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9篇

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9篇

时间:2022-11-04 08:40:04 来源:网友投稿

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9篇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录及教学计划  1、专业课程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  课程类型  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9篇,供大家参考。

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9篇

篇一: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录及教学计划

  1、专业课程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

  课程类型

  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必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修

  语文

  数学

  课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程

  体育与健康

  艺术

  必修课程学时学分

  心理健康选修选

  其它德育选修修

  其他选修公共课程课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程

  拓展课程学时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学分

  专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业

  社会体育学基础

  基

  运动训练学基础

  础

  运动心理学

  课

  专业基础课程

  程

  学时学分

  专门

  化方武术(散打和套路)

  向

  专门化方向课程学时学分

  学时与学分

  各学期周学时安排

  学时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学分

  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学期

  402

  2

  402

  2

  402

  2

  402

  2

  1801032

  2

  2

  1408

  12

  2

  2

  1408

  22

  2

  1

  1207

  32

  1

  1608

  22

  2

  2

  804

  11

  1

  1

  98053占总学时的29.3%

  402

  11

  402

  1

  1

  804占总学时的2.4%

  占总学时的

  0%

  106057占总学时的31.7%

  1206

  6

  1206

  6

  1206

  6

  1206

  6

  48024占总学时的14.4%

  4802446

  6

  8

  48024占总学时的14.4%

  专

  专项训练-球类804

  11

  1

  1

  能业专项训练-田径与游

  402

  1

  1

  选

  泳

  课修专项训练-武术运动804

  11

  1

  1

  课

  程程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20010占总学时的

  (限

  5.9%

  选)

  实

  实习实训

  112062

  习

  实

  训实习实训学时学分112062占总学时的33.5%

  职业

  武术段位证

  2

  技能

  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学分

  2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学分

  2280122占总学时的68.3%

  实习实训学时学分

  112062占总学时的33.5%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

  28014占总学时的8.4%

  总学时总学分

  334018028282827

  2、教学计划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宾习累计总学

  时约为一学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

  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

  段安排实习时间。

  3、教学实施

  教学策略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

  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3)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咸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篇二: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模块化设计探索

  葛孚章;亓建洪

  【摘要】HumanSportsScienceinthedevelopmentofmedicalcollegehasshownsignsofscale;sportsinstitutionsandmedicalschoolsteachingresourcesvarywidely,howtodothisspecializedsportscollegetoabsorbtheexperienceofmedicalcollegetoplaytheirownadvantages,themedicalinstitutions,collegecharacteristics,thekeytosurvivalasaprofessional;proven,modulardesignofourcurriculumtopromotethetrainingofstudents,tobecomeanimportantpartofpersonneltrainingcharacteristics.%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体育院校与医学院校教学资源相差很大,如何吸收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经验,发挥医学院校自身优势,体现医学院校办学特色,成为专业生存的关键。我们专对业课程模块化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经过4年的毕业生信息统计分析,证明促进了学生的培养、就业,成为培养特色人才的重要环节。

  【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1)001

  【总页数】2页(P124-125)

  【关键词】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化

  【作者】葛孚章;亓建洪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山东泰安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05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作为一个边缘交叉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类中所设置的一个专业。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院校大部分为体育院校,医学院校仅有5所,大多数院校授予教育学学士。泰山医学院所开设的此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最后、最重要环节,决定着学生的就业、考研等去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照教育部颁布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利用医学院校的医学资源优势,根据学生反映、教师反馈,多次召集专家研讨会。研讨会中,我们修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课模块化设置,突显了医学院校办学特色[1-2]。经过4年本科生毕业去向统计,我们发现:专业课模块化设计效果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就业、考研。现将主要经验进行总结。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1.1知识目标(1)掌握与运动人体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3)掌握各种运动状态下常见的人体创伤与人体损害机理,掌握各种创伤与损害的防护知识。(4)掌握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及中医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运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知识。(6)掌握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的相关知识。(7)掌握与体育健康促进相关的理论知识。(8)熟悉国家有关体育、教育、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1.2技能目标(1)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功能训练计划;能为服务对象进

  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能胜任康复治疗师工作。(2)能指导运动人群和伤残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调整精神状态,增强体质;能为不同人群制定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能进行运动健身、营养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能胜任健身教练、国民体质监测师、体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职业工作。[4](3)具有对常见运动损伤进行一般的诊断、急救及处理等运动防护技能,能胜任运动伤害防护员工作。(4)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2将人才培养分为3个方向,每个方向对应各自专业课程模块2.1人才培养的三个方向

  2.2每个方向的专业课程,数门相应课形成一个课程模块(1)国民体质监测方向—课程模块

  (2)运动伤害防护方向—课程模块

  (3)康复治疗方向—课程模块

  3专业课程模块化的人才培养特点3.1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根据运动人体科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结构要求,我们的三个知识模块覆盖了人才培养的整个知识面,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适应广”的定位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5]3.2学有专长的特色人才人才培养特色是指同类专业、同类人才培养中所形成的鲜明特点和比较优势,是学

  生就业的生命线。我们在培养人才上发挥医学资源优势和条件优势,形成学生培养的三大专业课模块。让学生全面学习的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志趣发展,向不同模块侧重。这样,形成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避免了与其他院校培养学生的同质化现象,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就业竞争。4毕业生去向对2004—2007级共156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统计:

  就业信息显示:85%的学生考研、就业符合培养方向,其中16%考取了医学院校的预防或病历等专业;因为有较好的医学基础,22%毕业生在考取体育院校的运动医学专业硕士时也受到欢迎。运动人体科学将医学和体育学有机结合的特殊专业。医学院校应借鉴相关院校创建该专业成熟的办学经验,利用医学院校的教学和医院基地等医学资源优势,制定体现自己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将专业课程对应分为几大模块,应用于人才培养,使毕业生符合专业要求、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孙建翠,李伟,颜世义等.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建设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73-74.[2]罗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2):71-73.[3]韩立民,辛赣海,漆艳春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666-667.[4]杜世全,谢陶.特色办学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Z].2010,6(36):73-75.

  [5]钱竞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研究——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创新巡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怎么),2010,24(5):5-8.

  

  

篇三: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有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为人民服务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的献身精神;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较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4、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工作及研究中的文字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问题的能力;5、了解体育知识,至少熟悉1项运动项目;6、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二、研究方向1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2、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理论与实践

  3、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6学分(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8学分,专业课至少8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选修课一般16学时为1学分)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1、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2、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3、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3门主干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公自然辩证法概论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英语(日语)

  学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专题介绍

  运动解剖学

  高级运动生理学

  位专

  运动生物化学

  业

  体育保健学

  基

  运动生物力学

  课础组织学

  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运动与营养

  学时学分

  32

  2

  32

  2

  192

  6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咼级头验技术专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专题与方法

  业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课课

  注:非学位课课程设置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方案

  32

  2

  108

  6

  32

  2

  五、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践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准备好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和实践,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督促、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各教研室可成立指导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落实。5、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

  6、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相关

  研究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进行。

  六、实践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担

  任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辅导;参加教

  研室业务进修学习,每学期看课3次以上;在第二学年,安排4—8周的教育实习;协助

  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

  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

  工作;深入运动队或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习等。

  七、学术活动1研究生在省级刊物第二作者以内,或在国家级刊物第三作者以内,或国际级刊物第五作者以内至少发表一篇论文;2、研究生在培养单位或某种学术报告会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3、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这两部分将做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八、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研究生部负责。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与研究生部活动情况等。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报到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九、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1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75分为及格;凡学位课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

  2、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

  十、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范围,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2、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体育科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应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来阐述和分析论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4、应能设计、掌握和运用本研究课题的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方法;5、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装帧符合规格要求;6、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自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第六学期的4月初,将通过预答辩的完整学位论文上报研究生部;

  

篇四: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历史:现代教育制度形成以来,体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中叶以前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学校体育具有的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是“增强体质”和“技能传授”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实践中甚至成为唯一的目的;早期学校体育指向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逐渐变为主要指向受教育者的身体完善。上述变化适应并反映了工业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幅度减少的体力活动使得体能在劳动中的意义迅速降低,这与急剧增大的职业劳动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学习体育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已不再为人们谋求生存和劳动所必须;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培养对象: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田径与户外运动球类与游戏体操与健美运动民族传统体育

  主修课程: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导论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科学导论顶点课程球类艺术体操地域性运动项目

  知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践(10~12周,见习1~2周、实习8~10周)、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就业指导、毕业教育。

  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力法;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职业趋向:随着高等院校近年来连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性较强及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其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如何,对今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体育届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就业方向多为学校和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及日常管理工作。

  

篇五: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教育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1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幼儿师范学校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一般安排6--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2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特殊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主要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并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3.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特殊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主要课程:特殊教育导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教育、残疾儿童生理与病理、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残疾儿童生理、病理实验、残疾儿童心理实验,特殊教育技术和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3.具有媒体(幻灯投影、电视电声教材、计算机课件)制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教育技术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5.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远距离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媒体制作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一般安排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理学学士

  4

  学科: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类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力法;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篇六: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共课自然辩证法452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41512专业基础课体育保健学36非本专业可选修细胞与分子生物学36运动效果的生物学评价36专业课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136选修课病理生理学2415康复医学2415临床流行病学概要2415运动医务监督2415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2415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2415人类遗传学2415推拿学2415组织化学2415现代生物学技术2415体适能评定与方法2415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48五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体育史5、体育管理9、体育新闻2、奥林匹克运动6、体育经济10、国际体育问题3、体育基本理论7、体育旅游4、运动心理学8、社会体育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左右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学分

  452413636363613616242424242424241624242.51.58222811.51.51.51.51.51.51.511.51.5

  开课学期

  211-21211-211111222223

  备注

  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学概论

  专业基础课

  体育史体育社会学

  非本专业可选修

  学位课程

  专业课

  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当代管理思想评介奥林匹克运动中外历史竞技运动概要体育管理实务形式逻辑学中外文化史专题问题经济学研究体育新闻编辑与评论体育广告策划与行销体育宣传学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

  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40302)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4030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实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运动性疲劳机制与恢复;2.运动与基因工程;3.运动与心血管系统;4.运动与内分泌;7.运动营养监测与评价;5.运动与健康促进;6.运动机能评定与应用;8.体质测量评价原理及应用;

  9.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及诊断。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公共课学位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保健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运动效果的生物学评价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概要运动医务监督选修课程选修课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人类遗传学推拿学组织化学现代生物学技术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13624242424242424242424244881.51.51.51.51.51.51.51.51.51.51.521-2111222222233学时4524136363636学分2.51.58222开课学期211-2212非本专业可选修备注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原则上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特殊情况下,。经所属系、所和研究生部同意,可提前到上年的11月开题。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经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040303)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0403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一般运动训练与竞赛理论2、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3、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4、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5、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1362424242424241616242448

  学分

  2.51.5822281.51.51.51.51.51.5111.51.52

  开课学期

  211-21121-211222222333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学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体育科研方法文献检索教育心理学

  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形式逻辑学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休闲体育学运动心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体能相关理论与训练实践体适能评定与方法高等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

  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040304)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040304)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学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武术套路理论与方法2、武术散打理论与方法3、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13624242424241624242448

  学分

  2.51.5822281.51.51.51.51.511.51.51.52

  开课学期

  211-21121-21122223233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学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体育科研方法文献检索

  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养生健身方法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心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体适能评定与方法形式逻辑学高等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有关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100216)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100216)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运动医学专业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运动医学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运动损伤防治;2.运动医务监督;3.运动与免疫;4.运动康复与健康;5.运动营养与代谢。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践和临床实习及其它任务,用1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2个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为28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

  课14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36647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8

  学分

  2.51.58222244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2

  开课学期

  211-211111211122222222233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与免疫局部解剖学本专业研究方法本专业研究专题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概要运动医务监督

  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运动与兴奋剂运动与内分泌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人类遗传学推拿学组织化学现代生物学技术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临床实习教育实践、

  1、基本要求

  具有较强的随队、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主要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运动员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办法、危重病人抢救、运动员的营养、机能评定、医务监督、临床教学技能等。2、实习时间临床实习原则安排半年(24周),在第二学年上期结束后至第二学年下期进行。在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和运动队进行。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原则上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特殊情况下,。经所属系、所和研究生部同意,可提前到上年的11月开题。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成都体育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运动医学专业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运动医学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2.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伤科疾病;3.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性疾病;4.中西医结合康复与医疗保健;5.伤科方药应用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践和临床实习及其它任务,用1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2个学分,学位课为28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学

  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学分

  45241362.51.58

  开课学期

  211-2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

  中医现代研究概论伤科中药与方剂骨科影象诊断学局部解剖学专业课

  本专业研究方法本专业研究专题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概要运动医务监督

  36363636

  647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8

  2222

  44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2

  1111

  1211122222222233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运动与兴奋剂运动与内分泌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人类遗传学推拿学组织化学现代生物学技术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临床实习教育实践、

  1、基本要求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主要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办法、门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临床教学技能等。能对下级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2、实习时间原则上为24周,6个月,在第二学年上期结束后至第二学年下期进行。在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和运动队进行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原则上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特殊情况下,。经所属系、所和研究生部同意,可提前到上年的11月开题。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050301)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050301)新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坚实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熟悉体育运动有关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应用性人才。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运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4、热爱新闻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体育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主要研究体育新闻有关理论以及采、写、编、评、摄影、电视制作等业务的一般原理,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2、体育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体育传播、体育宣传等有关理论问题,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操作特点。3、体育媒介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从体育与媒介关系的角度研究体育营销、推广、公关、广告、宣传、策划、新闻发言人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等。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1学分一般为16-18学时。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新闻学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36363628161624242424

  学分

  2.51.582222222111.51.51.51.5

  开课学期

  211-21112211222311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体育新闻学概论体育传播学概论体育媒介营销概论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

  其它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体育新闻编辑与评论电视理论与业务研究体育广告策划与行销体育宣传学奥林匹克运动竞技运动概要

  五、实习实践

  实习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一是利用假期赴新闻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二是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或开发项目,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或调研、收集资料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第4学期进行一学期的实习实践。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在确定选题前(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性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及学术论文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及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并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否则不予答辩。

  

  

篇七: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关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论文关键词]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发展方向[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体会。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特别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与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1.培养目标应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作用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掌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训练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即在掌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与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与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

  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掌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与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研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与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与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3.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准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参考文献][2]李裕和,罗兴华,黄治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3]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篇八: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中美两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李铁;马业康【摘要】对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特点,为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专业设置及改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7页(P85-91)【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作者】李铁;马业康【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4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需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调整和更新。自1999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确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后,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本文就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与美国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其不同及共性,为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上海体育学院是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始终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上海经济发展办学,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近年来积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并于2008年出台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一流大学,2008年全美综合排名第48位[1]。运动科学专业属于人类发展中心下设的运动机能学系。本文选取了与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最为相近的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以上两所大学的相近专业,对其教学计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设置的基本思路。2.1专业设置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经历了多次修订,1999年教育部修订的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包含在教育学科下,包含5个专业(Major),运动人体科学是其中之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设置则只有一个,即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而其余的运动训练、健康指导、运动科学、体育教师教育都只是包含在运动机能学专业(Major)内的研究方向(Option)。对专业范围的定位不同,就会造成培养目标的不同,影响专业的课程设置。2.2培养目标2.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8)的培养目标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但内容更为丰富。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运用体育康复手段进行临床治疗的基本能力,能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教学单位、医院、福利院、疗养院和健康俱乐部等部门,主要从事运动健康促进指导、临床康复体疗指导、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工作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2]”。

  2.2.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专业培养目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是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利用运动手段进行诊断、康复或者是理论研究。课程的设置是帮助本科毕业生在生物医学和健康相关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职业生涯。同样本专业可以为愿意攻读健康专业研究生提供准备。在校生同样可以通过选择主干课,完成学业达到要求进入自然科学学科的高级学习和各种职业领域,如:物理治疗、心脏复苏、助理内科医生等[3]。本研究将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任意选修课、实践环节五个部分进行比较。3.1教学计划的总体比较3.1.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计划(2008)中列出,修满182个学分方能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课程类别由必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含公共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计1632学时,104学分。限制选修课程设置了公共教育课程、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要求选够680学时,39学分。任意选修课包含学科和术科,选够288学时,16学分。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军训、公益劳动及社会实践、体育俱乐部与早操,均没有课堂学时,需要在规定的学期内完成,共计21学分。3.1.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专业教学计划纲要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任何专业的学士学位,均需按照表2的要求完成学业,并获得120个以上的学分。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45个学分,第一学年研讨会、美国文化与国际文化、课程综述、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其中课程设置部分交叉。通识教育课程有15~21个学分包含在专业必修课中,第一学年研讨会包含在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程中,美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包含在选修课、通识教育以及专业必修课中,课程综述包含在专业必修课中。

  总学分为182个学分,但是其中21个学分是实践活动组成,不占用课堂教学时数。从课程学分要求角度来说,上海体育学院要求的学分为161分,高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但是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来看,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需要完成的课程门数比例高出60%以上。从学分的定义来看,上海体育学院每门课程对应的学分折算的教学时数较少,课程设置中37门必修课有18门学时在32学时及以下,7门课为48学时,60学时以上的课程12门,其中计算机、英语、大学语文、体育与健康就占了8门,专业课只有4门。课程门数较多,但是教学时数普遍偏少,对课程无法深入学习,学习面广泛,但是学业在这么少的教学时数下很难精益求精。上海体育学院每门课程包含的学分约为2.2个,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每门课包含的学分为3个。国内大学每学时为50分钟,约16个学时为1个学分。美国大学每周1小时,连续18周的课程计为1个学分。单纯比较数据,美国学生的课堂教学可谓轻松,但实际不然,美国学生的成绩由出勤、课堂提问、作业、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获得学分后还要折算成GPA,不同的学校对不同的专业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低于学校的规定,会造成留级或影响其课程的选择。留级意味着要多付出学费。基础课程不通过,会造成后续的选修课不能按选课计划正常进行[4]。美国大学实施学分制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非常成熟。相同的学分表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付出相同的努力。我国自1978年开始部分高校进行由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学分制的改革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5]。绝大多数还是以课堂教学时数来转换学分。不同专业的课程要求导致不同专业的教学时数有很大差别。国内鲜有能将所有专业课时要求与学分统一的高校,体育学院也不例外。3.2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是指在本科课程中,所有专业学生均需要学习的课程。体现了高等教

  育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人才培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上海体育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名称为公共教育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3.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公共教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见表5)。必修课共计760学时,44.5个学分,选修课开设了7门,要求在其中选够160学时,10个学分。必修课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区别,但根据体育学院的特色,增加了体育运动概论、游泳、体育与健康(1)(2)共计4门带有体育院校特征的基础课。为保证在总学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还要完成教学内容,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及所对应的学分均有所下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均只有16个学时,各占1个学分。而体育与健康(1)、(2)有120学时,5个学分。同时英语开设4个学期,共计80学时,20个学分。而教育学没有被列为必修课,只放在公共基础课的选修课部分,对完成4年学业获得教育学学士的学生来说,会出现没有学过教育学的情况。对公共基础课来说,课程主要偏向思想政治、外语。从课程设置来看作为母语的大学语文只有4学分,所占比例非常小。从社会职业需求来看,不论公务员考试还是企业用人要求,文字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对于外语能力的评价手段种类繁多,从书面、口语、翻译各个角度,涵盖各个年龄层次。而对汉语只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考试两种,受众面也非常有限。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应用司已经从2008年开始,着手建立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立体化测试评价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将针对大、中、小学不同人群设计测评内容和标准。

  基础课中没有设置自然科学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7个专业会涉及,但是对于何种课程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并成为各个专业学生均能接受的,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具体体现。基础课设置出现了严重的文科比例大于理科比例的现象。3.2.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识课程在美国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大学教育改革,基础课程已经被通识课程替代。如表6所示,学士学位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技能(Skills)、知识领域(KnowledgeDomains)、附加要求(AdditionalRequirements)。其中技能要求写作/口语9个学分,量化(数理逻辑)6个学分,一共15个学分。知识领域的30个学分分布在健康与身体活动(GHA)3个学分,自然科学(GN)9个学分,艺术(GA)6个学分,人文学科(GH)6个学分,社会与行为科学(GS)6个学分。附加要求包括的内容有:第一学年的研讨会、美国文化和国际文化,以及课程要求的写作,根据选择的课程不同学分会有变化,但是要求至少修满10个学分。除此以外还有15~21个学分在专业必修课中与通识教育课重叠,要求运动科学专业学生必须选择[6]。从上述表格来看,通识教育是对全校一年级学生设置,其课程的设置具有唯一性,即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内容是相同的,不会因为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个系都要承担部分通识教育的课程,每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大学设置的写作和口语也是指英语,共9学分。体现美国大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视程度。量化(数理逻辑)6个学分,在语言和逻辑中,量化是指定一个谓词的有效性的广度的构造,就是说指定谓词在一定范围的事物上成立的程度。自然科学9个学分,是作为基础课程出现。从上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包含在通识教育结构中的课程已经与全部的教育经验融为一体。这些课程会和专业或是个人兴趣相关。学生被鼓励去选择那些和他

  们的目标和既得利益相关的课程。学习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与指导老师共同完成,这不仅是理解通识教育要求的任务,还要确保选择的课程符合学生专业的要求。美国人眼中的大学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大学实施的教育应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本科教育目标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的。大学提供的课程旨在传授通才和发展通才智力的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有别于专业性的、职业性的课程。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就是根据不同阶段对大学目标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它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养成[7]。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中都提出要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提倡人文学科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妨学一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做法。要协调好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术学科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2008年5月11日,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举办的“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开幕。来自大陆和香港地区46所高校的校长和知名学者对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如何发挥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如何理解大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进行了交流,并共同呼吁,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当在本科教育阶段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并以此作为发展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助推器。3.3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实验)。

  3.3.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及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三类。具体课程设置见表7、表8。除表7、表8所列课程以外,还需要在田径、篮球、网球等10门跨学科选修课程中选择168学时,获得7个学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院系不同专业因入学前学生基础不同,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差巨大,所以相同的课程对应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掌握内容及课时安排也不尽相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部分课程设置备注是属于学科课程,即在内容和深度上和术科课程相区别。必修课程中设置的课程专业性非常强,课程设置中虽然也列出了人文、教育、心理、社会等内容的课程,但教学时数均为16或32学时,对应的学分为1或2,并且都放在选修课程类别内。体现出计划制定者对专业基础课程结构的定位。3.3.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只是一个研究方向,其专业基础课程实际是运动机能学专业所有研究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指主修(MAJOR)运动机能学系的学生都必须选择的课程,一共31学分。不论学习的方向(OPTIONS)均需要完成表9的课程。在表9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设置的课程为:运动机能学概论、人体解剖学、运动行为心理学、内涵、道德与运动、运动心理学、运动控制神经学、生物力学、生理学概论(GN)、身体活动:历史与文化(US;IL)、营养学基本原理(GHA)。有三门课程名称后面均有通识教育课程的备注。即生物学概论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身体活动:历史与文化是属于美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营养学基本原理是属于健康与身体活动的。这三门课获得的学分可以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学分共用。课程共10门,完成后,为学生进入专业方向(Option)学习打下基础。课程中不仅包括了运动人体的

  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文化、哲学、心理、营养等内容,体现了在基础学习阶段不过分强调专业方向的内容,使运动机能专业的学生能有共同的基础知识。从课程设置来看,必修课的设置内容均是基础课程。这里的课程均有唯一的课程代码,即全部运动机能学系的学生均需完成这些课程。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不存在同一门课程有不同要求的情况出现。这说明在运动机能学系中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能力应该基本相同。3.4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在专业研究方向上设立的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3.4.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448学时,28学分,选修课程为选够192学时,12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0、表11。专业课必修课程设置中,运动医学类课程占80%,主要包括,医务监督、损伤、营养、康复等内容。选修课程中共设11门课程,可以任意选择。3.4.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院各专业方向专业课除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外,专业方向(Option)课程的各个研究方向学分分配大体一致,总计63学分。如表12所示:专业方向必修课36个学分,附加课程18个学分,基础课程与相关领域9学分。从总学分分配来看,专业课的学分占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3.4.2.1必修课必修课是36个学分,生物学-基本概念与多样性(4),生理学实验(1),化学原理一(3),化学实验(1),化学原理二(3),本专业职业生涯研究报告(1),物理学一(4),物理学二(4),心理学(3),统计学(4),领导能力实习(1),专业实习(6)。这些课程对运动科学方向的学生来说,没有可选择性,必须要全部完成。从课程设置来看化学与物理两门课就占了15个学分,比重超过必修课的40%,占总学分接近八分之一。此专业对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非常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应

  的课程代码显示选择的课程与理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完全相同,不存在专门为运动科学专业学生设置的物理、化学课程。3.4.2.2附加课程附加课程要求18个学分,这其中分为2项要求,第一,数学必须选择3个学分;第二,在课程代码以4开头的运动专业课程中选择15个学分的课程。有专门的课程列表。但这些课程的选择全部都有相应的要求,符合这些要求才能选择这门课程。如课程代码为运动机能(KINES)402的特殊儿童体育活动这门课就需要在特殊教育获得6个学分才能选择。课程代码为运动机能(KINES)440的体育与哲学这门课的选择条件是必须通过体育道德与内涵这门课,或者在哲学方面获得3个学分。每门课均是如此。课程选择的设置有其深层的含义,这样确保在统一的基础之上,每个学生的知识都能有一个主线进行串联,即对一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不至于出现掌握多门课程而没有深入的认识。3.4.2.3基础课与相关领域9个学分这9个学分与导师共同商讨,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8个学期都行。同样,课程的选择也是有限定范围的。所限定的范围内共有50门左右的课程,包含的课程有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哲学、历史等。所列的课程中同样体现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所有基础课程在进行选择时都有前提条件,即选择该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必要的课程。3.5任意选修课3.5.1上海体育学院任意选修课上海体育学院的任意选修课,要求在全校公选课程范围内选够288学时,18个学分。如果在限制选修课中选择了多出要求的学分,可以计入任意选修课中。3.5.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选修课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选修课要求的学分只有2个,原因在于在每个课程类别中预先设定的学分已经基本达到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3.6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在上海体育学院的课程中设置的类别较多,与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及体育院校的特色密不可分。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第四学年没有课堂教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实践活动分在三个学期中进行,分别是职业生涯研究、领导能力实习、研究领域实习。三部分层级递进,如无前一阶段成绩,则不能进行后续选课。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归根结底都应该围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中心,由此来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的设置。应认真研究当前社会形态下,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关人才有何种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对口人才。

  【相关文献】

  [1]U.S.News&WorldReport,America’sBestColleges2009PrinterEdition,August21,2008.[2]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计划[Z].2008年3月.[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学士学位教学计划夏季学期修订版[Z].2006.[4]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育,2002(12).[5]苗玉凤,田东平.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说明[Z].2008.[7]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8~121.

  

  

篇九: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招生院系

  体育与健康学院

  招生专业(专业代码)

  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招生人数

  全日制:12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人体机能评定02(全日制)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03(全日制)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04(全日制)运动和适应05(全日制)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06(全日制)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07(全日制)运动与健康08(全日制)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09(全日制)抑郁症的运动干预10(全日制)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11(全日制)运动与物质代谢调节12(全日制)运动与能量代谢稳态的调控13(全日制)运动与脑可塑性14(全日制)运动认知神经科学15(全日制)运动整合生理学研究16(全日制)心血管健康与运动干预17(全日制)骨代谢与运动干预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7体育学基础④--无

  初试范围

  647体育学基础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肌肉活动,运动的生理支持系统,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不同人群与运动。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运动兴趣,运动动机,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运动归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注意与运动表现,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心理技能训练,运动中的行为干预,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运动技能学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复试范围

  1.运动生物化学(笔试),参考书目:《运动生物化学》(第2版)张蕴琨、丁树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专业综合能力(面试)(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技能)。3.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体育与健康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简介概况本专业在岗导师10人,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1人,其中博导8人。研究方向主要有人体机能评定、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运动和适应、运动与健康、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抑郁症的运动干预、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运动适应与神经元兴奋性调节、运动控制机制的仿真模拟研究、运动与脑可塑性、运动认知神经科学、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等。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细胞生物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专业外语、学术前沿专题讲座、体育统计、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等。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素养、了解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体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体育教学和科研人才。主要研究方向01人体机能评定02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03运动和适应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04运动与健康05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06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恢复过程07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08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09抑郁症的运动干预10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11运动适应与神经元兴奋性调节12运动控制机制的仿真模拟研究13运动与脑可塑性14运动认知神经科学15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导师【适用2018年招生】季浏李世昌卢健尹小俭徐波丁树哲刘微娜陈彩珍李琳

  专业课程细胞生物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专业外语学术前沿专题讲座体育统计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大中小学和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推荐访问: 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主修 人体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