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考

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考

时间:2022-10-26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个多种双重结构的复合体,师生之间、技术和传统之间、母语和外语之间、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之间、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之间,都存在紧张关系。从师生双重结构而言,大学英语教学应由单纯语言学、教育学角度,延展为综合教育管理学角度,在教学理念、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多元评价标准等方面要求不断创新。

关键词:英语教学;综合模式;文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加强国际交流,传播民族文化,吸取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备受人们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备受争议。虽然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就如很多大学对入学新生进行分级或者更多比例地引进网络课堂,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观。比如教学效果依旧以四六级的通过率为衡量的最终标准,情景教学法对口语、结构和句型的强调,依然强烈影响着英语教学,教师依旧采取将主要精力用于语音、语言点讲解的讲授型教学方式等,而培养的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却难以进行口语的交流。如何改变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状并促进大学英语改革?许多学者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实际上,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想从一个方面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英语教学是一个多种双重结构的复合体,师生之间、技术和传统之间、母语和外语之间、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之间、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之间,都存在紧张关系。为此,英语教学也必须多角度的研究问题。鉴于篇幅,本文仅对师生之间双重结构如何创新英语教学谈谈看法。笔者以为,教师的作用最终在教学法的目标和学习理论上反映出来,因为一种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创造的语言学习的条件。所以,在师生之间促进英语教育,综合起来讲,包含了教学理念、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多元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英语教学综合模式。

从师生之间紧张的双重结构角度构建英语教学综合模式,必须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基础,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充分发挥师生两者主体性作用,逐步实现人文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

1.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浙大教授郑强在演讲时曾指出:大学生不要糊里糊涂地学,老师也不要糊里糊涂地教。然而,很多年轻的大学英语老师刚走上教学岗位时,很少会努力去探寻所教学科的理论依据,而是更多根据直觉或当前教学评价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鉴于多年来四六级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许多英语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把教学活动局限于知识的传播,从而与传统的文化精神割裂开来,使教学活动失去博厚的精神资源,变得贫乏而无生机。著名学者衣俊卿指出:“大学归根到底的本质规定性就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进步。”大学的文化本质表明,大学教育不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注定是不完备的。唯有内在的人文素养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确定的教学理念应该建立在对英语学科的科学性与大学素质教育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注意到教学对象作为英语学习者又作为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把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双重的教学目标,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赋予教学丰富的内涵。Gettegno写到:“学习不是积累知识的手段,而是成为更熟练有效率的学习者的手段。”Gettegno的理解超出了关注语言特点和组织的单纯语言学角度,也超出了关注如何获得使用语言能力的单纯教育学角度,而触及到了关注学生主体的综合教育管理学角度,这是一种基于社会文化观的教学。语言的社会文化观认为,语言是人们建立文化生活的资源,是由一定社会文化集团的人们经过长期的使用和积累而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结构,语言的意义取决于环境和时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文化观认为语言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人们运用语言和社会互动的媒介学习,共创并使用了文化资源。语言和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语言教学,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而不是相互割裂、语言是语言、文化是文化。

2.对教学内容持开放的态度。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教什么?这取决于教师对课堂内容的选择。如果仅仅限于每个学期完成几个单元知识点的传授,那么学生学到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对于教材的处理应采取开放的态度。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课本主题为刺激物,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引出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动上的反应。21世纪的中国,英语学习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纸本教材作为接触外语的唯一途径早已成为历史,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光盘、网络、面对面交流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教材从单一的纸质媒介向多媒体立体化发展。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强烈的文字、图像和音响效果,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和乐趣。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引入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英文歌曲,经典电影片段,英文电视剧、新闻或其它综艺节目。通过视频音频媒介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语言状态。这样的方式带来的是全方位的视听觉震撼。比如在新编大学英语中涉及环境保护题材时,教师可以引入麦克·杰克逊的《地球之歌》,或者林肯公园组合的歌曲《What I have done》,以及卢贝松导演的电影《家园》。歌曲与电影以生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的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活动,从而激起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直观的形式与干巴巴的讲解说教相比,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3.采用多样化的审美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记笔记,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这种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自从1999年大学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本科生人数迅速发展。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学英语一个班级的人数至少达到50或60人以上。班级规模的扩大又必然带来教学效率的下降。班级越大,师生交流活动机会越少。教师能够做的就是不停的讲,这就更加重了“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倾向。要克服以上模式的弊端,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从知识的传播者向课程管理者转变。因为管理意味着各种因素和努力方向的协调。在英语教学中,各种因素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协调一致,才能降低损耗,调高效率,在现有语言环境和教学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实施。在个别教学法中,Johnson和Waulson明确指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有如下职责: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定下计划,因此他们要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负责;学生监督并评估自己的进步;学生是团体中的一员,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学生相互辅导,他们跟老师,同伴和其他学习对象习得语言。由此,与丰富的教学内容相对应,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实现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小组成员推荐的负责人来分配任务,组织协调本小组的活动,从而在老师和所有同学之间确立了中间管理层,实现对每一位同学的管理。基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话剧改编、英文小品表演、电影配音、英文歌曲欣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电脑操作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都在提高。而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做事的过程更好地了解自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提出“镜中我”概念。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因此,认识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因此,通过互动式的课堂,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以使自己全面进步,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4.多元的质量评价方法。每一个个体在先天的潜能、秉性、性格、爱好、志向、才能、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的一元质量观是以固定的和绝对的标准,即学习成绩来“裁剪”和“扼杀”这些差异,使学生的个性服从于固定的教学体系,甚至以绝对的和一元的固定标准“剥夺”许多人的受教育权。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也许无法在短期之内改变这种评判的方式,但是我们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应有清醒的认识。衡量我们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进步时,我们不妨可以参照以下方面:一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上了大学首先就意味着“二自”的学习生涯,即自由和自主。自由就是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大学的作用不是把尽可能多的事实塞进学生的大脑,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带成见与偏见的探索精神。如果大学的课堂不能完成这项任务,那么说明它降到了只会灌输的水平。所谓自主,“就是学生有发自内心的想法:我要学,我要自己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独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今天比昨天更努力,现在比以前更爱英语。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达到同一个质量标准,关键的问题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提高。就英语课程而言,如果学生不是更加厌恶英语,而是通过课堂培养了学习欣赏英语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算是成功的。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如果学生具备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勇气,那么他们获取知识就有了不尽的源泉。三是文化的审美自觉能力。教学活动应立足于美的感受,而审美性教学在于让学习者体会学习的生活意义,让学习者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活动与自己的关系,从而形成文化的审美的自觉意识,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

谈论改革总是很容易,真正的实行确是很难。现行的评估体制和教学方式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于许多人甚至都不会去想到自己还可以有不同的行为。但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说:我不确定任何我所做的都会使事情变得更好,但我可以肯定,如果我不至少是去尝试一下,我就不会去做我认为是正确的,并可能继续让事情按照老样子运转下去。所以我将选择做那些正确的,不管别人是否注意到它。(迈克尔·施瓦尔2008:250)所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有改进创新的意识,大学英语教学必然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6.

[2]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6.

[3]Gattegno,C.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in Schools:The Silent Way.2nd ed.New York:Educational Solutions,1972:89.

[4]Johnson,F.and C.B.Paulson.1976.Individualizing in the Leagu

age Classroom.Cambridge,Mass:Jacaranda.

[5]徐方.大学人文十四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6]迈克尔·施瓦尔.生活的暗面[M],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0.

推荐访问: 思考 英语教学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