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时间:2022-11-14 17:55:06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供大家参考。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文化约束,择业空间约束及信息约束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转移规模。本文尝试提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约束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实就是农村失业者,他们与城市失业者的区别,在于其失业的隐性化。根据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失业状态。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存在巨大的堡垒,农村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现象突出,存在着大量富余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在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在十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在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的民工潮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压力,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少、层次底、盲动性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一,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转移任务日趋严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的保守估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尚有5亿多人,而根据我国现有耕作土地面积来看,大概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随着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耕作方式的更新,集约经营的推广,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还会进一步减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从“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随着开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大批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业劳动力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过程中,逐步由“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从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游击队”逐步成为“正规军”。

  第三,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看,改革之初以至整个80年代,农村劳动力以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为主,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90年代在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数量增加、流动的范围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第二、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从转移人员就业情况上看,从事加工建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二、三产业的人员较多。

  二、制约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待输出的劳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有一技之长更少。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智力型的劳动力却难以及时大量提供,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的劳动力输出停留在靠体力、干重活的低层次阶段。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存在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技术型、智力型劳动力的供给严重短缺,因此,其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对于大量要求文化技术的复杂劳动则

  “望工兴叹”,眼睁睁地失掉一些就业机会。

  2、缺乏对劳动技能的培训——文化约束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平衡。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城镇人口就业技术教育,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社会办学,技能考核等方面缺乏与农村劳务输出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和管理;缺乏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缺乏与输出地用工需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培训计划。这一切,都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另外,随着目前城市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劳动者要与占有多方优势的城市劳动力竞争,肯定处于不利地位。

  3、择业空间的狭小

  一方面,城市就业空间在缩小。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同时,同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而城市工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般较高,因此,城市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就相对缩小。

  4、信息约束

  在我国,待转移劳动力常常会面临信息的制约。其信息的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地区分布来看,多为就近转移,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风险较大。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难免也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转移。在缺乏正确、合理的指导下,易形成盲目的、自发的、无序的民工潮。加之平时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对劳动供求信息了解不多,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缺乏充分考虑,使不少希望自谋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偿所愿,而无组织、无秩序的转移,也常常会造成劳动力待工时间长、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5、制度制约

  但现行政策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受许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受歧视现象仍很普遍。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等制度和子女教育、人身安全、工资待遇等问题与城镇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相差甚远,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三、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劳动力就业潜力,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从耕地密

  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接起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就业的新局面。总之,要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2、强化职业培训,保障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由于文化程度低下,农村劳动者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

  3、搭建服务平台,保障劳动力转移有序

  劳力盲目转移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构建如下相关平台。如: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发和启动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动态跟踪管理,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服务基础。

  4、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载体

  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现有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交通、供水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商品消费需求,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增强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为农民进镇创业创造条件,使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

  参考文献:

  [1]张宏,任海军.关于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城镇化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兰

  州商学院学报,2007,⑴.

  [2]周冰,马宁.中国平滑式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⑵.

  [3]廖乐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⑴.

  [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2005,⑹.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经济日报,2006-2-6.

  [6]任保平,洪银兴.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4)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西藏路1号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300020)

推荐访问: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建议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及对策 富余 对策 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