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思想汇报 >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时间:2022-10-26 17: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思想是党在新时期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围绕着实现中国梦而提出的重要的战略保障,构建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的思想保障。“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从哲学高度把握“四个全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积极践行和实现“四个全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四个全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时代所必须的,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提升执政能力、推进事业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全面”思想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恒久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步骤和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思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并在哲学基础上充分根植于中国的国情上,是正确的科学的战略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实事求是的践行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就是发现事物内部及其事物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从而科学的指导实践和工作。同时实事求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事求是也是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思想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是充分根植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的,“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使用的词,此后,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美好的“小康社会”而奋斗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变化是有根据的,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在充分了解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对未来合理的预期的基础上而制定的科学的战略构想。之所以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因为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正是基于这个实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在眉睫。

全面从严治党也是根据目前党组织目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制定的战略构想。一方面范围涉及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必要的,从客观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员脱离群众,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从党自身建设上看也是非常必要的了,目前中国共产党超过八千五百万人次,规模庞大,在教育、管理和监督上都十分紧迫了;从实现“中国梦”伟大构想来看,党是中国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领导核心治理好了,才能更好的领导中国尽快实现“中国梦”。是实事求是的,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此外,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无一不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客观必要性。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条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习近平曾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的伟大战略构想,但也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做到了实事求是,中国建设和改革才是科学的、正确的。

2“四个全面”中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处理改革发展问题是重要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指出:“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总体谋划就是要坚持“两点论”,树立全局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牵牛鼻子就是要抓住重点,重点突破。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处理众多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两点兼顾,只注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就是一点论,坚持“两点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无一不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十七大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着手,统筹兼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还是在于“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则从国企改革、生育改革、军队改革、反腐败、公安改革等方面全面落实改革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从立法到执法、司法、护法、守法、学法的系统工程。应上下呼应,左右协调,前后衔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又有所侧重。“重点论”就是在处理矛盾时,要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在处理某一矛盾时,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等量齐观,要“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全面分析,主次分明,否则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无重点无主次,犯均衡论的错误,牵住“牛鼻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触动“利益的奶酪”,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要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四个全面”中的两点和重点相结合起来。既要统筹兼顾“四个全面”中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注意其重点,抓住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在注重总体谋划的同时又注重牵住“牛鼻子”。

3“四个全面”坚持人民主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任何政府和领导者都不容忽视,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和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物史观要求必须在实践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主旨,贯穿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之中。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坚定人民群众改革主角的基础上,让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创造新的奇迹。“四个全面”是中国梦伟大构想的重要战略保障,而中国梦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四个全面”思想的重要出发点,并且贯穿于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小康社会的十个标准中,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入学率、城镇化率等等的要求无一不是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展开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人民的利益来推动中国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前提都是要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如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生育改革就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原则。

因此“四个全面”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科学的战略思想。从哲学层面深刻理解其科学性和重要性,有利于提高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为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习近平也强调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个全面”是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从人民的期望中逐步提出并不断系统理论化的,为的是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和执政地位巩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显信,“四个全面”:开辟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新境界[J].群众,2015(5):60-61.

[2] 本刊评论员.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增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能力[J].求是,2015(4):11-12.

[3] 谢丽威.以坚持人民主体性为旨归[EB/OL].http:///llyj/llgc/zhgts/201407/t20140722_310746.htm

推荐访问: 哲学 思想 战略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