导技巧,尤其是具有对社会、对专业负责的精神。幻灯片4?某市民政局邀请一批外省市社会工作督导与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签订督导合作协议。协议约定,督导内容主要是针对特定服务群体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方法与技巧。根据这

  一约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优先向()考虑提供督导服务。

  ?a.机构的骨干志愿者

  ?b.机构的主要管理人员

  ?c.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d.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

  ?【答案】d。幻灯片5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通常会安排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督导,并赋予其行政权力。机构

  在选择督导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该社会工作者是否()。?a.拥有员工管理的经验?

  b.具有社会动员的能力?c.担任过机构或部门的负责人?d.具有专业负责的精神

  ?【答案】d。幻灯片6

  ?3.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

  幻灯片7

  ?福利院督导大刚发现新进的3位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与老

  人沟通时感到困难,从而难以与老人建立关系。根据这一情况,大刚决定为他们定期进行团

  体督导。大刚制定了督导计划,确定了不同主题和内容的活动,以提升他们的实务能力,

  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案例中,大刚的督导方式是(

  )。?a.咨询式督导?c.

  训练式督导

  ?【答案】c。训练式督导同师徒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也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在一

  般议题上。但在专业方面,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篇二: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第一周实习督导记录

  2011年10月10H,库老师针对我们08级社工己经开始的实习举行了

  本次实习的第一次实习指导会议。库少雄老师作为我们的实习督导,对我们将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前期指导,现将库老师本次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本次实习督导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在与服务单位、案主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方而的建议:

  1,针对我们实习生在具体实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明显的情绪化及主观预

  设严重的问题,库老师要求我们随时随地不要忘了自我反思,不要总是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与环境及其他人,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同时认识到自己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与其他同学多多分享,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2,库老师提醒我们要与案主保持平等的关系。记住社工不能是高于案主

  的角色,社工与案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如果摆出一副高于案主的姿态,就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3,在实习的初期要尝试着进入案主的内心世界,要案主从内心深处接受

  我们社工,取得案主的强烈信任感,这样有利于专业关系的建立,同时也会对后期的解决问题提供很好的氛围和帮助。

  4,库老师还强调: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在着装方面特别需要注意,不能穿

  的过分花哨,太非主流,这样难以取得案主的信任,对与案主关系的建立不利。

  1/41/4

  第二周实习督导记录

  2011年10月17日,针对我们己经实习的一周,库老师跟我们同

  学一起发现了很多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而,老师对我们的实习提出了很多批评和建议,现将老师本次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木次库老师主要针对我们对案主问题的态度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库老师再三强调: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相信案主自己有解决

  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提问“为什么”,而要问“怎么样”,围绕实际发现的真实事件过程为准,不能主观过渡猜测。

  2在实务过程中社工确定的方向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答案,只是一

  种可能性而己。

  3对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的价值判断的问题,库老师提出要多

  一些反思,反思案主各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怎样的,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案主真正的需要。

  4库老师还强调我们在回答案主的问题和需求的时候,回应必须

  是真实的,并且需要在技巧上而有所改进。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多给彼此一些时间,理岀思路并顺着思路继续服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要与案主一起探讨,以案主为中心。

  2/42/4

  第三周实习督导记录

  2011年10月24日,针对己过中期的实习,库老师作为我们的实习督

  导,认真的为我们解答实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为我们鼓劲加油,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己有的成果一定要好好保持,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自己要好好想办法,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且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在实习中后期应该要注意的问题,现将库老师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1.在确定问题及需要的时候要找出最重要的问题和需要,并且找岀问题

  和需要的核心,因为并不是每一个问题及需要都会得到解决和满足,所以要对他们进行排序,协助案主从最简单的入手,确定案主是可以做到的,以增加案主对进一步改变的动力和信心。

  2.在与案主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上的技巧,原则是尽可能多得用

  案主曾经用过的语言,并且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且要适当地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案主建立信心,这样对服务是有利的。

  3.仔细对案主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哪些方而案主的满意度比

  较高,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案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在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自己当时是

  怎么处理的,处理的好还是不好,都要做出明确的记录,以便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处理得当。

  3/43/4

  第四周督导实习记录

  2011年10月31日,实习的最后一周,库老师对我们的实习进行了大致的

  总结,对那些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要我们好好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实习最后阶段的要求,要我们好好抓住最后一周的实习时间,认真把握。现将库老师的具体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1.老师认为我们本次实习比较成功,很多同学学会了怎样把书本上学习到

  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的解决了一些问题,在实习中,能够做到有意识的坚持社工的七大原则,有效地发挥了社工的作用。

  2.老师也指出:我们在实习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还是有一些同学

  没有摆正社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总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案主,与案主之间的平等关系并没有良好的建立。还有一些同学在案主自决方面没有做好,总喜欢用自己的理念去引导案主做出符合社工自己想法的决定,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案主自己的立场。

  3.在最后一周的实习中,老师要求我们要自己好好的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做

  好评估,评估一下案主在哪些方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好好总结,看一下哪些方而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

  4/44/4

篇三: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1上(总第73期)】·【督导答疑】·P58-59

  辅导工作里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案主可能只是一个“神话”

  社工A问:在隐蔽青少年辅导方面,案主仅愿意跟社工在网上保持联系,对社工上门做家庭探访十分反对,表示不接受。同时,案主自我保护性强,十分不愿意谈及个人及家庭事务,收集数据十分困难,基本上得不到有效、准确的数据,很难对案主进行有效评估,服务开展进度缓慢。请问,要如何应对此类案主?

  答:案主不愿意与社工直接接触,也不愿意社工接触其家庭成员及提供较深入的数据,在社工服务里是很普遍的现象。原因是什么呢?

  也许社工常常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助人者,是帮助对方的,而且是无私的,对方既然来求助,就应该敞开胸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道理。这样不说,那样不说,我怎么帮助你呢?

  我觉得,在社工这里可能有两个认识上的盲点:首先,案主在接触社工之时,不论是在电话里聊还是直接面见,社工对案主来说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这个人际距离是客观存在的,是十分正常的。要经历些什么才能跨越这个距离呢?咱们只要回忆一下刚上大学一年级时,第一天与同桌接触,要花多久彼此探索才能够交心,就可以略知一二。但案主的情况又不比同窗,前者往往带着一些人际创伤来敲社工的门。我常常说,一个人向别人求助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再者,一般人往往是先试尽了能试的非正式系统(informalsystem),如同学、朋友、师长、父母等,才来到社工这个正式的系统(formalsystem)求助。我们也能想象,经历了在非正式系统的求助无功而返的过程,案主往往已是重复了问题/事件好几遍,可能已受过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再伤害,也就成了惊弓之鸟,又或许对解决问题的信心跌至最低点。在这个情况下,社工能理解案主为什么不与你合作吗?

  怎么去处理呢?又是那一堆的“老话”:要同理,要深层聆听,要接纳和支持,要给案主时间与空间,要建立信任的关系等等——重要的是让案主制订他的“工作时间表”,而不是跟从你的时间表。因此有人说过,从这个角度看,辅导工作里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案主(voluntaryclient)可能只是一个“神话”(myth)。信焉?

  在做辅导的时候,什么理论与模式都要“完全忘记”,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案主身上

  社工B问:前线服务做久了之后,有一种感觉:好像什么实务技巧都不会,什么实务理论都不记得了,在与案主面谈的过程中都不知道自己在用什么方法和理论在做。请问,这样的状况反映社工什么样的状态和心理?要如何去调节这样的状况?

  答:念社工的时候,尤其是在做实习的时候,老师都要求个案工作计划书先要有“问题描述”,然后是“理论分析及应用”、“介入方法”及“具体方案”等,以构成个案从认知到处理的一个内在逻辑关系。我想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因为“事出有因”,我们对个案的思考也应该借助理论和技巧对案主进行一步一步的了解,慢慢“建构”事件的来龙去脉,把关键问题彰显出来,并找出解决的方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技巧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候,一些社工甚至很积极地追求理论及技巧上的磨练及提高,不断参加培训班学习新的治疗手法、介入模式,并乐此不疲,有时就被人取笑为“玩therapy(理论)”了。

  我当然赞成持续进修以不断提高社工的知识与能力,但最终我们必须清醒地谨记:求助者才是主体。我们要通过与案主的互动,与他一起去定义问题,拟订解决方案,而绝对不是一边听他诉说,脑海中一边找出一些学过的理论、概念去“套”到案主身上,把他标签为某个问题,然后跟着书本上教的去运用什么“理性-行为模式”或“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等,一步步、一招招地去做,引导案主跟着你的方法走。可以说,认识不同的理论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帮助我们较立体地了解问题,考虑解决问题的路径(alternatives)也多一些。但是,案主如何走,何时走,以至走不走,最后都应该由案主自己来决定。

  我记得上大学时老师曾对我说过,在做辅导的时候,什么理论与模式都要“完全忘记”,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案主身上,倾听他的故事、感受他的难处、明白他的挣扎……当然,我说的是当你熟稔掌握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时候去“忘记”它们,而不是说无需增进理论与知识的水平,甚至“空枪上阵”。

  (答疑者:广州启创专业督导

  胡良喜)

  就算在学院学了什么,也不可能担保你可以做得好

  社工C问:因之前在大学接受专业训练不系统,比如实习时间不够,也未接受过专业督导的指导,导致社工在接个案时很不自信,心里没底,不知道要和案主怎么谈、谈什么,或者谈到一定程度后,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深入下去?

  答:这位同工提出入职前的教育培训问题,好像投诉在学院接受的专业训练及实习不足,以致他/她入职后对工作缺乏信心,在实际工作上亦不知如何进行。

  实习本身是让学生尝试将课堂学习到的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相关理论及知识,因此实习对于社工特别重要。但是基于我们的社工行业才刚起步,不要说找有实务操作经验的督导有困难,就是找一个理想的实习环境亦不容易。

  响应这位已经在职的同工的问题,我想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假设一下,如果学院的课程系统些、实习的时间多些,甚至经过专业督导的指导,那么,社工就可以很自信﹑不会迷失,甚至可以和案主深入地交谈吗?

  诚然,好的课程﹑好的导师,以至多一点时间实习,对培养社工素质是很重要的,但从经我督导过的学生来看,最后取得甲级成绩的不少,但不合格的亦有。我也督导过不同学院毕业的前线社工,不可否认的是,来自课程设置较完整的学院的毕业生,起步比较容易一些,但在前线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亦不见得来自某一间学院的社工必然是最好的。换言之,除学院的培训及专业督导之外,亦有个人因素。

  这位同工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专业培训出了问题?如果他自觉能力不足,那他是如何面对自己的专业责任的?如果社工与案主开始谈话都有困难,他又是如何面对他的服务对象的?无论老师﹑督导怎样不力,作为学生的责任又是什么?特别是大学教育更应该是自主学习,如果我们认为学院及老师教导不足,我们自已是否也可以争取充实自我的机会?

  事实上,社工是人对人的工作,不但你接触的每个服务对象都是独特的个体,社工也有着自己的特质及经历。就算在学院学了什么,也不可能担保你可以做得好,除非你认真地去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及改善自己,直到那些专业知识成为你的专业技能。

  无论你是社工专/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只是一个专业的起步,这一步可能影响你初入行业的表现,但专业成长的道路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面对不同的挑战,我们才会不断成长。

  当社工感觉到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可能就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社工D问:在个案面见过程中,社工被案主所讲的事情或者情绪所影响,有时甚至涉及社工个人成长中的盲点。当社工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问题时,也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请问,社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处理个人成长中的盲点?

  答:这个问题很可能发生在不同能力及不同经验的社工身上。社工因为助人过程中的同理心,所谓感同身受,某种程度的情绪投入是必须且必然的,受到影响亦很自然。问题是受到什么程度的影响,我们又应该怎样响应它?

  如果案主的人生体验让社工对于人的苦痛有更大的关注,以至更投入地去协助案主,对助人工作有更强烈的使命感,甚至产生“照镜效应”,令社工看到自已的成长“盲点”,从而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社工在工作中就能不断成长,对工作的热忱也会与日俱增。

  但是,即使是同样的情况,却可能引发一些社工的负面反应,如:过度投入以至失去专业的客观性;为逃避伤痛而抽离以自我防卫;产生自我补偿反应;“喧宾夺主”,甚至个人情绪受到严重困扰。

  情绪就像双刃剑,既能够促进助人过程,亦可以摧毁助人过程。社工要时刻保持自我警觉,与案主的关系必须是有目的且在操控中的情感投入。然而,当社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就必须与上司商讨,在保障案主福祉的前提下,考虑是否有需要转由其他同工跟进。

  至于“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处理个人成长中的盲点”,我想当社工感觉到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可能就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答疑者:广州启创专业督导

  吴惠贞)

  (本栏目欢迎一线社工、社工从业人员及社工实习生来信问诊实务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可实名也可匿名,我们将请资深专业督导为您解答。栏目邮箱:dudaody@163.com)

篇四: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观点重构当面对质当小孙癿行为感叐呾语言丌一致时直接应对探索小孙癿经历对我癿感叐对我们乊间癿关系都可以坦白询问提醒结案要经常性癿提醒小孙实现目标癿时间迚度以及截止时间促成她加快改发随时记录soap记录法对状态癿主客观评估协议癿修改部分都要及时记录四签署协议书呾小孙及其父母简要精确癿回顾呾案主达成协议癿内容如工作目标行劢方案仸务呾行劢步骤以及评估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孟,女,18岁,辍学3个月。小孟在儿童期的时候,行为能力的发展有点跟不上同

  龄儿童,容易摔跤,所以儿童期的游戏她都没办法参与。与此同时,小孟的语言发展方面比同龄人有更高天分,在读小学前,她已经看完了儿童简读版的中国四大名著,会背诵唐诗宋词还有诸子百家。进入小学以后,老师经常向家长反映,小孟上课不遵守纪律,喜欢“钻牛角尖”,质问老师到尴尬的地步,而且不接受批评。父母认为是孩子还小,是正常的,所以放任自流。到中学后,小孟不仅经常逃课,还习惯性对父母撒谎。居委会人员也反映小孟特别敏感,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小孟父亲开了个公司,平时工作忙,对她无暇顾及,并且在老师“告状”后,如果说教无效,就痛打女儿一顿。小孟母亲要经常去照顾外婆,与小孟交流很少。经常觉得她什么都做不好,从小孟辍学之后怕她出去玩变坏,经常把她关在家里。

  最近几天小孟大哭大喊,情绪较激动,不愿意见来家里玩的同学。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没有办法,所以电话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服务方案

  一、与小孟及其有关系统建立信任关系(一)社工能力评估:在接到小孟母亲的求助后,并且了解了小孟的大概情况,社工认为自己有能力接这个案子,不过有一点要避免的是,社工自身童年期也是不受到家里人的关心,注意避免自己价值介入,对小孟父母进行无意识的操控。(二)方法运用:会谈法、文字记录法(soap法)(三)建立关系具体步骤:1.做好第一次会谈准备,拟定会谈提纲(1)资料收集:需要收集到小孟基本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社会支持网络(正式、非正式)、生理状况(疾病史、成长大事记)、心理状况(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2)会面安排:时间定在电话求助的一天后,地点定在社工事务所,并且保证等小孟父母来咨询时能够有一个隐私的环境,提前给同事打招呼,要求回避。(3)会谈提纲:介绍自己,寻求小孟父母的自我介绍,确定目标和方向,了解家庭成员的特质,了解家庭发展史,了解家庭解决问题的方式,总结会谈并预测将会发生什么。(4)注意事项:由于电话求助中孟母提到孟父工作太忙,所以假设孟父可能会“爽约”;2.第一次:会谈(1)时间:×年×月×日(2)地点:×社会工作事务所(3)对象:小孟(父)母(4)内容:介绍自己:“您好,我是主管家庭服务的社工小陈,主要是协助人们处理家庭困扰的,请您(二位)介绍一下自己和让您困惑的事,可以吗?”注意观察孟父孟母使用何种方式介绍自己、介绍家庭成员的,能大概了解自我评价、家庭成员关系怎么样;然后表明“保密”的相对性原则;简要反馈一下孟父孟母的期待,可能用到的语言是:“你刚刚说的那些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吗?”;告诉他们社工的义务、责任和权利,然后澄清各自的角色。(5)社工反思:家庭规则、家庭关系对每一个成员都有很大影响。父母的沟通方式、处事方式对小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很期待小孟的改变。

  3.第二次:家访收集资料(1)时间:×年×月×日(2)地点:小孟家(3)对象:小孟(4)内容:利用情绪疗法平复小孟的焦虑激动情绪,鼓励小孟勇敢表达对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期望、对父母的想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看法。(5)社工反思:当表示出对小孟的同理心(如运用“我曾经也有过不开心、非常焦虑的时候”)时,小孟明显放下了心里防备,并且小孟表示,她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人家一样,能多关心她多和她说话,也表示希望继续上学。但是注意避免价值先入、评价案主的行为,如尽量避免这样的话语:“你应该......”“你这样做不好”等。4.第三次:走访社区、学校收集有关资料1)时间:×年×月×日(2)地点:小孟所在社区、学校(3)对象: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学校老师、同学(4)内容:挖掘小孟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5)社工反思:最大的困难就是链接小孟的正式资源,因为这些资源都注重小孟的表面问题,对于她的深层次困难特质表现出不关心的态度。5.初步预估小孟出现的情绪激动问题、厌学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都和家庭系统、学校系统以及自身生理发展有很大关系。6.签订服务协议在与小孟交谈后,以及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小孟愿意继续接受我的服务,我也愿意继续服务,所以共同签署的服务协议。二、对小孟及其有关系统进行预估及专业判断(一)方法运用:社会生态系统图(能清晰展现小孟所在系统的疏密关系)、DAC评估(二)通过前期家访过程中的咨询、观察,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人资料、环境资料和社会环境分类,了解小孟的硬件与软件资料、家庭的静态与动态资料(成员、角色与互动、家庭规则、家庭关系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三)预估具体方面1.对小孟自身系统的预估优势:(1)从个性看,小孟个性独立、坚定,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对家长当面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比同龄人更勇敢、坚定的气质;(2)从感受性看,小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学习的知识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深层次说,小孟渴望能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与身边人的交流,自主性的接受一些知识经验;(3)从个人能力看,小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很擅长;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记忆力惊人,理解力也非常好;小孟心智方面发展较同龄人提前,这和父母对她较少关心的表现有很大关系。困难特质:(1)生理发展角度:小孟刚出生时因为出现过短暂窒息的情况,可能对其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动作协调能力发展不足,身体平衡和肌肉控制不理想;(2)人际交往方面:由于缺少玩伴、童年期的游戏经历,所以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方式比较欠缺;小学阶段表现出对于一些学龄儿童的规则和规范不太适应,这和童年期的成长经验有关;(3)个性方面:过于执着和强调“自我的感受和看法”,在处理问题时比较缺乏弹性和灵活变通的能力。

  2.对小孟所在家庭系统的预估优势:(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完整,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2)教育方面:重视小孟的早期教育,表明对小孟的期望较高;(3)动机方面:对于小孟的改变持积极态度。困难特质:(1)关注点:父母过多在意满足小孟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和解不多;对小孟出生时短暂窒息的后遗症没有足够重视;(2)教育方面: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忽视了儿童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3)人际交往:从社区居民及社工观察得知,父母双方的交流沟通方式非常僵化,不利于小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4)处理问题方式:父亲对于小孟的“出轨行为”问题,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这对于父女关系、小孟个性和行为处事能力都有影响。3.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系统的预估优势:(1)老师:从对学生的管理层面说,态度都比较积极认真,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共同教育;(2)同学:有几个同学明确表示愿意成为小孟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为小孟的改变尽一份力。困难特质:(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公正,认为学生对于课堂上的追问就是不守纪律、不尊重老师;(2)在访问班主任时发现,“贴标签”现象很严重,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把一部分学生定义为“坏学生”;(3)因材施教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学校职能没有很好体现。4.对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的预估优势:在走访中发现,亲友系统、社区支持系统中,都有一部分人关注小孟及其家庭的成长,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亲戚、新闻媒体等。困难特质:没有人专门从事协调和整合的工作,再加上“好奇心”、“八卦心态”的存在,使得“关心”有点变质,也很难保证处理问题的隐私性。三、与小孟共同制定服务计划、介入手段和签署服务计划协议书(一)目的:改善小孟的生理功能上的不足;加强小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让小孟能够理性分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二)服务模式:行为主义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三)具体服务步骤:1.初期(1)目标:通过肢体训练改善小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2)服务模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社会化任务有重大作用,在生命每个周期都应该完成每个阶段的社会化任务,否则会导致内在的连续感断裂)(3)介入手段:间接介入(协调医务社工,联系医院资源)(4)频次:每周一次(5)地点:×医院(6)协同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机构资源链接、不同领域社工合作)、肢体矫正医生(7)社工反思:生理方面的健全发展对个体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小孟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极其认真,她对于儿童期的游戏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随着她肢体协调能力的进步,她更加渴望去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但是到后期我们发现,她对儿童期的“游戏迷恋”已经开始减弱,我想,这个阶段的成功过渡对她心理的“缺陷感”有很大积极作用。

  2.中期(1)目标:通过重建家庭沟通模式、家庭规则和父母沟通方式来改善小孟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她的人际交往能力(2)服务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人本治疗在萨提亚模式的理论中扮演基础性角色,认为家庭成员的改变是家庭关系稳固的关键。在介入的案例中,萨提亚不断扩展了自我价值内涵、家庭系统理论,形成了基本三角关系、家庭重塑、沟通姿态等主要理念。)(3)介入手段:直接介入(通过角色扮演使父母认识到他们的沟通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此对小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家庭作业”手法给小孟及其家人布置任务,这不仅能够巩固服务效果,而且能对家庭规则、家庭关系的重塑自主能力有积极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每一个子系统,对家庭其他成员都有影响。)(4)频次:每周一次(5)地点:小孟家(6)协同人员:机构另一名社工(做记录、观察)3.后期(1)目标: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连接发挥小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小孟的自信心,对自己有全面的评价(2)服务模式:优势视角理论(我们应该看到服务对象身上拥有的资源,并且有效利用,从而促成她的改变和发展。)(3)介入手段: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结合(与小孟父母沟通,让他们多关注小孟的优点,并且重点培养,不仅能增强小梦自信,也能激励她继续学习;联系学校,共同挖掘小孟的记忆力,为小孟的发展尽一份力量;联系同学,鼓励他们多与小孟交流交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联系当地社区,为有相同困惑的家庭开展小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4)频次:每周一次(5)地点:×社会工作事务所(6)协同人员: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等注:服务中可使用的技巧:观点重构、当面对质(当小孟的行为感受和语言不一致时)、直接应对(探索小孟的经历、对我的感受、对我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坦白询问)、提醒结案(要经常性的提醒小孟实现目标的时间进度以及截止时间,促成她加快改变)、随时记录(SOAP记录法,对状态的主客观评估、协议的修改部分都要及时记录)(四)签署协议书和小孟及其父母简要精确的回顾和案主达成协议的内容,如工作、目标、行动方案、任务和行动步骤以及评估方法。在与小孟及其家人一起商量后,对于服务计划没有异议,并且愿意接受进一步服务,所以签署了协议书。注:由于介入手段具有社工隐私性,所以签署的那一份协议书是不包含“(3)介入手段”这一项的。

  四、介入行动及策略注:以上服务计划包含了介入手段及策略。五、服务过程、效果评估和社工自我评估(一)服务过程评估:1.评估内容:服务进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案主的阶段性需求,资料的完整性2.评估手段:基线测量法(在对小孟每次服务之前测量一下,然后服务之后需要再测量一次)3.评估指标:小孟的情绪焦虑程度、肢体协调度(医务社工提供)、家庭每天交流次数、与同学的交往次数、资料记录的完整度4.评估人员:参与服务的所有社工(二)服务效果评估1.评估内容:介入目标、总体目标的完整度2.评估手段:目标实现程度测量方法(制作小孟的目标核对表,罗列计划中定下的目标,使用等级程度进行测量)3.评估指标:目标实现等级4.评估人员:小孟、小孟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三)社工自我评估1.评估内容:社工的服务水平、知识水平、反思能力、处事能力2.评估手段:满意度测量(问卷——满意度)3.评估指标:满意度达到85%及以上4.评估人员:机构督导、小孟、小孟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六、结束服务(一)结案具体步骤1.过程回顾(与小孟一起回顾整个“合作进步”的过程,让她回想自己的改变有哪些)2.小孟自我评价(鼓励小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过程的评价中来)3.分享感受(社工和小孟及其父母一起分享结案的感受)4.电话追踪(缓慢撤离,减少结案的不适感)5.撰写结案报告

推荐访问: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社会工作 督导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