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无字论文题目9篇

无字论文题目9篇

时间:2022-11-09 16:55:05 来源:网友投稿

无字论文题目9篇无字论文题目  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_____是一本无字书(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精评)  【模拟金题】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世间的书有两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字论文题目9篇,供大家参考。

无字论文题目9篇

篇一:无字论文题目

  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_____是一本无字书(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精评)

  【模拟金题】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世间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有字书”,尽管卷帙浩繁,远不止“汗牛充栋”,但毕竟还能以卷数计算;而“无字书”则充塞宇宙、囊括古今、遍布社会、总揽人生,是无法计量的。请以“______是一本无字书”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任选一个名词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思路导引】“_____是一本无字书”是一个比喻,填写的名词就是本体,而“书”则是喻体。题目还暗含要去“读”这本“无字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这样打开思路,写作的空间就极其广阔。无论写什么,都要写出自己阅读某“无字书”的收获。如果文章只见本体不见“书”,则是不行的。行文必须扣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自然而然表现或揭示出深刻的蕴含。这道题适宜写记叙文,当然,也能写议论文。如果要写议论文,就要注意,题目是一个比喻,需要根据这个比喻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然后展开论证。例如,以“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书”为题,可以确立中心论点:从大自然这部无字书中汲取智慧。先论证“为什么”,即从大自然这部无字书中汲取智慧有何意义?首先,天行有常,大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既有矛盾冲突,又有平衡和谐,对立统一,只有认识其规律,顺应自然,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有好的结果,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次,大自然中许多事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具有了适应环境的特性,可谓万物有灵,用心阅读,可以发现其奥秘,并“拿来”为我所用,有许许多多的仿生成果就是明证……再论证“怎么样”,即怎样才能从大自然这部无字书中汲取智慧?首先,要放下人类可笑的狂妄之心,而持有虚心向大自然学习的谦虚态度,才有收获。不少人自以为是万物之灵,可以

  凌驾于万物之上,对大自然毫无敬畏之心,动辄就要“征服”“战胜”,于是胆大妄为,为所欲为,贻害无穷。人类只有抛弃这种狂妄,才能尊重自然,虚心向大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要对大千世界具有好奇心,充满探究欲,并养成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样展开说理,也能顺理成章。

  范文展示【佳作示例一】

  馍馍是一本无字书曹航宇

  老饕是不会迷惑于夺目的霓虹招牌的。父亲绕过西安鼓楼的纷杂,转向回民巷子的青石路上。他翕动了一下鼻子,对我说:“就在前面,不远了。”

  老店油浸浸的味道窜进鼻腔。“伙计,两个馍。”那跑堂的小伙朝父亲点了点头。“那我要三个馍。”那跑堂小伙却嗔怪地看着我,“三个太多,先给你上两个。”我反问其为何,那小伙不语,忙不迭地溜进了后厨,端来两个装有干馍馍的素底青花海瓷碗,笑道:“馍来了,二位先掰着。”

  父亲娴熟地揉捻起手中白底黄印的虎皮馍,食指与拇指的默契配合使那海碗里堆起了一小撮大小均匀的馍粒。而我抠着硬邦邦的烙馍,指肚上却泛起了生疼的红印。父亲看见我碗里的大大小小的馍渣,打趣地奚落我的“外行”:“伙计不是怕你吃不完,而是怕你的馍掰不完。”我问这巴掌大的馍要掰多大才算“内行”,父亲笑道:“约莫蜜蜂头大小吧。”我一时语塞,暗想这吃馍贪心不得,否则真得掰到打烊了。

  “二十年前在这扛枪的时候,这馍可比烧火棍还硬。”父亲一边掂量起第二个馍,一边说,“冬天西北风太冷,吃饭时手又不能被僵住,便要用馍馍来锻炼一番,一练抗冻,二练耐疼,三练耐心……”我听得有些出神,自己碗里也开始有模有样地堆起一小座馍山,便嘱咐跑堂伙计端走浇汤去。从汉朝起打仗吃的干粮,到李唐朝廷佐汤的吃食,再到父亲关中当兵时陪衬羊肉的佳物,这馍的地位,说小也小,说大也大。

  “馍,两碗咯!”小伙的吆喝使我喉头开始翕动起来,只见那热腾腾蹿着白气的海碗中,油亮亮的奶白色汤汁中浸满了一整碗的“蜜蜂头”。馍粒恣意地吸收汤汁,迸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原本的干馍霎时变得富有活力起来,竟涨成黄豆粒一般大小,变得丰腴饱满。

  馍馍看起来不会说话,但舌头却告诉我——它会;馍馍尽管颜色单调,可在食客的眼睛里却能绽放出一朵花。顾不上之前掰馍手指的胀痛,我抄起筷子,囫囵地吸溜着一碗辛勤劳作的成果,稀里糊涂,酣畅淋漓。

  一碗见底,父亲似乎连脸上的皱纹都被馍汤胀平了,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抹着嘴角感喟道:“馍掰得好,它就对你好,胃舒服,心里也舒服,这东西长得不咋地,却能让人顶饱啊。”

  我一边哈着气,一边点点头,馍馍在手指上镌刻下的印痕没了艰辛感,反到平添了一丝快慰,我索性扯开嗓子喊道:“伙计!再加一个馍,我自己掰!”

  品味馍馍,如同品读一本很有味道的书。

  【评点】作者跟父亲去西安吃馍馍,辛辛苦苦将馍细细掰碎,浇上汤汁,馍粒在奶白色汤汁中丰腴饱满起来,再酣畅淋漓地享用,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此过程中,听父亲讲自己入伍时借掰馍馍“一练抗冻,二练耐疼,三练耐心”,了解到馍馍的历史,于是,对馍馍的情感也深沉起来。作者从一道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上,不仅品出了生活的滋味,也品到了人生的况味,还品出了历史的意蕴,文章耐人咀嚼。

  【佳作示例二】芦苇是一本无字书吴宇霏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过分年少的人,是无法品咂出芦苇的好的。当一千只大雁从横无际涯的芦苇丛上扑棱着掠出一池碧影,年少者忽地明白了什么,于是这一片芦苇便摇曳出了最朴素的追求,这才知晓了芦苇的好。爷爷是颇爱芦苇的老中医,常年,家里就有几束干透了的芦苇做装缀。我也不懂,这芦苇不就一片白茫茫的棉絮样吗,有什么好?爷爷也总是笑而不语,拍拍我的头,不做解释。家住在一条小溪旁,每到秋天就开满了芦花。这时爷爷时常驾一叶扁舟,在无人来访

  的时刻,闲闲地晃出一池秋色潋滟。而有人来访了,他便从小船上下来,给人诊脉、开药。我就看着他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样相似的生活。爷爷也曾问我,半开玩笑似的,愿不愿意将来接替他的职业,也做一名中医。而想到这样毫不新奇的日子和平凡无趣的生活,我摇了摇头。爷爷的嘴角却又扬了起来,堆着皱纹,转身抚上他的芦苇,说:“爷爷我就像棵芦苇啊。”

篇二:无字论文题目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2、当代“女性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3、余华小说中的细节的魅力及其叙事学分析。4、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5、样板戏对民间文学模式的吸纳及其美学意义。6、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意义。7、九十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8、李洱《花腔》中的叙事话语分析及其美学意义。9、当代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对其具体表征的分析。10、“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11、汪曾祺的艺术世界12、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13、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14、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15、《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16、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17、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18、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9、余华的寓言世界20、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21、“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22、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23、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24、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25、《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26、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7、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28、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29、“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0、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31、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32、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33、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34、论老舍《离婚》的结构艺术35、论老舍《离婚》中的多重女性形象36、《围城》中言情与世情的悖论

  37、《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38、从《菊英的出嫁》探菊英母亲的心理39、从《春桃》看许地山的宗教情结40、论《死水微澜》中巴蜀意识的表现41、论五四文化精神中的异质因素及其影响42、论苏曼殊诗歌的现代启示意义43、《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44、试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45、晚清民初诗歌意象的转型研究46、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积极意义47、鸳鸯蝴蝶派的被批判与事实发展48、《新青年》杂志前后期的比较研究49、赵丽华与胡适诗歌的“当下”意义对照浅析50、论裘廷梁白话论的实际影响51、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比较研究52、《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分析53、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群像54、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55、论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老”农民形象56、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57、论九十年代环境小说(生态小说)58、高行健与现代主义戏剧59、80作家群所折射的社会心态60、孟京辉的试验话剧风格6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论析62、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历史关怀63、鲁迅《野草》艺术特色论析64、以《天狗》为例看郭沫若诗歌的现代精神65、试析茅盾《子夜》的结构艺术66、《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论析67、以《骆驼祥子》为例看老舍小说的京味68、沈从文《边城》赏析69、曹禺《雷雨》主人公分析70、以《家》为例谈传统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71、荆冠下的维纳斯——论闻捷的爱情诗72、政治神话的苍白——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3、相信与不相信——从食指北岛的诗歌看“知青”的心灵轨迹74、从王朔、韩寒看当代文人的炒作75、从《受戒》与《边城》的比较看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渊源76、铁凝“三垛”中的女性张扬77、城市的灵魂——析王安忆的《长恨歌》

  78、从铁凝新作《笨花》看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79、从“身体写作”看女性文学的尴尬80、“突围”与“回归”——徐坤《厨房》中的女性悲剧命运81、试论新时期文学的悲剧精神。82、试论汪曾淇小说对当代小说的文体意义。83、试论对赵树理的评价与文学思潮的关系。84、试论朦胧诗与“五四”文学的对接体现在哪些方面。85、以“女性写作”的整体特征,来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86、试结合余华的具体作品来说明余华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对于“先锋小说”的创作思潮具有怎样象征性的意义。87、试论当代文学史中的“潜在写作”问题。88、试论《台北人》的写作技巧与悲剧意蕴。89、论王安忆小说对张爱玲的继承和突破。90、论陈忠实的《白鹿原》与家族小说的关系。91、论《长恨歌》中的“空镜头”92、论长安(《金锁记》)与薇薇(《长恨歌》)93、从丁玲的《风雨中忆萧红》论萧红94、论巴金小说中“小人物”的塑造艺术95、鲁迅笔下的闰土与赵树理笔下的二诸葛形象比较论96、论当代小说的时尚化倾向97、从傅雷《<金锁记>》与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论文学批评的多元化特征98、论《边城》与《围城》的结尾艺术99、细品徐志摩散文的语言艺术100、李锐的新乡土小说论

  文学类(外国文学方向)文学类(外国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浅论西方文学的“两希传统”2、试析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3、浅析中西创世神话的异同点4、从中西神话“大洪水”题材的异同看中西民族特性5、由中国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比较看中西民族特性6、中西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比较7、阿基琉斯的愤怒与史诗的结构艺术8、浅论《荷马史诗》的战争观和妇女观9、从“互文性”上分析古罗马文学对古希腊文学的借鉴10、比较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在审美倾向上的异同11、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看人类由野蛮到文明的艰辛进程

  12、在女权主义批评视觉下重构美狄亚形象13、基督教的罪感意识对西方文学的影响14、中世纪文学体现出的理性与原欲的对抗15、试论《神曲》中两希文化的对立与融合16、“智慧和爱”的引导——重读《神曲》17、浅析列那狐形象18、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19、试析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20、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试论《堂吉诃德》21、试论《堂吉诃德》与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关系22、浅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丑角形象23、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24、《麦克白》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比较25、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26、从夏洛克形象看莎士比亚的宗教种族观27、对巴洛克风格的再认识28、“三一律”对古典主义戏剧的影响29、试析《伪君子》的结构技巧30、试论莫里哀喜剧人物的类型化特征31、卢梭“返回自然”思想对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32、“浮士德精神”的现代阐释33、浮士德的两难命题34、浅论《浮士德》的艺术特色35、“怨”与“慕”:中西爱情诗比较36、浅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与繁荣37、“拜伦式英雄”的现代阐释38、试析《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39、善恶美丑的多重变奏——试论雨果小说人物的类型40、恶之花:试析嘉尔曼41、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42、浅析伏脱冷形象43、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44、浅议东正教对俄国文学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45、试析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

  46、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看俄国文学“多余人”的精神失落47、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到“新人”的转变48、试析俄国文学的“圣愚”形象49、试论俄国文学体现的“忏悔意识”和“弥赛亚意识“50、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艺术51、理性与信仰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体现的“惩罚观”52、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精神中的空想成份和宗教色彩53、浅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54、浅析苔丝的形象55、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内倾性转变56、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和“硬汉性格”57、浅析海明威创作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人物形象58、海明威作品中的“水意象”分析59、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评价问题60、格利高里·麦列霍夫形象分析61、试析非理性哲学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62、人的自我回归:浅析现代派文学中的人本意识63、浅议现代派文学体现的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64、寻找失落的意义:现代派文学的追寻主题65、试析现代派文学体现的“丑”与“审丑”取向66、神话原型运用——现代派文学的神话倾向67、浅论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主题68、浅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69、浅析《荒原》中“水意象”的象征涵义70、《荒原》的“死亡情结”71、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72、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73、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浅析卡夫卡《变形记》的创作艺术74、权力的图像:卡夫卡作品中的父子冲突主题75、《喧哗与骚动》的神话象征结构76、《局外人》莫尔索形象分析77、加缪的创作与现代“西绪福斯神话”78、荒诞派戏剧的特点:以《等待戈多》为例79、现代派文学的反英雄色彩:以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

  80、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81、博尔赫斯小说创作的迷宫叙事82、浅析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寻根文学的影响83、试论《百年孤独》的叙事技巧84、拉美的孤独:浅析《百年孤独》的文化批判意识85、从《百年孤独》看“魔幻”与“现实”的结合86、《圣经》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以某一部作品为例)87、《圣经新约》叙事艺术(以某部分为例)88、《圣经》美学思想阐释东方文学1、浅析东方文学体现出的宗教伦理色彩2、试论上古东方文学的特征3、《吉尔伽美什》体现的史诗母题4、圣经《旧约》中“语言创世”的哲学意蕴5、试论《旧约》的文学意义6、浅论《圣经》简约含蓄的叙事艺术7、浅析《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8、沙恭达罗形象分析9、试论中古东方文学的特征10、试论《一千零一夜》中爱情故事的思想价值11、物哀与幽玄:浅析日本文学的审美特征12、唐代文学对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影响13、《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14、试论纪伯伦《先知》的艺术特色15、试论纪伯伦《先知》的思想内容16、试论近现代东方文学的特征17、试论泰戈尔后期政治抒情诗的思想意义18、泰戈尔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19、《吉檀迦利》体现的泛神论和泛爱论思想20、《雪国》的艺术特征

  语言类(语言学方向)语言类(语言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一、古代汉语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

  原因探讨等)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5、假借字与通假字6、古今字和异体字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10、专书的词汇研究11、专书的用韵研究12、专书的语法研究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18、《说文》部首研究19、《说文》贝部研究20、《说文》重文研究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30、陶渊明用韵研究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2、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3、说汉语的音节4、说同音词5、说同义词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10、汉语的借词11、论使用语言和艺术语言12、论20世纪中国语言理论教材的发展13、论语言和交际的关系14、论语言和文学的关系15、论语言和新闻传播的关系16、论中国的语言教育17、论共同语的类型和发展18、论社会观念的变化和语言观念的变化19、论语言环境的类型和作用20、论语言规范化和语言发展的关系21、论语言系统的结构22、关于营业员语码转换的调查三、现代汉语1、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普及2、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3、论五四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4、论书面语发展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现代化5、论废除文言文与学习文言文的关系6、关于普通话和方言相互影响的考察7、论广告语言技巧的变化趋势8、论当前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及对策9、关于校园普通话应用情况的调查10、关于双语生活的调查11、论一部文艺作品的比喻(比拟)语言艺术12、关于身体部位的方言词的比较调查13、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14、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15、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16、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17、“正词法”和汉语的书写改革18、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

  19、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20、普通话语音研究21、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22、网络汉语研究23、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2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25、现代生活中的新型句式研究26、新词新语研究27、外来词规范研究28、字母词研究29、成语研究30、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研究31、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32、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33、汉字和汉文化34、现代汉字学的研究35、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研究36、部件研究37、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38、如何整理异体字39、如何整理异形词40、规范汉字的研究41、汉字的前途42、“修辞与语境”浅谈43、“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44、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45、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46、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47、谈词语的“巧妙配合”48、谈“成语的活用”49、谈“叠用句”50、谈“四音节语音段落”51、谈“比喻”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52、词典释义研究53、常用字字频研究四、逻辑学1、浅议条件句的真假情况2、语言量词的辖域问题3、脏话的语法特点分析4、脏话的指向性分析

  5、文学创作中脏话现象分析6、流行歌曲的语言构造7、脏话的社会解构

  写作类(写作学方向)写作类(写作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从穿越小说的虚构时空看当代创作的历史认知及写作惯性2、《红楼梦》对穿越小说的影响(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为例)3、试析穿越小说中的新奴婢形象(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例)4、节俗场境对穿越小说叙事的意义5、茶馆酒楼在武侠小说中的作用6、试析当代小说中的茶馆场境7、试析当代言情小说中的野蛮女友形象8、论广告文案写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9、论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审美追求10、论模糊语言在写作中的作用11、包法利夫人中的结构特色12、巴金作品中的朴实语言风格特征13、文学叙述与应用性叙述的关系和差异14、论中国传统文论之“义法”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结构”的异同15、浅谈语言表达的诸多形式16、论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美17、论当代诗歌的语言流变18、浅论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白话”语言特色19、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繁复美20、试论现代主义的艺术表达方式21、《庄子·逍遥游》对现实生活的启示22、《大明宫词》剧本创作语言特色探析23、余华《兄弟》的结构艺术24、读王海鸰《新结婚时代》有感25、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艺术26、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论27、手机短信文学的价值28、流行歌词对古典诗歌意境的现代解读29、钱钟书写作艺术初探30、陶渊明笔下的和谐世界31、电脑写作时代网络语言之我见32、写作过程与写作能力33、《史记》写作特色管窥34、《白鹿原》创作心理略论

  35、池莉创作个性透析36、《儒林外史》的创作动机与创作主旨37、《倾城之恋》创作意识论38、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论3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40、论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41、“戏拟”表现手法在杂文写作中的运用42、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意识强烈渗入的模式分析43、第一人称与全知视角的交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方式分析44、写作中典故使用与情境出现的关系45、戏剧中“冲突”出现的写作技巧46、网络原创小说兴起之原因分析47、“恶搞”类视频作品中的叙事元素分析48、学术论文中“概念”陈述的表达方式49、公文叙述语言的规范及要求50、“八股文”的结构分析及当代意义51、社会调查中的问题设计与常见毛病52、试析新闻写作中的言语暴力现象53、多元叙事主体笔下的事实还原54、校园演讲辞的常见毛病55、都市言情小说的写作优势分析56、文字铺陈的类型及写作方式57、试议散文中的意境与情境58、名家写作综述59、谈《骆驼祥子》中祥子与虎妞人物形象60试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61、浅析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62、莫言《高粱家族》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63、金庸小说的悬念分析64、《狼图腾》与其简缩本《小狼小狼》在写作特色上的区别65、《围城》心理描写分析66、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结构分析67、王朔小说语言的深层分析68、意识流与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69、爱伦坡小说环境描写分析70、唐代传奇小说主题中的复仇意识71、论史铁生散文中的诗意美

  72、舒婷爱情诗歌研究73、谈路遥小说中的“农民”意识74、探析电视散文的意境美75、试论琼瑶小说创作模式76、电视新闻中的文学书写77、论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分立与依存78、杂文演变史79、《文心雕龙》中的写作艺术80、中国现代写作技巧对于外国写作技巧的借鉴81、论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写作特点82、谈博客写作的利与弊83、网络时代文学文本的新变84、论写作活动中的意识形态渗透85、写作心理流程动态分析86、80后作家创作得失分析87、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8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8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90、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91、谈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92、《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93、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94、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95、试论文学中的情节虚构96、文学的意象组合97、叙事的狂欢:叙述视角的多样化98、隐语和歧异:文学理解的多样性99、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100、试论北岛诗歌的悲剧英雄气质101、试析时下情感速配节目的走红与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困扰(可围绕现象自由选择角度进行探讨,如以《非诚勿扰》为例)102、电视访谈节目的当事人隐私保护与观众窥视心理满足对策研究103、试论电视广告的女性形象流变104、“网络达人”对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105、电视选秀对中小学生品行发展的正负面影响106、中学生对现代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107、六六社会热点小说的语言魅力108、90后的网络语言狂欢

  109、现代写作与传媒互动110、浅析亦舒小说的语言风格1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讽刺艺术分析112、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113、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114、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115、《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116、《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17、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118、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119、唐代传奇小说主题中的复仇意识;120、《唐传奇》女性形象研究;121、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22、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23、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124、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125、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126、金庸小说主题论;127、论金庸小说人物形象的变化——以郭靖、令狐冲、韦小宝为例;128、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129、评《简爱》的爱情主题;130、《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131、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132、试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133、沈从文小说意境分析134、中国古典诗歌写作的“留白”艺术135、写作受体的现代注释136、《古诗十九首》“隐形女性”形象分析137、梦幻主义与现实折射——试析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主题138、论漫画文学的语言风格139、《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艺术塑造140、汪曾祺短篇小说环境描写分析141、理想主义与人生困境--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主题分析

  文学类(古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一、先秦文学段1、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类型及其特色2、分析《诗经》中的民俗描写3、结合作品,试阐释《诗经》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4、论述《诗经》中的地域文化特征5、分析《郑风》、《卫风》之情诗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6、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7、论《诗经》中景物的描写特色8、论《诗经》对女性描写手法的特色9、论《诗经》中的农事诗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10、《左传》以纪事详赡完备著称,试结合具体篇章分析《左传》的叙事特点11、分析《左传》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各自特色12、刘向在《战国策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试结合该语分析《战国策》的思想倾向13、论《战国策》中的策士形象14、分析《论语》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人物的手法。15、分析《孟子》一书的文学特征16、分析《孟子》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17、论《孟子》中的寓言特色18、《庄子·天下》篇云《庄子》一书的写作手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论结合此语分析《庄子》中的寓言特色19、论《庄子》中对人物形象塑造20、论《庄子》对神话的改造和使用21、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22、论《离骚》中的人物形象23、论《离骚》的艺术特色24、论《离骚》与《庄子》浪漫风格的异同25、《离骚》与《诗经》比兴手法之比较26、论《九歌》与原始宗教的关系27、论《离骚》的结构特色28、论《九章》与《离骚》的异同29、屈原《天问》与柳宗元《天对》对比研究30、论宋玉对楚辞创作的贡献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段参考选题1、运用实证方法,举例分析司马迁《史记》对古史材料的采用范围和处理手段。、2、取《史记》《汉书》若干处纪事相类部分比照,举例分析其史事、史观、文辞、文风上的差异,浅述形成其不同之处的原因。并可在史汉不同之间,谈谈自己的好尚。3、结合实例解说何谓司马迁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寻找《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记载的史料来源,比较司马迁笔

  下孔子形象与《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有何异同,分析司马迁认识中的孔子和七十子认识中的孔子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5、分析曹丕、曹植文学观的差异。6、论建安七子中之徐干及其《中论》7、阮籍《咏怀诗》浅论《世说新语》以及其他史料相关嵇康部分,将文8、读嵇康文集、集、生平结合,讨论其人格或文学。9、分析左思《咏史》与魏晋门阀制度和寒士心态。10、10、陶渊明思想人格之时代背景与思想史渊源11、11、陶渊明文研究12、、正始文人、陶谢之类文士名士的行状、诗12、以《世说新语》文为证,阐释何为“魏晋风流”13、13、陶渊明之魏晋风流与“魏晋风流”的异同14、14、论庾信“暮年诗赋”15、15、释风骨16、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的文学17、读史汉儒林传,作两汉五经博士授受源流考18、《古诗十九首》和当时时代环境、士人境遇、士风的关系19、贾谊其人其文20、对“崇陶”现象的文化解读三、唐宋文学段参考选题1、试论山林隐逸诗人王绩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在隋代文坛的地位2、论陈子昂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3、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试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具体特色4、论李白诗歌中的的自由精神5、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6、试论李白的政治抒情诗7、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8、试析李白的山水诗9、论杜甫的闲适诗10、论白居易的讽喻诗11、试论高适的边塞诗12、论李贺诗歌的怪诞性质

  1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14、试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15、试论李煜词的感伤色彩16、论苏轼的豪放词17、论欧阳修的婉约词18、论王安史的咏史诗19、论论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20、试析李清照的婉约词21、论陆游诗歌的爱国精神22、论辛弃疾豪放词的艺术追求23、论辛派爱国词人24、试析“诚斋体”诗歌的特点25、试析姜夔词的艺术魅力26、论黄庭坚的诗歌理论27、论宋末爱国诗人28、论苏轼的小品文29、论范成大的田园诗31、李白诗歌月意象分析32、王维诗歌色彩分析33、杜甫“诗史”说的由来34、薛道衡诗歌研究35、论“燕许大手笔”称号的由来36、李商隐“无题”诗为何无题?37、《霍小玉传》中霍小玉形象分析38、论李煜词中的比喻39、《莺莺传》中张生形象分析40、欧阳修边塞诗词研究41、论陆游“沈园”诗42、韩愈贬谪诗研究43、论江西诗派的诗学观?44、江西诗派在北宋的发展衍变史45、李清照的词学理论46、苏轼崖州词研究四、元明清文学段参考选题1、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喜剧题材2、初探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3、论《倩女离魂》的构思及其对《牡丹亭》的启迪4、论《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5、《水浒传》的忠义观及宋元社会道德规范

  6、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7、论猪八戒形象的“三性合一”特色8、论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及其文学史意义9、浅析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10、论《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11、论《西厢记》对元杂剧剧本的继承与创新12、《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13、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14、论词在元明时期的衰落15、宋江形象分析16、《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17、论潘金莲性格特征的冲突18、“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比较论19、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20、论《西游记》的成书过程21、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22、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23、《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解读24、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5、《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文化意义26、《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27、《长生殿》的爱情观28、《桃花扇》的结构艺术29、《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30、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性31、张飞、李逵形象塑造之比较32、花间词的艺术成就33、《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34、论明代古文的发展35、论归有光的散文创作36、论清词中兴37、论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及其词史意义38、论明清小说题材的嬗变轨迹39、浅谈文学的时代性特征――以“西厢”题材为例40、试论散曲诗体特征的异化41、话本小说中“神偷”现象研究42、论金胜叹腰斩《水浒传》的批评及鉴赏意义43、浅说关羽之“义”44、论诗人高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45、试论“复古”口号下的明代诗歌理论的源流46、王学左派对明代思想解放的意义

  47、论孙悟空的形象48、张竹坡评点《金瓶梅》中的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法50、《儒林外史》语言的讽刺特征51、浅谈脂评对解读《红楼梦》的意义52、试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53、论述纳兰性德词的“自然本色”54、论西门庆形象及其对现实社会的警示意义55、明清小说人物比较论(此题可选择两位或多位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从身份或性格角度选择同一类型,如商人、市民、弱者、英雄等)

  教学法类(教学法方向)教学法类(教学法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语文课程性质观探讨2、试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任务3、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4、语文新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5、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与研究6、语文课堂语言艺术研究7、语文科作业设计研究8、语文课堂教学调控策略研究9、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10、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11、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12、语文课堂教学中监控与调节策略研究13、语文课堂教学程序设计研究14、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15、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16、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研究17、关于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18、语文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指导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9、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省思维的实践与研究20、论语文学习中的认知策略21、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模式探究22、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运用例说23、加强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训练的实践与研究24、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5、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索26、语文教学教法、学法一体化实践研究27、语文教学中“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28、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与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9、关于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0、阅读教学中学习目标正确定位的实践与思考31、阅读教材处理方式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32、阅读教学内容切入口选定的理论依据及操作措施3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34、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

  35、阅读课中教学设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36、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师指导行为的实践研究37、阅读教学中强化反馈矫正的实践探索38、阅读课中教学节奏调控艺术的探索39、文言文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40、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研究41、作文教学研究42、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43、作文教学中命题形式的研究44、作文教学中指导形式丰富性的实践研究45、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研究46、把握作文选材的广度与深度47、创新性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48、作文教学中规范与创新的研究49、作文生活化的操作策略50、“话题作文”命题方式研究51、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52、初高中语文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实践与研究53、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思考54、中学语文教育育人功能的再思考55、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研究56、中学语文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索57、中学语文教材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58、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59、语文学科综合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60、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61、语文教学中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62、语文学科自主学习运作模式的实践研究63、语文学科合作学习运作模式的实践研究64、语文学科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的研究65、关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几点思考66、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67、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68、语文教学处理好目标预设与生成教学关系的策略研究69、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理念提升与操作困惑的对策研究70、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思考与认识71、新课程背景下考试的命题与评价方法的研究72、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研究73、语文选修课专题讲座的研究74语文创新性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实践研究75、识字教学科学化方法探讨76、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研究77、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研究78、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79、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80、中学语文教学空白艺术探究

  81、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改革82、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研究83、复杂性理论视阈下的语文教学84、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教育85、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研究86、试论语文隐性课程及其开发利用87、主体参与式语文教学的探索88、情境教学研究89、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90、建构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启示91、四川省(或其他省)中小学语文教师需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92、阅读教学内容研究93、试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94、试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95、向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96、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现象及其教学策略97、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98、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探讨99、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100、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01、历年语文高考作文命题研究102、历年语文高考优秀作文之研究103、语文高考之研究104、如何做好初中新生的语文教学衔接工作105、如何做好高中新生的语文教学衔接工作106、如何正确评价初中新生的语文水平107、如何正确评价高中新生的语文水平108、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育思想之研究109、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之研究110、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案之研究111、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成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经验之研究112、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及影响113、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状况之研究114、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状况之研究115、方言对中小学普通话教学的影响及其矫正对策116、现代科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117、社会传播中语言的不正确、不规范等的使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118、试论中学古文教学对现代文化构建的意义119、试论语文教学对中华民族的自立和自强的重大意义120、试论语文教学中多文化的渗透对语文教学发展的重大意义121、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与语文教学对象的本体性存在的矛盾及化解122、试论师生生理状况的变化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123、中学生语文学习负担的调查研究124、城乡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125、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研究126、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127、中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状况调查研究128、开拓学生语文学习、应用空间的策略研究129、中学语文美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130、语文教育艺术个性的形成研究131、试论现代语文教育的利与弊132、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133、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134、社会变迁中的四川农村语文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35、四川语文教育考试与语文评价制度创新研究136、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育创新研究137、社会变革时期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语文教育的对策研究138、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研究139、语文主体性教学研究140、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41、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与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142、人格塑造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研究143、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四川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44、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转变研究145、四川革命老区语文教育质量及特色研究146、感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47、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心理研究148、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说创作教学研究14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诗歌教学研究150、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技文教学研究151、后现代课程论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152、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153、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154、四川民族语文教育文化适应性和跨文化心理研究15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言文创新教育研究15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研究157、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158、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159、语文个性化教育研究160、接受美学与语文阅读教学关系研究161、学习型社会与语文人才观的重塑研究162、中学语文教师学术生态研究163、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研究164、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问题及对策165、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166、浅议语文教学中人性化教育167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微168、论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169、试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170、语文学习内容的多元创生17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机智172、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173、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审美教育174、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互动175、理论语境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176、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和对策177、贴近学生实际,回归作文教学的本色15、个性化写作的校本构建178、论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养成179、中学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与形象重塑180、浅谈“读”在语文教学“人文性”中的作用181、让对话引领语文课堂182、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解读

  文学类(文艺学方向)文学类(文艺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一、文学理论史系列本系列选取中外文论的重要理论人物与理论命题,从文化背景上透视其历史渊源,又从内在理路关注其理论价值。诸如:1、孔子文艺思想研究2、庄子的审美心胸理论研究3、禅宗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4、论以意逆志的诠释学意义5、论“文”的观念生成6、论”文以载道”的意义与局限7、比较陆机、刘勰关于艺术想象的理论的异同8、试论”写景”和”造景”.9、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10、中国文论中的文学与世界的关系11、论朱光潜文艺思想的现代意义12、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13、柏拉图文艺理论对西方后世文学的影响14、论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15、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西方后世文学的影响16、黑格尔文艺思想研究17、论尼采审美救赎观的意义18、文学性问题与现代文论19、论比喻的文学意义20、论元叙述理论对小说的影响21、论文本层次论的理论价值22、论叙述视角的文学功能23、论唯美主义内在的精神困境24、新批评“细读”原则的诗学意义25、论文学阐释学的方法26、“作品本体论”的得与失27、米兰.昆得拉的小说理论与其创作的结合28“诗言志”与“诗缘情”之比较;

  29、论司马迁“悲愤著书”说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文学基本问题系列本系列针对古今中外文学现象集中讨论文学基本问题,诸如:1、论文学语言中的复义特性2、论文学观念演变的原由3、论文学接受是文学的再创造活动4、互文性与文学的独特性5、女性主义文学中的身体意识6、博客与文学创作7、网络时代的文学8、文学经典的生成9、论现代文学创作观10、中学文学教育中的文学理论问题11、文学作品的存在12、论文学的不同类型13、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学性”14、从通俗文学看文学与生活关系15、论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16、论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17、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看文学形象的创造18、试文学创作动机的特质19、论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0、论新媒介与文学的存在方式21、论视觉文化中的文学转型22、论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23、论网络话语的文化意味24、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性25、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26、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27、论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文化帝国主义28、论当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29、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论“失语”的思考30、论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何为31、博客写作的文化思考32、文学世界中的身体(或性别、身份)问题研究——以某某为个案三、比较诗学系列本系列以跨文化视野展开文艺问题研究。诸如:1、精神分析批评与中国文学研究2、比较诗学视野中的王国维境界说(朱光潜、宗白华……)3、论意境与典型的共同点和区别4、“虚一而静”论与“心理距离”说

  5、现代文论方法对某作品的分析(包括: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的运用)6、尼采在中国(或其他现代思想家:叔本华、克罗齐)

篇三:无字论文题目

  有字的书无字的书心灵的书作文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整个社会都因为高考而兴奋了。而浙江语文作文题引起了广泛共鸣——人生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下面是xx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书生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录。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无

  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篇二:读书与做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我倒背如流,

  到最近我才算真正领会了它的境界。以前,我书虽读得不少,但作文表达却不怎么样。可能

  是因为还没有“破万卷”吧!一年来我又开始大量阅读书籍了,每一本书都细细体

  会,细细咀嚼。读青山、读蓝天,我从中领会了大自然的奇异,万物的自在;我读社会、读生活,我见识了人间的丑恶与善美、拼搏与收获。自从“读书破万卷”后我惊奇的发现,我能通过书这扇窗户,去读老师、读朋友、读人生。我惊讶地发现:这世间本就是一本大书:奇异、美妙、忧伤、丑恶、善美,又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源泉。人间的酸、甜、苦、辣,真实极了,灿烂极了。令我更开心的是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虽谈不上文声高手倒也能出口成章了。在家里,满脸秀才样,之乎者也,吹得父母笑眯了眼。文场上,我博古论今,旁征侧引,多次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赏,成为学校“作文尖子”的佼佼者了。这么大的收获,大概都是“读书破万卷”的功劳吧!的确,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充实了我肚子中的“墨水瓶”。使我由原来的“粗口成章”变成“出口成章”了。

  书,是谜;书,是奇,书是喜;书,是我们永远的生命!谁不说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由书堆积起来的?春秋的晏子,清朝的纪晓岚等等伟人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是书,正是书成就了他们的的才华,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那就让我们

  “读书破万卷,建设新生活”吧!篇三:读书之境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有治学三境界之说,以“境界”

  来喻研究学问的不同层级,而我认为,这则材料中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也暗合了读书的三种境界,虽然并不尽相同。

  有字之书,当然指的是我们的书本知识。一个人想要取得人生的进步,思想的成长,书本知识的积累丰富,是断然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书本知识,尤其是经典的书本知识,是我们人类各种思想的结晶,宝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好切入点。

  培根曾经在《论读书》中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因此,做为一个人,首先读好有字之书,好好的汲取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是一件多么幸运幸福美好的事情!

  赵太祖打天下后,每每劝宰相赵普多读书,赵普秉烛夜读,后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强调有字之书的巨大作用,并不是忽略或者否认无字之书的巨大意义。

  《红楼梦》中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经历丰富复杂的社会磨炼,享受人生风雨捶打烘烤,造

  就敏锐的洞察力,游刃有余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读无字之书,读社会实践之书的最大意义。

  有时侯,读有字之书是基础,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更好的读懂读好这无字之书。

  而读好无字之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有字之书是否能够读好。如果有字之书读的浅,读的少,它往往制约你读好无字之书。这里的读好有字之书得标准,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你读书的多寡,而取决于你对有字之书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将有字之书,运用到读无字之书中去,更好的改变自我,提高自我,进而改变世界。

  但是,也不能说,不读有字之书,就不能读好无字之书。汉刘邦,朱元璋,起于草莽,兴于行伍,有字之书少,但无字之书读的好啊!

  因此,我们说,这里的第一第二境界,并不是截然分开,水火不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样也不是没有第一境界,就无法达到第二境界的问题。但是,我还要说,读有字之书易,读无字之书难啊!

  而由读无字之书,进而到读心灵之书,则是读书又一境界。

  读懂心灵,读懂别人的心灵,读懂自我的心灵,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变自我,改变自我的思想,自我的心灵。“古之人读书为己,今之人读书为人”。为己,就是改变自我,提

  高自我。由被动的读书吸取知识,被动的认识世界,到主动的认

篇四:无字论文题目

  学前教育学术论文题目

  1.XX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学前佤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2.发声与失声幼儿园公开课现象研究3.从绘画中解读农村留守幼儿的自我概念4.关于幼儿园教师撰写幼儿学期评语的研究5.儿童早期词切分发展特点及其与早期阅读的关系6.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问答的抽象性认知水平研究7.以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幼儿园教育时空中的身体规训8.NAEYC幼儿教师伦理操守准则与承诺声明的演进与启示9.我喜欢的幼儿园基于儿童的视角10.大连市幼儿园新教师园本培训现状调查11.幼儿教师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观基于Q方法的研究12.中班幼儿水粉画创作中的关键经验研究13.我心目中的小学从儿童视角看幼小衔接14.基于CHILDES的故事类图画书教育活动中师幼话语分析15.幼儿教师的适宜性行为研究16.泰国私立幼儿园的运营模式研究以呵叻府为例17.中班幼儿创造性游戏讲评环节现状调查18.英国年《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研究19.一位优秀园长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20.从用勺用筷到书写基于儿童入学准备精细动作的研究21.云南省大理市喜洲幼儿园教育传承白族文化的研究22.幼儿教师流动的叙事研究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视角23.幼儿家庭艺术教育叙事研究24.幼儿园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状况研究25.论儿童的精神生态26.南非学前教育管理体系研究27.云南省楚雄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权益保障现状研究28.-岁儿童游戏中的祖孙互动及引导方法探讨

  1

  29.园本课程开发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鞍山市X幼儿园为例30.进守之道学前教育专业人教育信念的个案研究31.合作治理中的伙伴:政府与民办园的合作机制研究32.大连市~岁幼儿几何形体认知发展特点研究33.无字图画书的分享阅读对中班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影响研究34.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35.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对初任教师的启示36.岁儿童气质特征与情感决策关系的研究37.基于汉字认知的儿童早期书写研究38.追求卓越:《强势开端Ⅲ:早期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工具箱》研究39.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水平研究以北京市为例40.运用多元表征教学策略进行中班几何图形教学的行动研究41.点读笔对-岁幼儿图画书阅读效果的影响研究42.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43.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研究:家长的视角44.家长运用超市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研究45.大班幼儿审美感知特点研究基于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欣赏46.-岁儿童数字估计能力的干预研究47.岁儿童家庭功能与幼儿园适应的关系研究48.关于幼儿教师建立和使用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行动研究49.家长心目中的好幼儿园调查研究50.幼儿园课题管理现状的个案研究

  2

篇五:无字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一)1.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2.汪曾祺的艺术世界3.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4.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5.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6.《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7.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8.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9.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0.余华的寓言世界11.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12.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13.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14.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

  15.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

  16.《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二)1.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积极意义2.鸳鸯蝴蝶派的被批判与事实发展3.《新青年》杂志前后期的比较研究4.赵丽华与胡适诗歌的当下意义对照浅析5.论裘廷梁白话论的实际影响6.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比较研究7.《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分析8.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群像9.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10.论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老农民形象11.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12.论九十年代环境小说(生态小说)13.高行健与现代主义戏剧14.80作家群所折射的社会心态15.孟京辉的试验话剧风格16.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论析17.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历史关怀

  18.鲁迅《野草》艺术特色论析19.以《天狗》为例看郭沫若诗歌的现代精神20.试析茅盾《子夜》的结构艺术(三)1.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3.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4.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6.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7.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8.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9.论老舍《离婚》的结构艺术10.论老舍《离婚》中的多重女性形象11.《围城》中言情与世情的悖论12.《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13.从《菊英的出嫁》探菊英母亲的心理14.从《春桃》看许地山的宗教情结

  15.论《死水微澜》中巴蜀意识的表现16.论五四文化精神中的异质因素及其影响17.论苏曼殊诗歌的现代启示意义18.《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19.试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20.晚清民初诗歌意象的转型研究(四)1.《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论析2.以《骆驼祥子》为例看老舍小说的京味3.沈从文《边城》赏析4.曹禺《雷雨》主人公分析5.以《家》为例谈传统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6.荆冠下的维纳斯论闻捷的爱情诗7.政治神话的苍白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8.相信与不相信从食指北岛的诗歌看知青的心灵轨迹9.从王朔、韩寒看当代文人的炒作10.从《受戒》与《边城》的比较看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渊源11.铁凝三垛中的女性张扬12.城市的灵魂析王安忆的《长恨歌》13.从铁凝新作《笨花》看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

  14.从身体写作看女性文学的尴尬15.突围与回归徐坤《厨房》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篇六:无字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一)1.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2.汪曾祺的艺术世界3.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4.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5.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6.《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7.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8.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9.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0.余华的寓言世界11.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12.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13.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14.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15.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

  《再别康桥》为例16.《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

  (二)1.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积极意义2.鸳鸯蝴蝶派的被批判与事实发展3.《新青年》杂志前后期的比较研究4.赵丽华与胡适诗歌的当下意义对照浅析5.论裘廷梁白话论的实际影响6.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比较研究7.《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分析8.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群像9.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10.论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老农民形象11.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12.论九十年代环境小说(生态小说)13.高行健与现代主义戏剧14.80作家群所折射的社会心态15.孟京辉的试验话剧风格16.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论析17.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历史关怀18.鲁迅《野草》艺术特色论析

  19.以《天狗》为例看郭沫若诗歌的现代精神20.试析茅盾《子夜》的结构艺术(三)1.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3.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4.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6.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7.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8.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分子内涵9.论老舍《离婚》的结构艺术10.论老舍《离婚》中的多重女性形象11.《围城》中言情与世情的悖论12.《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13.从《菊英的出嫁》探菊英母亲的心理14.从《春桃》看许地山的宗教情结15.论《死水微澜》中巴蜀意识的表现

  16.论五四文化精神中的异质因素及其影响17.论苏曼殊诗歌的现代启示意义18.《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19.试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20.晚清民初诗歌意象的转型研究(四)1.《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论析2.以《骆驼祥子》为例看老舍小说的京味3.沈从文《边城》赏析4.曹禺《雷雨》主人公分析5.以《家》为例谈传统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6.荆冠下的维纳斯论闻捷的爱情诗7.政治神话的苍白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8.相信与不相信从食指北岛的诗歌看知青的心灵轨迹9.从王朔、韩寒看当代文人的炒作10.从《受戒》与《边城》的比较看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渊源11.铁凝三垛中的女性张扬12.城市的灵魂析王安忆的《长恨歌》13.从铁凝新作《笨花》看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

  14.从身体写作看女性文学的尴尬15.突围与回归徐坤《厨房》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篇七:无字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2、当代“女性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3、余华小说中的细节的魅力及其叙事学分析。4、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5、样板戏对民间文学模式的吸纳及其美学意义。6、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意义。7、九十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8、李洱《花腔》中的叙事话语分析及其美学意义。9、当代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对其具体表征的分析。10、“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11、汪曾祺的艺术世界12、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13、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14、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15、《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16、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17、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18、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9、余华的寓言世界20、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21、“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22、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23、从

  《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24、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25、《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26、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7、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28、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29、“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0、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31、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32、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33、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语言功底,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当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可以运用专业知识直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对于编辑出版等相关工作也会应对自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承载着我国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载体,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我们很难对其进行较为职业的定位。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面较广,但是却没有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强的领域,相对于工程、医药、营销、企业管理等

  专业来说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所以造成很多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都会存在被逼无奈而不得不学的状态,常抱怨选错了专业,在他们看来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种错误,他们并不认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作机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所以对本专业不关注、不学习,最后造成这些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强,对本学科不热爱甚至厌恶,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在设置存在较大缺失相对于其它学科,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性要求更强,要求对文学知识的挖掘要更广、更深。但是现在个别学校却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专修课时减少。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在授课方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学生能够上到的实践课极少,由于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汉语言课堂兴趣缺乏,所以开始淡漠汉语言课堂,使得文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严重不足。(三)部分学校考核制度存在漏洞现在很多学校用一张试卷就能够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毕业,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合理。现在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没上过几堂课,可是最后他们也可以顺利毕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制度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专业考卷所考的内容都是一些现成的而且较为概念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在最后考试阶段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即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根本就没有广度和深度,也可以顺利的毕业。由于这一不良现象,使得现在的很多学生完全忽视整个教学过程,只注重最后的考试结果。二、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的发展道路(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的要求,培养真正具有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文学写作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为了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进行改变,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发展上的优势和重要性,这样也才会引得学生的共鸣。(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趋于主导地位,整个课堂上就只能听着老师在讲台前面进行滔滔不绝的演讲。授课老师沉浸在那一段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可是却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课堂睡觉随处可见。所以想要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染能力。(三)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现在汉语言的传播速度很广,学习汉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想要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应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调整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新的历史知识、价值观进行文学解读。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涉及到的文学、写作以及语言等相关课程在相互联系中更有主要的侧重点。对于当代人员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这样可以保证新时期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四)改变教育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形成办学特色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我们都明白事物的实用价值是决定它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生对汉语言专业的概念都较为模糊,主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混乱。所以为了保证汉语言专业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去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能力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兴趣方面的教育培养,使汉语言专业人才更符合能力型人才的要求。

篇八:无字论文题目

  关于家风建设作文800字家风建设议论文题目

  家风建设作文800字左右一

  好家风指得是家庭好的作风,而我们家的好作风便是"勤劳',而

  勤劳还是一种长寿的秘诀。从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

  业就是要不断地去劳动才会有收获。于是,我们的祖先早已经学会了

  "勤劳'。我的爷爷奶奶早已经退休了,退休金完全能够让他们生活的

  很好,但是他们仍然起早贪黑地骑着沉甸甸的三轮车,卖着烤红薯和

  烤鸡蛋。就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现在依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我的

  爸爸在山里长大,从小就要砍柴,每当放假时就要上山砍柴,一担柴

  火几十斤,一天要砍好几担。他秉承着勤劳的作风,从不叫苦叫累。

  爸爸从小就教导我,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告诉我劳动是

  一种创造,是一种快乐,因此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让我做自己力所能

  及的事情。在幼儿园时,我就是第一个会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

  己上厕所的小朋友,因为这些我在幼儿园没少受表扬,原来勤劳也是

  可以让人自豪的事情。现在我们家开了个超市,爸爸妈妈都很忙,有

  时候忙得连饭都没有时间做,我就帮他们下碗面条,或者炒碗蛋炒饭,

  看着他们吃着我做的饭,脸上笑开花的样子,我就特别的骄傲。平时,

  只要有时间,我也在店里帮忙上货,冰饮料,收钱等等,到我们店里

  来买东西的顾客,没有一个顾客不夸我勤劳能干的。勤劳就是我们家

  里代代相传的家风。现在就从我做起,继续发扬"勤劳'的美德。

  Word文档

  1

  家风建设作文800字左右二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

  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家风建设作文800字左右三

  Word文档

  2

  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Word文档

  3

篇九:无字论文题目

  [无字之书]有字的书无字的书心灵的书作文

  【--高考祝福语】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整个社会都因为高考而兴奋了。而浙江语文作文题引起了广泛共鸣——人生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下面是整理的有字的书无字的书心灵的书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书生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录。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劳心柴

  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篇二:读书与做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我倒背如流,到最近我才算真正领会了它的境界。以前,我书虽读得不少,但作文表达却不怎么样。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破万卷”吧!一年来我又开始大量阅读书籍了,每一本书都细细体会,细细咀嚼。读青山、读蓝天,我从中领会了大自然的奇异,万物的自在;我读社会、读生活,我见识了人间的丑恶与善美、拼搏与收获。自从“读书破万卷”后我惊奇的发现,我能通过书这扇窗户,去读老师、读朋友、读人生。我惊讶地发现:这世间本就是一本大书:奇异、美妙、忧伤、丑恶、善美,又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源泉。人间的酸、甜、苦、辣,真实极了,灿烂极了。令我更开心的是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虽谈不上文声高手倒也能出口成章了。在家里,满脸秀才样,之乎者也,吹得父母笑眯了眼。文场上,我博古论今,旁征侧引,多次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赏,成为学校“作文尖子”的佼佼者了。这么大的收获,大概都是“读书破万卷”的功劳吧!的确,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充实了我肚子中的“墨水瓶”。使我由原来的“粗口成章”变成“出口成章”了。书,是谜;书,是奇,书是喜;书,是我们永远的生命!谁不说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由书堆积起来的?春秋的晏子,清朝的

  纪晓岚等等伟人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是书,正是书成就了他们的的才华,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那就让我们“读书破万卷,建设新生活”吧!

  篇三:读书之境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有治学三境界之说,以“境界”来喻研究学问的不同层级,而我认为,这则材料中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也暗合了读书的三种境界,虽然并不尽相同。

  有字之书,当然指的是我们的书本知识。一个人想要取得人生的进步,思想的成长,书本知识的积累丰富,是断然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书本知识,尤其是经典的书本知识,是我们人类各种思想的结晶,宝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好切入点。

  培根曾经在《论读书》中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因此,做为一个人,首先读好有字之书,好好的汲取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是一件多么幸运幸福美好的事情!

  赵太祖打天下后,每每劝宰相赵普多读书,赵普秉烛夜读,后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强调有字之书的巨大作用,并不是忽略或者否认无字之书的巨大意义。

  《红楼梦》中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

  章。经历丰富复杂的社会磨炼,享受人生风雨捶打烘烤,造就敏锐的洞察力,游刃有余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读无字之书,读社会实践之书的最大意义。

  有时侯,读有字之书是基础,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更好的读懂读好这无字之书。

  而读好无字之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有字之书是否能够读好。如果有字之书读的浅,读的少,它往往制约你读好无字之书。这里的读好有字之书得标准,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你读书的多寡,而取决于你对有字之书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将有字之书,运用到读无字之书中去,更好的改变自我,提高自我,进而改变世界。

  但是,也不能说,不读有字之书,就不能读好无字之书。汉刘邦,朱元璋,起于草莽,兴于行伍,有字之书少,但无字之书读的好啊!

  因此,我们说,这里的第一第二境界,并不是截然分开,水火不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样也不是没有第一境界,就无法达到第二境界的问题。但是,我还要说,读有字之书易,读无字之书难啊!

  而由读无字之书,进而到读心灵之书,则是读书又一境界。

  读懂心灵,读懂别人的心灵,读懂自我的心灵,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变自我,改变自我的思想,自我的心灵。“古之

  人读书为己,今之人读书为人”。为己,就是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由被动的读书吸取知识,被动的认识世界,到主动的认识自我,直抵自我的灵魂深处,这绝对是读书过程的巨大飞跃,由为人读书,到为己读书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自我心灵的省察,这是自我时时的进步,这是自我心灵的时时阅读。

  只有读书读到了心灵之境,才能够将书融入血液,将书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然后,方能气质自华,口吐莲花,方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方能宠辱不惊,看堂前花开花落,方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这才是真正的读好了自我的心灵之书。因此,作家要求我们读好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要求们逐步提高自己,逐步达到心灵之境。这样,我们的人生将更加丰富,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我们的心灵将更加丰盈!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推荐访问: 无字论文题目 题目 无字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