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职业院校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院校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30 10:1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对于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够重视,这就造成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提出了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和模型,最后阐述了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的实施措施和评价策略。

关键词:哲学 方法论 课程体系 构建

一、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当前职业院校对于哲学和方法论教育严重缺失或重视不够,导致我们的人才走不远,缺乏市场竞争力。

加强哲学、方法论教育,特别是现代科学方法论教育,对学校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哲学、方法论教育有利于完善人文素养教育的体系结构,有利于培养创新才能,有利于早早地造就人才,尽快地培养人才,尤其是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量的高质量人才。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能造就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使他们得到获取新知识、开拓新领域的方法,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也将是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努力方向。现在的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更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对未来的设计。科学方法论是沟通人和与科技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很多名牌学校,都把方法论教育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苏联就曾经把“三论”作为学生必修课。所以,从知识教育为主转变为方法论教育为主,将是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职业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把方法论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把方法论作为学生必修和必须掌握的课程。

二、哲学、方法论课程构建的策略

1.学科课程体系

哲学、方法论教育教学中比较抽象,职业院校可以将哲学、方法论教育渗透到其它课程中。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开出专论哲学、方法论的课程,使其成为课程表中的一部分。在开设好哲学、自然辩证法等课程外,还可增设现代科学方法论、现代科学研究艺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史、方法论史等课程。有选择的介绍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新三论为代表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另外在其他课程中,特别是过于偏重知识传授的课程中着意渗透方法论教育的内容,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学概论》、机械专业中的《机械设计中的最优化理论》等。

2.活动课程体系

哲学、方法论活动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有意义的活动:哲学沙龙、组织篮球足球等团队活动体验里面的哲学理念、进行哲学辩论赛、举办哲学知识竞赛、生活中的哲学征文、观看相对应哲学视频、哲学专家讲座、成功人士的创业方法等。

3.环境课程体系

哲学、方法论环境体系课程的构建是指利用人文环境课程资源是潜层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在学校图书馆中专门的哲学、方法论窗口、学校校园文化可设专门的哲学、方法论专题,(班级微信、QQ平台)专门的哲学、方法论专栏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丰富自己的处事方法和思维。

三、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构建模型

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体系、活动课程体系和环境课程体系三个子体系。

1.学科课程体系

主要包括哲学、自然辩证法、现代科学方法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史、方法论史、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设计中的额最优化理论等课程。

2.活动课程体系

包括哲学沙龙、活动体验、哲学辩论、知识竞赛、哲学视频、专家讲座、创业思维等具体的校园活动。

3.环境课程体系

包括相关的书籍资料、数字平台窗口(微信、QQ等)、校园文化专题长廊等和校园环境相关的内容。

哲学、方法论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对于课程的构建也很难有普适性,但是有些主要的课程不可缺失:辩证法和科学思维,其它的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活动或者环境的影响来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哲学、方法论课程体系的实施措施和评价策略

哲学、方法论教育明确引入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计划中。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方法论教育的重要作用,密切配合。

1.教育目标的合成性。将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合成一体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教育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能将任何一个目标分离出来,单一的对待,目前尤其不能忽视方法论教育。

2.教育过程的一体性。单纯的哲学、方法论教育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应结合学生年龄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实施传授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比如在讲金属材料钢的韧性和强度时,给学生穿插韧、强、硬的辩证关系,告诉学生作为一个强者应既具有韧性又具有硬度。在讲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时给同学讲明如何使两个对立的方向得到統一这是方法论问题。

3.提供知识和学科的整体结构模型。模型很重要,模型是什么?模型是规律,是方法,在模型将分散的各个知识的点归纳起来,抽取共性的东西,然后抽象出模型,并用它指导类似问题的处理。让学生建立宏观的思维模式,有大局观。例如在讲城市购房时,将购物、交通、工作单位、孩子上学的诸多因素带入数学模型,模型自动生成几个最佳点,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点,也即对诸多问题的最优化。鼓励学生总结模型、使用模型。

4.注重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教育中对于知识的讲授,仅仅讲其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纵向和横向加强深度,丰富其知识。知识丰富而广博常有助于产生新鲜的观点,这也是创新方法论教育的前提。进一步加强广度训练和多困难的深度训练,这要求老师备课要充分,加大同学的阅读量,充分借助数字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能动性就是要求学生学习主动,这要求学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求,然后给以提示、指引。

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除了案例分析以外,还要必要笔答测试,内容要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主,赋予抽象的考试以活力。很多学校举办的生活中的哲学创客实验室、马云的思维模式研讨小组、组织生活中的哲学艺术演讲比赛等,都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汝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N].文汇报,2005,08,07.

[2]孙正聿.哲学和哲学研究[J].学术评论,2008,(5).

[3]刘敬鲁.哲学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06,12(3).

[4]李虹.哲学教育与哲学智慧[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1.(10).

[5]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推荐访问: 方法论 课程体系 构建 哲学 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