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工作总结 > 2023年度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六篇)(精选文档)

2023年度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六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01 20: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六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六篇)(精选文档)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篇一

黄丹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既傲慢骄横,又胆怯自卑;
既想奋起前进,又信心不足。在班内受到同学的歧视,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在家中受到家长的批评,没有家庭“温暖”,而倍感孤单。所以学困生就会有 “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学生,并非是一朝一夕或只言片语所能凑效的。所以学困生的转变需要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说服教育。可见,学困生转化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学困生也并非是绝对的差,只是他们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暂时都达不到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阶段性基本要求而已。所以,学困生生除非是天生弱智,否则大多数的学困生并非“朽木不可雕”,而是“孺子可教”。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学困生转化是有可能的,并且是能够取得丰硕成绩的。

一. 用“爱心”滋润心田,用真情叩开心扉

失去尊重的人最需要尊重,失去信任的人最需要信任。学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碍是长期缺少爱。因此处于特殊境遇的学困生特别需要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爱。爱有着巨大的力量,它是牵连师生关系的一条割不断的红线,也是学困生转化的内动力。因此,我在平时,总是用“爱心”去滋润学困生:有意或无意地去接近他们、关怀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心情,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挽救他们,而并不嫌弃他们。比如有些同学,由于家庭环境不好(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家无人管教)而热衷于“网上游戏”。一段时间内,他思想退步,成绩下降,由原来的中上等而转为后进生。我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主动与其接近,作深入细致的谈心:讲明上网并不是坏事,从中我们还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但迷恋上网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业和健康成长,就变成了坏事。听了我一番充满爱心的话语,他深有感触。并决心痛改前非。事实上,这样做远比一般的说教,频繁的批评,粗暴的训斥效果要好得多。

二、一分为二看待学困生,细心捕捉闪光点,用其长避其短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学困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学困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确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若能及时“点化”,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总是较善于细心观察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充分使他们的“闪光点”发光、增光。我的做法是:对他们立足于争,着手于拉;
极积创造条件,给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以便克服消极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或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利用他们的长处让他们上讲台演讲、上黑板做练习、或让他们发本子、去拿粉笔等等。使他们感到老师信任自己,并引以自豪,从而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对差生来说,用其长的过程,也就是避其短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是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的。

三、细心、耐心辅导,多种方法并用

从平时的作业来看,以及从测试成绩来看,一些同学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特别是拼音还不能熟练拼读,听写生字,写不出来,存在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家长缺乏辅导、甚至家长外出打工缺乏管教,二是自己不认真完成作业,三是本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力,不愿接受新知识。所以,面对这些学生,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如生字,每课一定要会读,会写,还要听写得出来,一旦发现他们的长处,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上课总要想到他们,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对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使他们增加自信心,对学习不再恐惧。布置作业时,先想到学困生,让他们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
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开展“优生带差生”活动,利用同桌,让好学生管后进生,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教师辅导把后进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是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评讲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进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要转变学困生,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收效显著。所以经常家访,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强度,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一学期以来,总体分析得出明显有一定效果,一部分有了学习兴趣,在习惯上也逐步形成,不论是书写,都有一定的进步。

四、“耐心”教育学困生,迎接“反复”的挑战

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一种正确的观点,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操之过急,希望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允许反复,并在反复中耐心地进行诱导教育。学困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困生在进步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差,是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是学困生在转化期间的运动转迹。对此,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到宽严相济,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决不能对后进生揭老底,算旧账,全盘否定他们已有的进步。否则,不仅会使以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而且还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使学困生丧失转变的信心,增加转变的难度。

学困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在这一充满了反复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又丢三落四的了,认为其无可救药,而丧失了信心。而应反复地、耐心地激励帮助他们战胜自我。实际上,学困生想一下改掉自己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其必须有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在学困生进步的反复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励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方有可能把他们引上前进之路。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篇二

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总结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操作层面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由实验教师来完成。这种评价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我们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订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支持教师系统地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此外,还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制定这样的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我校制订的学生学习目标包括学科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学科学习目标

各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作了清楚的描述。操作中,我们对这些目标按a.学生的表现可作为典范;b.学生能够胜任各种任务;c.学生的进步明显,但并不能充分地胜任各种任务;d.学生处于提高的初步阶段,水平仍然较低;e.学生没有进步的表现这五个等级进行评价。对于每一目标在各等级上的表现,我们要求教师搜集一些实例,来判断自己的学生在各类目标上所达到的水平。

语言学习目标

我们参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实验目标,在双语实验过程中考虑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5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以此贯彻课标中1-4级(初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的标准。

般性发展目标

双语教育改革应当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目标,而且还考虑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的能力;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

二、关注课堂教学,提高双语课堂效率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我们根据课堂师生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了评价体系。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而且把评价的核心放在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上。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 学习发展,促使学生语言及科学素养的养成。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篇三

如何写好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实质上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那么围绕学生设计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哪些点呢?本文引用了教学设计理论的若干观点,从三个方面做细致的分析。

学情分析是指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学设计应该是战略性的,同时还应该是具有很灵活的适应性的。过去那种具有严格的规则,程式化步骤的语文教学过程,已经不符合当前的要求。

下面仅就“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理论主张“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
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为目的。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如果学生的特点能够得以把握,那么大多数学习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教学过程施加了积极的影响,教学设计要考虑到以下事项:

引起注意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
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要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非智力因素就是学习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意志、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动态资料库,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学生个体自然情况、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个性品质差异、学生的变化与进步。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以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能,启动建立学生个体发展档案的工作。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这一问题,这对我们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在如下情况下,学生可能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当学生被鼓舞与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当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时,起点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新知识能力的学习掌握产生重要影响的先决条件,起点能力与教学目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独立型与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依存型的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往往以外部参照作为依据,喜欢在有人际交流的集体学习环境中学习,对社会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储存效果较好,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学习中需要较明确的指导和讲授。独立型的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喜欢独立思考,个人学习,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能很好地分析,重新组织,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对理工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得较好。沉思型的学生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往往会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判断,且较为准确。而冲动型的学生则往往会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且常常出现错误。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依存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冲动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有条理地、细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外,在组织研究学习小组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情况,将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去研究分析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相互影响,也有助于对学生认知倾向的培养调整。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篇四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运用想象和比喻,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想象和比喻,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雪花飞舞动画,配乐。)

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呢?你又会想到这是什么季节呢?你知道老师想到了什么吗?老师想到了童话,冬天是一个生长童话的季节,每一片雪花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个童话,名字就叫——《线条的梦》。

(二)故事激趣 (教师讲故事。)

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竖线,小猴子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根很高很高的竹竿,我顺着它爬上去,就能()!

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

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斜线,小猴子大叫起来:“()!” 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曲线,小马大叫起来:“()!”(三)启发想象

同学们,一根普普通通的线条因为有了想象,变得不再普通。如果把这一根根线条交给你,你会编织出怎样的梦呢?请把你想到的事物画在那片彩色的树叶上。(每人一片彩色的树叶课前准备好。)

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

(四)试着续写

师:有一个孩子,他用线条画了一个“○”,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多媒体呈现诗句)《蛋》:这个皮球不圆嘛!也可以滚吧?滚呀滚……“啪嗒”。师:想想看发生什么事了? 生:蛋壳破了。

生: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生:从里面跑出一只小恐龙。

生:这是一个金蛋,金蛋破了,里面滚出了许多黄金。(笑)生:里面滚出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师:把蛋黄想成了小太阳,多么形象啊!生:里面跑出一个小孩。(笑)

师:这个小孩是你吗?噢,不是,那是谁?

生:长袜子皮皮。(大笑)

师:如果从里面跑出一本本童话书,那就更神奇了。(笑)

生:从里面跑出了两个太阳。

师:(愣住了)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呢?

生:因为这是一个双黄蛋呀!(大笑)

……

(五)引出概念

1.“○”的联想。

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

2.练习用“眼睛”说话。

谁会用“眼睛”说一句话? 3.试编儿童诗。

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天空的眼睛? 什么是大地的眼睛?

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

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

你是奶奶的眼睛,你可以帮奶奶做些什么事?

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我要讲最动听的给奶奶听。

刚才,我们集体创编的就是一首儿童诗。(板书:儿童诗)谁来说说看,儿童诗有什么特点?

(板书:充满想象)

(六)引导阅读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湖》。

《湖》——好大的一面镜子,一只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喊: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2.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这首诗里,作者的想象力表现在哪儿?

这里的想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修辞手法的比喻运用,在学写儿童诗的环节上,让孩子发挥

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充满诗意语言的句子,让作品感人。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比喻的定义和结构等,其他内容在我给同学们的微视频上都得到了体现,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对比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什么是比喻句?

理论: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如果用英文字母表示,基本格式就是:a—b。

实践:再看,“听,哇,水龙头坏了哎!水像瀑布一样流出来哎!”根据含义,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而在这里,水是水,瀑布也是水。只不过一个水小一点,一个水大一点,所以,这里面虽然有一个像字,但这句不是比喻句。准确的说,这句话是夸张。

理论:比喻句的基本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务)、喻体(打比方的事务)、比喻词(连接本体、喻体的词语)。

3.小结。

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话、虫儿会写信……,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虫儿是如何写信的?

(七)感受童趣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

小虫写信给蚂蚁,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想想这首儿童诗的题目?

2.猜猜练练。

师: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小虫说:“ ”,蚂蚁说:“ ”。

小虫说:“?”,蚂蚁问:“?”。

小虫说:“?”,蚂蚁说:“?”。(大笑)

……

笑过之后告诉大家,儿童诗还有什么特点?

很好玩,充满童趣。(板书:充满童趣)

3.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如果针对这些普普通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八)品味真情

1.媒体出示儿童诗《梦中》,师配乐诵读。

《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2.读读悟悟。

听完了之后,想一想,你心中的儿童诗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充满真情)

3.小结。

这首儿童诗的作者和你们差不多大,她用最稚嫩的小手,写出了最温情的诗作,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是母亲绵绵不尽、无微不至的爱。

(九)仿写训练

1.教师诵读自己的梦。《梦》——梦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已经游走了。

2.学生描述各自心中的梦。

师:你的梦是什么呢?请试着用“我的梦像……”说一句话。(十)即兴创作

1.拿出已经画有线条画的彩色树叶。

2.启发学生给图配文。

师: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线条的梦拉长,拉成诗句一行行。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创作。别忘了署上自己的大名。

(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

(生自由选择创作。师巡回指导,随机点拨。)

3.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

师: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

(十一)一棵树的独白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2.练习说话。

师:这是一棵()树。

师:让我们用写着诗句的彩色树叶来装扮它吧!

(生把手中的树叶贴在树枝上。)

师:现在谁来说说看:这是一棵 树。

八、遥望春天,收束课堂。

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真情和快乐来浇灌,相信,在这个冬天的背后,我们梦里是春天,梦外也是春天。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篇五

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总结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制定这样的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我校制订的学生学习目标包括学科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二、关注课堂教学,提高双语课堂效率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我们根据课堂师生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了评价体系。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而且把评价的核心放在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上。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发展,促使学生语言及科学素养的养成。

a.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传授应体现现行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2、德育及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定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3、能力和技能目标:

能根据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外语的实践能力和用英语表述学科内容和解决学科内容的能力。

4、双语教师课堂使用英语量目标:

一年级至三年级为20%—30%、四年级和五年级为40%—50%、六年级50%—60%;任教教师可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课堂英语使用量。

b.教学内容

1、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内容健康、情趣高尚,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知识准确无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篇六

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总结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操作层面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由实验教师来完成。这种评价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我们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订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支持教师系统地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此外,还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制定这样的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我校制订的学生学习目标包括学科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

各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作了清楚的描述。操作中,我们对这些目标按a.学生的表现可作为典范;b.学生能够胜任各种任务;c.学生的进步明显,但并不能充分地胜任各种任务;d.学生处于提高的初步阶段,水平仍然较低;e.学生没有进步的表现这五个等级进行评价。对于每一目标在各等级上的表现,我们要求教师搜集一些实例,来判断自己的学生在各类目标上所达到的水平。

——语言学习目标

我们参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实验目标,在双语实验过程中考虑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5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以此贯彻课标中1-4级(初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的标准。

——一般性发展目标

双语教育改革应当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目标,而且还考虑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的能力;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

二、关注课堂教学,提高双语课堂效率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我们根据课堂师生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了评价体系。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而且把评价的核心放在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上。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

学习发展,促使学生语言及科学素养的养成。

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传授应体现现行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2、德育及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定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3、能力和技能目标:

能根据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外语的实践能力和用英语表述学科内容和解决学科内容的能力。

4、双语教师课堂使用英语量目标:

一年级至三年级为20%—30%、四年级和五年级为40%—50%、六年级50%—60%;任教教师可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课堂英语使用量。

.教学内容

1、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内容健康、情趣高尚,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知识准确无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推荐访问: 学年 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学年工作总结(六篇) 小学语文教学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