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开拓学科新领域,为更多的眼病患者带来光明

开拓学科新领域,为更多的眼病患者带来光明

时间:2022-10-28 13: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眼科副主任曾仁攀,从小就有参军入伍的梦想,高考当年由于近视未能通过军检,错失了上军校的机会,心中暗自遗憾了很久。2008年,他本硕连读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专业,获临床硕士学位后被聘任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眼科工作,这似乎离自己的梦想近了很多,但他却没能真正穿上军装,心中仍有惋惜……

为了彻底实现深藏于心的梦想,曾仁攀在临床做好工作之余,努力学习英语和眼科专业知识,于2010年考上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攻读眼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谢绝导师希望他在中山眼科中心工作的挽留,也放弃了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特招入伍,回到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眼科工作。从此,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橄榄绿,扎根临床,服务于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

患者是我最好的老师

曾仁攀出身贫寒。父母勤俭朴实,忠厚善良,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品行榜样,所以他深知患者的病痛疾苦,因而宽厚待人,任劳任怨。面对饱受疾病缠身的患者,他用耐心、细心、信心给予最大的鼓励。

2014年5月19日上午一大早,曾仁攀的专科门诊就排起了长长的候诊患者,其中一位80岁的、姓龚的老爷爷引起了他的注意。龚老爷子双眼视力低下已经多年,生活自理困难,在诊断室时而哭泣,时而烦躁不安,不能配合眼部检查。家属说龚爷爷到多家医院就诊后都说双眼没办法治疗,致使其丧失了生活信心,经常有自杀的念头。曾仁攀了解具体情况后,紧紧握住龚爷爷的双手,让其情绪安定下来,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龚爷爷的主要眼疾是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双眼黄斑区形成了大片地图状萎缩,还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经过斟酌,曾仁攀认为,龚爷爷视力低下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眼底病变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但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部分视力……

几天后,龚爷爷的双眼顺利完成了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从术前的CF/20 cm提高到了0.06。龚爷爷兴奋不已,老泪纵横:“谢谢您曾主任,我现在能自行外出走动了,我能看见电视上的人物了!是您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谢谢您!”

关爱患者,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是曾仁攀的一贯作风。2016年1月11日,一名40岁的党姓中年男子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5天就诊,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血管炎;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右眼黄斑区高度水肿。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却没找到确切病因,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对症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黄斑区水肿逐渐消退。1个月后患者感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至看不见,非常着急。病情紧急,曾仁攀加班加点为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右眼病变复发,病情明显加重,视网膜血管广泛闭塞缺血。他立即联系了华西医院和西南医院眼科专家进行会诊,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但是在华西医院和西南医院检查治疗后均未见好转。曾仁攀想到了自己攻读博士的母校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系了导师——全国著名的眼底病专家文峰教授给予诊治,并及时进行了眼底造影检查,考虑病毒感染导致的视网膜血管炎,给出了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至今无复发。

医者,贵在责任心。曾仁攀就是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强烈责任心,为每位患者建立了电子病历档案,存储病历、检查资料报告图片及联系方式,解决了患者经常丢失门诊病历和忘带病历的问题。

2015年,有一位做了双眼角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因外伤后需做白内障手术,但是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却无法计算,因为没有做角膜准分子激光手术前的角膜曲率。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最终在曾仁攀的电子病历档案中查找到了原始数据,准确地计算了人工晶状体度数,取得了满意效果。

曾仁攀通过建立和管理电子病歷系统,个性化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随访方案,对逾期未来复查的患者,他都亲自打电话通知来院复查;特别是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随访尤为重要;但在基层农村,患者的依从性大多很差,基本上来复查一次就再也不来了,都是曾仁攀提醒或者催促才会来院复查。一位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的青光眼患者,多次电话催促均不来复查,曾仁攀最终带上手持式眼压计,根据电子系统记录的地址亲自上门为患者测量眼压,发现那名患者一只眼的眼压已经升高,如果不及时处理,最终将会失明。曾仁攀在复查中教会患者眼球按摩和药物降眼压治疗,经过处理,眼压控制理想,挽救了视力,并反复告诫患者复查的重要性,患者及家人非常感动。

在日常工作中,曾仁攀对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往往给予免费复查;对有残疾证、老年证的患者给予免挂号费诊治。多少次因眼外伤送入眼科等待手术治疗的患者,因术前费用不够,曾仁攀均垫付术前所需费用,及时进行手术,挽救了患者的视力。

“患者是我最好的老师”,曾仁攀经常这样说。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他始终耐心解释病情,患者再多也不马虎,经常加班至很晚。他常年在周末出门诊,就是为了方便学生和平时上班的人员就诊。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从业以来,曾仁攀一直奉行先贤教诲,用真诚和爱心践行救死扶伤的职责,用高尚的医德书写平凡的人生。

率先开拓学科新领域

获得博士学位回到医院后,曾仁攀将自己所学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应用于临床工作,制定了眼科临床检查规范,提高了临床技术水平,为无数疑难眼病患者重建光明。

2014年,一位双眼视物模糊的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后均未发现问题,来找曾仁攀就诊时视力正常、眼压正常,眼前后节也未见明显异常,看来似乎没啥大问题,但细心的曾仁攀采用青光眼非对称扫描分析技术,发现患者的神经纤维层虽无差异,但却捕捉到了神经节细胞层的微小改变,由此诊断为早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后经及时准确的处理,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曾仁攀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及读片有很深的造诣。许多眼底疑难病经他造影检查,最终确诊。曾经有两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在外院被诊断为葡萄膜炎,给予激素治疗后加重,来到该院眼科经造影后最终确诊,均在全身抗病毒治疗下配合激素治疗,其中一例病情逐渐控制,行视网膜光凝治疗预防视网膜脱离;另一例病情逐渐加重,于第三天即行了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术后继续抗病毒、抗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此外,还有数不清被误诊的眼病被确诊后获得了正确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或保持了视力。

在临床工作中,曾仁攀在区域内率先开展了抗VEGF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特发性CNV、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致盲疾病的诊治研究,开拓了学科新领域。由于抗VEGF制剂价格昂贵,医保报销系统又迟迟没有开通,每次看到患者“谈钱色变”,他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事亲自到市医保局、医院医保办、医院药房多方协调,奔波6次,终于开通了该院抗VEGF制剂康柏西普门诊报销的正常途径,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曾仁攀还独立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斜视矫正术,眼外伤急诊处置,义眼台植入术等,对眼前节及眼底激光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临床工作之余,曾仁攀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的科研论文。

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斜视、弱视患儿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致使相当一部分斜视、弱视患儿成年后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没有完善的立体视功能。曾仁攀在国内最早重视双眼视觉功能对斜弱视患儿的重要性,开展了斜弱视患儿的视觉功能训练治疗,不仅使患儿眼位矫正和视力恢复,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避免了其对患儿今后升学、就业、生活方面的影响。同时,他还在国内外最早对弱视患儿的心理、行为、气质、父母养育方式等进行初步调查,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患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该科研项目“斜弱视患儿双眼Ⅲ级视觉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案及弱视心理调查”于2014年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曾仁攀还深入研究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血清学、基因学、影像学以及新型抗VEGF融合蛋白的应用;其中血清学研究发现了MMP9和MMP2水平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为鉴别这两种临床非常相似的疾病提供了新方法。该成果发表于美国《视觉分子》杂志。基因研究项目“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于2014年发表在美国《眼科基因》杂志,并于2015年获得“乐山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学术论文特等奖”。他最先应用无创retro mode成像模式研究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采用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研究了静止型息肉状病变的临床特征。其研究成果《Inactive polypoidal lesions of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on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于2011在葡萄牙荣获第11届全球AMD和视网膜会议Poster第2名。

此外,曾仁攀还参编眼科学专著3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眼底病临床诊治精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底病鉴别诊断学》和《临床眼底病》;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杂志9篇。他是我国眼科领域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唯一国际性刊物《国际眼科杂志》的审稿人;先后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奖学基金光华教育奖学金”“中山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资助”,2016年被武警四川总队表彰为 “优秀共产党员”,被武警四川总队医院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

精心带教,放手不放眼

带教科室实习生、住院医师规培生和年轻医师是曾仁攀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身为带教老师,他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建立了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他的带教模式是理论结合临床;理论的教学分为:教学讲课、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相结合。为了每周二下午的集体授课,他要花几个晚上的时间准备资料和制作PPT。他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教学查房一般安排在每周四下午进行。曾仁攀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查房的重点,同时把相关疾病的知识串连起来,开阔学生思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他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调整医嘱。

有一次查房,刚进科不久的小李在书写眼部体征和图片描述时很混乱,也不规范。他耐心讲解,告诉小李眼部体征的描述要按照从外到里、从前到后的顺序逐一书写,这样才可以避免遗漏而且很规范。还有一次,曾仁攀在查房时提出,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瞳孔不易散大?每个人都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曾仁攀则告诉大家:最主要的因素是糖原在虹膜基质中大量堆积所导致,这使大家终身难忘。他每月还定期开展一次病例讨论,特别是疑难病例讨论,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病例讨论时,他发动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借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临床带教方面,曾仁攀严格规范眼科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各种检查技术和显微手术技术。他以身作则、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执行各项技术性工作,将标准的操作和高尚的行为贯穿于整个临床医疗活动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他指导临床操作,亲自示范,尽力把操作机会留给学生,做到放手不放眼……

在采访中,问及“医生角色”与“军人角色”孰轻孰重时,曾仁攀毫不迟疑地回答:“我首先是个军人!”选择了这身橄榄绿,就选择了无私和奉献。忠贞写在脸上,赤诚刻在心底。曾仁攀说:“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我们军医必须履行的保障任务和职责。”自踏入警营,在基层反恐中队进行新兵锻炼时起,曾仁攀就深深体会到了基层官兵生活的艰辛和训练的残酷,所以他对官兵有着特殊的情感,始终坚持军人优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以来,他为官兵行眼部体检和眼病筛查上万人次,为官兵行眼病手术达150台次。针对驻扎在高原藏区的武警官兵,由于藏区情况特殊,军事训练强度大,曾仁攀专门申报科研项目,对驻扎藏区的武警官兵高海拔视网膜病变进行筛查及防治,为提高战斗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专家简介

曾仁攀,博士;现任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眼科副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帶教工作10年,擅长疑难眼底病的诊治、玻璃体注射手术、视网膜激光治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以及小儿斜弱视诊治。在国内外发表眼科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参编眼科学专著3部。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乐山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学术论文特等奖1项,2016年被授予“优秀基层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推荐访问: 眼病 光明 新领域 学科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