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美好生活评价指数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美好生活评价指数

时间:2022-10-21 18:45:06 来源:网友投稿

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本文将在评述国内外有关美好生活评价指数的基础上,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出发,从和谐社会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生活评价指数,并对该指数的构成原则与指标体系提出初步的设想。

一、国内外有关美好生活评价指数的研究

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有不同的认识。具体到量化的指标上来说,GDP曾经一度成为国际范围内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如今人类发展指数又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參照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Human Development for Everyon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6.。从国家和地区来看,当前有影响的发展评价指标主要有美国的生活质量指标和欧洲的社会质量指标,它们都对中国学界有重要的影响并引发了一系列本土化评价研究。

1.美好生活与经济发展

经济是社会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体系Andersen, M. L., Taylor, H. F. & Logio, K. A., Sociology: The Essentials,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2017, p.364.。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保证,在经济尚不充裕、人类基本需要不能充分满足的情形下,相应的经济指标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主要依据。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内容也被普遍认为是经济的增长Midgley, J.,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p.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合国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几乎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Elliott, D.,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wards and Integrative Model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Vol. 36, No. 1, 1993.。在建国后的前三十余年里,经济发展同样也一直是国家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直至1981-1985年第六个五年规划才改名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这一做法内容明确、操作简便、易被接受,因而成为早期国内外衡量人类生活标准的重要手段。但是,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以及财富增长的边际效应缩小和增长的极限终于令人觉醒秦斌祥、朱传一:《美国生活质量研究的兴起》,《美国研究》1988年第3期;周长城等:《生活质量的指标构建及其现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1969年底,在瑞典举行的社会政策与规划专家会议(Meeting of Experts on Social Policy and Planning)上,联合国批评了社会和经济发展领域的人为划分,呼吁实施新的统一发展战略Midgley, J.,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pp.56-64.。1995年,联合国再次在丹麦召开社会发展国际峰会(World Summit on the Socail Development),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认为它们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 of the World Summit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Copenhagen: United Nations, 1995.。这反映了社会对美好生活认识的重大变革,无疑对确定美好生活指数及其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访问: 美好生活 中国 视野 指数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