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20 08: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有效起来?我认为必须做到阅读教学的“三结合”。

一、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结合

在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学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进行多元化的、开放性的阅读教学。在传授阅读方法時,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時,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课文,结果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全班交流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

在强化阅读自主、个性的同時,让学生树立阅读合群和交友的理念,学会切磋琢磨、交流心得的读法。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以“同伴阅读”为主要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这也是合作学习在阅读领域的应用。在“同伴阅读”中,两名学生组合在一起(兴趣相投,以读会友的自愿组合原则)共同阅读学习材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一对一的合作交往中,为了做到让学生把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更好地结合起来,我要求学生必须先自主阅读,写出自己独特的收获和体会,最后再和同伴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阅读時间,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同時,我也经常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我认为这也是合作性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心得征文活动、读书演讲、开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此外,还有速读竞赛、人物评说、交流心得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还能促进其整体学习水平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相结合

探究性阅读,即“研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贯彻和运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探究性阅读要求平等地审视教材,把课文当作探究对象,主动去重构文本的新意。

探究性阅读的具体方法是:学会提问;设计板书;合作求答;感知——感悟——活动——体验。这样,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构成完整的“知情意行”的大阅读过程。由此可见,“探究性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扩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进一步充实阅读课的内容,为学生架起从课内通往课外的桥梁。比如,我就实行了“扩展性阅读”,这种阅读涉及的范围广泛,主要有:1.读相同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对不同文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低中年级学生学习童话故事時,可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三百六十五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向他们推荐《小哥白尼》《奥秘》等科普性的杂志。2.读与作者有关的作品和事迹。小语课本中,有许多名家的名篇。教学時,可恰当补充有关作者的作品、事迹,以供学生阅读。这样不断地把名家名作推荐给学生,不但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3.读与内容有关的作品。小语教材中的课文主要以写人、写事、写景为主,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人、事、景,学生都了解甚少,为了更好地阅读,在学习之前,可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这种阅读主要依靠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文本意义的隐喻性、不确定性,留下了启思空间,特别需要调动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的积极参与,运用置换、组合、交汇、迁移的创造原理,完成汲取、质疑、发现验证的创造过程。

小学生的阅读探究和创造,与专家的阅读和创造有所区别,要求不宜过高。学生的阅读过程成为今日之我不断超越昨日之我的过程,是创造性阅读的初级层面。小学低、中年级主要培养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小学高年级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多角度探究不是单靠“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所能济事的,必须进行“理性分析”,像苏东坡所用的“八面临敌”法,“每次以一意求之”,各个击破。有创意的阅读必须超越作品和作者,超越其他读者,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既在阅读理解中创造,又在阅读运用中创造。阅读教学的创新点是很多的,如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多元思考,对文章亮点的咀嚼品味,对文本空白的补充想象,对作品微瑕的大胆置疑等。

三、期待性阅读与兴趣性阅读相结合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产生期待,期待实现,同時又产生新的期待的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時,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并作出猜测,产生期待,行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的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1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指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审美能力)和阅读需求(阅读动机、阅读目标、阅读疑问、阅读胃口),它具有事先预想的观念性,又有对文本意蕴的依附性。它是体验的引线,探究的前奏。

2 利用阅读反思。思维是阅读的核心,有“温故而知新”的纵向迁移之“思”,有“举一反三”的横向联想之“思”,有“质疑问难”或“反躬自问”的反向之“思”。阅读反思是“期待”与“批判”的中介,“接受”与“创造”的桥梁。

3 利用阅读批判。所谓“阅读批判”应宽泛的理解为“阅读批评”,它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否定、反驳和匡正,另一方面指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肯定、阐述和补充。

4 努力调整好“期待视野”。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超过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学生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而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远远低于教学内容的水平,阅读也会遭到冷遇。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与阅读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的张力,即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水平要大致相当,这样才能使期待性阅读取得最佳的效果。

阅读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人手。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1)借助连环画。连环画是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我把学生的和图书馆的所有连环画都集中起来,在班级中开展连环画阅读大赛,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树立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平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伟人名家热爱读书的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時表扬班级里喜爱阅读、习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定期交流。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阅读课外书籍,兴趣不断高涨,我组织了以下两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①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诵、演讲、故事会、办小报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一展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加强课外阅读的兴趣。②积极鼓励学生在定期出版的班级期刊《启明星》上,提供自己近期阅读过的优秀作品,如散文、小说、故事以及诗歌等等。这样,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促进了学生问的阅读交流。(4)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学校图书室里有各类书籍,这些作品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抒情,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阅读这些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另外,一些小学生报刊登载的佳作,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很适宜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時,教师要指导赏析性地读,让学生在读中陶冶性情,享受快乐,受到启迪。

推荐访问: 阅读教学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