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酒类市场概况及机遇

中国酒类市场概况及机遇

时间:2022-10-26 10:55:05 来源:网友投稿

2008年12月2日,“进口酒中国市场座谈与品酒会”在北京举行,文章整理自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在会上的报告。

近年来,我国酿酒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从今年一至三季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来看,白酒、黄酒、葡萄酒增速均超过两位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向,全行业增长速度8.66%,与整个经济增长同步;从效益指标看,税金、利润的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特别是利润指标涨幅达35.52%,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行业形势 

(一)酿酒行业整体形势(2008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

1.饮料酒产量:3847.36万千升,同比增长8.66%。

其中:啤酒2939.28万千升,同比增长6.16%;白酒339.89万千升,同比增长17.88%;黄酒 51.88万千升,同比增长12.31%;葡萄酒 55.57万千升,同比增长66.98%;酒精460.74万千升,同比增长13.18%。

2.销售产值:2626.4亿元,同比增长47.71%。

其中:啤酒8 0 8 . 9 1亿元,同比增长1 3 . 6 7%;白酒9 6 0 . 0 4亿元,同比增长30.03%;黄酒49.09亿元,同比增长27.77%;酒精286.44亿元,同比增长44.03%;葡萄酒121.92亿元,同比增长34.26%。

3.税金合计:262亿元,同比增长15%。

其中:啤酒106.87亿元,同比增长1.33%;白酒125.19亿元,同比增长26.84%;黄酒4.3亿元,同比增长31.50%。酒精11.75亿元,同比增长24.47%;葡萄酒13.88亿元,同比增长26.99%。

4.利润合计:213.55亿元,同比增长35.52%。

其中:啤酒46.58亿元,同比增长4.20%;白酒135.00亿元,同比增长45.69%;黄酒4.62亿元,同比增长73.03%;酒精11.15亿元,同比增长74.22%;葡萄酒16.20亿元,同比增长45.16%。

(二)葡萄酒行业形势

葡萄酒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成为酒类行业中的朝阳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葡萄酒产量66.56万千升,同比增长51.56%;工业总产值155.86亿元,同比增长33.44%;销售产值150.63亿元,同比增长28.65%。而且全行业保持着较高的集中度。目前,我国葡萄酒生产区域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产量居前10位的山东省、吉林省、河北省、河南省、天津市、新疆、辽宁省、北京市、甘肃省、陕西省,其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全国拥有葡萄酒企业约500家,但葡萄酒的产销量仍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葡萄酒产量前10位的企业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60%左右;如按品牌计算,张裕、长城、王朝、威龙这四个品牌的产销量就占全国的50%左右,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葡萄酒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进口葡萄酒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总进口量为5.31万千升,增长21.41%;2006年11.47万千升,增长115.8%;2007年14.74万千升,增长28.58%;截至2008年10月葡萄酒进口量约为13.78万千升,增长5.87%。

中国葡萄酒的工业化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但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真正发展也仅10年左右,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葡萄酒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在近几年内,对于我国的葡萄酒产业来说,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 

(三)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

近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各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作为行业协会,我们第一时间派同志去广东、江苏等地调研,了解当地酒类企业情况,从了解的情况看,此次金融危机对沿海地区省份的酿酒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中小型企业,产品出口量较大,最近一个时期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产品出口受到严重阻滞;产品主要以本地消费为主,但随着金融危机对当地各行业的影响,致使消费群体减少。再加上前段时间粮食价格、包装成本、运输成本等的上涨,使企业陷于“成本剧增,需求不振”的双重压力下,产品的增长势头在9、10月份普遍下滑约4%-5%。

但总体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对行业的增速有所影响,但预计整体形势应要好于其他多数行业。

二、协会近年来在引导行业规范方面所做的努力

(一)建立生产准入体系

为了控制行业盲目发展,遏制假冒伪劣泛滥,保障酒类消费者安全,整顿酒类生产销售秩序,提高全行业经济效益,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国家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条例》和国家质监总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国家质监总局在全国开展酒类产品生产许可工作,实行生产准入管理。2006年协会被国家质监总局任命为酒类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单位,负责全国酒类生产准入和市场准入技术管理工作。

(二)建立酒类流通准入体系

为了加大酒类流通渠道管理、清理酒类无证经营、打击制售假酒等违法行为,国家商务部主持制订了《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两个规范对酒类批发、零售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资质、质量控制等做了明确规定,提高了准入门槛。《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酒类流通行业的第一部全国性规章,该办法明确规范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等级制度和溯源制度,要求酒类经营者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填制《酒类流通随附单》,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有力地规范酒类流通秩序,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健全酒类生产标准化体系

围绕酒业生产、管理、资源利用等工作,我国酒业标准化工作已取得较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相对较高的完善的标准体系。十多年来,协会接受原国家轻工局、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标委、TC64/SC3酿酒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委托,参与和承办了大部分酒类标准的修订制订工作,保证了标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推动了我国酒类标准体系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国原有的酒类标准大部分都已经修订、制订过,新订的标准也由过去以技术为主转变为更多关注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和知识产权等方面,逐步和国际接轨。

(四)建立酒类产品质量认可认证体系

为了促进酒类质量提高,创建中国酒类名牌,维护消费者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食品卫生通则》和相关的食品生产良好操作规范(GMP),结合酒类产品生产特点制定出我国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规则——《食品质量认证实施规则——酒类》。

配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酿酒行业率先在行业内开展了酒类质量等级认证工作和宣传贯彻工作。为获证企业在扩大宣传、品牌建设、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五)建立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

2004年,协会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行劳动预备制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工作方向,在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组织下,开始组建全国酿酒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完成了《白酒酿造工》、《啤酒酿造工》、《黄酒酿造工》、《果露酒酿造工》、《酒精酿造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已初具规模,一个酿酒行业职业培训和人才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目前酿酒师、品酒师工种的职业标准已制定完成并获劳动部批准,我们正在准备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

随着这些法规、标准陆续出台以及对无证企业、假冒伪劣产品查处力度的加大,国家进一步规范了酒类生产、流通环节,为行业骨干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企业的艰苦努力,使酿酒行业迎来了目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形势。

(六)培育酒类专业市场,推动行业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

目前我国酒类专业市场发育不全,致使企业市场开发手段相对单一,大量资源集中投向效率不是很高的广告和终端。企业做品牌、做市场需要做广告,但光靠广告打天下,说明市场推广渠道发育不全,手段缺乏。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培育现代意义的与国际接轨的酒类专业市场,包括专业会展、品酒会和评酒及发布机制等。建立高效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渠道体系,有利于节约行业资源,倡导公平竞争和社会责任。外国酒企业及其经销商有着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品牌观念,是共同培育专业市场的不可缺少的积极力量。

推荐访问: 酒类 中国 机遇 概况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