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语文教学的中国传统

语文教学的中国传统

时间:2022-10-30 15:35:05 来源:网友投稿

背“三、百、千”不必大张旗鼓

记者:在持续升温的国学热背景下,很多小孩子都在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王炳照:我不主张花那么大力气让孩子背那些东西。为什么呢?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

有人以为,孩子小的时候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强,早一点记,即使不懂,不理解,也能够背下来,保持很长时间不忘,将来慢慢理解了,有原来背的基础,可以帮助加深印象。但如果以后再让他背的话,就很难了。还有人认为背的东西多了,自然会提高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我们知道,传统教育学习的是古文,强调背诵的根据是成立的,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们不需要让孩子那么早的、花大量时间去背诵那些他不理解或者是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传统蒙学读物本身是有思想内容的。如果孩子受那些思想内容的影响过多,反而会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并没有好处。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如果小孩子从中了解的意思恰好不是现在提倡的东西,那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小孩子自己是无法分辨那些东西的。所以我不主张小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去背诵那些东西。

我觉得,在小孩子正常接受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有条件的、有兴趣的,家长也愿意的,学校做一些组织,孩子去背一点,这无可非议,但是没有必要大张旗鼓、普遍地提倡学这些东西,更不能以此挤占孩子的正常学习时间。

记者:您认为“三、百、千”这些蒙学读物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的精华吗?

王炳照:我们统称为蒙学读物的,通行最广的是“三、百、千”,流行的时间也长。其实蒙学读物有两种:一种是给小孩子读的,是最初步的启蒙用读物;还有一种是普及性的社会通俗读物。

这些蒙学读物有教化作用,影响面比较广。这些东西花了很大的工夫来编,用了很好的形式,内容又是经过反复斟酌和选择的,非常流行。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传统文化的那种精华,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识字,一个是传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想让孩子通过读蒙学读物达至脈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作用不大,甚至弊大干利,得不偿失。

记者:现在有些地方的小学生一入学就要上“国学启蒙”课,除了“三、百、千”,还会有《论语》《诗经》的内容。您怎么评价这一现象?

王炳照: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和语文教学之外,又单独设置这样的课程,加重孩子的负担,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记者:您认为用什么方式让小孩子接触中国古代经典比较好?

王炳照:我想除了“三、百、千”这些通俗读物之外,适当选一些诗词歌赋、散文放入语文教材里面,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学习,是可以的。小学可以学一点诗词,高中阶段古文分量还可增加一些。但还是应该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范围之内,我不主张在正常课程之外,再单独设置读经、国学等课程。即使占用的是孩子的课外时间,我也不赞成。

记者:您是不赞成在基础教育阶段单独开设古文课程的吧。

王炳照:是的,我觉得在基础教育阶段单独开设古文课程的必要性不大。古典的东西应该在语文课程中适当地安排,多年来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有时少点,有时多点,这是可以研究的。到底哪个年级,哪个学段,占多大比重,选的内容以什么为主,比如什么时候以诗词为主、什么时候以散文为主,这些都可以研究。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古文的东西在现代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做一个适当安排,这就可以了。

而且,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加重古文分量的好处也不大。在高中阶段有必要加大,因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多接触些古文,会好一点。但不要过早进行,小学、初中还是以现代语文为主,古文适当接触一点是可以的。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去背诵古典的东西,因为那样做只是把死记硬背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这对小一点的孩子好处不大。

记者:您认为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该如何体现呢?

王炳照:赞成读经的人有一个想法:这样做我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才能得到传承。其实,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用这种方法来做的。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有一些东西被淘汰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不能把什么东西都保留下来,传承下去。文化遗产的保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代一代的人全接受那些教育,传承那些东西。

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但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又不是单纯的传承古代的东西。教育要推进更现代的东西,逐步加入更多的现代内容。

古代大语文教育有思想性与工具性统一的传统

记者:我国的教育历史十分悠久,教育传统深厚。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史就是语文教育史,请问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王炳照: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是很全面。更准确地说,中国传统教育是以纲常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一种人文教育。这里面,文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按照学科来说,是以文史为中心,又有文,又有史。实际上反过来说,所有的史都是与经连在一起的,“六经皆史”嘛,《二十四史》体现的也是儒家经书的思想内容。

语文教育概念是现代学科分类以后才有的。中国传统教育是一个大语文教育,是更广义的语文教育。从语文教育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是思想性与王具性的统一。我们常说语文是一种工具性的学科,既要教好语言文字知识,又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传授许多语文知识,这是一个基础。同时通过这些语文知识教育,培养一种思想品德、伦理道德。所以可以把传统语文教育看成思想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其中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是主要的,是基础。

传统语文教育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它是文与史结合的。过去文史不分家,这是过去的传统,现在我们在课程设置里把语文与历史分开了。传统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大语文教育。

记者:您是怎么理解工具性的,具体地说,传统教育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王炳照:工具性的方面是把识字和写字作为基础,阅读和写作作为提升和发展。识字很重要,写字又是识字的一个重要方面,识字与写字是结合的,这点非常重要。这是由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古代把写字看作培养认识、感受和欣赏文字的能力的过程。学生不仅是看到字能认识,而且通过写字,对汉字本身的内涵又会增加许多体会、感受。所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特别重视写字,我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重视识字比较多,写字的训练还不够。

记者:写字对于我们汉语教学来说是一个特色,我们有灿烂的书法艺术。

王炳照:写字进一步是进入书法。不过在

语文教学中,不一定是那种书法艺术概念的写字,但是通过训练写字可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而且写字是一个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

所以,应该把识字和写字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基础性要求,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在识字和写字的基础上,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组织成一个整体。

记者:从工具性层面来看,古代语文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您认为这里面有没有特别值得我们继承的?

王炳照:我觉得阅读特别重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这几个基本环节现在也存在于语文教育当中,我们需要把这几个环节的关系理清楚。实际上是三个主要环节。识字、写字算一个环节,阅读是一个重要环节,然后才是写作。我国古代重视诵读,这应该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经验。读得很熟练了,读的东西就会慢慢变成自己的。这样,你一张口说话就是书上规范的话。你一落笔写东西,你诵读积累的东西就随时可以非常自然地反映在你书写的东西上。

当然,这里有一个差别,就是古代的文与言是分离的,现在的语文教育文言是一致的。现在的诵读跟以前比有一些变化,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还是有区别的,诵读仍然很重要。

要研究传统教育对书面表达的重视

记者: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求听说读写并重,这与传统教育的很多方面是契合的。

王炳照:中国古代是文言分离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说”没有地位,在现代语文才有“说”。在现代语文里面,书面和口头表达都列入语文能力里面了。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任务,但是重点我认为还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语文教学里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差别。虽然现在“文”“言”是统一的,但是文和言仍然是有区别的。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方式跟书面表达的能力和方式还是有区别的。

不要一味地以为文与言统一了,就能说话写文章了。还要分别研究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怎样提高的问题,而且重点在书面。

记者: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我们可以从传统教育中借鉴哪些东西?

王炳照:比如诵读。现在诵读的东西本身有两类,一类是现代文,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古文。古文书面与口头表达是脱离的,我们口头不是古代的文言,但是文言吸收到现代书面语言里面,能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加强诵读训练还是很有价值的。

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大家的反映,主要不是在通过学语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这个方面,而是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得怎么样、反映得怎么样。原因是我们现代语文文与言统一以后,对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没有加以区别和重视,所以要研究传统语文教学中重视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方面。

学校传授知识是天经地义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新课程?

王炳照:政府部门是支持新课改的,极力加大推进力度,但下面的反应不是很理想。有人把这种状况归结为传统教育观念太强或习惯势力太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实际上这个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为什么人们对新课程会有许多担心呢?比如,新课程有一个总的理念,就是知识是不重要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和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是更重要的。这就把一个问题给割裂开了。因为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的一种理解、一种感受,不可能离开了理解、感觉就判断他掌握了知识。同样的,如果知识不重要的话,那么理解、感受、体验从哪儿来?那就没有依据,没有依托,没有基础了。

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强调与生活的联系、与个体经验的联系,但不应与掌握牢固的、扎实的、系统的知识技能割裂开,对立起来。学校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知识形态的东西传授文明。

记者:您对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观点怎么看?

王炳照:这个问题要先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去看,学校教育这种形式是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形式。学校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学校教育之外还有许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等。为什么人们需要学校教育呢?就是要把生活生产中积累的经验系统化、概括化、抽象化,变成知识形态的经验,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一代一代往下传承。学校有专门的时间、专门的场所,还有专门的人员,从事传授知识的工作,所以学校传授知识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学校不传授知识,要学校干什么。历史上出现过多少次学校消亡论,为什么学校要消亡?有人认为有学校就会产生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脱离、和生产劳动的脱离。把学校取消了,学校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事实上,没有一个教育学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学校还能够发展教育吗?没有一个教育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学校是人类需要的,传授知识是学校的基本职能,这点是没有疑问的。所以学校就是要帮助大家掌握人类已经具有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掌握了以后,要变成能力,变成技能、技巧,那是在踏入实际工作岗位以后才去发展的。所以我们学校里面说的能力,是理解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那个能力是工作能力,有了这个基础,才有解决那些问题的能力。

学校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这一点不能轻易动摇。

记者:是不是新课程的一些观念存在偏颇?

王炳照:现在许多学校都出现了一些困惑。比如语文老师正式上课的时候,也按照新课改的路子去上,上了以后,自己再用别的办法给孩子补课。到处都是这样的情况,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呢?怎么样从根本上认识基础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这些仍然不是很清晰。对教育原来存在的缺陷、弊病,在很大程度上有夸大的成分。包括我们通常讲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笼统地给以前的教育带上应试教育的帽子本身就是不妥当的。素质教育要注重的,不是否定以前做的东西,重新开始一种教育,而是不断调整教育当中的一些薄弱地方、一些有偏差的地方,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能武断地、主观地在这儿画一条线,以前的都是不对的,我们从今天开始一个全新的东西,教育没有这样的,你不能说以前那些教育全部是应试教育,推倒重来。

记者:从教育史的角度看,这不应该是完全断裂的两个阶段。

王炳照:我不认为是。从大的概念来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个提法本身就不确切。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等于说教育全部是素质教育。但现在大家都这么说了,也慢慢在解释素质教育是什么含义,但是立足点却是对以前的教育采取否定的态度。这个思路本身是存在问题的。以前的教育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也有一些缺陷。我们的教育改革是要纠正那些缺陷、弥补那些缺陷,是要继承那些积累的经验和长处。而不是画一条线,重新

再做,另起炉灶,这在教育上肯定是不行的,

教育改革是一种选择

记者:您从事教育史研究多年,您是怎么看待教育改革的?

王炳照:我觉得了解一点教育发展历史,对认识现在的教育很有好处。其实各个学科也应该把这个学科本身的发展历史,放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当中去了解。拿语文教育来说,从新式学堂一建立,语文就成为独立学科了。然后就是几次变化,先是叫国文,后来叫国语,后来统称语文。变来变去,变了好多次。每一次改变都有一个根据。等变了以后,才发现原来的问题解决了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还需要再调整,就又变了。几次变化以后,人们就慢慢看到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每次变是变什么,针对什么问题变的,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这些问题解决了以后,又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到最后你回头看这几次变革,就可以发现有好多东西是很根本的。最后就总结出来,我们在面对这些关系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应该作出一种什么样的选择。

实际上,我始终将教育改革看做一种选择,在各种矛盾中、在各种关系中,我们作出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最终被证明是利大于弊的,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有时候一个选择做出来,当时也有根据,但是最后被证明虽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但是弊大于利,这个选择就是失败的。要不断地进行选择。所以我不赞成搞改革的时候,都说这个是完美无缺的,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说明自己改革的正确性,往往把以前的东西说得一无是处,全错了,其实这样也不对。以前做的,也有好的东西,不然的话,你没有办法解释。你说那个教育那么不好,可事实是科学发展了,又出现了那么多的人才。你说现在这个完美无缺,这只是理论上的,只是你论证出来的,经过多少年的实践后,结果到底如何,那还是不能马上得出结论的。

要研究,我们就要比较客观地、比较公正地对待每次改革的成绩和缺点、成功和失败。从里面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发展。教育这个东西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后者否定前者的过程,而是后者继承前者的东西,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充实的发展过程。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讲这么多精彩的观点。谢谢!

推荐访问: 中国传统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