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快捷协作性模式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快捷协作性模式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10-29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快捷协作性模式在创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20例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将协作性模式开展前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60 例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有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快捷协作性模式可有效的提高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快捷协作性模式;创伤急救;效果评价

近几年来国内创伤急救专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建立了多个急救中心,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推动了急救护理专业的发展[1]。如何及时有效救治严重创伤患者降低创伤病死率,受到了越来多的关注和研究[2]。我院自2012年1月起组 建了以门急诊ICU重症监护急救中心为主体,多科协作的救治模式。为适应我院急救中心模式的运转, 采用了与之相匹配多学科快捷协作性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经过2年的培训学习与运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20例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将快捷协作性模式开展前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60 例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 排除其他基础疾病等影响因素,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常规遵医嘱予以处理, 其程序为: 患者入院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遵医嘱开放静脉通道, 遵医嘱处置或术前准备, 送入综合性手术室抢救或病房住院。观察组用快捷协作性模式多学科合作进行抢救, 具体措施如下。我院与杭州高速交警支队合作,逐步建立了一套"医警联动机制"。我院派驻一组急救医疗人员与交警队24h共同值班;与此同时,另一组急救医疗人员在医院24h待命以应对突发事故患者。每个急救小组包括1名急诊科工作4年以上住院医师、2名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护士及1部急救车,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即与交警同时赶往现场。护士到达现场后配合医生对伤者迅速评估伤情。根据CRAMS[3]评分法(循环、呼吸、腹胸部、运动、语言)对伤员进行评分分类,依据患者伤情的严重程度佩戴伤情卡,如重度用红色、中重度用黄色、轻度用绿色、死亡用黑色,并分区进行现场救治。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在患者呼吸道通畅、休克得到基本纠正的情况下,立即转回医院抢救。遇到成批伤急救,我们迅速将护士进行分组分工:①重危抢救组:对有生命危险者立即进行抢救,一个患者1~2名护士;②中伤救护组:1~5名护士,对暂时无生命危险的患者进行简单处理,并护送入病房;③轻伤护送组:1~3名护士,对暂时可不作紧急处理者,进行登记,然后收入院,以减轻现场压力;④收容组:由2~5名护士组成,迅速统计急诊患者总数,根据各临床科原有患者数和现有空床数与科室联系进行调整。组长负责指导小组成员,协调与其他科室关系(包括手术室、EICU、放射科、药房和收费处)。当受伤患者多,或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牵涉到多个专科时, 现场救护人员将信息反馈科内应急小组, 随时做好准备,或给与现场支援。科主任、护士长、院内总值班必要时随车现场急救,启动医院急救预案, 通知有关院领导、院内急救成员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畅通绿色通道,减少了救治时间,确保抢救成功[4]。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 评定救治效果。有效救治时间: 从接到报警到将伤员送达医院的时间,接到报警至手术时间。治愈: 患者完全康复出院; 好转: 患者经治疗后基本康复,遗留后遗症;未愈:患者经手术或抢救后疗效不佳,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3 讨论

3.1 创伤急救可分为4个阶段:院前抢救、院内急救、专科治疗(手术)及康复护理。在创伤救治中,减少死亡及伤残率的关键是伤员在伤后1小h内得到正确的救治[5]。近年来,各地对创伤救治模式进行了新的有益尝试,出现了国内创伤医学工作者与交通管理执法等部门的协作。部分地区已开始尝试急救医疗电话"120"和其他报警电话系统"122"、"119"、"110"等的联动机制。我院自快捷协作性多学科合作多部门合作模式建立以来,创伤患者的救治在各项指标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表1示,在实行新模式前,院前反应时间为13.3±4.5min,实行新模式后院前反应的时间为11.8±5.2min,两组比较时间缩短了(2.2~0.8)min。创伤患者到达急救室接受确定性救治的时间缩短了(3.1~1.7)min,从而使伤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明显减少,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2 快捷协作性急救护理模式提高了急救护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护理人员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同时要经过专业急救培训,强化急救技能,不间断接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电除颤、动静脉留置术等单项培训,定期考核救护车上急救仪器的操作使用等。我们对5年以上的护师采用外出进修学习与院内培养相结合,定期进行实践情景演练。并进行时间量化急救操作训练。如在创伤患者入科后2min完成1次紧急静脉穿刺;2min内评估和检查出患者的意识、面色、表情、姿势、呼吸、瞳孔和伤处情况,并备齐抢救物品、连接和测出心电监护、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5min内完成留置导尿等基础操作。定位操作训练。2名护士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即1名护士协助医生气管插管,连接各种仪器监测,动态观察病情,配合物品准备等;另1名护士全面快速完成深静脉穿刺和大静脉补液通道及其他各项急救处置。实施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多项处置操作。强调"合作"和"配合"抢救团队意识;以确保在"白金10min"内完成患者的生命支持,在"黄金时段"完成创伤护理内容。从表2看出现场急救成功率观察组提高了7.2%,也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快捷协作性急救护理模式的运行, 要求护士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做到正确评估、果断处置, 为患者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 真正成为生命救护的绿色通道; 协作性急救护理模式强调团队协作,规范了急救护理工作, 使护理工作系统化、层次化, 人员分工科学化, 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提高了急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惠光,陈国强,石源等。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职业与健康[J],2008.24(23):2616-2618

[2]嵇桃瑛.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时效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24):41-42.

[3]杨培,赵波,王东,等.CRAMS评分法在成批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8,29(8):1025-1026.

[4]施建国,侯振海,刘志荣,等. 高速公路交通伤的一体化救治体会[J].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4):304-305.

[5]张燕,张文媛,杨作勤.链式复苏护理流程在创伤急救中的运用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1,26(2):20-21.

编辑/许言

推荐访问: 创伤 急救 协作 患者 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