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之关联的探析

对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之关联的探析

时间:2022-10-20 1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在对人格、人格障碍、青少年人格、青少年犯罪等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犯罪中的人格障碍变化、青少年犯罪中的典型人格障碍类型、青少年人格障碍者的犯罪行为特征等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青少年人格障碍进行预防与矫治的思考。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人格障碍;关联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亡,而这种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发育,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康以及服务社会、适应社会规范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家庭单元的复杂化导致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而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原因,笔者发现青少年的人格障碍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并且两者还具有相互影响的关联。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联,加强对青少年人格障碍进行预防和矫正,对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的相关概念

(一)人格

人格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涵义,它以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禀赋、气质、智力和适应社会的方式与能力,具体指在一定条件下的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频繁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的形成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笔者主要讨论的是后天环境所形成的人格。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病态人格、精神病态或人格异常。犯罪心理学学者罗大华认为,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态。”①具体来说,人格障碍是指个体的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的方向,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最终导致他不能具有适应一般社会生活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

(三)青少年人格

青少年处于年龄的增长期,人格的塑造期,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主要呈现出因智力、身体的不断发育产生人格形成的阶段性;因接触不同外在环境产生人格类型的差异性;因思维意识不成熟、经验不足对诱惑性事件产生人格转变的突变性;因长期保持一定人格而形成的人格变化的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四)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以主体的年龄特征为尺度归纳出来的一个犯罪类型,它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它的特殊性也正是在于这一主体年龄的特殊和未来社会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的特殊。目前,这类犯罪的比重逐渐上升,并呈现出采取急剧危险手段的暴力型犯罪、以满足欲望需求的欲望型犯罪、以多主体参与为特征的团伙性犯罪等多种犯罪类型,而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主体因素。

二、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的关联

青少年犯罪这种异常行为是异常心理的外在表现,这种异常心理也正是因青少年的人格障碍所致。艾森克于1964年提出了这一专门解释犯罪机制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特质具有生物学基础,反映了特定的大脑皮层的活动。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通过不同的条件反射习得不同程度的遵从行为。犯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与守法公民相比较,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人。②可见,犯罪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存有截然不同的人格。对于青少年犯罪中的人格障碍变化情况,笔者主要将人格障碍分成不成熟人格、缺陷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三个阶段。

(一)青少年犯罪中的人格障碍变化

一些青少年虽然在生理方面已经成熟,但其心理和社会性方面却相差较大,这也就是青少年人格不成熟的重要表现。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犯罪青少年存有以下特点的不成熟人格:1.对父母过于依赖;2.与外界环境接触少,造成胆小自闭心理;3.自私自利,没有公德意识;4.缺乏自觉性,意志力不坚定;5.情绪不稳定,攻击性或逃避性行为多;6.缺乏责任感和宽容心;7.贪图享乐,不愿付出辛勤劳动;8.做事不认真,投机取巧;9.缺乏理想,没有人生观、价值观等。如若青少年的不成熟人格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与矫正,会转化成缺陷性人格,而缺陷性人格又最容易出现道德缺失。当道德缺失达到一定程度,缺陷性人格就转变成犯罪性人格,这也就诱发了青少年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中的典型人格障碍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在众多青少年犯罪中,主要呈现出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三种最为典型的人格障碍类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固执、死板,极度敏感,心胸狭隘,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荣誉颇为紧张;自卑,过高要求别人,不轻易信任别人。③偏执型人格障碍青少年易产生关于被害的、关系的、嫉妒的妄想,可能产生报复性或攻击行为与自杀行为,多见于男性。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为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型人格障碍或称“无情型”等。患者以反社会行为为主要特征,性格暴躁,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很强的攻击性,对人冷酷无情,对外界充满敌意;对他人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对欲望的自控能力差。④

3.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急躁易怒,一旦产生做某事的冲动,便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行为,必须付诸实施,有时还可以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患者行动前,心情紧张,且愈演愈烈,付诸行动后,会产生极大快感,同时紧张情绪消失。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往往与平时不一样,事后本人也感到后悔,但颇难防止再发,在间歇期则一切正常。但在不良社会环境或他人影响下,容易发生激情性犯法行为。⑤

(三)青少年人格障碍者的犯罪行为特征

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者的典型人格障碍,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人格障碍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青少年犯罪者的犯罪通常具有偶发性,个体在作案前较少有预谋甚至无预谋,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也没有明确的实施目标,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冲动性,并且作案情节怪异,令人难以理解。

2.犯罪活动一般为个人单独行动,胆大妄为、手段残忍,作案手法缺乏隐蔽性,作案后现场清理差,常留下较多痕迹和破案线索。

3.性格顽固、异常,不良行为习惯难以改正,常进行持续性的恶性犯罪。

4.自我保护意识差,害人害己。

5.攻击型、暴发型犯罪居多。人格障碍者受变态心理和病理性激情的支配,多发恶性犯罪。此外,人格障碍者还具有性情多疑、容易记仇等特点,极易进行报复性犯罪。

6.抓获后,认罪态度好,一般不逃避罪责。

三、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预防与矫治

基于青少年人格障碍者的犯罪行为特征,我们不难看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虽然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大,但他们的犯罪前提正是基于人格障碍所致。如果能够在青少年的成长期,预防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形成。同时,对于有人格障碍的青少年通过积极的途径给予矫治,这样也就会更有力地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预防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形成

预防青少年人格障碍的形成必须将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1.家庭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家庭关系要和睦,夫妻相敬如宾,父慈子孝,为青少年提供温暖、稳定、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开朗、自信、关爱他人等健康人格的养成和家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二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时时处处为青少年起表率、示范作用;三是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要科学合理,父母应该主动进行心理学、家庭教育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青少年心理特点,并根据子女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国民教育应该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让青少年从考试成绩不如人意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放眼长远,为自己的人生另辟蹊径;让青少年学会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比较,并积极倡导青少年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康人格。同时,学校还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积极防范因心理问题、人格问题而引发的危害后果。

3.在社会预防方面,除了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外,我们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化的管理。目前,暴力文化充斥文化市场和泛滥于屏幕,在青少年中的肆意流行,是诱发青少年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惨痛教训证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发生,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必须要遏制暴力文化的蔓延。同时,国家还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改变青少年精神食粮匮乏的现状。

(二)青少年人格障碍者的人格矫治

医学上认为,人格障碍产生的病理性原因不明,而且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有学者对此提出三点矫治意见:一是以行为矫正为主,心理治疗为辅;二是辅以药物的、支持的和社会的综合治疗;三是注重精神健康的保护。具体来说,针对青少年人格障碍者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矫治。

1.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严重者应当进行相应的精神科治疗。

2.社会应当对人格障碍者予以更多的宽容,予以更多的感化,在良好社会环境中逐渐使其转变观念。

3.加强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求合理,言行一致,保持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4.进行教育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其参加大负荷的工作和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其重复性接受既定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逐渐转变观念。

5.特殊教育疗法。建立一种融医疗、劳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特殊教育模式,对有人格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系统性的特殊教育。

6.目标与激励方法。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某一青少年个体制定一个总的培养目标,然后再分若干个较易实现的短期目标,每当其实现一个短期目标,都予以鼓励,使其产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并且鼓励其实现下一个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无论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通过心理调适和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正其人格障碍,使其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石起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2]张明.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雍自元.青少年犯罪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月龙.心理健康全书(第三版)[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5]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6]张善根.社会转型与校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1.

[7]王佩.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1.

[8]应文湘,纪政文.青少年犯罪倾向的人格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3.

[9]赵玲,秦旻.浅析学校德育预防青少年犯罪[J].法制与社会,2009.17.

[注释]

①张明:《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②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第242页。

③张明:《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④应文湘、纪政文:《青少年犯罪倾向的人格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3,第225页。

⑤罗大华、石起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2010年的立项课题“青少年犯罪与人格障碍之关联分析”(编号:FZFK10-04)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 探析 关联 人格 障碍 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