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途径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途径

时间:2022-10-31 18:45:05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民俗民间艺术则是这种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如何把它保护好并很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与义务。

一、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流失,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讲,保护那些濒临丢失的非物质文化是保护中华民族自身的需要。如果让这些文化灭绝,中华民族就成了无根的、迷茫的人群。如何抢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完善立法、大力宣传、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等进行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工作,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将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高校有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载体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经过教育能使新生一代经济而高效地获取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发展起到其它领域难以企及的特殊作用。

二、高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功能传承的可能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以及富含审美价值的艺术精品,这些都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是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独特技艺、技能可以传授,有许多传人,他们传授自己独有的宝贵技能。学生或受业人接受知识技能的过程就是实现教育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校在课程里融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教育和学生的相关体验实践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而且专家、学者在学校、社会中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体现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从大学产生、发展的职能看,学校所传授给学生的一类是关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也就是自然科学;一类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科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具有特殊性。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身就是传承载体,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有的甚至是一过性的,它自己并不能自我保护,它的承继的载体只能是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上讲,它不是“收藏”在某个馆所里就可以了,它必须“收藏”在人们的脑子里,身体里,它是靠“口承”得以代代相传的。从现代大学的宗旨看。一是研究高深学问,二是培养高级人才,三是从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都与这三项使命有关:它是第三项本身;它是研究的重要对象;它是以人为载体,是对人的一种塑造,对人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一种塑造。它又是大学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从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提高大学自身发展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

因此,大学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首先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有着确实的认识。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自觉。以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化,在大学现行的教育知识体系中,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在这个平台上解决文化遗产在大学里的认知学习、传承创造问题和大学教育与民族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校园的途径

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与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加规范有效。在这一点上,河北科技大学走出了一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路子。已经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成功的成立了河北科技大学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并且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学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1 以一个专业为平台,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资源优势。作为全省较早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高校,早在2002年,河北科技大学就力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到校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2年12月12日,河北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王习三被特聘为中心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在全国首次把内画艺术引进了高校课堂,为提升内画艺术品味搭建了广阔平台。这使得高等教育资源、艺术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教学水平与冀派内画的专业技巧、经验得以充分结合,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了内面艺术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培养内画艺术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2 请进来,使民间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部分学院作为试点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早在2005年,学校就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主题研讨会,得到了省内艺术界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该校曾先后多次邀请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市群众艺术馆等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讲解、教授舞蹈、器乐等民间文艺项目。2006年,学校曾邀请燕赵音乐团、南响口音乐团到校进行精彩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民间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2007年7月20日河北科技大学操场,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的张书社,向160名大学生传授了“擂战鼓”。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学校内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常山战鼓表演队已经被选为2008年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的首场演出。

3 走出去,到民间艺术发源地“零距离”学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倡导者,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教授说:“要在积极保存和维护区域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我国各民族文化营养,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学校可打破围墙的界限,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把校园文化做活、做大、做强。”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组织文化采风小分队。深入民间“零距离”地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6年暑假,学校组织了10个文化采风小分队,分别到常山战鼓的发源地(河北正定东杨庄)、井陉拉花的发源地(河北井陉县)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学习。2007年暑假,学校又组织了10个文化采风队,分别到河北邢台威县学习河北民间艺术——乱弹:到唐山学习唐山皮影:到隆尧县学习招子鼓:到邯郸学习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等。目前,学校已成功引进了井陉拉花、常山战鼓、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二十几种河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作为学校的特色节目多次在校内外演出。

4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生社团,使民间艺术在校园得以很好地延续。为了使引进的民间艺术得到不间断延续,使它在成为特有的校园文化品牌。从学校到各学院建立了各种民间艺术社团。具有了整建制的演出队伍。目前较成熟的民乐团有学生演员100余人,民间舞蹈团演员80余人。为了保证民间艺术社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近3年,为更好地引进民间艺术,学校投入30余万元。购置乐器、服装等训练、表演器材。学校加大了民间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力度。提升了训练和演出水平。每年。学校都会在新生中举办文艺汇演,从中发现人才,不断扩充队伍。学校还把学习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作为学校选修课,设置专职老师岗位担任艺术指导。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表演队还常年聘请当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艺术指导。

学校将“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坚持学、演、练一体化,已经成为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通过校方与民间文化艺人的共同努力,河北科技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的河北民间舞蹈《放风筝》、民乐合奏《丰收锣鼓》等节目在2005年河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2005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井陉拉花表演队还被邀请到天津、秦皇岛等地进行演出,引起当地极大反响。常山战鼓表演队还被选为2008年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首场演出。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当然。通过教育的途径来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能在润物无声之中实现公民素质的提高。激起下一代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力,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意识。最终构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机制。

[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B07BSH004)]

李翔、孙瑞晓: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推荐访问: 文化遗产 途径 物质 探索 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