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10篇)党建理论文稿汇编(202403)

(10篇)党建理论文稿汇编(202403)

时间:2024-03-26 14:49: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篇)党建理论文稿汇编(202403),供大家参考。

(10篇)党建理论文稿汇编(202403)

(10篇)D建理论文稿汇编(202403)

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总*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 

  1.文化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根本特性 

  文化主体性的实现,依赖于一定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实践生活、社会条件或制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立伊始就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社会**文化是人民的文化,靠人民来创造。党通过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发展者和推动者。文化是经济、*治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和*治发展具有反作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和彰显的过程。

  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主体性基因和内核,形成了一套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传承者、推动者,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在引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革命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与此同时,我们党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巩固。

  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党领导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结合中真正做到了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当然,结合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党和人民的主观努力,在守正创新中才能实现。一方面,发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做到魂脉与根脉融合融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发展的丰厚文化根基和沃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和活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成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是一种在自觉的心理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文化心态,是由文化主体性所塑造的。文化主体性铸造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强化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文化自信和自立自强。创立***新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新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思想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总目标、总布*、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创性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有了明确的主体特性,厚实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根基。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依托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是克服现代化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的主体性越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新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拥有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越大。***文化思想是***新思想的文化篇,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构成了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并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主体性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文明的区别就在于其文化和文明的主体性内涵与特质的不同,在于其价值观念、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由此,文化主体性及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就成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成为世界文明多元多彩、交流互鉴的重要根源和重要动力。

  3.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总*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要建设社会**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在发挥文化重大作用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同样,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文化建设不能缺席。只有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赋予文化自信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社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养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伟力。

  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彰显中华文化优势特色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在历史上,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一个重要奥秘就是长期以来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真正做到了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深入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同时,我国要建构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就要在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的优势特色,这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和不二选择。例如,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主张“睦邻友好”,崇尚“以和邦国”,强调“和而不同”,奉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只有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入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才能在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指引,全过程人民*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进行了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引。***总*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主是社会***主*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主”。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主建设走深走实,需充分认识并发挥全过程人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优越性。

  一、全过程人民*主展示了*主最广泛的成色 

  全过程人民*主中的“全”既有时间属性又内在地包含空间概念,既涉及范围问题也体现*主的广度。某种意义上,广泛可理解为全面性,即*主参与的流程和程序不断链,*主参与的主体和形式不缺位,*主实践的领域和范围无盲区。简言之,“全过程”人民*主的广泛性成色体现为人民群众参与之全、保障*主的制度之全、落实人民*主的实践之全。

  一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之全。***总*记指出,“一个国家*主不*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人民群众的全过程参与,展现全过程人民*主的*主优势。从主体看,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人民”具有群体上的广泛性;
从内容看,人民群众拥有真实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等权利范畴十分广泛;
从过程看,全过程人民*主涵盖选举*主和治理*主两个领域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

  二是保障人民*主的制度之全。全过程人民*主拥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形成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制度体系,彰显中国*治制度的显著优势。一方面,全过程人民*主的制度安排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在层次性上表现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多层面制度体系,在系统性上体现为政党、*府、人大、政协等不同系统基于职能分工的协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主的制度安排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它主要体现为直接*主与间接*主、有序参与和有效参与的有机结合。

  三是落实人民*主实践之全。全过程人民*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主实践的具体体现。通过各种*主形式、渠道和手段,全过程人民*主持续拓展着*主实践空间。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人大“开门立法”,*府“开门问策”,群众意见有效转化为党政决策。以此,全过程人民*主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二、全过程人民*主保持着*主最真实的本色 

  *主真实性揭示了由人民亲身参与、有现场体验感的全过程人民*主的中国特色。扼言之,全过程人民*主强调党和国家大事汲取人民智慧的真实性,重视群众身边小事尊重人民创造的实时性,发扬基层协商*主体现人民实践创新性。

  一是党和国家大事汲取人民智慧之真。“每有大事,必相咨访。”党和国家所有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法定程序、经过*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而产生。小到家庭、邻里,大到单位、国家,在涉及群众事务时通过扩大治理参与的办法发扬*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主决策、*主参与的智治过程,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过程。也正因此,全过程人民*主广泛凝聚着全社会共识,协同共进着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群众身边小事尊重人民创造之实。在接地气的群众身边事中,人民*主更真实。余姚市推行基层*主决策和协商恳谈制度,这种“板凳*主”将过去的“为民作主”变成“让民作主”,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参与了村内事务的决策过程。“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互联网收到人民群众建言101.8万条并给予政策回应。将广大人民的普遍利益直通决策层,全过程人民*主进一步夯实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主目标。

  三是基层协商*主体现人民实践之新。从“小院议事*”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W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建议进行*主协商。在基层*主实践中,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基层*主新形式次第推出。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提心气的*主实践,基层协商*主持续丰富了中国式*主发展的实践新样态。

  三、全过程人民*主集聚着*主最管用的亮色 

  “*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只有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主才是对我们管用的*主。全过程人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主形式,具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夯实国家政权、巩固党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合法性、正当性功能,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赤字提供镜鉴。

  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之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过程人民*主的“最管用”优势。进入新时代,全过程人民*主始终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发展需求和民族复兴期盼,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过程人民*主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意愿表达、权利享有、作用发挥与经验创造,通过有效管用的*主措施回应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使其*主权利更加管用。

  二是调节国家*治关系,保证国家*治生活之序。全过程人民*主的制度安排既保证国家*治生活的安定有序,也内含着克服现代化进程中*主失序的核心要义。全过程人民*主以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持续构建起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主体系。由此,我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活力倍增,安定团结的*治*面也由此不断增强。

  三是塑造新时代*主之质,提供*主新样态之鉴。一方面,全过程人民*主塑造*主品质。全过程人民*主将中国*主实践还原成日用日新、自觉自为的生活形态,展现出社会***主作风、*主胸怀和*主气度。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主创造人类*治文明新形态。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创新、不管是战略谋划还是矛盾解决,全过程人民*主都因地制宜地增强其*主回应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在长期全过程人民*主发展中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主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充分认识全过程人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主优越性,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主的良政善治,使“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实践行稳致远是中国之治题中应有之义。

高质量发展战略选择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是培育现代化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突破。

  新质生产力拓展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本质上是“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芯片、编码、程序、数据、信息等构成新型劳动过程的核心要素。数据搜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产品加工、数据营销等通过互联网构成数据再生产过程,进而驾驭和改变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方向、规模和结构。数据、信息和网络等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整合,既挖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新能力,又能形成数字化生产的新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数据要素等进行了科学的提炼和说明,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质生产力揭示了区别于传统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动能。人们对于生产力的认识,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西方经济理论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路径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分工和协作角度出发,二是从竞争和演化角度出发,两者均有*限性。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现实,新质生产力从生产过程内部环节出发,及时将信息收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交互能力、算力、基因技术、生态技术、人工智能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合并到生产力范畴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者和科技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超越了传统现代化范式中将生产要素单纯归结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思维,体现了“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生产力变革角度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新质生产力阐明了经济发展的新元素和发展条件。马克思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新质生产力极大拓宽了机器体系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前景,使现代生产中复杂劳动的比例大幅上升。同时,极大改变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劳动者对机器的掌控、生产信息的互通互联,机器体系内的生产协同以及智能工具对产品的监测等环节,可以通过数字化通信互联和机器操控来实现,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新质生产力是催生现代化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突破口。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有用性和具体性,关键在于科学知识的生产性运用。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以基础研发为底蕴的科学发现,另一方面需要以实践运用为旨归的科技发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一个重要标志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科研闭环,主要支撑是实现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判断标准是能否在实体经济领域大规模运用系统性的新技术群。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新质生产力以知识和信息、数据和算力为基础来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可以极大地克服自然物质资源的排他性、消耗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必要前提。

  从社会生产的物质变换过程来看,新能源、3D打印、生物技术只有依托数字体系整合网络、硬件、软件、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生产过程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然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和永续利用。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本身是绿色生产力,就在于其能颠覆性地改变传统的技术经济生态圈,引导经济发展进入全新良性轨道。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举措。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富裕,也包括精神富裕。这都离不开以新科技、新业态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互联网经济、媒体经济、网络营销、个性化订制等才能得到快速发展,才能不断提供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产品。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的关键。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在于尖端核心科技及其产业化水平。突破科技打压和产业围堵,构建新发展格*,必须坚持自主发展和内生增长优先。只有充分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时机,加快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融入全球化,才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第三,坚持整体思维综合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当前,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AR和VR、互联网平台、云计算等新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传统制造业升级跃迁的关键。劳动资料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传统生产设备的网络化智慧化升级、智能机器人对传统机械制造工具的替代等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趋势。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应加快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即时、无缝衔接,加快建设以人、机器和数据有效衔接为特点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化产品设计、制造、产品应用及售后服务全过程,推动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重组。它的核心就是通过科技研发新赛道,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制造产业体系,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发挥国有经济中坚作用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探索新的资源创新和配置机制,加大对重要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投入,设立相应的国有资本支持基金和经营实体;
完善新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信息、数据、数字处理技术等新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

  同时,适应新生产要素的特点,构建鼓励民间各种新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资源流动机制;
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鼓励经济主体探索新的经营机制;
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性质,鼓励形成混合所有制的新经营主体。

  加快出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要强化政策设计,明确新质生产力主体的认定和奖励性政策;
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税收、贷款、财政资金等倾斜性支持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出台专项政策,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高端芯片等创新中心,为支撑新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科技基础支撑。

  布*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避免资源浪费和项目重复建设。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关键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立足顶层设计,在现代产业体系内部做好各类产业划分和功能定位,合理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一般制造业和未来产业。

  同时,加快发展新介质新材料产业、数字处理芯片产业、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信息通信产业和新制造产业等,将前瞻性战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领域,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增强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强本领,关乎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乎党*央战略部署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破除认识误区。由于高质量发展要求较多体现在经济领域,以至一些人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甚至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这是一种严重误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鲜明导向,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举凡科技、教育、文化、法治、社会、D建等各个方面,都应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高质量发展*限于某个领域,就会弱化结合本职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当然也不会主动提升相应本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对于高质量,要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科学研究为例,高层级课题、优秀研究成果等,无疑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不过,还应看到,为学科发展、知识积累作出贡献,有效转化到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更高的评价标准。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全*的共性要求,需要结合具体领域工作加以落实。好的高质量发展标准,应立足每个*织的性质,展现其定位和特色,有利于履行其核心功能和职责。从这个意义讲,科学评价标准应分层次分类型进行设计。不考虑自身实际,简单照搬其他地方或*织的评价标准,把领导个人偏好强加到评价标准之中,这些做法本身背离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实质。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和研究推动方式方法的创新。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及时总结和表彰好的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上。另一方面,要及时鼓励和肯定真正做到高质量的行为。广泛激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善于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转变为各方“动力”,让经营主体、社会主体释放潜力活力,主动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点应放在运用一定的政策、体制和机制推动相关方面融入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而不能成为领导干部一厢情愿的事情。

  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树立系统观念,讲究策略和艺术。面对当前复杂形势,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防止为了短期效果而弱化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避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避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防止出现“转轨真空”,更要防止操作不当干扰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织人才的内部结构。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干部要做好“守门员”,把控好*织成员的素质,在选人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
在育人方面,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广泛学习最新理论和知识,积极用新思维、新思路和新方法去分析、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在用人方面,要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全面发挥人才的全部潜力,合理利用人才,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攻坚克难中展示本领,逐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和高超智慧。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记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考文化的作用和力量,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总*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这一重要要求,充分彰显了***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的丰富发展,为我们更好担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实践路径;
这一重要要求,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文化之为服务大*、把***总*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提供了根本指针,赋予了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牢记嘱托,学思践悟,努力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文化力量。

  一、坚持以文化人,不断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总*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以文化人,充分体现了用先进思想文化凝心铸魂的重要要求,蕴含着重视文治教化的中华文化传统,把握了人文化成润物无声的突出特点。我们要抓好文化建设这一塑造心灵的工程,发挥文化引领方向、浸润心灵、涵养道德、塑造风尚的功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以文化人,就要在坚守“魂脉”和“根脉”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总*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根脉”。在坚守“根”和“魂”中,我们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有力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要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持续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治任务,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各方面制度机制,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入魂。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持续推动深化***总*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总*记视察天津的重要里程碑意义、***总*记重要讲话的重要指南针意义、真正做到“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经验交流意义,做到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坚定,确保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以文化人,就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赓续红色血脉

  ***总*记在天津视察期间,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门考察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红色文化蕴含着党的光荣传统、基因血脉和精神谱系,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天津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7800余件,拥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等重要红色文化资源。要切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落实《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发挥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联席会议制度等作用,推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赓续相传。要坚持把理论武装与常态化长效化开展DS学习教育相结合,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DS、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宣传教育,*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讲好红色故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建好红色文化基地,深化红色文化研究,创作更多红色文化精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和传播平台,使群众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树立强烈的历史自信,凝聚强大的信仰力量。

  (三)以文化人,就要大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深入开展社会**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多措并举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学雷锋“志愿之城”,提升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水平,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发挥先进人物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深化“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活动,打造“好人社区”,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天津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不断激活其启智润心、成风化人功能,培育城市精神、滋养城市文明。

  二、坚持以文惠民,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总*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惠民,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贯彻和体现,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方面。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以文惠民,就要坚守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根本方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文化建设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社会**文化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文化,人民性是社会**文化的本质属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不断以文化建设造福广大人民。要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让文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中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鼓励群众投身文化建设、依法参与文化治理、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文化产品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文化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文化创新力,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不断满足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以文惠民,就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总*记在视察天津时要求,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要认真落实这一重要要求,进一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开展学者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文艺轻骑兵等活动,为更多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文化服务。要大力支持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休闲活动和文艺作品创作展演等,开展更多符合现代生活特点的文化活动,为群众营造浓厚文化生活氛围。要不断健全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好特色书店、农家书屋,打造“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品牌,建设书香社会、书香天津。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文化产品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让群众便捷享受优质文化服务。要加大惠民力度,坚持和创新文化惠民卡等举措,*织市民文化艺术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农民点戏 戏进农家”等,特别是在春节等节日期间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安排好文化生活,让节日更喜庆、更欢快,让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多更强。

  (三)以文惠民,就要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文化工作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
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总*记多次强调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文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树牢为民情怀,主动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社会实践,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积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把群众的火热生活作为开展文化工作、文艺创作、社科研究的源头活水,从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不断提升文化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精神文化生活品质高地。

  三、坚持以文润城,彰显城市特色韵味和现代化新风貌

  ***总*记视察天津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并以历史遗迹、文化古迹等多种形式留存在城市的现代肌体中,成为展现城市精神气质、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重要资源。作为有着6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我们要坚持以文化浸润城市,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充分彰显特色韵味和现代化新风貌。

  (一)以文润城,就要在传承保护发展中激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风貌独特,有大运河(天津段)、蓟州古长城2处世界文化遗产,14片历史文化街区,还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2000余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0余项,各类保护性建筑1000余座。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遗产遗迹,是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的宝贵资源。2019年***总*记视察天津时,专门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今年视察期间,***总*记提出,天津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我们要认真落实***总*记重要指示要求,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大力推进系统性保护,注重文物活化利用,做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要加强对各类文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风貌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的系统性保护,建设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等重大项目,在推陈出新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二)以文润城,就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

  ***总*记指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天津因运河而贯通南北,因渤海而连接中西,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京剧大码头、北方曲艺之乡,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等享誉中外,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韵味,富有津派特点。***总*记提出“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坚持以文润城,必须在传承创新中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和禀赋优势,擦亮津派文化品牌。实施津派文艺精品创作计划,办好天津音乐节、海河戏剧节、天津相声节、百花文学奖等品牌文化活动,做大做强京剧、相声、文学、纪录片等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天津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符合人民需要、具有天津韵味的津派文化精品。通过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赋予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海鸥牌手表、飞鸽牌自行车、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等更加丰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彰显天津文化特质和精神气质,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

  (三)以文润城,就要着力彰显城市现代化新风貌

  ***总*记强调,“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河海要冲,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风貌,塑造了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天津居于畿辅重地,是首都的海上门户,具有忠诚爱国的传统;
贯通南北、连接中西的交通枢纽地位,吸引天下英才汇聚,富有海纳百川的气质;
融通南北、荟萃中西,塑造了开放创新的品质;
城市商贸繁荣,人民诚信热情,造就了诚信乐观的精神。新时代的天津,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肩负“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在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中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社会**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不断开创新*面。以文润城,就要加强文化交流,塑造城市形象,彰显现代化新风貌。要依托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等,用好天津茱莉亚学院等平台,加强文化和人文领域交流。深入挖掘用好鲁班工坊、北疆博物院等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打造“感知天津”品牌,开展“友城天下行”“欢乐春节”等交流活动,加强津版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充分展示天津文化、天津气韵。

  四、坚持以文兴业,充分赋能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在浙江工作时,***同志就在《“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提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新时代以来,从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到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等,***总*记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的本质联系和内涵要求,深刻揭示了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以文兴业”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以文化的兴盛繁荣赋能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一)以文兴业,就要发挥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同时文化也会融入经济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从实践看,文化对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各类文化资源,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着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发展具有特色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产品,努力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不断激活与释放发展新动能。要充分发挥文化在提升发展品质中的重要作用,打好海河牌,用好洋楼景,念好山海经,做好融合事,持续开展“津彩”文旅形象展示行动、“津牌”文旅项目打造行动、“津派”艺术市场培育行动等,不断创新产品、业态、模式,满足消费升级和多样化需求,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消费环境和体验。实践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维系经济运行的生产要素,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文化也不容忽视,甚至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文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文化繁荣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天津正处于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深刻把握文化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立足于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切实做好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这篇大文章,推动天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二)以文兴业,就要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党的20D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是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精神体验的客观需要。要以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城市发展,用好河、海、楼、山、林、湿地、古镇、乡村等独特资源,推动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公共文化设施和商贸综合体等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等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对老旧街区、老旧厂房、闲置房屋、城市更新空间等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成为集观光、展览、演艺、众创办公为一体的复合文化空间。以骨干龙头文化企业、重要文化景点为依托,突出都市时尚、文化创意、科技前沿等元素,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成长性好的文化街区、文创产业园区,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开展海棠花节、品质生活节、暖心购物节、京津冀消费季等文旅主题消费季活动,以文旅商贸深度融合带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建设,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三)以文兴业,就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总*记多次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视察天津时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等重要要求。要以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和布*结构,在推动产业创新、引导产业集聚、深化产业融合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准确把握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内在规律和客观实际,坚持市场导向和*府引导相结合,健全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中不断发展壮大。积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对文化设施、文化遗存、旅游景点的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依托长城、大运河、小洋楼等特色文化资源,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推出参与度高、吸引力强、用户黏性大的消费场景和文化产品,努力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引领征程。***总*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为天津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光明前景,也为天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了科学思想引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文化思想为指引,牢记殷殷嘱托,沿着***总*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切实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中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现代化大都市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的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 

  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的萌芽

  中国近代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萌芽,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那时的中国社会,虽然依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但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逐渐出现了对传统体制与文化的反思与挑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发展路径,试图在保持中国文化精髓的同时,吸收西方科技与管理的先进成果。在经济领域,晚清*府推行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改善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实力。尽管这些改革最终未能彻底改变中国传统经济的面貌,但却为日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工业化基础和观念启蒙。在文化与思想领域,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界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学习。改革派人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主张吸取西方宪政、法制等现代元素,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变革尽管在形式上还未完全脱离传统框架,但在内容上却开始逐步引入现代元素,为中国社会未来的现代化变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这一阶段,西方列强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和现代*主制度建构,中国在遭到其殖民侵略与压迫后被动开启了近现代史的双重进程:一方面是模仿西方的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是在文化与制度上艰难探索自主现代化道路的进程。这一时期先后经历的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器物与技术层面的现代化探索,以及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标志的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虽然充满曲折,但也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进程积累了经验,揭示了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和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逻辑起点。 

  新*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中国国情进行历史的、科学的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解决救亡图存与伟大复兴两大历史任务,必须分两步走:一是铲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与伟大复兴开辟道路。二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现代化与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沿着这一历史发展轨迹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使中国人民开始真正有了主心骨和领头雁,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之路揭开了崭新篇章。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异常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府》中明确地提出了“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现代化目标。从此,“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等话语,成为毛泽东同志以及其他*央领导同志讲话的常用语。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社会的发展方向。

  回溯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民族探索走向现代化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虽历经挫折和磨难,但最终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正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选择。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完成新*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任务,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这一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集中展现为: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将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关联,形成了相对明确的思想观点;
指明了现代化的未来发展目标,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根基。

   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四个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点之一。1953年12月,在修改中共*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毛泽东同志增加了一些内容,把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由实现“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到实现工业现代化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宣告:“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这是对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作出的新的表述。 

  1957年,在建设社会**工业化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建设“现代科学文化”的问题,体现了国家现代化不仅要有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而且要有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科学文化”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后,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理论。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既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后续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确立社会**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治前提、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这一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集中展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目标完成了由单一化向全面化的重要转变,跳出了“工业化”的思维桎梏,开始向“全面的现代化”迈进。这为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和演进提供了全新的建设思路,成为我们党探索现代化道路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79年3月21日,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W会代表团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两天后,邓小平同志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进一步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不仅包括已有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强调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实际和特点出发,量力而行,不再追求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方面的高指标,而是侧重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富裕程度。 

  1979年底会见日本首相时,面对关于中国现代化蓝图规划的提问,邓小平同志首次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康”之家,来形象化地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继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主、文明的社会**现代化国家”,并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至此,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概念,在内涵上也比“四个现代化”更为丰富,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标准。 

  此后,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补充。党的十六大把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分为两个阶段,对“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了战略调整和新的部署,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目标和重要步骤。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建设富强*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实践上不断丰富。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完成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建设社会**、建设怎样的社会**”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集中展现为:理论范式逐步具有了开放性和渐进性的重要特征,既全面摆脱了西方现代化的一般范式,又逐步摆脱了苏联式现代化的旧有范式,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和思想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新思想,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路径,开创了社会**现代化国家建设新*面。 

  2013年,***总*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社会**现代化建设被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各方面。***总*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概念,并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推动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1年1月,***总*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党的20D报告继续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报告还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大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总*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总*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核心主题、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往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推动实现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这一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创新提出并阐释了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根本价值、核心主题、战略目标、重大原则、鲜明特色、思想方法、对外关系等重要原创性理论概念,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一基于大历史观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未来愿景的带有规范性意义的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新助力,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创新作出了新贡献。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历史与人民的正确选择,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书写着人类现代化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变为现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总*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央*治*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再到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法路径。

  新质生产力提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谋划布*,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复制粘贴一种模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入手,考虑周全、谋定后动。 

  科学认识和把握“新”与“旧”、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否则,不仅会“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还会“什么热门就投什么”或毫无重点地“撒胡椒面”,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过剩产能。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不能脱离实际、急功近利,也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确保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才能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千差万别,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刀切、齐步走,要立足差异化创新能力和产业需求,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科研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应紧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地区,要注重改造提升,加快汇聚产学研用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共融共舞”。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现精准施策。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实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科学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方式。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应鼓励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各异,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应鼓励其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技与金融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的双重力量,科技金融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耦合,强调以更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的“首篇”,科技金融的发展也能有效带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

  科技金融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总*记在中共*央*治*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发展理念的第一条是“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往往起始于从现有的产业循环流转中抽离出已经使用的生产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去结构化的生产要素反复进行重塑性“新排列组合”。科技金融聚焦于“创新”过程,能通过信用增加与创造机制,为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最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出现。科技金融通过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变革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对科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卡脖子”领域等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能有效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在于其共有的赋能特性。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于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赋予劳动者新的技能与素质,极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作为以配置整合资源为特长的金融活动则可全程参与服务科技的研发与产业化等环节,通过协调补齐要素短板的方式,赋能科研工作者,推动生产力前沿的拓展。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两大赋能体系的结合,是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产业迅速发展,旧的制约因素不断消解,新的制约因素又逐渐汇聚。在此情形下,通过科技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科技的效率,大有可为,尤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轻资产、重投入、高风险”的创新产业之间的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引导更多“适配”性金融资源作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使得金融能量持续聚焦,打通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

  统一认识是前提。要充分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刻认识科技金融工作的*治性和人民性。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产业有机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更强的使命担当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

  机制设计是关键。首先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将顶层设计与传导落实机制贯通起来。其次要遵循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规律,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约束机制,尤其在管理上落实*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最后要在风险承担机制方面做好设计,适应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长周期、高波动”情况。

  科技金融推动高质量金融创新

  生产力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不仅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能带动金融发展。作为工业革命的结果,重工业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催生了信用体系,也刺激了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一些缺乏宏观审慎考量的金融创新也导致了某一时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和经济社会动荡,这使得金融创新似乎只能处于“发展”与“安全”的二元对立框架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带有“钻政策法规漏洞”的投机色彩。区别于传统金融业以“逐利”为首要原则,科技金融则首先着眼于“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目标,从而使得金融创新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正轨。

  科技金融在本质上是要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与“金融业态创新”之间的正反馈循环。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融入金融产品和服务,数字货币、智能投顾等“新工具”诞生;
另一方面,专门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而不断更新设计的金融工具,正在实现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创新组合迭代,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持续向市场输出具备较强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较高服务效率的金融产品。这些都促进了金融业态的适应性转变,从深度、广度以及响应速度等方面全面提升金融市场的质量层次。

  要确保可持续的高质量金融创新,就要校正理念,充分利用科技金融体系的特点,在广泛吸收各国发展科技金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金融国情,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着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围绕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方案,通过合约安排实现风险的跨时间、跨空间分散,通过促进交易挖掘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通过生产与消费的正反馈循环支持产能稳健扩张。要注意创新信贷市场风险释缓机制,构建有序交易环境,引导“技术向善”,充分防范和化解重大技术风险,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确立科技金融服务于整体合力的定位,同时实现高质量的金融创新。

  科技金融引领银行现代化转型

  不同国家的科技金融发展路径不尽相同。美国的科技金融体系为资本市场主导模式,而德国和日本的科技金融体系则由银行主导,这依赖于其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模式。就现阶段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体系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压舱石”,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和关键作用,而在历史上,我们也有依托银行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发展科技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加快自身经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新发展阶段,发展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商业银行对于科技金融的投入已持续加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考验。一是产品还比较单一,传统抵押信贷模式不能很好地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开发需要在“信用识别”以及“等待周期”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二是风险缓释机制还不够成熟,还不能有效统筹各类金融资源要素,以充分应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高波动”和“不确定”。三是金融产业生态尚需完善,未能形成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强互动的金融生态系统,导致金融对于科技快速迭代的响应不够及时充分。

  近年来,为应对上述挑战,商业银行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商业银行紧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产业布*调整,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提前谋划,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努力做好科技金融人才培育、机构*织结构优化以及业务转型等工作。要仔细分析科技金融实践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全力服务科技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金融供给的精确性、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数字化手段稳慎把控风险,突出合规经营以及稳健发展的导向,在风险与效益间寻找到新的平衡点。

  科技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技金融的丰富内涵、发展原则和实践动态,坚定不移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以高质量金融助力高质量创新,以高质量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

“三个不会改变”引领新征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3年12月,*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世界大变*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历史自信。“三个不会改变”是中国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的最新回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明确自身使命任务、推进新征程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重大意义。

  “三个不会改变”体现了对世界大势的科学判断

  把握国际形势、认识发展大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只有看清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能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塑造未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特别是注重从事物发展的辩证统一性等来认识当前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本质和趋势。正如***总*记指出的:“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三个不会改变”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审视当前世界的现象与本质、*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多个重要范畴及其基本关系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世界大势上的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同时,“三个不会改变”反映的是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应然状态,而要将应然转化为实然则还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总*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世界历史演进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通过正确的战略和恰当的治理应对好各种全球挑战,将美好世界的蓝图不断变成可感可知的现实。

  “三个不会改变”契合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诉求

  和平安宁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千百年来,人类渴望没有战火、期待国泰民安。然而,战争、动荡与冲突却始终与人类相伴相随。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旷日持久的冷战以及数不清的地区战争。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地区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注定不会持久,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必然带来反抗。因此,缔造持久和平需要消除冲突根源、伸张国际正义,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三个不会改变”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实现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最真诚的期待。在经济全球化造就普遍相互依赖的今天,世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重回自我封闭的孤岛是无济于事的,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也必然损人害己,热衷于搞各种排他性的“小圈子”“小集团”更会将世界推向分裂对立的边缘。面对层出不穷、相互交织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是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限,摒弃零和博弈、阵营对抗,从人类利益的整体性立场出发,提出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集体性方案,找到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三个不会改变”顺应了世界各国维护团结、实现共赢的*治追求。

  共同发展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愿望。每个国家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发展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只有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努力让现代化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世界的繁荣进步才具备坚实基础。“三个不会改变”彰显了国际社会共谋大业、共创未来、共享发展的坚定决心。

  “三个不会改变”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方向

  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在近代的历史遭遇中进一步坚定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中国将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继续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推进国际裁军和核不扩散进程,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与相关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和地区冲突中坚定劝和促谈,呼吁构建兼顾各方关切、包容各方诉求的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稳定器”。

  坚持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经过长期的分工协作,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一套相互嵌入、彼此支撑的统一体,人为拆掉任何一个零件都可能会导致整个大厦坍塌。中国坚决反对各种筑墙设垒的保护行为,反对随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行,致力于推动构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确保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引领世界经济健康、强劲和可持续增长;
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强与联合国、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携手解决全球资源配置失衡、财富分配不公、经贸规则不合理等问题,促进世界发展平衡共进。

  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织,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是国际秩序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中国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治,坚决抵制少数国家对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的垄断,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注重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此基础上,中国将参与全球治理视为承担大国责任、彰显国际担当、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契机,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治理赤字提供充分和高质量的国际公共产品,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把DS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

 

  近日,党*央印发了《DS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全面贯彻***新思想,对DS学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内容、主要形式、保障和监督等作出全面规范,是开展DS学习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DS学习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全党进行思想理论武装的有效方式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并不断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的历史。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创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必须回到历史过程才能展现其指导实践的蓬勃生机。在党的历史上,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在关键时刻通过学习党的历史,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分清了是非,统一了全党思想,为推进新*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推动社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突出强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创造新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到实现人民军队转型重塑,从建设美丽中国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奇迹”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确立***同志党*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

  ***总*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我们就能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学DS,悟思想,悟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思想。通过DS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党的20D报告提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DS学习教育相结合。《条例》的出台,以党内法规做实了“相结合”。开展DS学习教育,就成为全党进行思想理论武装的有效方式。

  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我们党高度重视总结自身历史经验、重视DS学习教育。党成立后不久,李大钊、蔡和森等就提出了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性,在早期开办的党校相关课程中就有“中共DS”。延安时期特别是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至1945年党的七大之间,全党掀起了一个DS学习的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毛泽东选集》的陆续出版发行和《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等DS著作问世,DS学习蔚然成风,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70周年、80周年和90周年、9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根据*央要求,全党上下都开展了学习DS的相关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还发挥专业特长,适时推出权威DS著作,助推DS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如1991年由原中共*央DS研究室著、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2011年由原中共*央DS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第2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2016年由原中共*央DS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著作,在DS学习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时期的DS学习,对于凝聚全党共识、激发全党斗志、增强宗旨观念、完成中心任务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DS学习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突出表现就是阶段性、一阵子,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学何用等问题不够清晰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围绕学习DS,***总*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立足百年DS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面,在全党开展DS学习教育,取得了重要*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条例》将这些重大成果固化下来,成为全党的基本遵循,成为系统规范DS学习教育工作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这在党的百余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昭示着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在百余年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有了共产党”,“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十七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教育了中国的人民,教育了中国的政党”。我们党自觉地把这些经验当作精神武器,成为带领人民夺取全民族抗战胜利、推动革命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记高度总结历史经验,强调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积累的10条宝贵经验,强调指出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2021年全党开展的DS学习教育,通过学DS、悟思想、办实事、开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把全党武装起来,把党*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生动昭示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推荐访问: (10篇)党建理论文稿汇编(202403) 文稿 党建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