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文化感悟随笔材料

文化感悟随笔材料

时间:2023-04-11 16: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感悟随笔材料

  家是我们的根。这里的家指的不是房子这个实体。房子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石灰、木头、金属、塑料等组成的实物,而在一个“家”里,除了房子,更有家人,尤其是父母。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文化感悟随笔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文化感悟随笔材料一

  “根”是什么?植物的根,是它生存的基础。根是祖先,家族是一棵树,个人是树上的枝丫。根是家乡,人们或直接与家乡联系,或身在别处,心系家乡。根是传统风俗,根是乡音邻里,根是中华文化......

  “忘本”是一个贬义词,“本”就是根,可见根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家是我们的根。这里的家指的不是房子这个实体。房子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石灰、木头、金属、塑料等组成的实物,而在一个“家”里,除了房子,更有家人,尤其是父母。房子可以更换,而家是唯一。家也不完全等同于家人,毕竟我们不会认为一些核酸、蛋白质、磷脂、胆固醇是我们的寄托。在我看来,家是一个氛围,一种有亲情的温暖的氛围。出门在外,我们挂念的是家;每逢佳节,我们心里最惦记的就是这个家,回家就像船儿进了港湾,有了依靠。

  农村是我们的根。无论是谁,往前三代都是来自农村的。从前是农村人希望进城,现在城里人喜欢返乡。一则是农村的交通、住房等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甚至比城市的舒适;二则是农村的宁静祥和与城市里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我们都想找个放松心灵的去处;三则是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城市人来说,农村承载了太多太多回忆。寻农村之根,我们大多是在过年时回村里走亲戚,在节假日回去一趟,更多时候还是在城市里居住的。常看见小区楼房里的阳台上摆着花盆,我想,这也许是人们寻根的又一种方式。土地在农村是最重要的,因为是土地上长出粮食,是土地上建起房屋,是土地上产生了我们的家庭和家乡。即使是在城市里,我们也离不了土地。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影响是深厚的,我们即使远离了辽阔的土地,也会在盆景中的一小钵泥土里寄托着对土地的向往。

  家乡是我们的根。我们常说落叶归根,就是如此。海外的华人总会常回家乡,也许是为了能够时时贴近自己的根。家乡不是一个确切的地点,它是每个人心里的、独一无二的地方。家乡之所以能成为人的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还承载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妨说,家乡是一个地区和人文的总和。就好比,舟山市是一个地区,它代表的是一个叫舟山的地级市;舟山是我的家乡,它包括的不止是舟山市,还有舟山群岛上的风土人情。

  文化是我们的根。有句话说,用一个人掌握的语言和他交流,你的话能进他的耳朵;用他的母语和他交流,你的话能进他的心里。无论在哪,当我们听到一句舟山话,顿时倍感亲切;当我们品尝一口舟山海鲜,就像回了家乡。家乡的风俗、方言、特色食物都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中华文化,包括了语言、文字、艺术、工艺、食物等等。尽管每个人所了解、熟悉的内容有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中国人之间的认同感。比方说,中华文化是地下的根脉,盘根错节,我们就是地上长出的分支。也许各自连着的根相隔不近,但总能沿着根的盘曲汇到一处,这片森林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时,割掉了不少腐朽的根,却把其中的精髓也一并去除了。我们正在努力寻回这些被错割的根,因为它们是这片森林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处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我们不能忘了寻根。央视一档节目,有专题报道过有一批学者文人已经在尽己所能,向全社会呼吁保护中国乡土传统文化,并已经在着手落实了。的确,寻根、护根的迫在眉睫,若是不予以重视,这些根可能慢慢地化为尘土,无迹可寻,这片森林就没有了根基,我们就成了只有房子的流浪者。这些年李子柒的视频很受欢迎,视频中展示的乡村田园的宁静使人们向往。即使我们可能一时无法设身处地地感受,但这样的传播方式会在更多人的心中洒下了种子,从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我们积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文化瑰宝能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为什么这样执着于寻根?我想可以用《乡土中国》中来解释一部分。中国的家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中国的家又是一个事业单位,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人,身上担负的是家族的责任。尽管现在,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改变,家族也渐渐变成了小家庭,但这种家族的意识仍有所保留。家族的责任体现于个人的责任,寻到根的同时也寻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寻根,不仅是寻找一种归属感,一种“心安”。一个人寻到了根,也就寻到了这根上的其他枝丫,就找到了一个有着共同责任的团体,就找到了依靠。

  人生代代无穷已。正是这些根,把我们串联在一起。根,让我们跨越时间,依旧看得到自己来自哪里;根,让我们跨越空间,就算再遥远也能返航。

  文化感悟随笔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21的春节悄然来临。“年味”一词作为中国的文化特色,被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然而近年来,不少人都在呼喊,年味淡了!诚然,升入高中的我,在今年这个春节也体会到了一种与印象中不尽相同的年味,似乎年味确实淡褪了几分。

  小时候的年味是这样的。年三十那天,从早上开始,奶奶家的人就越来越多,叔叔婶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陆陆续续都来了。做饭的,打牌的,嗑瓜子的,聊天的,院子里挤满人。小孩子们早已是兴奋得不知道做什么好,大人们忙而不乱,嘴里说着话,手上不停活。不到五点就开饭了,凉的热的,盘子叠着盘子,大人们喝酒,我们喝饮料。吃得差不多了,哥哥或者伯伯就带我们去放炮,比较危险的那种,就让他们点,我们在后面。一大家子人围在客厅里的两张大圆桌旁,耀眼的白炽灯把整个房间点亮,取暖器烧得通红,窗上淌着汗珠。亲戚们契阔谈讌,不时有空酒瓶子碰倒的声音。等到七八点的样子,聊天声弱下来,不知谁起个头,就各自回家。再过二十分钟,我和爸爸妈妈就摆在沙发上看春晚了。一晚上都是连绵不断的鞭炮声,12点的时候最盛。

  这两年过年是这样的。年前备年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没有一袋一袋地背来东西了,大多靠冰箱冰柜里的存货。过年时,桌上的菜还是盘子叠盘子,亲戚却有几个不来往了,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很多人一起过年不太现实。窗花也不贴了,灯笼也不挂了,至于鞭炮,听听别人家的就够了。看春晚也是一手筷子,一手手机,光顾着微信聊天了,春晚也没留心看。

  为什么年味会变淡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基本可以得到满足。相较于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状况,我们不再需要为吃穿担心。而春节,在过去这个意味着可以吃到肉的节日,也就逐渐变得普通了,更像是一个超长假期,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到来不再有很高的期待了,从主观上导致了年味的淡化。另外,作为一个亲戚朋友聚会的节日,一边是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一边是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不少人感到无穷的压力,甚至产生了畏惧心理,春节也就多少失去了几分童年时无忧无虑的色彩。

  再者,也有时代变迁的影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国也郑重做出减排计划,因此,燃放烟花爆竹作为环境污染的一大代表,必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此外,面对能源紧缺的境况,灯笼也纷纷下场。如此一来,本就缺少民俗活动的小城里更少了两员大将,年味怎能不淡呢?更别提疫情的存在,让大规模公共活动不复存在。

  试问,春节的年味真就消失了吗?我们不能够否定传统民俗风味的淡化,但是各种与时俱进的庆祝活动不断兴起却也是事实。我们看到,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拜年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中老年人所喜爱;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同样定格幸福团圆。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

  面对悄悄改变的年味,保护年味的关键在于懂得如何创新和丰富过年文化。冯骥才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因此,一顿大餐,不必等到过年再去吃;一件新衣,不必等到过年再去穿。类似于这样的习俗,我们有理由加以改进,不必或不必完全传承。但对于另一部分传统活动,我们不应将其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譬如舞龙舞狮、贴春联、贴福字之类活动,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年味文化的我们保留,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我们加以改进。我们还需要创新和丰富,我们还能不能赋予过年更契合现代人需求、中国人需要的的文化内涵?

  要创新,就必然也会存在不正确的创新方式。在网络上,各种新式拜年方式不断涌现,其中充斥着种种胡乱创新,也就是一种“浅文化”式的创新。在红包大战等新生事物赋予春节接近全民参与性的文化娱乐形式的同时,在精神文化方面,互联网尚没有增加国人所冀望的年味,缺少那么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内涵,甚至停留于形式主义。在保护年味,创新传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新文化的塑造,而绝非浮于表面,缺乏内涵。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实现新时代下的年味转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要靠我们出主意,想办法。向外探求时代的声音,向内追随内心的呼唤,只有这样,年味才能在中国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化感悟随笔材料三

  舟山贝雕是浙江舟山市的特色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利用当地的贝壳作原料,根据贝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但由于种种原因,舟山贝雕现濒临失传。

  舟山螺钿镶嵌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舟山螺钿镶嵌工艺发展于清代末期,并逐渐普及到民间,在定海城南的东岳宫山下和半路亭一带出现了专业性工场,另有一帮游动性的钿嵌和雕花艺人服务于民间。在历史上,舟山螺钿镶嵌基本上是为装饰家具和欣赏工艺品、礼品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形式,主要是利用生长在舟山海岛周围的各类贝类为镶嵌原料,制作成各种图案或纹饰,镶嵌在木制品、玻璃、竹子、漆器等载体上,再经过雕刻、抛光或髹漆等工序而成。

  基于学校实践任务与对家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心与重视,实践小组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调查活动,并综合材料,形成本调查报告

  历 史

  舟山传统贝雕工艺有近百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1917年,定海设浙江省水产品制造模范工厂,设贝扣部,以蚌壳为原料小批量制作螺钿扣。1930年,螺钿扣被西湖国际博览会作为赠送参观者的礼物之一。据《大会纪要》记载,"受者莫不喜形于色"。

  解放后,舟山是我国贝雕艺术制造基地,作品多次被国家选送给部分国家元首和政要。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营销业绩曾一度辉煌,设计的作品在全国和全省历届评比中均名列前茅,曾受到国家轻工业部和省二轻厅的关注和表彰。贝雕作品被很多收藏爱好者收藏或作为高中档礼品作馈赠之用。由于种种原因,从九十年代底逐渐萎缩,贝雕生产企业先后倒闭,艺人散失。到上世纪末,贝雕工艺几近失传,至今沉默了近二十年。

  舟山螺钿镶嵌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自明代至清代中期,舟山一直是倭寇和海匪的侵扰之地。因此,当时的朝廷为防匪患,先后二次把舟山人民几乎全部迁移到宁波、镇海、慈溪、余姚和象山等邻近县区,致使舟山的历史文化几乎绝迹,其根源难以追踪。待海禁解除,返回舟山的人民再次白手起家,重创家业,因此,遗留下来的钿嵌工艺品出现断代现象。最早遗迹为南宋时期岱山书院中的二块钿嵌木牌,但根据1959年在定海东面陈家岙古墓中发现的一只漆器螺钿妆盒和镶嵌木梳,以及1979年在舟山马岙唐家墩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三片钻空磨边贝壳残片和八个蛤壳,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舟山的先民已经利用身边丰富的贝类资源来装点生活。到明代后期,用于螺钿的主要切割工具,钢丝锯替代了铜丝锯后,对坚硬的螺钿加工增进了速度,原来只能为有钱阶层服务的传统工艺逐渐普及到民间,更因螺钿具有独特的内发光色彩和纹理,很快替代了易于泛黄的骨嵌工艺。

  舟山螺钿镶嵌制作工艺的兴盛发展,据史料记载也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是舟山螺钿镶嵌的发展高峰期,特别是在1930年,舟山螺钿纽扣被西湖国际博览会作为赠送的礼物之一,大受欢迎。后逐渐普及到民间,在定海城南的东岳宫山下和半路亭一带出现了专业性工场,另有一批游动性的钿嵌和雕花艺人服务于民间。固定的镶嵌和雕花工场,不但承接来料加工的钿嵌业务,制作的产品还销往镇海、宁波、台州、海门和东南沿海一带。
 

推荐访问: 感悟 随笔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