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第一次科学革命期间大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论第一次科学革命期间大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时间:2022-10-19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第一次科学革命期间英、法、德、美四国大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大致情况,得出了此期间大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特征:古典人文主义的坚守、神学地位的缓慢弱化及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关键词:第一次科学革命 大学课程内容 选择

课程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1〕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是课程内在结构的核心成分。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在任何时期都非常关键,它显示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始于十六世纪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不仅是一次科学方法和宇宙观的革命,而且也是一种文化革命,此期间大学课程内容在选择上也呈现出它的时代特点。

一、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大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1、科学革命的兴起

从16世纪开始,在西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科学得到了较大发展。1543年以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为标志,近代科学革命在天文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等方面取得了空前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161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里奥·伽利略(1564-1642)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大量新的星体,为哥白尼的学说提供了实证。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1609、1619年先后发现行星按椭圆轨道绕日运行的规律,使太阳中心说更为完善。

在物理学方面,伽利略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提出了落体、抛物体、振摆三大定律。英国吉尔伯特(1540-1605)发表了他著名的《磁石论》,对近代电磁学的创立起了重要作用。罗伯特·胡克(1635-)通过实验发现了弹性定律。伊萨克·牛顿的数学式的机械论物理学,一般被认为是科学革命的巅峰。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大厦。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总结了三大运动定律,创造了古典物理学的新体系;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在生命科学方面,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1514-1564年)发表了《人体的构造》一书,这是近代史上第一部人体解剖学,为科学的解剖学和后来的血液循环理论打下了基础。西班牙的医生塞尔维特(1509-1553)在他的巨著《基督教的复兴》中,提出了心肺之间血液小循环学说。1628年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1578-1657)出版《心血循环运动论》最后完成了关于人体血液循环学说的发现。由于哈维的发现,而使生理学包括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确立为一门新的学科。

在化学方面,1661年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出版了《怀疑的化学家》,使化学从炼金术中脱胎出来,化学被看成一门理论科学,它不只是制造贵重金属或有用药物的经验技艺,而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

2、第一次科学革命期间大学课程内容选择的情况

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巨大成就,为人类呈现了一幅绚烂的知识画卷。然而,当时的大学日趋守旧,几乎拒绝一切新知识,大学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近代英国大学:

近代科学史上,从17世纪开始英国曾继意大利之后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吉尔伯特、哈维、波义耳、胡克、牛顿等科学大师都是英国人。17世纪剑桥培养出的科学天才使伊萨克·牛顿,他对经典力学和数学的贡献,创造了近代科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牛顿在1660年进圣三一学院,在剑桥呆了35年。1750年起,数学在剑桥成了必修课。英国科学的成就曾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促使大学对课程作了一些改变,增加了一些实科的内容,并设立了自然科学讲座。这时期大学和一些私人捐助者设立了一系列的科学教授席。卢卡辛数学教授席在1664年设立,此外还设立了化学、解剖学、植物学、实验哲学、冶金学的教授席以及普鲁米天文学教授席,乌特沃德地质学教授席,朗特天文学及地质学教授席等讲座。担任教授的人在大学内教课,他们还推动大学设立了植物园、乌特沃德化石博物馆和天文台。〔2〕

近代法国大学:

法国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笛卡尔、费马、拉格朗日、化学家拉瓦锡等都是法国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进行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教育等思想,为教育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18世纪末创办的巴黎理工学院、高等师范学院和一批专门学校开辟了近代法国教育的新天地。

1666年,由于法国科学学院的成立,巴黎大学受到影响,情况有所改变。1688年,巴黎大学所属的马扎兰学校开设数学讲座;1752年纳瓦尔学校又开设了实验物理,并开始研究力学、几何学等等学科。1793年,巴黎理工学校应运而生。这所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职业人才。

近代德国大学:

1517年路德的宗教改革后,一些大学由以宗教为主,逐渐变为人文精神占一定地位,并开始注意到接近生活实际,注意学术讨论。在课程内容方面,从专门讲授神学和古典主义课程,进而增加了新的人文学科(历史、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和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地理及实验课等)的内容。在德国原有的各大学中,教会的影响日渐削弱,而国家的影响日渐加强。〔3〕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德国创立了哈勒大学(1694)和哥廷根大学(1734年)等一些新的大学。这些新的大学中科学教育得到了加强。它们对进一步扭转旧大学的宗教神学性和古典主义方向起了积极作用。〔4〕哈勒大学从创立之初起,就奉行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它摆脱了传统教条的束缚,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为准则。而哥廷根在一个多世纪里一直享有“数学的麦加”的美誉。

近代美国大学

1636年创立的哈佛学院和1701年创立的耶鲁学院,都由教会控制并且实行古典教育。这两所大学都取法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有神学或宗教科目,又有人文学科,它们教授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伦理学、古代史、希腊语文及希伯来语文。直到18世纪初,哈佛学院一直受教会控制的局面才有所改观。1727年,哈佛学院建立了数学和自然哲学的教授讲座。1775年由富兰克林创立了宾夕法尼亚学院(即费城学院)在课程选择上崇新尚实,充分显示功利性。

二、第一次科学革命期间大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特征

1、古典人文主义的坚守

此时期的大学设有文、法、神、医四科,文科是四科中的初级学科,文科的课程主要是三科(语法、修辞、逻辑)和“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天文),17、18世纪各大学的课程内容仍然以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所保持的古典文科与神学为主,“人文主义学科不肯在课程中对17、18世纪的伟大科学成就作出让步”〔5〕人文主义课程内容主张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道”反对“神道”。〔6〕当时的大学是“学以进德”的大学,培养目标则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广博的学识、健康的体魄以及勇敢的心,这种人是能踊跃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实际活动,这种人重视现世的享乐、追求人生的幸福,是在能力、思考、知识、道德和体魄上都得到发展的人。

2、神学地位的缓慢弱化

第一次科学革命初期,大学课程内容以神学为统率,大学与教会有很深的渊源,大学由教会举办并被教会控制,传授“七艺”和神学,神学地位极高。在英国,牛津和剑桥是国教徒掌握的大学,在相当长的时期中,非国教徒不得入学,非国教徒教师不得任教,门户森严。〔7〕在德国,“从宗教改革时期直到19世纪,神学气息窒息了德国大学的生气。它们用一种新的宗教教条取代旧的宗教教条,用一种新的繁琐学风去替代旧的繁琐学风”。〔8〕在法国,17世纪初期,整个巴黎大学却仍处在中世纪神权的桎梏之下,除神学院之外,其它学院的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巴黎大学处于一种毫无生气的境地,哲学和近代科学更是停滞不前。〔9〕在美国,哈佛在1640年邓斯特担任院长时,目的是使学生能在“神学和基督教教义上受到教育”,并成为像当时英国社会的上层人士那样的人。〔10〕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通过实证,在事实面前,人们改变了对自然的看法,宗教的禁忌渐渐对大学的控制失灵,世俗性知识开始进入课程之中,在培养僧侣的同时,也培养一些世俗的对象,大学慢慢地不再仅仅是教会的教育机关,它们开始至少是部分地适应世俗阶级对教育的需要。在美国,直到17世纪50年代,哈佛学院才开设较实用的课程。1708年,约翰·莱弗里特出任院长,清教教义的一统局面才开始被打破。在德国,17世纪和18世纪初,德国大学宗教神学的性质逐渐有所削弱,课程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人文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内容。

3、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次科学革命,确立了自然科学知识在大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已被当作唯一有价值的知识源泉。”〔11〕随着自然科学知识的普遍发展,大学课程不断增加并日益分化,各门学科,如天文、地理、力学、数学以及后来的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化学等,都逐渐地从浑然一体的科学中分化出来。“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12〕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号召。由于他和波义尔、洛克、牛顿、弥尔顿等人的成就,促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从18世纪开始引进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在德国,18世纪哈勒、哥廷根和埃朗根三所大学的改革,使自然科学虽未在大学课程中占据主流地位但也逐渐进入了课堂。在法国,从17世纪开始,教授们已经在课程中介绍、引进并试图运用笛卡儿的二元论、先验论和牛顿的机械论等近代科学思想来考察和研究自然问题。同时,在物理学和医学课程中还摒弃不适合于时代发展潮流的古老科目,设置了诸如动力学、光学、数学甚至化学等新兴学科。〔13〕在美国,1728年哈佛建立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教授制,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在哈佛建立了牢固的阵地。1745年算术成了耶鲁大学的入学条件之一。175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吉拉德领导下,削减古典科目,注重科学知识,抑制过于陈旧的课程开设新的实用课程,譬如增加了一些:政治科学、历史、化学、航海、商业与贸易、动物学、机械动力学和农学等新学科。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106.

[2] 梁丽娟.剑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27~43.

[3]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0.

[4]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0

[5] 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A].丁证霖,中建译.瞿葆奎主编.课程与教学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5,59.

[6]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七院校合编.外国教育史简明教程[C].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7.12:58.

[7]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7.

[8] 朱国仁.近代初期欧洲古典大学的衰落及其原因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4(2):15.

[9] 李兴业.巴黎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4.

[10] 姜文闵.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3~24.

[11] 罗静兰.西方文化之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253.

[1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45.

[13] 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32. □

推荐访问: 课程内容 革命 选择 科学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