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特色办学的目标、策略、路径及其他

特色办学的目标、策略、路径及其他

时间:2022-10-22 13: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特色办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不同的校长对特色办学却有不同态度。特色办学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不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学校可能变得麻木不仁、面目模糊、被动依赖、死气沉沉。特色办学应在继承中创新,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起点和归宿。特色办学要力求做到思想有新意、举措有新招、结果有新貌,最终要凝结为学生素质。特色办学的基本路径有归纳路径和演绎路径。学校要善于找准突破口,以局部的特色带动整体的特色,以整体的特色推动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特色办学;特色学校;归纳路径;演绎路径

特色办学;特色学校;归纳路径;演绎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大致经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重点化”。文革后,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百端待举,人才奇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重点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第二阶段是“均衡化”。“重点化”必然导致牺牲多数保证少数,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就要谋求教育机会、资源、过程、结果均等的均衡化发展。但在均衡化过程中又出现了千校一面、万生一貌的“同质化”现象,无法满足国家、社会对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人才的需求。第三个阶段是“特色化”。在多数人获得教育机会的前提下,就要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推动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即谋求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为了加快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步伐,我们除了需要大量精英人才之外,还需要一大批能在三百六十行建功立业的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普通劳动者,这就需要创办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特质的学生。

此外,我国幅员广大,教育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极大,不能搞一刀切,也需要特色化办学。于是,中央明确要求广大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特色”。可以说,“特色化”的发展是在促进均衡化过程中的内涵式发展。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是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读书轻健康,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因此,哪怕只是着力转变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创出学校特色。“特色办学”的空间十分广阔,将为基础教育注入活力与生机。

一、目标:最终凝结为学生素质

关于特色办学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有不少文章似乎在做文字游戏,让人有“越读越糊涂”的感觉。其实,关键是对“特色”二字的理解。此处的“特色”,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积极、正面的标志性差异。那么,特色办学应“特”在何处?

特色办学应“特”在继承中的创新之上!继承意味着对优秀传统的坚守,创新意味着对落后传统的超越。而教育的创新,核心部分是教育价值的创新,教育目标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式的创新!教育创新,有非常广阔的领域,可以是办学短板的突破,办学传统的延伸,办学优势的发掘,办学趋势的顺应,办学常规的优化,办学理想的憧憬等等。试图“把希望交给每一个学生!”“教孩子思维,也教孩子感动!”等等,都是在博大的教育情怀下的美好憧憬。这个憧憬要变为现实,就需要用热情、恒心与智慧来支撑创新!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更新是三大重难点。

特色学校应“特”在比较价值与本体价值上! 二者都是教育创新的果实。比较价值,只能通过比较来显现,常表现为外显的等级、名次、奖别的打造,用成语表达就是“与众不同”。例如,比别的学校有更优的升学率、更高的获奖级别、更多的校本课程、更强的师资队伍、更好的硬件条件等等。比较是必要的,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本体价值,则无须比较即可显现,常表现为价值、功能、品质的优化,用成语表达就是“卓有成效”。例如,学生身上所显示的善良、智慧、乐观、专注、坚韧等优秀品格,就属于本体价值。特色办学的根本就是提高育人品质。本体价值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校长要经常自我拷问:“我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育人目的?”比较价值与本体价值构成“交集”,即有的本体价值兼具比较价值,但多数情况下,比较价值高的未必本体价值高;反之亦然,本体价值高的未必比较价值高。例如,某些一级达标校,在许多方面的比较价值高,但本体价值未必高!而一些三级达标校,在许多方面的比较价值不高,但本体价值却较高。办学特色应兼具比较价值与本体价值。而目前,重比较价值,轻本体价值,片面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师生作为攀比工具,忽视本体价值提升的现象还很普遍。

特色办学应“特”育人价值上。“育人”才是特色办学的根本,一切都是为了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好、更久、更快、更健康地成长。天津红星路小学,1983年复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心浮气躁,老是坐不住,行为习惯差。怎么办?练习书法!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而且要做精做细,持之以恒。结果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校、书法特色校。为什么呢?他们不只是把书法作为一项技能来看待,而是看到了练习书法背后的育人价值:培养专注、宁静、耐心、高雅的品格!他们深信,这种品格得到恰当引导就能很好地迁移到学习、生活各方面上去。在这里,特色办学的比较价值与本体价值都得到充分显现。

总之,特色学校应“特”在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学生是特色办学的起点和归宿。尽管特色办学要抓住重点、难点、焦点、热点的问题,彰显本校的优点、亮点和特点,但最终都要凝结为学生素质。衡量特色办学成败的依据,就是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否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策略:借助系统化的变革

特色办学就是在统一性基础上主动而又个性化办学。也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符合教育方针、满足国家法规的基础上,举自己的旗,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谋求学校的主动发展。“个性化”的内容包括:个性化的思想、个性化的目标、个性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管理、个性化的评价、个性化的环境、个性化的文化等等。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共同性基础上的个性化的学生。特色办学是系统工程,要深入开展,就不能零敲碎打,需做系统变革。

什么是系统变革?某校提出“主体性教育”办学思想,确立“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包括“必修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的重在激发主体性的课程体系;采取了“自主学习、自觉管理、自我评价”办学策略;推行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改革,还把原来增加的课时减下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确信“教师总是顽固地低估了学生”并强力改变它,最终建立起了“信任型文化”……结果,该校创造了高考本一上线数三年翻一番的奇迹。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身上逐渐形成了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优秀品格——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就是系统变革结出的硕果!

特色办学,实际上就是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学校的创新、创优的过程。它集中体现在“三个新”上:思想有新意,举措有新招,结果有新貌。也就是说,一所学校是否有特色,要同时从理念、实践、成效三个方面来辨识。特色办学的最高境界是形成特色文化,形成了本校师生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强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人们置身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照此方式为人处事。

三、路径:基本的是归纳和演绎路径

特色办学的基本路径有二:一是归纳路径;二是演绎路径。“归纳路径”,就是由点到面的经验提升,从特色项目出发,把它做精做强,使之成为优势亮点,形成学校特色,然后从中提炼出教育的核心价值,形成本校的教育哲学,进而明确培养目标,指导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演绎路径”则恰恰相反,是由面到点,从先进的教育哲学出发,进行办学的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层层演绎、不断细化,建立起相互衔接、配套成龙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把培养目标逐步落实到教学与活动中,促进师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 SWOT分析,明确办学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对办学作准确定位,再选择合适的路径和手段,展开特色办学。例如,三明六中,作为农村初中,生源萎缩是大势所趋,全校学生数只有227,教师只有30人,学校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真的一无是处了吗?不是的!邓衍斌校长通过SWOT分析后,乐观自信地说:“学生数减少,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条件!”他们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健康、抓习惯,抓自治,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国家督学到此校视察后惊叹道:“我在这所学校看到了魅力校园、活力校园、高雅校园!”在特色办学过程中,无论采取哪一路径,校长自身都不能迷失方向,否则就不能正确有力地领导特色办学。

归纳路径,是目前较常用的路径。就连在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上连连夺得金牌的学校——华东师大二附中,走的也是归纳路径。他们意识到:能够夺得世界金牌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能够树立追求卓越的“金牌精神”的人可以很多,而如果能将追求卓越变成“金牌文化”,那么,追求卓越就会变成全体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于是,一个清晰的逻辑线索就建立起来了:金牌学校——金牌精神——金牌文化——卓越习惯。在学校,文化是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力。金牌文化,让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师生把卓越变成了习惯。

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特色办学总要回归到两个基本问题上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在特色办学过程中,关于理念与思路、手段与目标、过程与结果、硬件与软件、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研究与评价的思考,都要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

四、特性:要经得起四方面的拷问

特色办学要特别突出其独特性、普惠性、机制性和扩展性,而许多学校偏偏在这四方面都经不起拷问。一是独特性,指的是要植根于本土文化,切合本校实际,从价值追求、课程教学、运行模式到办学成效方方面面,都能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二是普惠性,指的是师生从特色办学中普遍受益、人人受惠。办学特色不是因为少数学生之“特”而“特”,而是全体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之“特”而“特”。三是机制性,指的是要通过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课程再造等方式,把办学行为变成了制度性安排,用机制保证学校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四是扩展性,指的是不停留在项目特色上沾沾自喜,能用已有的特色为引擎,拉动学校从特定的领域逐步扩展到其他的领域,实现滚动式发展。特色项目犹如“星星之火”,酿成学校全方位发展的“燎原之势”。因此,学校要善于找准突破口,以局部的特色带动整体的特色,以整体的特色推动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转化。

特别容易忽视的是“机制性”!特色办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变革机制。北京十一学校,实行“走班制”,打破了行政班,取消了班主任, 4000多个学生就有4000多张课表,组成了1430个教学班,顿时解开了传统学校“教育不足而管理过度”的难题,靠的是机制。杭州二中实现“轻负优质”,靠的也是机制。该校从不加课补课,力求上好每一堂课,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课余时间全由学生安排,下午4:00以后教室里几乎无人;教师从不加班加点,每天按时回家,在上班时间健身还能得到奖励……靠着这一宽松自主的机制,学校的高考成绩连年提高,稳居浙江省前列。人是不能被发展的,只能靠自己发展自己。而只有靠好的机制,才能保证师生自主发展。

许多学校特色办学的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四句话:“点在项目,特在文化,贵在坚持,旨在育人。”“点在项目”意思是:特色办学一定要找到发展的生长点,通常是具体的项目。“特在文化”意思是:特色的打造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有了办学特色,还要把它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形成某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使之转化成全体师生的生活方式。“贵在坚持”的意思是:特色办学要遭遇重重阻力,总是处于长期艰苦、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顽强的坚持精神,特色之花则将迅速枯萎。“旨在育人”的意思是:特色办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师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意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国家、社会、教育、学生的发展,都迫切需要特色办学,在此不一一赘述。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学校的办学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精力、硬件、软件等等都是有限的,而要贯彻教育方针,学校要做的事情可谓包罗万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的要求都是无限的,面对这无限与有限的矛盾,校长们常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于是,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忙忙碌碌无头绪;要么信马由缰随便走,走到哪里算哪里。要化解这一尴尬,就要从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入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而不同学校的办学都存在着地域差异、社区差异、资源差异、传统差异、师资差异、生源差异,这决定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很大差异。因此,尽管在执行同样的教育方针,照样存在着目标、路径、方法、切入点等方面的很大差异。只有走特色办学之路,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形态各异的办学思想,诸如:“快乐教育”“幸福教育”“生命教育”“和谐教育”等等。有人就以“只用这么一个词,根本无法囊括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为由加以全盘否定,殊不知,这不同的办学思想,所表征的恰恰是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常言道:“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找不到突破口,就谈不上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找到突破口是特色办学的开端!美国《新闻周刊》评出全世界堪称教育典范的9所学校,都是在整体优秀的基础上,找到了突破口而独树一帜的。例如,新西兰特卡波湖学校的“阅读能力”,荷兰格雷达莫斯学校的“实用数学”,日本东京四谷第六小学的“科学教育”,荷兰埃克纳顿学校的“外语教学”,美国匹兹堡威斯汀霍斯中学的“艺术推动”等等。我国现阶段对特色办学的理解还是建立在“大而全”的基础上,如不改变就无法创造出真 特色。

特色办学,就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自觉主动地扬长避短,在学校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找到办学的突破口,让师生员工看到希望,树立自信心与荣誉感,从而带动学校的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如果不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学校可能变得麻木不仁、面目模糊、被动依赖、死气沉沉。不难理解,特色办学不仅是学校生存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六、校长: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特色办学对校长的基本要求是“知行合一”。在这里,“知”指的是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行”指的是在实践上对教育有精妙的安排。根据在“知”与“行”方面的不同,可把校长分为四大类。

1.知而不行。这是空谈型的校长。他们说起教育来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说一套做一套。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有独到见解,但缺乏勇气不敢做,或是缺乏能力不会做。结果特色办学只停留在写表面文章、做漂亮包装的层次上,办学雷声大、雨点小。

2.行而不知。这是盲干型的校长。他们轻理论,重实践。对外校的办学“招数”采取“拿来主义”,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结果是零散地堆砌、消化不良,或是互相冲突、水土不服,弄得师生手足无措、疲于奔命。其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劳民又伤财。缺乏独立思考,必然“从众”“跟风”。当前,“因为走得太急太远,所以不知为何出发”的校长不在少数。

3.不知不行。这是摆设型的校长。他们要么是缺乏理论气魄和创新勇气,不敢想也不敢干;要么是没有办学主张和实践套路,不会想也不会干。这类校长多是脑袋空空、两手松松,既没有办学思想也没有办学思路。靠他们来办学,学校是不会有出路的。

4.知行合一。这是魅力型的校长。他们既能说又会做,既有独到见解,又有独特做法,在理论上形成了清晰的办学思路,在实践上找到了全新的突围之路,具有教育家的潜质。他们有高超的理论智慧,有充分的创新勇气,有宝贵的坚持精神,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有务实的工作作风。特色办学应当依靠这类 校长。

特色办学要求校长的办学思路,在理论上站得住,在实践上行得通。前者指的是在理论上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育方针,具有严密逻辑,能够自圆其说而非歪理邪说。后者指的是在实践上适应地域文化,符合本校实际,操作便捷可行,能够落地生根而不南橘北枳。

推荐访问: 办学 路径 及其他 策略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