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1-14 08:40:03 来源:网友投稿

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从近年来各地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不少地方经济发展中已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供大家参考。

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近年来各地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不少地方经济发展中已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是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走低,徘徊不前,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0.54%,然后从2004年开始降低至32%左右,长达10年没变,2015年回升到39.9%,但仍然比全国低10.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3.1个百分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一、第三产业比重的历史变化趋势

  自建市以来,我市第三产业总量规模快速增加,1985年仅有2.4亿,1994年达到21.1亿,1999年达到51.2亿,2005年接近100亿、2010年超过200亿、2012年超过300亿、2015年超过400亿。而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简称“三产比重”,下同)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徘徊不前、再上升的态势。

  第一阶段:稳步上升阶段。1985—2001年,全市三产比重持续上升,由1985年的17.1%提高到2001年的40.54%,提升23.4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阶段:先降低后徘徊不前阶段。2002-201X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简称“二产比重”,下同)迅速提高,超过60%,而三产比重则经历了先降低后徘徊不前的过程。2002—2004年三产比重从40%下降到32%,下降8个百分点,然后从2004—201X年三产比重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再上升阶段。201X年以后,我市主导产业——煤炭市场持续疲软,工业高增长模式落幕,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

  高,2014年为37%,2015年又恢复到2002—2004年的水平,达到39.9%。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落后

  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是衡量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两大核心指标。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长期偏低,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0.54%,然后从2004年开始降低至32%左右,长达10余年没变,2015年回升到39.9%。而同期全国、全省均已超过50%,全国为50.5%,全省为53.0%。

  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就业人口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向第三产业转移。国际上将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50%的经济体定义为“服务经济体”。2014年,全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首次超过四成(40.6%),成为绝对主力,我市同期为37.2%。

  3、第三产业增速相对偏低。长期以来,我市经济主要靠工业的高速增长拉动,在多数年份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第二产业。直到201X年以后,我国工业高增长模式落幕、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第二产业增速才放缓。2014年二产增长5.2%,三产增长4%,二产较三产仍高出1.2个百分点。2015年,二产增长0.8%,三产增长8.1%,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增速。

  4、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率偏低。贡献率体现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1995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一直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差距逐步扩大。1995年第二产业贡献率超过第三产业,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9.2%、40.4%,差8.8个百分点。201X年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75.5%、23.6%,差51.9个百分点。

  (二)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1、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201X年,我市第一大服务行业仍为传统商贸服务业,即“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占到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21.4%,如果再算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传统服务业,就占到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38.2%。而发达国家,第一大服务行业多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租赁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运输、仓储业”等传统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不到25%。

  2、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服务业内部按照功能差异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与物质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其发展受到知识资本的积累和专业化细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未得到充分挖掘,是服务业结构的一个缺陷所在。在我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包括信息、咨询、设计、研发、物流、广告、包装等一系列工业生产服务需求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国内外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性服务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城市达50%以上,而我市比重不到20%。

  3、部分服务行业供给不足。与我市煤炭、钢铁、水泥等采掘、生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相反,我市部分服务行业存在供给不足问题。例如,当前城乡居民对健康、养老、医疗等服务需求旺盛,这些行业的供给能力事关民生的改善,但这些行业在我市发展严重滞后、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再如,社区商业,特别是蔬菜零售网点,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等等。

推荐访问: 县上发展第三产业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展 高质量 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