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万物皆数(范文推荐)

万物皆数(范文推荐)

时间:2022-08-20 1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物皆数(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万物皆数(范文推荐)

 

 万物皆数

 山东烟台莱州市莱州中学

 于风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数学模型就是采用形式化的语言,抽象地、概括地表征研究对象的主要数学特征和关系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或图象模拟现实的模型,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模型不仅为数学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意义。

  中学数学中应用广泛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组以及函数等。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列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理解——体会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实施以来,课本中出现了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将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可操作,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将这样的题目当成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来处理,每道题目至少要经历初读、细读、精读,弄清楚题目中所要研究的对象以及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用心体会问题情境,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就像磨刀不会耽误砍柴一样,审题决定不会耽误解题。

 二、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学生在经历了初读、细读、精读题目之后,题目中研究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脉络,这时我引导学生找出这个问题情境中的所有等量关系。例如:100 个和尚分 100 个馒头,大和尚 1 人分 3 个馒头,小和尚 3 人分 1 个馒头.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学生经历了三遍阅读后很好的理解并找出两个等量关系,一是大小和尚人数和 100 人,二是馒头总数 100 个。然后根据其中一种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根据另一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求解方程——验证解的合理性

  因为很多数学问题都是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所以利用方程解决问题以后,首先要根据生活实际检验解的合理性,比如:人数必须是整数,门票张数不能是分数,三角形的三边长需要满足三边关系定理等等。这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并且在其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万物皆数,通过建模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用数学的能力。

推荐访问: 万物皆数 万物 推荐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