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城市河道设计过程中景观与水利的融合

城市河道设计过程中景观与水利的融合

时间:2022-10-23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以城市景观河道为研究对象,摒弃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隔离设计的方式,把河底、岸坡、堤顶、绿化、广场甚至周边城市建筑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融合设计。以郑州市中牟县雁月湖水系治理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初步探讨了河槽的景观化、水形的景观化、岸坡的景观化、堤防形式的景观化、堤顶路的景观化等五种融合设计处理方式,最终使水利工程的“里”与景观工程的“表”形成完美结合。

关键词:河道治理;景观;水工;融合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1683(2015)002011103

随着2011年中央一号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1],2013年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出维护河流生态健康,着力建设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美好家园[2],2014年河南省的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提出把城市河道打造成为集绿色、生态、环保、休闲于一体,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3]。河道的生态化、景观化已经成为未来河道治理的趋势,而传统的河道治理基本遵循先水工再景观的“隔离”治理思路,融合不是摒弃,本文在实例项目设计的基础上,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图总结出几种水利、景观相融合的设计策略。

1传统河道治理的特点

1.1形态规整化[STBZ][1]

在传统河道治理过程中,形态规整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平面直线化。

自然河流经过多年的水流作用, 往往是一个弯曲有度、深潭浅湾交错出现的自然曲流或者辫状河道, 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为了城市用地的发展,以及过度强调防洪安全,河道截弯取直 [4]。平面直线化具体表现为主槽直线化、水面线直线化、堤顶直线化,在三大要素直线化的影响下,河道呈现出浓重的人工痕迹,自然形态消失,一旦形成,再次生态化改造的代价巨大。

(2)断面梯形化。

在城市河道修整过程中,河道往往从一个自然的不规则河道变成一种人为的上宽下窄梯形河道,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河道水流的方向和生态水文过程。

(3) 岸边景观单一化。

为了追求所谓的美观,在原本直线河流的堤岸边, 经常会把一些自然的岸边植被进行人为改造, 塑造大型的广场和硬质垂直挡墙,景观完全和河道隔离,结果是只可观水不可亲水,人与水的关系未得到合理的处理。

1.2结构固结化

为了城市地区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往往把一个自然的河道进行人为的固化。一般表现为2种形式:(1) 堤岸加固:堤岸加固往往是为了美化和堤岸安全,防止堤岸崩塌和岸边松散物质进入河道;(2) 河道底部防渗处理与固化:城市往往是人类集中活动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十分普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水分流失,河道底部防渗处理已经是目前默认的方式,因此对河道底部的固化处理也成为改变河道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主要方式[4]。

2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物隔离。

传统的河道治理进行岸坡硬化、河底直线化,最终无法为河底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并且导致河岸绿带的生物和水生生物无法进行物质交换,进而打破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系统,本该成为生物栖息地的水域,成为了阻隔生物信息交换的“鸿沟”。

(2) 功能单一。

作为一个城市河道, 除了防洪除涝功能外, 还应具有水生生物栖息、调节气候、补给地下水、观赏娱乐、亲水体验等多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城市化发展, 河道的功能主要局限防洪排涝及简单的种植绿化,生物保护、人水共融的理念未得到合理发挥。

(3)施工隔离。

传统河道一直遵循着“先水工再景观”的治理思路,两者是互相隔离的关系,景观设计只能在水利工程的边界条件下进行,当然结果是施工过程的隔离,施工时序的隔离从根本上决定了水利和景观的无法融合设计,随着河道综合整理概念的深入,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的一体化施工将成为必然趋势。

综上,进行河道综合治理,首要任务是保证水利安全,水利指标是保障、基础,景观是外在表现形式,两者是“表”与“里”的关系。本文从以上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借助项目案例的有利条件,进行水利工程、景观工程的融合设计,在保证水利防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景观的多样化处理,力图达到表里统一。

3五种要素的融合设计

以郑州市中牟县雁月湖水系治理工程为例,自下而上,从河底到堤岸,选取常见的五种要素进行融合设计,设计思路采用水工标准断面基础上的景观化改造设计。五种要素的融合设计反映了生态、水利、景观的协调统一。

3.1河底设计

在此次河道治理过程中,采取模拟“先水工再景观”的设计思路,先设计出水工断面,保证基本的防洪断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断面改造,主要目的是保证水工的安全与景观的效果。首先在河底设计中扩大了行洪断面尺寸,继而进行了生态底槽、河心洲、浅滩的设计处理(图1、图2)。生态底槽主要为鱼类提供不同的栖息环境,河心洲为鸟类提供远离人群的停留场地,浅滩主要为栽植大面积水生植物预留空间,净化河流水质,维护水生生物良好的生存条件。通过三种措施的处理,在河道水面线以内的水域空间,形成了丰富的生物栖息场地,维护最基本的滨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2水形设计

在本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水形设计主要包括水工开挖线、水面线的综合确定,首先在水工设计的河道主槽线的基础上,进行主槽外扩、形态多样化处理,形成宽窄不一曲折有致的主槽线。其次根据场地空间大小,在主槽线以外的滩地上(水深05 cm)进行景观水形态(常水位线)的塑造,设计了包括岛、堤、湖、河、溪等多样化的水形态,藉此创造丰富的滨水游览空间(图3、图4),增强水与人的互动。

3.3岸坡设计

岸坡是滨河活动的主要区域,也是能够体现游人观水、亲水需求的场所。传统的水工岸坡设计多为单一坡度入水(1∶2~1∶3),且仅保留堤顶路的空间,本次设计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设计不同特色的亲水、观水空间场地,共设计了垂直挡墙、微地形入水、台阶入水三种主要的岸坡改造形式,场地距离水面线的高差均不超过15 m,以此创造不同特色的亲水空间感受。

3.4堤防设计

本项目河道两岸的堤防总长度约为8 km,按原水工平面设计形式,为两岸等宽、直线化的矩形设计,且堤顶竖向高程变化不明显,本文在景观设计的融合上采用了堤防景观化隐藏的处理方式,将其融合于景观微地形之中,将原水工设计的5 m堤顶宽度,扩宽为5~20 m不等的带宽,并在竖向高程上加以变化处理,形成起伏堤顶,一方面将建筑、构筑物、大型活动广场、游路布置于此,形成洪水位以上的主要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和外围城市路形成缓坡过渡带。结合堤防的景观化处理,堤防以内设计景观微地形,形成多样变化的断面形态。

3.5堤顶路设计

传统河道治理中,堤顶路一般直线走向,且和景观园路分离,造成总体园路不成系统、堤顶路与游路衔接困难等问题。本次设计采用堤顶路与主园路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水面的形态走向,将堤顶路景观化处理,充当主园路,包括了堤顶路平面曲线化处理和竖向起伏的处理,并选取约2 km长的路段,结合电瓶车道设计,形成高低起伏、富于变化的完整游览路线(图5、图6)。 堤顶路的设计高程以原堤顶路高程为基准,只增不减,以保证防洪安全。

4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河道治理工程已经逐步发展为水利、生态、景观的综合治理思路。水利工程是基础,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景观化改造是为了提供一处外在丰富、靓丽,内在供人亲水、游览、活动的场地,为城市塑造宜人的公共开放空间。本文中生态底槽、河心洲、浅滩的塑造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场所,改善了河道的基底生态环境;景观化的水形态还原水系自然风貌;不同形式岸坡的改造设计提供了多样的亲水、观水场地,满足当代滨水需求;堤顶的隐藏处理,使堤顶不再是一道明显的“墙”,而是柔化的微地形;堤顶路和游路的结合设计,使单一的交通空间发生改变,形成多样的空间感受。

本文研究适用于城市中对防洪功能要求较小、流速较缓的景观性河流,岸缘绿地空间相对充足,并且施工过程中要求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一体化施工。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水利、景观融合设计,涉及多方面的专业对接,在今后的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更加细化的指标和过程控制,最终达到“表”与“里”完全统一的最佳融合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29/c_121039106.htm,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官网.http:///slzx/slyw/201301/t20130107_336190.html.2013.

[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N].郑州日报,2014724.

[4]陈利顶.城市化过程对河道系统的干扰与生态修复原则和方法[J].生态学杂志,2010,29(4):807.

推荐访问: 河道 过程中 景观 水利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