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IT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IT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28 14: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根据波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本文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来源和政府管理四个方面对中关村、新竹和硅谷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认为高技术人才、风险资金、国内外大市场、政府的扶持和管理对IT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产业集群,IT产业,区域政策

我国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IT产业园区建设十分热衷,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有发展IT产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产业集群的条件。因此,本文拟从要素条件、市场条件、企业来源和政府作为四个方面对中关村、新竹和硅谷的发展进行比较,找出IT产业集群发展的共同规律,以指导实践。

一、中关村、新竹和硅谷三地发展的描述

中关村

中关村是指位于海淀区,以中科院、清华、北大为核心的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这个1978年开始起步的“电子一条街”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方圆100平方公里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从要素资源来看,中关村位于全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教育、科技资源。区内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研究院所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13家,科技人员近38万人,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6%。以2002年为例,中关村实施国家八六三计划、基础研究计划、攻关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分别约占全国的四成、四成三、三成八和一成五,均为全国第一。

从市场条件来看,中关村是国外高科技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枢纽,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产品特别是IT产品的销售中心。这里集聚着几乎所有国外高科技著名品牌的代理商、分销商,其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国,这里的国外知名品牌IT产品成为全国价格的参照系。从产品销售区域分布情况看,2002年本市销售占55.4%,销往外省市占31.5%,销往国外及港澳台仅占13.1%。说明本地市场的存在对中关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关村的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技工贸起家的,包括联想、方正、四通、时代等;另一类是技术开发企业。通过孵化器产生企业是中关村企业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1999年底,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占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总数(6690家)的比例为4.4%,到2002年该比例上升到了9.6%。

从政府作为来看,中关村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园区的优惠政策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土地使用、人才留京、奖励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规定达50多条。税率比区外企业的税率低一半以上。在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首先是创造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思想文化氛围建设,目标放在制度建设上。

新竹科学工业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经济不景气、资金匮乏。政府决定大量投资发展高科技。位于台湾西北部新竹地区的新竹科学园就是由政府于1977年筹建,1980年12月15日动工兴建,目前开发面积达605公顷。

要素资源方面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技术和人才资源。首先,与园区相邻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其它六个国家实验室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注入了学术智能的活力。其次,来自海外的顶尖人才,留学人员在新竹的发展中始终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98年,新竹有40%的公司是由从美国回来的科技人员开办的。

市场条件来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给新竹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新竹在晶圆代工以及个人电脑产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得益于产业发展初期外国厂商的技术转移。并且,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在技术上具优势的产业一般都先在岛内发展,待成熟与利润下降后,才逐渐向大陆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在岛内又开始新一轮产品升级换代。正是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台湾IT产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市场条件能够始终存在。

企业来源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早期企业主要是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政府在70年代中期派遣了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的工程师到美国RCA公司接受晶圆制造、电路设计以及光罩制造等技术。电子所借由RCA转移的技术成立了实验工厂,政府由此推动了第一期电子工业发展计划,电子所衍生了一批本土的IC企业:联华电子、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台湾光罩公司等。90年代后,由留学归来人员创办的企业逐渐增多。

企业类型来看,截至1999年底,新竹科学园区有:57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5家晶圆材料公司,4家光罩公司,21家晶圆制造公司,8家封装公司,3家测试公司,3家导线架生产厂家。

政府行为来看,除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外,政府利用公营及财团法人研究机构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发展,其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台湾经济部科技专案经费,另一部分则来源于民间以及经济部工业局给予的补助。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工作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局共同筹划、组织和实施。前者主要负责监督、指导和决定政策,后者主要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企业的“一站式”服务等。新竹园区的政府职能集中于:建设实验室,制定研发奖助计划,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管理保税业务和委托对外加工,促进环境保护与工业安全,实施配套建设和服务,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园区法规和制定优惠政策等。

硅谷

硅谷是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的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长条形地带上的“斯坦福科研工业区”,是美国电子和计算机工业中心,集中了全美96%的半导体公司。

硅谷依据其特殊区位要素——信息、人才、技术、风险资本,一直引领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1)信息资源。硅谷集中了大量世界级领先企业,拥有大量项目合作和商务信息。(2)人才优势。硅谷现有约45万科技人才,并且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还在纷至沓来。(3)技术领先。在硅谷聚集了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美国一流科研机构。(4)融资便利。风险投资为硅谷新兴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投资银行和股市为硅谷成熟企业的腾飞提供助推器。

政府需求是硅谷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条件。在硅谷建立之初,通过订单方式美国国防工业多次向硅谷的一些高技术研究项目提供联邦补贴,用于研究开发;在微电子和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初期,政府不仅是大学研究的赞助者,同时也是关键的首要用户。

小企业是硅谷的主要构成者,硅谷众多小企业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它们之间的高度互动构成了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反过来又推动了小企业的发展。同时硅谷小企业大多由大企业裂变(Spin-offs)产生。由于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创新小公司成功的机会很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经常跳槽创办自己的公司。

美国政府除了给予硅谷企业一定的优惠条件外,主要集中于制定法律。如1958年的《小企业投资公司法》,支持中小风险投资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978年和1981年,美国国会还分别通过了收入法案和经济复苏税务法,将资本增值税率由49.5%降为20%,有效地刺激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此外,硅谷管理者尽量避免直接干预企业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促进其发展,政府角色集中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投资服务,通过和私人机构合作的办法,来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规划问题。

三、中关村、新竹和硅谷发展的比较

从中关村、新竹和硅谷发展的条件来看,三地发展的共同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尽管三地政府对园区管理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不同,但我们发现,政府在园区的顺利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特别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和优惠政策的制定、市场形成方面,政府的作用尤其不可忽略。

(2)良好的区位条件为集群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人才基础。高技术产业集群分布在科研院所周围非常重要,二者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互动非常重要,如硅谷与斯坦福大学,新竹与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以及电子所,中关村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3)市场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比如,中关村依靠本地和国内大市场;新竹依靠国外代工市场(尤其是硅谷市场)以及大陆产品市场;硅谷则依靠政府采购市场发起,依靠全球大市场扩大规模。

但中关村、新竹和硅谷发展也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产业集群的市场定位不同。硅谷企业主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在计算机硬件设计、软件开发、IC设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电子商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主宰着全球操作系统、微处理器、应用软件等利润递增市场的技术标准。新竹的强项在于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计算机及外围设,已成为全球晶圆代工、个人电脑多项零部件及周边设备的主要生产地。中关村则集中于计算机组装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其技术大都是信息产业的外围技术。

(2)企业资金来源方面存在差距。中关村在风险资本设立和退出机制方面建设力度不够。中关村的高新企业94%没有或者极少有融资渠道;已经倒闭或者准备倒闭的企业,也有47%是由于资金匮乏所致。而硅谷和新竹除了风险资金支持外,柜台交易也很发达,硅谷地区柜台交易退出和纳斯达克退出基本是相同的,新竹柜台交易量是台湾主板市场交易量的两倍。

(3)新企业产生的方式不同。硅谷的许多企业往往是由大企业衍生(Spin-off)形成的。如20世纪60年代,硅谷产生了31家半导体公司,它们中间大多数和仙童半导体公司一脉相承。新竹建园之初的一些IC企业也是由电子所衍生形成的。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在园区内衍生的公司有1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则有衍生公司36家。而中关村的企业主要是受园区优势区位条件从外部吸引而至,缺乏地域根植性,极容易迁徙。

推荐访问: 产业集群 实证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