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周易对我们启发(2022年)

周易对我们启发(2022年)

时间:2022-08-18 18: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易对我们启发(2022年),供大家参考。

周易对我们启发(2022年)

 

 《周易》 对我们的启发 作者:

 陈文鑫

  学号:

 41107006 《周易》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也许,许多人一想到《周易》, 都会将它和占卜联系起来, 认为它就是一本占卜用的书。

 但是当我们对《周易》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 我们会发现, 这些看法太过于狭隘。

 《周易》 不仅仅是一本占卜用的书, 《周易》 是一本哲学书, 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一本教会我们生活, 告诉我们世界的书。

 而占卜在《周易》 中所占的相关内容, 不到十分之一。

 仅仅为一句话: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 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归奇于扐以象闰, 五岁再闰, 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

 天数五, 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 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就让这么伟大的一本智慧之书以占卜书的形象屈身历史几千年。

 其实,《周易》 真正的价值是在于它对宇宙规律的归纳, 对人生的阐释。

 它是一本哲学书, 它对我们的启发不是寥寥数千字可以尽述, 而是无穷无尽的。

 那么这里, 我苟且用千字薄文, 用鄙陋之言, 浅显地论述一下, 《周易》 对我们的启发。

 整体思维 《周易》 中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对我们当今的学习生活工作, 有着重要的启发。

 首先它教我们要学会整体思维。“天人合一” 是道、儒两家都推崇的思想观点, 但实际上, 这个观点来自于《周易》。

 “立天之道曰阴阳, 立地之道曰柔刚, 立人之道曰仁义。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 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做到天人合一, 就要符合天地间的规律与法则, 做到与自然为一体,不背离自然的准则和规律, 作为一个人, 其道即为“仁义”, 就是要做到仁义, 这样才能天人合一, 从而生生不息, 没有阻碍。《易传》上讲述到圣人行事的准则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正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天人合一” 的思想影响深远。

 不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①。

 很不幸的是, 仅仅是这么短短的几句话,②也就是说, 要

  ①出自《周易·系辞传(上)》

 ②出自《周易·易传》

 还是书法艺术文学, 都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

 特别是在绘画与书法上, 这样的思想观点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动。

 ”穿牛鼻, 是谓人’。

 故曰:

 无以人灭天。

 ”西方的油画与中国的墨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 西方油画注重个体,大部分都是画的静物或者是肖像, 人物占了画面的大部分, 并且视角都是作者自己的视角。

 然而看我们的国画, 大都是山水画, 人物画或是物品画很少, 并且视角是一种鸟瞰的视角, 就像站在云端俯瞰大地一样。

 这说明了在《周易》 的影响下, 中国人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天的关系, 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是《周易》 注重整体性的一个方面, 另外还有发展过程的时间感念上的整体性。

 “有天地, 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故受之以屯, 屯者盈也, 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 故受之以蒙。

 蒙者蒙也, 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 故受之以需。

 需者饮食之道也。

 ……有过物者必济, 故受之以既济。

 物不穷也, 故受之以未济。”一因果的系列。

 从整个六十四卦的排列上, 反映出《 《周易》》 注意整体性, 反映了宇宙产生的这个充满矛盾, 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深刻地揭示了六十四卦中所蕴含的宇宙产生的意义。

 物极必反 《周易》 中得《乾》 卦说道: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

 九四, 或跃在渊, 无咎。

 九五, 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上九, 亢龙有悔。” 其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上九” 之前, 仿佛一路顺风, 呼风唤雨, 无所阻挡。

 但是到最后却“有悔”, 其原因就是“亢”, 过于张扬与外露, 物极必反, 事情做得太过, 于是“有悔”。“ ‘亢’ 之为言也, 知进而不知退, 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 而不失其正者, 其唯圣人乎!”说明有些人只知进取而不知及时引退, 只晓得生存而不明白终将衰败,只晓得利益而不知其所得终将失去, 而只有圣人才是明智的, 深知进取、 引退、 生存、 灭亡的道理。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物极必反,③“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

 ‘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马首,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⑤大多数易学家认为, 从《乾》 卦始到《未济》 卦终, 是⑥就是说, 上九爻辞中所说的“亢”, 是

  ③出自《周易·易传》

 ④出自《庄子·秋水》

 ⑤出自《周易·序卦》

 ⑥出自《文言》

 凡是都应有个度, 不能做得太过。

 中庸之道 许多人把中庸理解为圆滑, 没有原则, 是懦夫弱者的表现。

 其实不然, 中庸是一种非常高的为人处事的境界, 孔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推崇中庸之道的。

 但是真正的中庸是什么呢?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至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不是没有原则, 不是懦弱没有见地, 而是最有原则, 即凡事做到不过,正所谓“过犹不及”“时中”的观念更为突出。

 如《艮·彖传》 曰:

 “艮, 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时, 其道光明。

 ”中庸之道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智慧, 恰到好处实为最好不过。

 正如相貌的恰到好处: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 着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 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 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 惑阳城、 迷下蔡。”11可见, 求中, 求稳, 求不过, 求恰到好处, 才是中庸的本意, 而这也是《周易》 带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写到这我想, 也许我们对《周易》 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就仅凭我的千字鄙陋之言, 肯定无法将《周易》 大智慧的九牛一毛尽述, 我们在今后还需要对 《周易》这本书, 这本宝贵的古人的启示录认真琢磨,好好研究。

 它的智慧太多太多, 太大太大, 甚至用一生都无法将它读透。

 但我们需要它, 世界也需要它, 让我们一同进入 《周易》 的世界,探索宇宙的奥秘!

 ⑦。

 孔子认为中庸是“德” 最高的境界, 可见孔子是非常⑧。

 中庸⑨。

 而在《周易》 中同样有“中行, 无咎”⑩的说法,

  ⑦出自《论语·雍也》

 ⑧出自《中庸》

 ⑨出自《论语·先进》

 ⑩出自《夬卦·九五爻辞》

 11出自《登徒子好色赋》

推荐访问: 周易对我们启发 周易 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