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时间:2022-10-23 2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区别于普通肺炎(非MPP)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88例MPP病例和101例非MPP病例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1.462)、IgM抗体阳性(OR=2.243)、结节影(OR=2.724)、磨玻璃样影(OR=3.369)、树芽征(OR=12.954),均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与普通肺炎鉴别诊断时,早期考虑影像学检查结果,晚期可依据IgM抗体检测结果进一步确诊。

【关键字】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09-02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miae,MP) 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急性炎症,常并发肺外多种系统的损害,主要累及消化、心血管、泌尿及神经系统等[1]。为了研究MPP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88例MPP病例,以非MPP病例为参照,比较两组病例的特征,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109例经过确诊的儿童肺炎患者,其中MPP组病例88例,而非MPP组病例101例。MPP组中,年龄7.36±3.59岁,最小8个月,最大14岁;男52例,女36例;病程1d~2个月;发病季节分布:春季16例,夏季20例,秋季29例,冬季23例。对照组(非MPP组)中,年龄5.95±2.84岁,最小6个月,最大13岁;男65例,女36例;病程2d~2个月;发病季节分布:春季24例,夏季37例,秋季19例,冬季21例。

1.2 病例纳入标准 MPP病例符合如下诊断标准:⑴持续剧烈咳嗽,X线可见肺部斑点或斑片状或大片阴影;⑵有起病缓慢,早期乏力,头痛,咽痛,中等程度发热,突出症状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粘或浓痰;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高;⑷血清肺炎支原体IgM阳性。

1.3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由专人并且及时调查病例资料,记录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症状、体征、病程、实验室检查结果、X线检查结果等。抗体检测:血清IgG、IgM,CH50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根据MP抗体检测试剂盒(日本富士株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SERODAMYCOII明胶颗粒法)说明书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支原体肺炎病例为病例组(y=1),以非支原体肺炎病例为对照组(y=0),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有意义的变量有10个:年龄、胸痛、白细胞升高、IgM、大片实变影、斑片状实变影、结节影、磨玻璃样影、树芽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2.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有意义的10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最后有意义的变量有5个,分别为年龄、IgM、结节影、磨玻璃样影、树芽征,均为支原体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再将逐步回归的结果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来评价模型效果,发现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29~0.930),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一种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直径I25~250nm,无细胞壁,结构简单,其感染潜伏期较长,2~3周,它主要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而国外文献报道为50%[2],且有逐年上升趋势[3]。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间质性肺炎和急性细支气管炎,通常以头痛、不适、发热和咳嗽逐渐起病,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发生无症状感染,对于轻型感染患者,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检查不典型、诊断不明确,容易导致误诊[4-5]。此外,由于早期未引起足够重视而滥用抗生素治疗,除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外,还极容易导致耐药性、药物毒性等严重后果,为此,有必要了解MPP区别于非MPP的临床特征,对于临床鉴别诊断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MPP感染区别于MP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⑴ IgM血清抗体,起病2周后,1/2~3/4患者冷凝集素试验出现阳性结果,且滴度越高越具有诊断价值,但是IgM抗体产生较晚,且阳性结果可见于病毒感染和溶血性贫血,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不是很理想。随着单克隆抗体免疫应激法、核酸杂交技术和PCR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其高效、特异而敏感等优点,对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重要价值[6]。⑵年龄,年龄因素的OR值为1.462(95%CI:1.190~1.735),是MPP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组资料中的MPP感染主要集中在5~9岁年龄段,1岁以下感染者少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MPP感染率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与张瑛等人[7]的报道结果相似。这可能是因为初次感染时多见于婴幼儿,但多为隐性感染,出现临床症状者常为儿童或青少年,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初次感染时使幼儿致敏,再次感染时发生I型变态反应产生较重的临床特征。⑶影像学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影(OR=2.724)、磨玻璃样影(OR=3.369)、树芽征(OR=12.954)均为危险因素。胸片上肺部X线表现较临床上肺部出现体征早,可表现多样化,但无特异性,肺部浸润多呈斑片状、均匀的模糊阴影,中、下肺野明显,有时呈网状、云雾状、栗粒状、或间质浸润,严重者中、下肺结节影、树芽征,少数病例可有胸腔积液[8-9]。胸部CT可早期发现病变,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在临床上,为了有效鉴别MPP感染和非MPP感染,除了要摸清病例的一般资料特征、既往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等情况,早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给予初步判断,晚期(2周后)可通过IgM血清抗体检测给予进一步确诊。在秋冬季节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时间较长、治疗效果较差的6~9岁年龄段患儿,尤其是体质较差的患儿,且有支原体接触史者应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尽早给予确诊、及时治疗,同时指导家属注意预防。

参考文献:

[1] 任长娟.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9): 210-211.

[2] 张含, 尚云晓. 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3, 30(5): 236-238.

[3] 徐慧香, 张慧燕, 车大钿, 等.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22(1): 51.

[4] 张先华.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4, 21(11): 1301-1302.

[5] 严小荣, 钟政武, 王月武. pbJL肺炎支原体肺炎2 4例误诊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8, 18(5): 48.

[6] 陈建伟, 陈卫宇, 胡秀华.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测研究[J]. 浙江临床医学, 2009, 11(5): 548.

[7] 张瑛, 张敏. 小儿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 10(2): 137.

[8] 吴立文, 叶滨.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 36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院, 2011, 11(3): 58-60.

[9] 王玉梅.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4 0例临床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8, 15(11): 20.

推荐访问: 肺炎 支原体 分析研究 危险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