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试论博物馆教育的社会化延伸

试论博物馆教育的社会化延伸

时间:2022-10-20 1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博物馆是一种对于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的收藏保管、陈列宣传和科学研究的机构,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本文立足于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具体实践,结合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的博物馆社会教育观点,探讨未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a)-0151-02

博物馆是一种对于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的收藏保管、陈列宣传和科学研究的机构。其特点是以实物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方法,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陶冶艺术审美情操。博物馆是大众文化载体的集中地和信息的发散地,既是一种科学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如果说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社会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是用实物传递人类经验的一种方式。

1 博物馆的分类及教育现状

1.1 博物馆的分类

博物馆的分类主要取决于所收藏的物件。关于博物馆的分类,一直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问题,学科的多样性造成了博物馆类型的多样性。目前,有很多种博物馆分类的方法,《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一书中,描述了博物馆常用的分类标准,按照陈列和收藏所属的学科门类的学科分类,可分为:艺术类博物馆,考古学和历史博物馆,自然史和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与技术博物馆,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博物馆,专题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其他类型的博物馆,历史纪念地和考古遗址,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自然保护区。在现阶段,一般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所采用的教育手段、教育载体也因其展示的知识内容而有所差别。

1.2 博物馆教育的现状

近百年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呈现出一条主线,那就是博物馆在重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物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使用博物馆的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一些现代化大型博物馆的建立,博物馆教育功能被提到了应有的高度。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与“物”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少博物馆甚至出现了“以物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的转移,人们越来越重视博物馆教育,对博物馆教育的理解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各类博物馆3020座,举办展览10000余项,每年接待观众4亿余人次。其中85%的博物馆是在近20年内先后建成的。中国的博物馆教育工作在继承中国特色基础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但在公共服务与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工作力度上,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和队伍结构缺乏经验、教育内容不全面、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化、教育工作不够规律化、缺乏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了解和对未成年人教育重视不足等。

2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内涵及职能

博物馆社会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的部分。它承担着联系历史与现实、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博物馆社会教育》一书中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内涵有这样的定义:“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博物馆职能从以收藏为主到逐步向观众开放,再到现在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它的职能在不断增加,并逐步演变为以教育为主、收藏为辅。如果说收藏是博物馆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那么社会教育职能就是博物馆是重要、最具活力的职能。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育人、沟通、传播、解惑和愉悦。博物馆要给观众温馨轻松的参观环境,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奉献易于“消化”、“吸收”的文化精品。现今,博物馆已经开始把教育功能的重点从传统教育向休闲式的教育转变,输入和填充式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完全是为了参观展品、扩充知识,也在其间随意地寻找一种恬静、安慰、亦或是其他一些未知的目的。

3 博物馆社会化教育的具体实践

3.1 基本陈列针对不同观众群的“因人施讲”

博物馆应根据本馆的业务特点和研究方向举办一个或几个基本陈列,因为基本陈列最能体现一个博物馆自身的特点、性质和任务。在当前,对于基本陈列的阵地讲解是实施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有助于发挥陈列展品和遗址直观形象的优势,也便于观众与宣教人员的交流。如果宣教人员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讲解技巧向观众介绍丰富的文物历史知识,就会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引起观众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思考。需要强调的是:讲解员必须根据观众的层次、兴趣爱好、心理特性以及接受能力,做到因人施讲,有的放矢。如对学生、一般观众、专业人员、收藏爱好者等要区别对待,或是侧重故事性、娱乐性,或是侧重艺术性、理论性,力戒不看对象、不分情况,讲解内容和方法千篇一律。

目前,各地的博物馆都在积极探索“因人施讲”的途径,努力由知识灌输转化为知识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需求,增强博物馆对观众的亲和力。在讲解形式上注重寓教于乐,使人们轻松愉快地不自觉地接受教育,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博物馆应善于把握观众的心态和需求,充分利用文物固有的文化魅力,把馆藏文物所蕴藏的历史,运用多种形式再现在观众面前。

3.2 适合不同知识、年龄结构观众的专题性展览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关于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博物馆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新内容、形式、手段,增加陈列展览等文化产品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近些年,博物馆针对不同知识、年龄结构观众的需求,举办了许多立意深刻、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专题性展览,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专题性展览的特点是灵活多样,它不必受本馆藏品特点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经常更换。这要求制作展览时要像企业做项目一样搞好市场调研,根据观众需求,采用声、光、电、模拟、仿生等现代表现手法,借助电脑、多媒体等高科技,把整个陈列展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努力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并探索创新,不断充实参观内容。以天津地区为例,天津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展》、《神秘的古蜀王国——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展》,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展览超市,天津文庙博物馆的《中国古代考试文化展》等专题性展览,针对不同观众的知识渴求和审美需求,以高品位的文化内容、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吸引观众,使观众在娱乐与休闲中满足了精神和文化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3 观众高度参与的互动环节的设置

博物馆社教工作中的“参与”是一个新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主动和互助。观众通过参与,提高参观兴趣,由被动地参观变为主动地知识探索,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取得高质量的参观效果。近年来,许多博物馆一改过去神圣和神秘的面貌,由“请勿动手”改为“欢迎参与”。参与不单只动手,还有动口、动脑,比如引导观众提问、交谈式的讲解、博物馆知识竞赛、向观众做社会调查等。许多博物馆都在辅助手段上动脑筋,希望博物馆的展览能通过更加有趣和生动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愿望由于各种技术上的支持而成为可能,包括来自世界博览会、电影摄影棚、高保真影像技术、新媒体、虚拟现实等。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博物馆除了展示外,还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提供各种活动。例如:对于儿童设有启蒙室、探索馆;对青少年有各种讲座、野外夏令营或冬令营;对老年人提供文物或绘画的鉴赏。

3.4 走出博物馆而进行的社会化教育活动

除了在展厅对陈列做系统讲解外,博物馆的社教部门还可以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方式和活动将使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更加深入和扩展。例如在1994年,为了实现博物馆与学校的互动,纽约市社区第二学区以及位于纽约市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犹太博物馆和曼哈顿儿童博物馆共同举办了纽约市立博物馆学校。每个学年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课程主题,即把4个博物馆的展示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语言、教育等课程主题,教员由5位博物馆教育人员和4位专职教师组成,每周3天在博物馆上课,2天在基础校区上课。该校通过实物观察和讲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博物馆与学校共同办学的一种大胆的尝试。此外,博物馆可以根据馆藏文物特色和具有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优势,将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等编写成专题讲座,制作成临时展览等送到社区、乡村、部队、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甚至还可以根据需要帮助社区、乡村建立一些投人少、见效快、费用低、容易管理的小型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补充和延伸,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4 关于博物馆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4.1 校园知识与博物馆知识的衔接

收藏物件以服务于公众教育,这是对博物馆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人生所受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互补与合作的积极关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校教育是一种正统的理性知识的教育,因此完全有必要到博物馆去接受实物教育,以满足学生对感性知识的渴望,进而充实他们的书本知识。

随着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学校越来越密不可分,对学生观众的研究成为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针对利用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生和带有某种学习目的来参观的集体观众,选择相关的陈列内容,进行较细致、深入地讲解,充分利用馆藏品的直观展示形式和讲解人员对藏品的生动讲解,以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形象化的语言,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启发他们的联想力,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多地获取知识。具体到与校园知识的衔接,这就需要教育人员了解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点,但博物馆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有所区别。正如苏东海先生在《我对博物馆教育特性的认识》一文中指出:“强化博物馆教育的途径恰恰在于淡化博物馆的教育意识。要更多地体现博物馆的文化特性,更多地利用文物固有的文化魅力,更多地利用博物馆的文化手段去吸引观众、满足观众,从而更好地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的。”

4.2 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的途径

2008年4月,全国的博物馆实行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一时间人流如潮,甚至出现“爆棚”现象。但许多观众在第一次参观博物馆、满足好奇心之后,便不再来参观,故而吸引观众多次走进博物馆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又一课题。

(1)改变博物馆以文物为主题的展览模式。许多博物馆用文物为成年人“展示”历史,其教育偏重于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在艺术和科技等方面则重视不足。石金鸣先生在《博物馆教育的一点思考》一文中指出:“我国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承载了太多意识形态上的宣教任务,所以常常局限在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这对于一个高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来说是相对片面的。”公众不只是需要本地的历史养分,更需要了解其他领域的历史与文化,更需要科学、艺术,以及与我们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博物馆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为公众举办涉及任意时空范围中的各类知识的专题展览或特展,并策划准备好系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项目,这是中国博物馆能否稳步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

(2)对博物馆自身研究领域的深层次挖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参观博物馆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其追求也是多方面的,或获取知识、接受教育,或旅游观光,或娱乐休憩。所以,博物馆学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层次挖掘和考证,讲解内容要结合相关学科特别是本馆业务领域的前沿知识,并体现时代精神,融入时代特色。以文庙类博物馆为例,文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修建的庙宇,依托文庙古建筑群建成的文庙博物馆是中国传统文化集中的体现。在当今社会,众多文庙类博物馆所进行的宣传孔子的社会教育活动必然会引发普世价值及意义的争论。对此,赵荣光先生指出:“中国历史上就存在着祭王与祭师的区别。‘王’的孔子是历代封建皇帝加给孔子的虚名,是属于封建皇权的,‘师’的孔子是属于人民和民族的。因此,现时代的儒学传承、孔子缅怀、孔庙祭祀应当去‘王’而存‘师’。”虽然一些文庙的复原陈列是再现历史,但在讲解中除对历史的基本陈述外,还应跨越历代封建皇权扭曲偶化孔子的历史,回归历史真实的孔子,孔子认识与儒学评估应当遵循历史与现实谐调承续的原则。当前,“孔庙”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空间,严肃郑重的祭孔典礼,以及以祭孔为核心的一切有益和必要的文化活动,应当是能够在民族大众中发挥传统接续、普及的最有效方法。

(3)博物馆应重视宣传行销活动。博物馆教育应加强和发挥媒介教育、网络教育以及通过博物馆产业所产生的文化延伸教育。通过做广告、新闻媒体或本馆出版的导游、通讯把馆内的各项活动告知大众,以广招观众。其次是走出博物馆,举办巡回展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教学或科普活动,让观众自由选择,随时随地开展终生学习。此外,通过不断举办博物馆特色活动,广泛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覆盖面较广的新闻媒体传递业务信息,从而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增加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

当前,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博物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博物馆应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实物教育资源和特殊教育方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系统、创新教育手段,以达到博物馆教育的科学发展,从而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阎宏斌,郑智.社会化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0.

[2] 北京博物馆学会.博物馆社会教育[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3] 杨玲,潘守永.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2.

[4] 郭俊胜.博物馆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文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5.

[5] 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7.

[6]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新形势下博物馆工作实践与思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0.

推荐访问: 社会化 试论 博物馆 延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