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度调研思考: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全文)

2024年度调研思考: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全文)

时间:2024-03-24 11:49: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调研思考: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调研思考: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全文)

调研思考: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

  经济新常态必然推动社会转型、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不断探索做好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

  一、正确理解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实质

  A总*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论述提出后,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新常态的实质。从定义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和相对稳定的状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一)注重发展质量的增速调整是新常态的显著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甚至超高速转向中高速,GDP增速区间一个阶段内将保持在7.5%左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左右的高速增长,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红利。但在经济放缓过程中,传统产业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投资扩张空间缩小、投资增长明显降低等问题日益显现,必将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增长速度呈现新常态,既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压力与挑战,也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环境与机遇,企业的发展理念、盈利模式、经营结构也随之调整变革,发展目光将更多地从增长速度向增长质量聚焦,盈利模式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收益来源出现由传统单一型与创新多点式结合的特点。

  (二)持续优化升级的结构调整是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稳增长与调结构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转方式调结构是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将呈现结构调整的常态化。其中,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也为企业增强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只有增量改革才有存量调整,只有新经济增长点才能优化旧产业结构和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企业,必须认清结构调整新常态带来的新课题,坚决破除以往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这条主线,将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更加注重市场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依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三)着眼创新驱动的动力调整是新常态的突出特点。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府势必会在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扶持创新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动作,为企业以创新促动发展提供更多政策保障。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时,企业必须从观念、管理、制度、技术和战略五个方面激发创新动力,通过经营管理创新、资源要素创新、*织方式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推动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同时,也要更加重视依法治企、诚信经营及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把关爱职工看作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经营资本,增强职工归属感,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二、经济新常态下职工思想状况的特征研判

  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改革的逐步深入,职工思想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差异性、偏执性趋势。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经济新常态的企业改革发展使职工思想更趋复杂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使职工习惯于对内负责和对上负责,对市场变化和经营环境缺乏直观认识。随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职工在旧思维影响下,仍然很难切身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其变革动力和活力自然有所不足,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前景容易产生迷茫、焦虑和无谓心态,可能形成特征各异的具体表现。同时,经济新常态必然会带给企业在管理格*、管理思维、管理举措等方面的变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岗位竞争、人际关系等带给职工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强,职工思想容易出现徘徊盲从、被动消极、曲解抵触等倾向性问题。职工在面对管理理念、奖惩分配、发展愿景等预期差异时,先入为主的定论思维、臆测武断的质疑思维、事不关己的躲避思维,都有可能成为职工思想复杂化的隐患与病灶。

  (二)市场化带来的利益需求碰撞使职工思想更趋多变性。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持续,必须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行为,建立符合市场变化的分配机制。同时,在增长速度、结构调整和宏观政策新常态多重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经营压力短期难以缓解,实现职工收入稳定增长,需要面对的困难与问题更加突出,导致职工思想波动呈现诸多预控节点。一方面,企业在适应经济新常态过程中所进行的经营结构调整,势必会触及一部分职工的个人利益,职工在接受岗位变化、环境变化、压力变化过程中,思想上容易产生对立抵触情绪,言论上容易出现负面非议杂音。另一方面,收入差异化、收入动态化、收入绩效化趋势,正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薪酬分配的改革方向,职工思想在收入改革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较大波动,多种思维状态交织碰撞,多样利益诉求重叠迸发,成为职工思想多变性的诱因。

  (三)价值观渐变的社会转型特征使职工思想更趋差异性。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劳动力关系、职业结构、居民消费等六大方面呈现重大转变。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企业这个小环境里,社会转型带给职工思想上更多期待空间,也赋予职工更多选择权利。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进步,让职工期盼能够获得更多公平公正,被重视、敢诉求、重结果成为社会转型期间职工思想的突出表现。其次,随着企业职工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老职工生活相对稳定,但接受新生事物的心态也较为封闭,旧思想与新事物间的矛盾日益激烈;
新职工入职时间较短,理想憧憬和社会现实所产生的差异,让这个群体的思想出现诸多矛盾交集。再者,居民生活消费层级不断提升,以房、车、休闲、旅游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时代即将到来,职工希望有更多的休假休闲时间,对职场环境、精神需求、心里关注的期盼值不断升高,思想差异性表现日渐凸显。

  (四)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信息变革使职工思想更趋偏执性。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网络信息产业迅猛发展,通过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传播信息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来源复杂化、信息内容碎片化、信息角度分散化的传播特点,必然会对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个性差异和不同职业特点的职工群体造成巨大思想冲击。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传播”,一些不实信息、负面信息很容易成为影响职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
随时随地的线上信息交流所带来的趣味性、开放性、匿名性和互动性往往让职工思想出现过度依赖、孤僻封闭、盲目认可等更多不可预见的变化,职工思想在接受信息、认同信息、传递信息的多渠道多方式融合发酵下,非常容易出现偏执极端思想。

  三、经济新常态下做好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途径

  思想引领是指引职工认知方向的“航灯”。大量事实表明,做好经济新常态下职工思想引领工作,必须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采取有效的文化整合、环境影响、舆论引导、真情感动等措施,引导和教育职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创造条件,为职工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自觉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强化思想聚合,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一要在职工队伍中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引导职工追求富强、*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目标,充分认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自觉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行为准则,用优秀品质和模范行动引领社会。二要加强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深入挖掘企业历史与文化资源,构建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
引导职工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理念,通过热爱劳动、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大力宣传劳模事迹,宣传一线职工的创新创造,以劳模精神感召职工引领职工,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氛围;
注重用职工身边的榜样,教育职工、感染职工、感动职工、激励职工。要广泛运用宣讲报告、文体活动、影视片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和“职工书屋”作用,寓教于乐,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主法制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增强工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要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热线电话、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他们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达利益诉求,帮助他们缓解工作、生活和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能力。要在思想教育的同时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重点解决职工最关注的收入分配、就业培训、住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问题,对工会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特别重视通过主流媒体引导职工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职工的有些思想问题是因为受到了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巨大影响。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传媒能像互联网这样把社会舆论的动员、*织、号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以其快速、叠加放大效应和巨大的动员能力完成了舆情由一呼百万应、千万应甚至上亿应的不可思议的变化。中国网民数量已突破6亿人,网络话语权的博弈越来越激烈,网络信息、网络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机构、单位的重视,网络越来越成为收集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关注、重视和充分运用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加强工会网站建设。工会网站是信息时代工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会务公开、服务职工、惠及民生的重要手段。办好工会网站,对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升工会知名度、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级工会网站建设水平与*府相应部门网站建设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工会机*现代化建设要求有很大差距,与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期待有很大差距,各级工会必须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提高工会网站建设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工会宣传主张、服务职工、促进和谐的重要窗口。

  重视官方微博建设。近年来,大多数党政机*都已建官方微博,有些系统和单位及个人也开通了微博,微博已经成为各单位发布权威信息、击破谣言的利器。各个*府部门特别是与百姓工作生活密切关联的部门都要重视官方微博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工会作为群众*织,更应利用微博及时发布各类工会信息和与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信息,对于职工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涉及企业职工的突发事件,及时表明工会的态度和立场,引导职工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好相关问题,提高正面宣传引导的水平和效果。

  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网络舆情监测已经成为当今舆情监测的主要手段,要加大技术、人才和设备投入,开展舆论监测和分析工作,及时向党W和上级工会汇总、分析和报告有关职工和工会的信息,特别是网络舆论信息,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建立网络宣传员队伍。积极*织熟悉工会工作、了解网络技术、对微博等网络平台感兴趣的工会干部,同时招募一批志愿者,在主要网站开通个人微博,提供公共信息和工会业务咨询,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参与网络互动,正面引导网络舆论,开展网络心理疏导,指引合法理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下大力气释疑解惑,纠正职工对于政策的误解、曲解,注重把政策咨询和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使职工真正理解政策、推动落实、享受成果。

  (三)加强*织领导,为工会做好职工思想引领工作提供*织保证。工会理应成为职工最信赖的*织,但目前一些工会*织和工会干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全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出台了《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各级工会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党和*府的要求、职工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选优配强工会干部。首先要选好配强工会领导班*,只有让职工选出自己认为值得信任的工会领导班*,才会真正做好职工的思想*治工作。要通过*主直选等方法把*治上可靠,热爱工会工作,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敢于为职工说话,得到职工认可的人选为工会主席。要积极探索工会主席职业化,让工会主席能不端老板饭碗,挺直腰杆替职工说话、为职工办事。

  履行好维权基本职责。企业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与群众的感情,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好、发展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面对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和资强劳弱的客观实际,要在维权能力上下功夫,真正与职工站在一起,增强服务意识,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竭尽全力替职工群众解难事,进一步增强工会*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前在维护职工长远利益和总体利益的同时,最重要是要增强工会干部的谈判、协商与博弈能力,做好工资谈判和安全生产工作,将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权益维护好,让工人在“老板”面前不再“矮一截、怕三分”,这是有效取信职工、赢得职工的重要前提,更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

  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工会干部应关心职工的理想、感情、生活、健康,对职工追求个人正当利益、注重体现自身价值、生活方式突出个性等诉求予以认同和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那些心理失衡、思想困惑、精神抑郁的职工,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工会干部只有带着真情实感,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职工思想动态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苗头性问题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避免矛盾激化,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要强化贴近职工的服务平台和服务能力建设,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实事,真正把党政的关怀送到职工心上。

上一篇:XX县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评管理办法 下一篇:关于基层工会开展心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初探

推荐访问: 调研思考: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 引领 调研 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