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同地区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与均衡的思考

同地区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与均衡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0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针对同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违背均衡发展的现象,在评价体系和财政扶持两方面提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与均衡的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绩效;均衡

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是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形成公共支出拨款与教育业绩相匹配的机制, 以提高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有很多,多是关注城乡差别、沿海与内地差别、东西部差别等[1-2],事实上在同一地区也存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比如隶属于同一领导部门的义务教育单位也常常被分成普通、县市重点、省重点等,而这种分类方法又是看似合理实际上欠缺公平的。本文针对一些现象提出同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与均衡的建议。

一、基本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1)部分学校通过非法掠夺优秀生源,从而获得优厚的财政扶持,产生马太效应。由于历史原因,各中小学存在着教育理念、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生源等方面的差别,管理部门由此分出普通、县市重点、省重点等,接下来在财政投入、招生政策、师资流动等方面给予倾斜。然而学校一旦有了重点与普通之分,有部分学校就会受到家长的格外青睐,于是就出现了变相的考试入学和自费入学。由于学生生源好,在小升初时成绩就会相对地好一些,升入重点初中的概率大一些,这样一来得到的财政扶持多了,得以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师资队伍,从而具有更大的竞争力。表面看来这是个良性循环,应该加以推广,但实际上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首先,区分重点与非重点违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不应进入官方的评价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其次,仅仅通过升学率和升学成绩并不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

(2)盲目地追求升学率致使一些学校挪用基础设施资金、挤站素质教育空间、透支教师的职业生命。假如两个学校的起点是相同的,得到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也是相同的。如果接下来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看升学率的话,就会有一些学校采取非正当措施套取发展资金。如挪用教室、操场、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建设的资金用以抢夺生源、师源,如取消非特长生的音体美课程,如限制教师的疗养、进修和发展空间等。

(3)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换来的优异成绩往往成为后来人不劳而获的资本。学校从普通变成重点是要付出师生艰苦的努力的,除了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以外,还要担负美化校园、准备材料、接待等额外工作。成为重点后,学生毕业走了,原来的骨干教师也因为学历、能力等原因从一线转到二线、三线。拥有了好的学生和好的老师,即使不如普通学校那么努力也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这样就会出现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现象。

二、政策调整后容易出现的问题

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明确表示要取消“重点班”“重点校”,“但是由于长期的观念,老百姓心中对好学校的认定,不是一个命令就能取消的。”义务教育阶段要弱化名校概念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主管部门会为了不违反规定而采取形式主义的对策。

(1)平均主义。就是按照学校或在校师生人数平均拨款。如果按照学校拨款,学校肯定不愿意多招学生,而各学区的生源又不可能总是均衡的;如果按照师生人数拨款,学校就会通过扩招的方式双向获得补贴。

(2)反向补贴。就是发展越差的补贴越多,这只能助长消极办学,误人子弟。

三、整改建议

为了调动各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充分体现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在评价体系和财政扶持两方面的整改建议。

(1)调整绩效评价体系。学校及教师的绩效评价要淡化横向比较强化纵向比较,评价指标不仅仅是最终成绩,还要看发展的速度和投入的财力人力的性价比。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成长效率应作为主要的考核因素。例如学生的单科成绩和总成绩在每学年或学段里的变化,是最能体现师生努力的强度和效率的。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完全取消横向比较,否则又会有些学校或老师只看重提升空间大的学生,而忽视提升空间小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原本成绩就好的学生。同时,学校的基础建设也是重要因素。

(2)调整财政扶持政策。财政扶持应体现强制基础建设、奖励优秀、注重发展、追求均衡的原则。首先,加强对基础建设资金的规划和使用监督,坚决杜绝挪用。学校的基础建设涉及到每个师生的利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用于学校基础建设的资金必须严格规划,并且要按照市场变化进行调节。同时,对资金到位情况、使用情况要跟踪监督,以防挪用、滥用。

其次,要体现创优秀与求发展的统一,让原本不同层面的学校都能得到相应的扶持,最终达到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除了要满足适龄儿童、少年正常入学的需求以外,还肩负着向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的重任,也就是不能耽误每个学生的成长,创优秀与求发展两不误。

本文只是提出了定向的建议,具体操作中还要进一步量化,如选择各种参数和权值,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前提是必须得到政策导向的支持,才能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嘉依.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调研[J].人才开发,2009(7):48-52.

[2]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1):3-8.

指导教师:刘敏,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推荐访问: 义务教育 均衡 思考 绩效评价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