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精选推荐】

2023年《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5-06 11:15:06 来源:网友投稿

《囚绿记》教后反思1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精选推荐】

《囚绿记》教后反思1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囚绿记》教后反思2

  《囚绿记》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抗战斗士陆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写的一篇鼓舞抗战军民坚贞不屈、英勇抗争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1937年在北*与公寓外的常春藤枝条交往的一段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含蓄地反映了*寇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苦难命运,鼓励抗战军民忍受苦难,坚贞顽强、坚定信念、抗战到底。这篇文章线索明晰,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意义深远,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含蓄隽永的`特点。教材单元选用这篇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高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散文的理解,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针对《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文体内容特点,备课时我设计了欣赏绿之美---体会绿之情——探究绿之魂——畅谈绿之悟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常春藤枝条的绿,欣赏文章描写绿的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和描写绿的方法,梳理出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情感,然后补充介绍作者背景及当时在北*的处境心态,比较被囚的绿藤和被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相似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最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抛开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内容特别是作者笔下虽被囚禁但始终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向黑暗屈服的绿藤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共鸣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的实施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流程,重难点的学习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课堂反应积极,参与热情较高,听课老师评价比较理想,但反思这堂课仍有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处理单元意识不强,没有把握好自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没有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二是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全面,没有进行合理裁剪取舍,因而导致后面的一些环节实施过程仓促,学生的接受参与打了折扣;三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不够,对文本的解读仍纠结于传统意义,不能调动学生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解读的新的独特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散度不宽广,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多些思考、联想、共鸣。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阅读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1)

——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囚绿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囚绿记教学反思1

  11月14日下午,我参与了州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和市四中的万秋园老师同讲《囚绿记》。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 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课后的研讨中,很多老师都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上课不如万老师流畅和镇定,同是新教师,就这一点,我的确做得不够好。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到了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积极地学习,争取把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更自如。

囚绿记教学反思2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设计本课时,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学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其次是文本内容的几个层次,可以有一个问题统领: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分三个层次。作者喜欢绿是绿自身的原因;和作者的处境有关系;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第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放绿?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第四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旨在让学生咬文嚼字,体会语言运用之妙。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一些语句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据听课的老师统计,上课发言的次数多。课下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还想说呢,你都没有叫我。

  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我们从反复诵读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读懂一篇精美的散文,朗诵是关键。而其中借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评价语言简单,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业务能力。

  《囚绿记》一课我前思后想,总共考虑了4个思路: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囚绿记教学反思3

  xx13年11月21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高一(七)班公开讲授《囚绿记》这篇课文。到场听课的有七位老师,由于时间匆忙,只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授课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这堂课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这两位老师的点评和我个人的感受,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效果两方面对本次公开课作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课前准备比较充足,教案和导学案作了两次删改,并写了祥案。课前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一堂公开课,而这三天每天我都要到班上课,所以准备的时间加起来最多只有两天。在这两天里我反复阅读《囚绿记》这篇课文,充分熟悉并钻研文本。同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辅助完成导学案和教案,但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制作课件,所以选择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瑕疵。为了弥补这一瑕疵,我决定迅速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学生们几乎全员参加,对开展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这一课堂讨论活动热情很高。所以在授课的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讨论的成果也很有价值。这一做法我认为不仅仅是应急之作,而且在我日后的教学中仍会沿用,这两天我把兴趣小组量化评分细则制作出来了,从而把这一兴趣小组活动纳入我语文教学的正轨。时间紧张是我这次公开课讲授不够老练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从主观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能力确实有待提高,特别是听了我们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后,顿觉和她们的教学能力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并将其规范化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收获的优势,向高效课堂的目标迈进。

  第二、课堂效果前半节课较为沉闷,原因是对学生的课前预设未把握准确,导学案“问题探究”的这一问题设置较难,所以这一环节比预想多用了五分钟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导致课堂教学的后半段的亮点没有得到充分突出。教师觉得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一定会觉得简单,所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能力做好准确的预设非常重要,以免无谓地浪费时间。怎样对学生作出比较准确的预设呢?我认为这就取决于教师在*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如果教师每次上课只是自顾自地满堂灌,不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自然就难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如果教师每次批改作业只是简单地打一个“阅”字,不关注每个学生的答题方式,那么必然地就对学生的能力模糊于心。这样的教师是难以对学生作出充分而准确的预设的。我虽然很庆幸我不是这样的教师,但这次预设确实并未做得十分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课堂上和作业上对学生们多留心,关注并了解学生,从而让我的教学更加顺畅地进行。

  “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地备好一堂课,实现“教好书”这一目标,而且需要教师细心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实现学生“学好书”这一终极目标。而我作为一名新近教师,每讲一次公开课,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只有吸取教训、保存优势,我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我教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一课一反思,一思一进步,这便是我写下这篇教学反思的目的。

囚绿记教学反思4

  在新课程下,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三查”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尝试。在此,就活动中我所教的《囚绿记》一课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学习模式要预先设定好。

  开学之初,我已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里,由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合作互助对象;每次讨论或活动中的组织者、*员、总结发言人等都事先安排,轮流担任;讨论结束后,每周小组作总结,奖惩分明。这样事先安排好,形成固定模式,一旦进入到小组合作阶段,学生就可以训练有素、不需在学习讨论内容以外的事情上面花费时间,同时总结、奖惩也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课前应精心预设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可多预设几个,择其优者;预设问题要具体;对学生的反应也要作预先设想。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教学目的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当然,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习中要关注学生实际。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中要各有照顾,因此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为主;中等层次的问题则可放入小组讨论中;稍难的题目可在教师的揭示引导下在全班展开,学生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要找到闪光点,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动脑筋发言,最后集体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找准闪光点,有的放矢地表扬才有实效。

  四、要体现语文教学特点。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问,课堂上书声琅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的品评还是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咀嚼体味,感受语言之美,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赏析语言之道。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确实如此,一堂课下来后自己再来回想,总觉得有若干不足,但我想,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应该让它们成为自己教学上的指路灯,指引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囚绿记教学反思5

  20xx年12月1日,我上了一节青年教师达标公开课,选讲的课题是陆蠡的一片散文—《囚绿记》。讲完后,我又参加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结合大家在评课时的观点与评价,我又做了深入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安排比较恰当。因为《囚绿记》是新课文,对我来讲也是新授课。有的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安排了两个课时,我经过备课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再加上对这篇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价值的预估,决定对这篇文章安排三个课时,同时把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和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融入其中,以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节公开课我选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学生做的很充分,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充分。这节课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独立阅读,画出描写绿藤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特点,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旁注,并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二个活动是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楚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就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个活动是写作小训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的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在语言中寄寓某种精神或哲理。

  通过上述几个活动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旁注的习惯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第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教学任务没能充分完成。这节课除了“品读鉴赏”之外,我还安排有“延伸迁移”和“拓展训练”两个部分。但是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为了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放开让他们说了,这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后两个环节完成的不好。此外,关于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的总结比较仓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觉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保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旁注,同时,继续提高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我觉得像《囚绿记》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很有帮助,文章蕴含的主题对学生也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将这些作品归类总结,将其整合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起来,可能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囚绿记教学反思6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抗战斗士陆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写的一篇鼓舞抗战军民坚贞不屈、英勇抗争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1937年在北*与公寓外的常春藤枝条交往的一段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含蓄地反映了*寇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苦难命运,鼓励抗战军民忍受苦难,坚贞顽强、坚定信念、抗战到底。这篇文章线索明晰,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意义深远,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含蓄隽永的特点。教材单元选用这篇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高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散文的理解,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针对《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文体内容特点,备课时我设计了欣赏绿之美---体会绿之情——探究绿之魂——畅谈绿之悟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常春藤枝条的绿,欣赏文章描写绿的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和描写绿的方法,梳理出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情感,然后补充介绍作者背景及当时在北*的处境心态,比较被囚的绿藤和被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相似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最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抛开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内容特别是作者笔下虽被囚禁但始终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向黑暗屈服的绿藤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共鸣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的实施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流程,重难点的学习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课堂反应积极,参与热情较高,听课老师评价比较理想,但反思这堂课仍有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处理单元意识不强,没有把握好自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没有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二是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全面,没有进行合理裁剪取舍,因而导致后面的一些环节实施过程仓促,学生的接受参与打了折扣;三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不够,对文本的解读仍纠结于传统意义,不能调动学生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解读的新的独特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散度不宽广,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多些思考、联想、共鸣。

囚绿记教学反思7

  文本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载体,在备课中,我花了大量精力在文本的解读上,力图用简单明了、环环相扣的问题来贯穿全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和同学们立足课文,我用线索贯穿全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强调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自然流畅。

  另外,从身边的绿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广,并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自由地进行自我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从“绿”的象征意义入手,注重相关知识的拓展,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生从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本文的象征意义,从而顺利完成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教他们阅读象征意义散文的方法。

  整节课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有所得,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没真正参与进来,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关,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个人人都乐于参与的课堂,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对话过程中,自己还要注重教学语言,更丰富有趣一些。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动口环节,如果能带着感情读读“绿”就会更好,学生也要增加动手环节,如果能写写“绿”,写出他们的真实所感,写出文采来,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囚绿记教学反思8

  研读《囚绿记》后,往往会产生疑问,作者真正喜欢的是常春藤这种植物吗?不,应是此时此地处于逆境的植物,更是绿这种色彩所蕴含的意义。由藤到绿,在作者心中由实转虚,绿成了一种情感载体,一种信念代表,由具体植物升华了。结合文本的多处语言线索,我以为绿的含义应是多重的,它可以包括:爱的承受者,自然的代表,生命、希望的象征,不屈、执着追求光明精神的象征。而绿的多重含义使得对主旨的理解也呈现多重状。所以我以为,要理解好主旨,应从绿入手。理解绿的含义,就离不开对植物外部特征、内在品质、生存环境、他人评价多个方面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会抓、读文中关键词句。想好需要教学的内容,就需要将教学的结构梳理出来,从哪里切入呢?如何让它更具条理性?我反复斟酌后,决定从题目切入,“囚绿”二字化为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囚绿?如此一来,问题简单了。前问探讨绿的含义,我将之具化为:感受绿的形象,感悟绿的深层含义;后者探讨主旨。教法设定为学生活动为主,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我在一旁适时引导学生。希望在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类散文的鉴赏方法。

  课上完了之后,我对这节课颇多遗憾,文章解读任务完成,作为拓展的比较阅读朱自清的《绿》只能留作作业了,主要问题在课堂进度前松后紧,说明设计还是有问题。再加上借班上课,对学情把握不够准,与学生的默契度也不够,学生找的关键点与评价深度与预设有些出入,使得文本解读推进较慢。反复思量后,我觉得在以下方面还是可以再做斟酌:

  首先,导入的诗歌谜语引入可以选择更浅显些的。我所选的费冠卿的《挂枝藤》一诗““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本意是展现藤看似柔弱,却懂得借力壮大自己的特点,再加上“枯藤老树昏鸦”的“枯藤”萧瑟忧愁的意象特点,能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心境人眼中看来是不同的,借此让学生思考陆蠡眼中的藤是如何,体会他的心境。可惜,刚上高一的学生毕竟古诗文积淀不够,刚看到诗,学生哑壳了。解释诗句用了些时间,学生最后也猜出是藤,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知识理解层面,没能真正进入情境。

  其次,是不是每一课都得把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呢?课后,我试着把这一环节去掉,发现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把握依然明确,对文章理解根本不受此影响。由此,我得到一点启示,何必拘泥于旧例呢!教学角度是丰富的,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一课一得有何不可?若能让这个“得”再深刻些,学生的收获才是真实的。如果每篇散文都照着分段、概括段意与中心、分析内容、鉴赏写作特色等一路下来,学生学到的内容往往是泛化的。倒不如结合学生需求,按照文章的特点,每篇课文一个侧重点,实效性更佳。

  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设置了质疑环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将疑问提出,我将之收集起来,归纳整理,然后再课堂上解决。教学过程中感觉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在围绕教学目的完成教学步骤时,文本中还有些语句问题学生不明白的,那么通过这个环节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只是,在初步接触课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或是较浅,或是纠结于某个词句的意思;但在学习进入一个阶段后,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所以,课后我想,是不是将初始问题打出来,有些在下文探讨中就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放后解决,有些难解的小细节点,简单点拨下,时间不应分配太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随着讨论深入生成新的问题,放在后期探究学习阶段质疑、交流、互答,也许能给老师们带来更多惊喜。我们应该记得: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集体思考比教师单人思考的力量大得多。

  还有,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学生在读过两遍课文后,很快能找出绿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但谈来谈去就在这一层上了,难以深入,而文章对绿的形象塑造明显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作者评价绿就用了一大堆生命、慰安、希望等等词汇,还把它视作自然的代表等。显然,得出结果容易,但把文章读深、读透,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去咀嚼字里行间的深意。要教会学生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建立绿的形象,抓关键词,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修饰语。显然,在我巡查更小组研读课文时,我强调了读懂形象的方法,有些学生就能找得更集中些,如外部形态,作者反复强调的“柔软”等相似的词,就是要强调常春藤弱者的形象,再深想下为何一定要强调这一点,这就与作者自身的境遇与心情有关系了。作者在生活中经济窘迫,为生活奔波,不如意的事很多;身处的是备受日寇侵凌的时代,*是弱者,所以无形中,他更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当然这样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不开。因此体会作者用意,更易由此触摸到主旨所在。因此,在课后,我更坚定了重分析过程这个观点。有些问题看似简单,马上能找到答案,实际上还未深读,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对那些学生确实能理解掌握的,教师也不宜滥用时间。

囚绿记教学反思9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囚绿记教学反思10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在这篇课文上,我更多的注重文本的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梳理全文。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如“绿”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囚绿”的.?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的挚爱?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的空间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囚绿记教学反思11

  高效课堂观摩课《囚绿记》上完了,这节课从准备到完成可以说给我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为我今后的语文课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十二·五科研教师高效课堂观摩课活动中受益匪浅。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图片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绿色的象征意义。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重点选取了各具象征意义的四幅图:充满生机的幼苗,向着阳光生长的大树,沙漠中的绿洲,绿色的梯田。优美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绿色的象征意义的联想。这样既顺利的导入了新课,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了理解。

  二、对课文内容探究,主要采用小组探究交流的模式。在课前预习中,我让各组组员把对课文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给组长,再由组长反馈给我,我再挑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做到多媒体课件上,在课堂第一轮讨论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学生问题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两个更为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讨论交流。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好主题。

  三、在课堂中加入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延伸拓展。让学生们学习绿色顽强不屈的精神,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这里面我插入了最近的几则有关高中生自杀的新闻,请学生们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着这个环节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对学生的调动不够,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所以自我教学感觉不够好。我觉得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着重努力的地方。我会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激励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本来就很拘谨的学生就更不敢再课堂中积极发言了。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来也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同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囚绿记》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12

  一、 课前导入

  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

  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

  师:恩,很好,这两位同学即充满了想象,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质疑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

  三、合作探究

  师:好,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完毕。那么请大家看看课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

  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

  生:(齐)北*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

  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师:(笑)那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那作者与这绿色是日久生情呢还是……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

  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喜欢这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生: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些都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的怀念,焦 急的等待之情。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生:生命和希望。

  生:“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师:那除此以外呢,这句话还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生:哦,“视同至宝”说明他把绿当作宝贝一样珍爱着。

  生:作者说有了绿色他就不再孤单了,说明绿色给与他慰安。

  师:我们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仿佛和作者一起在享受着这片绿,那么让我们继续这样绿的享受吧。

  生:作者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留念于这片绿色。

  师:看来时间长了,这一见钟情变成了什么?

  生:依赖。

  生:不仅仅是依赖,作者的欢喜之情好像又有加深。

  师:(迷惑状)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作者说:“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我觉得这不仅是欢 喜,简直就是惊喜嘛!(很有感情)绿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还有快乐。

  (学生鼓掌。)

  师:(微笑)这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也给我们大家带来快乐。

  生:作者是以一种“揠苗助长的心情”来看常春藤的生长。

  (指导学生朗读这段。)

  (女生齐读5~7段。)

  师: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我们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吗?

  (学生思考。)

  生:绿是如此的可爱。

  生:绿是如此的温柔。

  生: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生:绿是如此值得我们留念、依赖。

  生:绿是如此的寂寞。

  ……(这里例举一二)

  师:是啊,绿色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而又温柔,犹如温润的玉在胸中融化。请同学们三看课题,如此美好的绿却被“囚”禁住了,是 什么促使作者“囚绿”呢?

  生: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色更亲近点。

  师:那么我们请同学齐读这段,具体来体会作者这“自私”的念头。

  (学生齐读。)

  师:作者有这样自私的念头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喜欢绿色!

  (师板书:喜欢。)

  师:有个成语是“引狼入室”,我们在此处可以称什么呢?

  生:(齐)引绿入室。

  师:那引绿入室最初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生:给作者带来了“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我怎么好像没有体验到那种“超越任何种的喜悦”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齐)我们自己。

  (学生再次齐读。)

  师:(笑)恩,我感觉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了,不错不错。

  师:这种喜悦使作者开始给予这绿色以更亲昵的称呼。

  生:(齐)绿友。

  师:作者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请问你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能够互相关心、帮助,互相理解、信任。

  师:说得很好,看来作你的朋友很幸福呀。那我们的这位“绿友”有没有和作者一样体会这种“生的欢喜”呢?

  生:(齐)没有。

  师:这位绿友怎么了?

  生:它依旧向外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

  师:看看还有没有变化?

  生: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最初“绿友”是什么样子的?

  生:浆液丰富的柔条。

  师:给人什么感觉?

  生:饱满,仿佛手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溢出。

  生:我倒觉得怜爱。

  师:(微笑)感觉如同这柔条一样丰富嘛。看着绿友的固执、衰弱作者情感有那些变化呢?

  生:作者有些恼怒。

  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了。

  (师板书:恼怒。)

  师:从最初的引绿入室带来的喜悦到如今的恼怒,作者情感上大起大落啊。我们现在请男生朗读一下8~11,体会一下情感的变化。

  (男生朗读。)

  师:文章看到此处我不禁要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启示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地讨论。)

  四、扩展延伸

  生:这常春藤给我以启示,当遇到挫折时也要执著于自己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

  生:我觉得作者喜欢它继而占有它是自私的,反而伤害了它。所以喜欢它不一定要占有。

  (生鼓掌。)

  师:(笑)看来同学们很认同这个观点,那我想问,“它”可以指什么?

  生:可以指朋友,比如我看重朋友的某样东西,但我不可以自私的占有。

  生:可以指爱情吧。

  (笑,同学都笑起来。)

  师:(笑)好的,我们同学谈到了友情爱情,“它”可不可以指亲情?

  生:父母对我们过分的爱其实就是伤害。

  师:那种爱叫什么呢?

  生:(齐)溺爱。

  五、主旨探究

  师:(微笑)我们同学说得很好哦。那么这些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

  生:(齐)不是。

  师:你们怎么那么肯定?

  生:因为这篇文章最后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师: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全体同学齐读。)

  师: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一方面写了当时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作者终于释放了这绿色。

  师: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师:最后我们再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了变化了。

  生:(齐)囚人。

  (板书:绿囚。)

  师: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方框中填上字。

  生:人。

  师:什么人?

  生:(齐)*人。

  师:*人有没有屈服于这“方框”中呢?

  生:没有。

  板书:

  中绿囚国人

  师:请看这“绿”和“*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生: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人。六、总结全文

  师:其实我也想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

  章主旨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我们同学收获的启示错了呢?

  生:(齐)没有。

  师:是啊,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师结束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那片绿色,更是寻找光明!

  下课!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2)

——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囚绿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囚绿记教学反思1

  11月14日下午,我参与了州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和市四中的万秋园老师同讲《囚绿记》。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 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课后的研讨中,很多老师都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上课不如万老师流畅和镇定,同是新教师,就这一点,我的确做得不够好。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到了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积极地学习,争取把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更自如。

囚绿记教学反思2

  高效课堂观摩课《囚绿记》上完了,这节课从准备到完成可以说给我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为我今后的语文课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十二·五科研教师高效课堂观摩课活动中受益匪浅。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图片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绿色的象征意义。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重点选取了各具象征意义的四幅图:充满生机的幼苗,向着阳光生长的大树,沙漠中的绿洲,绿色的梯田。优美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绿色的象征意义的联想。这样既顺利的导入了新课,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了理解。

  二、对课文内容探究,主要采用小组探究交流的模式。在课前预习中,我让各组组员把对课文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给组长,再由组长反馈给我,我再挑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做到多媒体课件上,在课堂第一轮讨论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学生问题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两个更为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讨论交流。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好主题。

  三、在课堂中加入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延伸拓展。让学生们学习绿色顽强不屈的精神,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这里面我插入了最近的几则有关高中生自杀的新闻,请学生们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着这个环节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对学生的调动不够,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所以自我教学感觉不够好。我觉得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着重努力的地方。我会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激励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本来就很拘谨的学生就更不敢再课堂中积极发言了。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来也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同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囚绿记》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3

  在新课程下,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三查”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尝试。在此,就活动中我所教的《囚绿记》一课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学习模式要预先设定好。

  开学之初,我已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里,由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合作互助对象;每次讨论或活动中的组织者、*员、总结发言人等都事先安排,轮流担任;讨论结束后,每周小组作总结,奖惩分明。这样事先安排好,形成固定模式,一旦进入到小组合作阶段,学生就可以训练有素、不需在学习讨论内容以外的事情上面花费时间,同时总结、奖惩也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课前应精心预设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可多预设几个,择其优者;预设问题要具体;对学生的反应也要作预先设想。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教学目的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当然,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习中要关注学生实际。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中要各有照顾,因此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为主;中等层次的问题则可放入小组讨论中;稍难的题目可在教师的揭示引导下在全班展开,学生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要找到闪光点,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动脑筋发言,最后集体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找准闪光点,有的放矢地表扬才有实效。

  四、要体现语文教学特点。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问,课堂上书声琅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的品评还是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咀嚼体味,感受语言之美,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赏析语言之道。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确实如此,一堂课下来后自己再来回想,总觉得有若干不足,但我想,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应该让它们成为自己教学上的指路灯,指引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囚绿记教学反思4

  研读《囚绿记》后,往往会产生疑问,作者真正喜欢的是常春藤这种植物吗?不,应是此时此地处于逆境的植物,更是绿这种色彩所蕴含的意义。由藤到绿,在作者心中由实转虚,绿成了一种情感载体,一种信念代表,由具体植物升华了。结合文本的多处语言线索,我以为绿的含义应是多重的,它可以包括:爱的承受者,自然的代表,生命、希望的象征,不屈、执着追求光明精神的象征。而绿的多重含义使得对主旨的理解也呈现多重状。所以我以为,要理解好主旨,应从绿入手。理解绿的含义,就离不开对植物外部特征、内在品质、生存环境、他人评价多个方面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会抓、读文中关键词句。想好需要教学的内容,就需要将教学的结构梳理出来,从哪里切入呢?如何让它更具条理性?我反复斟酌后,决定从题目切入,“囚绿”二字化为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囚绿?如此一来,问题简单了。前问探讨绿的含义,我将之具化为:感受绿的形象,感悟绿的深层含义;后者探讨主旨。教法设定为学生活动为主,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我在一旁适时引导学生。希望在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类散文的鉴赏方法。

  课上完了之后,我对这节课颇多遗憾,文章解读任务完成,作为拓展的比较阅读朱自清的《绿》只能留作作业了,主要问题在课堂进度前松后紧,说明设计还是有问题。再加上借班上课,对学情把握不够准,与学生的默契度也不够,学生找的关键点与评价深度与预设有些出入,使得文本解读推进较慢。反复思量后,我觉得在以下方面还是可以再做斟酌:

  首先,导入的诗歌谜语引入可以选择更浅显些的。我所选的费冠卿的《挂枝藤》一诗““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本意是展现藤看似柔弱,却懂得借力壮大自己的特点,再加上“枯藤老树昏鸦”的“枯藤”萧瑟忧愁的意象特点,能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心境人眼中看来是不同的,借此让学生思考陆蠡眼中的藤是如何,体会他的心境。可惜,刚上高一的学生毕竟古诗文积淀不够,刚看到诗,学生哑壳了。解释诗句用了些时间,学生最后也猜出是藤,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知识理解层面,没能真正进入情境。

  其次,是不是每一课都得把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呢?课后,我试着把这一环节去掉,发现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把握依然明确,对文章理解根本不受此影响。由此,我得到一点启示,何必拘泥于旧例呢!教学角度是丰富的,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一课一得有何不可?若能让这个“得”再深刻些,学生的收获才是真实的。如果每篇散文都照着分段、概括段意与中心、分析内容、鉴赏写作特色等一路下来,学生学到的内容往往是泛化的。倒不如结合学生需求,按照文章的特点,每篇课文一个侧重点,实效性更佳。

  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设置了质疑环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将疑问提出,我将之收集起来,归纳整理,然后再课堂上解决。教学过程中感觉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在围绕教学目的完成教学步骤时,文本中还有些语句问题学生不明白的,那么通过这个环节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只是,在初步接触课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或是较浅,或是纠结于某个词句的意思;但在学习进入一个阶段后,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所以,课后我想,是不是将初始问题打出来,有些在下文探讨中就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放后解决,有些难解的小细节点,简单点拨下,时间不应分配太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随着讨论深入生成新的问题,放在后期探究学习阶段质疑、交流、互答,也许能给老师们带来更多惊喜。我们应该记得: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集体思考比教师单人思考的力量大得多。

  还有,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学生在读过两遍课文后,很快能找出绿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但谈来谈去就在这一层上了,难以深入,而文章对绿的形象塑造明显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作者评价绿就用了一大堆生命、慰安、希望等等词汇,还把它视作自然的代表等。显然,得出结果容易,但把文章读深、读透,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去咀嚼字里行间的深意。要教会学生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建立绿的形象,抓关键词,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修饰语。显然,在我巡查更小组研读课文时,我强调了读懂形象的方法,有些学生就能找得更集中些,如外部形态,作者反复强调的“柔软”等相似的词,就是要强调常春藤弱者的形象,再深想下为何一定要强调这一点,这就与作者自身的境遇与心情有关系了。作者在生活中经济窘迫,为生活奔波,不如意的事很多;身处的是备受日寇侵凌的时代,*是弱者,所以无形中,他更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当然这样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不开。因此体会作者用意,更易由此触摸到主旨所在。因此,在课后,我更坚定了重分析过程这个观点。有些问题看似简单,马上能找到答案,实际上还未深读,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对那些学生确实能理解掌握的,教师也不宜滥用时间。

囚绿记教学反思5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设计本课时,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学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其次是文本内容的几个层次,可以有一个问题统领: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分三个层次。作者喜欢绿是绿自身的原因;和作者的处境有关系;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第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放绿?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第四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旨在让学生咬文嚼字,体会语言运用之妙。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一些语句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据听课的老师统计,上课发言的次数多。课下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还想说呢,你都没有叫我。

  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我们从反复诵读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读懂一篇精美的散文,朗诵是关键。而其中借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评价语言简单,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业务能力。

  《囚绿记》一课我前思后想,总共考虑了4个思路: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囚绿记教学反思6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抗战斗士陆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写的一篇鼓舞抗战军民坚贞不屈、英勇抗争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1937年在北*与公寓外的常春藤枝条交往的一段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含蓄地反映了*寇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苦难命运,鼓励抗战军民忍受苦难,坚贞顽强、坚定信念、抗战到底。这篇文章线索明晰,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意义深远,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含蓄隽永的特点。教材单元选用这篇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高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散文的理解,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针对《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文体内容特点,备课时我设计了欣赏绿之美---体会绿之情——探究绿之魂——畅谈绿之悟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常春藤枝条的绿,欣赏文章描写绿的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和描写绿的方法,梳理出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情感,然后补充介绍作者背景及当时在北*的处境心态,比较被囚的绿藤和被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相似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最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抛开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内容特别是作者笔下虽被囚禁但始终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向黑暗屈服的绿藤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共鸣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的实施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流程,重难点的学习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课堂反应积极,参与热情较高,听课老师评价比较理想,但反思这堂课仍有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处理单元意识不强,没有把握好自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没有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二是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全面,没有进行合理裁剪取舍,因而导致后面的一些环节实施过程仓促,学生的接受参与打了折扣;三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不够,对文本的解读仍纠结于传统意义,不能调动学生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解读的新的独特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散度不宽广,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多些思考、联想、共鸣。

囚绿记教学反思7

  xx13年11月21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高一(七)班公开讲授《囚绿记》这篇课文。到场听课的有七位老师,由于时间匆忙,只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授课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这堂课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这两位老师的点评和我个人的感受,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效果两方面对本次公开课作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课前准备比较充足,教案和导学案作了两次删改,并写了祥案。课前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一堂公开课,而这三天每天我都要到班上课,所以准备的时间加起来最多只有两天。在这两天里我反复阅读《囚绿记》这篇课文,充分熟悉并钻研文本。同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辅助完成导学案和教案,但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制作课件,所以选择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瑕疵。为了弥补这一瑕疵,我决定迅速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学生们几乎全员参加,对开展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这一课堂讨论活动热情很高。所以在授课的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讨论的成果也很有价值。这一做法我认为不仅仅是应急之作,而且在我日后的教学中仍会沿用,这两天我把兴趣小组量化评分细则制作出来了,从而把这一兴趣小组活动纳入我语文教学的正轨。时间紧张是我这次公开课讲授不够老练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从主观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能力确实有待提高,特别是听了我们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后,顿觉和她们的教学能力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并将其规范化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收获的优势,向高效课堂的目标迈进。

  第二、课堂效果前半节课较为沉闷,原因是对学生的课前预设未把握准确,导学案“问题探究”的这一问题设置较难,所以这一环节比预想多用了五分钟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导致课堂教学的后半段的亮点没有得到充分突出。教师觉得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一定会觉得简单,所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能力做好准确的预设非常重要,以免无谓地浪费时间。怎样对学生作出比较准确的预设呢?我认为这就取决于教师在*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如果教师每次上课只是自顾自地满堂灌,不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自然就难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如果教师每次批改作业只是简单地打一个“阅”字,不关注每个学生的答题方式,那么必然地就对学生的能力模糊于心。这样的教师是难以对学生作出充分而准确的预设的。我虽然很庆幸我不是这样的教师,但这次预设确实并未做得十分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课堂上和作业上对学生们多留心,关注并了解学生,从而让我的教学更加顺畅地进行。

  “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地备好一堂课,实现“教好书”这一目标,而且需要教师细心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实现学生“学好书”这一终极目标。而我作为一名新近教师,每讲一次公开课,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只有吸取教训、保存优势,我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我教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一课一反思,一思一进步,这便是我写下这篇教学反思的目的。

囚绿记教学反思8

  20xx年12月1日,我上了一节青年教师达标公开课,选讲的课题是陆蠡的一片散文—《囚绿记》。讲完后,我又参加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结合大家在评课时的观点与评价,我又做了深入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安排比较恰当。因为《囚绿记》是新课文,对我来讲也是新授课。有的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安排了两个课时,我经过备课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再加上对这篇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价值的预估,决定对这篇文章安排三个课时,同时把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和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融入其中,以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节公开课我选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学生做的很充分,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充分。这节课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独立阅读,画出描写绿藤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特点,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旁注,并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二个活动是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楚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就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个活动是写作小训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的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在语言中寄寓某种精神或哲理。

  通过上述几个活动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旁注的习惯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第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教学任务没能充分完成。这节课除了“品读鉴赏”之外,我还安排有“延伸迁移”和“拓展训练”两个部分。但是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为了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放开让他们说了,这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后两个环节完成的不好。此外,关于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的总结比较仓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觉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保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旁注,同时,继续提高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我觉得像《囚绿记》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很有帮助,文章蕴含的主题对学生也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将这些作品归类总结,将其整合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起来,可能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囚绿记教学反思9

  【教学反思】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同事评价】

  1、教材处理巧妙灵活,别具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2、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

  3、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4、课件简约而不简单。

  5、教学过程很完整,教师的开场语和结束语相呼应,且富有诗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6、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

  7、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感悟】

  1、这篇课文我很投入的朗读,特别是读到“囚绿”部分时,自己真的很恼怒、气愤。

  2、“囚绿”给我的启示很复杂,我更多的想到父母。

  3、不管岁月怎样变化,文中寄予的爱国之情不会变的。

囚绿记教学反思10

  一、 课前导入

  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

  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

  师:恩,很好,这两位同学即充满了想象,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质疑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

  三、合作探究

  师:好,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完毕。那么请大家看看课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

  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

  生:(齐)北*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

  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师:(笑)那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那作者与这绿色是日久生情呢还是……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

  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喜欢这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生: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些都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的怀念,焦 急的等待之情。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生:生命和希望。

  生:“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师:那除此以外呢,这句话还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生:哦,“视同至宝”说明他把绿当作宝贝一样珍爱着。

  生:作者说有了绿色他就不再孤单了,说明绿色给与他慰安。

  师:我们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仿佛和作者一起在享受着这片绿,那么让我们继续这样绿的享受吧。

  生:作者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留念于这片绿色。

  师:看来时间长了,这一见钟情变成了什么?

  生:依赖。

  生:不仅仅是依赖,作者的欢喜之情好像又有加深。

  师:(迷惑状)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作者说:“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我觉得这不仅是欢 喜,简直就是惊喜嘛!(很有感情)绿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还有快乐。

  (学生鼓掌。)

  师:(微笑)这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也给我们大家带来快乐。

  生:作者是以一种“揠苗助长的心情”来看常春藤的生长。

  (指导学生朗读这段。)

  (女生齐读5~7段。)

  师: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我们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吗?

  (学生思考。)

  生:绿是如此的可爱。

  生:绿是如此的温柔。

  生: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生:绿是如此值得我们留念、依赖。

  生:绿是如此的寂寞。

  ……(这里例举一二)

  师:是啊,绿色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而又温柔,犹如温润的玉在胸中融化。请同学们三看课题,如此美好的绿却被“囚”禁住了,是 什么促使作者“囚绿”呢?

  生: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色更亲近点。

  师:那么我们请同学齐读这段,具体来体会作者这“自私”的念头。

  (学生齐读。)

  师:作者有这样自私的念头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喜欢绿色!

  (师板书:喜欢。)

  师:有个成语是“引狼入室”,我们在此处可以称什么呢?

  生:(齐)引绿入室。

  师:那引绿入室最初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生:给作者带来了“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我怎么好像没有体验到那种“超越任何种的喜悦”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齐)我们自己。

  (学生再次齐读。)

  师:(笑)恩,我感觉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了,不错不错。

  师:这种喜悦使作者开始给予这绿色以更亲昵的称呼。

  生:(齐)绿友。

  师:作者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请问你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能够互相关心、帮助,互相理解、信任。

  师:说得很好,看来作你的朋友很幸福呀。那我们的这位“绿友”有没有和作者一样体会这种“生的欢喜”呢?

  生:(齐)没有。

  师:这位绿友怎么了?

  生:它依旧向外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

  师:看看还有没有变化?

  生: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最初“绿友”是什么样子的?

  生:浆液丰富的柔条。

  师:给人什么感觉?

  生:饱满,仿佛手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溢出。

  生:我倒觉得怜爱。

  师:(微笑)感觉如同这柔条一样丰富嘛。看着绿友的固执、衰弱作者情感有那些变化呢?

  生:作者有些恼怒。

  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了。

  (师板书:恼怒。)

  师:从最初的引绿入室带来的喜悦到如今的恼怒,作者情感上大起大落啊。我们现在请男生朗读一下8~11,体会一下情感的变化。

  (男生朗读。)

  师:文章看到此处我不禁要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启示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地讨论。)

  四、扩展延伸

  生:这常春藤给我以启示,当遇到挫折时也要执著于自己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

  生:我觉得作者喜欢它继而占有它是自私的,反而伤害了它。所以喜欢它不一定要占有。

  (生鼓掌。)

  师:(笑)看来同学们很认同这个观点,那我想问,“它”可以指什么?

  生:可以指朋友,比如我看重朋友的某样东西,但我不可以自私的占有。

  生:可以指爱情吧。

  (笑,同学都笑起来。)

  师:(笑)好的,我们同学谈到了友情爱情,“它”可不可以指亲情?

  生:父母对我们过分的爱其实就是伤害。

  师:那种爱叫什么呢?

  生:(齐)溺爱。

  五、主旨探究

  师:(微笑)我们同学说得很好哦。那么这些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

  生:(齐)不是。

  师:你们怎么那么肯定?

  生:因为这篇文章最后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师: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全体同学齐读。)

  师: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一方面写了当时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作者终于释放了这绿色。

  师: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师:最后我们再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了变化了。

  生:(齐)囚人。

  (板书:绿囚。)

  师: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方框中填上字。

  生:人。

  师:什么人?

  生:(齐)*人。

  师:*人有没有屈服于这“方框”中呢?

  生:没有。

  板书:

  中绿囚国人

  师:请看这“绿”和“*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生: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人。六、总结全文

  师:其实我也想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

  章主旨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我们同学收获的启示错了呢?

  生:(齐)没有。

  师:是啊,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师结束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那片绿色,更是寻找光明!

  下课!

囚绿记教学反思11

  因此,在这篇课文上,我更多的注重文本的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梳理全文。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如“绿”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囚绿”的?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的挚爱?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的空间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 ,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囚绿记教学反思12

  文本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载体,在备课中,我花了大量精力在文本的解读上,力图用简单明了、环环相扣的问题来贯穿全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和同学们立足课文,我用线索贯穿全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强调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自然流畅。

  另外,从身边的绿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广,并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自由地进行自我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从“绿”的象征意义入手,注重相关知识的拓展,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生从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本文的象征意义,从而顺利完成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教他们阅读象征意义散文的方法。

  整节课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有所得,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没真正参与进来,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关,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个人人都乐于参与的课堂,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对话过程中,自己还要注重教学语言,更丰富有趣一些。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动口环节,如果能带着感情读读“绿”就会更好,学生也要增加动手环节,如果能写写“绿”,写出他们的真实所感,写出文采来,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3)

——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囚绿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囚绿记教学反思1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抗战斗士陆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写的一篇鼓舞抗战军民坚贞不屈、英勇抗争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1937年在北*与公寓外的常春藤枝条交往的一段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含蓄地反映了*寇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苦难命运,鼓励抗战军民忍受苦难,坚贞顽强、坚定信念、抗战到底。这篇文章线索明晰,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意义深远,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含蓄隽永的特点。教材单元选用这篇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高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散文的理解,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针对《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文体内容特点,备课时我设计了欣赏绿之美---体会绿之情——探究绿之魂——畅谈绿之悟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常春藤枝条的绿,欣赏文章描写绿的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和描写绿的方法,梳理出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情感,然后补充介绍作者背景及当时在北*的处境心态,比较被囚的绿藤和被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相似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最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抛开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内容特别是作者笔下虽被囚禁但始终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向黑暗屈服的绿藤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共鸣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的实施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流程,重难点的学习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课堂反应积极,参与热情较高,听课老师评价比较理想,但反思这堂课仍有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处理单元意识不强,没有把握好自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没有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二是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全面,没有进行合理裁剪取舍,因而导致后面的一些环节实施过程仓促,学生的接受参与打了折扣;三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不够,对文本的解读仍纠结于传统意义,不能调动学生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解读的新的独特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散度不宽广,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多些思考、联想、共鸣。

囚绿记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同事评价】

  1、教材处理巧妙灵活,别具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2、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

  3、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4、课件简约而不简单。

  5、教学过程很完整,教师的开场语和结束语相呼应,且富有诗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6、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

  7、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感悟】

  1、这篇课文我很投入的朗读,特别是读到“囚绿”部分时,自己真的很恼怒、气愤。

  2、“囚绿”给我的启示很复杂,我更多的想到父母。

  3、不管岁月怎样变化,文中寄予的爱国之情不会变的。

囚绿记教学反思3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设计本课时,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学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其次是文本内容的几个层次,可以有一个问题统领: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分三个层次。作者喜欢绿是绿自身的原因;和作者的处境有关系;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第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放绿?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第四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旨在让学生咬文嚼字,体会语言运用之妙。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一些语句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据听课的老师统计,上课发言的次数多。课下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还想说呢,你都没有叫我。

  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我们从反复诵读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读懂一篇精美的散文,朗诵是关键。而其中借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评价语言简单,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业务能力。

  《囚绿记》一课我前思后想,总共考虑了4个思路: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囚绿记教学反思4

  20xx年12月1日,我上了一节青年教师达标公开课,选讲的课题是陆蠡的一片散文—《囚绿记》。讲完后,我又参加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结合大家在评课时的观点与评价,我又做了深入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安排比较恰当。因为《囚绿记》是新课文,对我来讲也是新授课。有的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安排了两个课时,我经过备课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再加上对这篇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价值的预估,决定对这篇文章安排三个课时,同时把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和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融入其中,以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节公开课我选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学生做的很充分,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充分。这节课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独立阅读,画出描写绿藤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特点,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旁注,并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二个活动是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楚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就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个活动是写作小训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的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在语言中寄寓某种精神或哲理。

  通过上述几个活动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旁注的习惯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第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教学任务没能充分完成。这节课除了“品读鉴赏”之外,我还安排有“延伸迁移”和“拓展训练”两个部分。但是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为了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放开让他们说了,这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后两个环节完成的不好。此外,关于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的总结比较仓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觉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保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旁注,同时,继续提高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我觉得像《囚绿记》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很有帮助,文章蕴含的主题对学生也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将这些作品归类总结,将其整合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起来,可能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囚绿记教学反思5

  11月14日下午,我参与了州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和市四中的万秋园老师同讲《囚绿记》。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 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课后的研讨中,很多老师都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上课不如万老师流畅和镇定,同是新教师,就这一点,我的确做得不够好。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到了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积极地学习,争取把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更自如。

囚绿记教学反思6

  在新课程下,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三查”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尝试。在此,就活动中我所教的《囚绿记》一课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学习模式要预先设定好。

  开学之初,我已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里,由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合作互助对象;每次讨论或活动中的组织者、*员、总结发言人等都事先安排,轮流担任;讨论结束后,每周小组作总结,奖惩分明。这样事先安排好,形成固定模式,一旦进入到小组合作阶段,学生就可以训练有素、不需在学习讨论内容以外的事情上面花费时间,同时总结、奖惩也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课前应精心预设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可多预设几个,择其优者;预设问题要具体;对学生的反应也要作预先设想。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教学目的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当然,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习中要关注学生实际。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中要各有照顾,因此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为主;中等层次的问题则可放入小组讨论中;稍难的题目可在教师的揭示引导下在全班展开,学生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要找到闪光点,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动脑筋发言,最后集体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找准闪光点,有的放矢地表扬才有实效。

  四、要体现语文教学特点。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问,课堂上书声琅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的品评还是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咀嚼体味,感受语言之美,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赏析语言之道。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确实如此,一堂课下来后自己再来回想,总觉得有若干不足,但我想,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应该让它们成为自己教学上的指路灯,指引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囚绿记教学反思7

  因此,在这篇课文上,我更多的注重文本的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梳理全文。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如“绿”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囚绿”的?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的挚爱?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的空间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 ,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囚绿记教学反思8

  xx13年11月21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高一(七)班公开讲授《囚绿记》这篇课文。到场听课的有七位老师,由于时间匆忙,只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授课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这堂课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这两位老师的点评和我个人的感受,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效果两方面对本次公开课作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课前准备比较充足,教案和导学案作了两次删改,并写了祥案。课前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一堂公开课,而这三天每天我都要到班上课,所以准备的时间加起来最多只有两天。在这两天里我反复阅读《囚绿记》这篇课文,充分熟悉并钻研文本。同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辅助完成导学案和教案,但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制作课件,所以选择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瑕疵。为了弥补这一瑕疵,我决定迅速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学生们几乎全员参加,对开展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这一课堂讨论活动热情很高。所以在授课的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讨论的成果也很有价值。这一做法我认为不仅仅是应急之作,而且在我日后的教学中仍会沿用,这两天我把兴趣小组量化评分细则制作出来了,从而把这一兴趣小组活动纳入我语文教学的正轨。时间紧张是我这次公开课讲授不够老练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从主观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能力确实有待提高,特别是听了我们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后,顿觉和她们的教学能力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并将其规范化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收获的优势,向高效课堂的目标迈进。

  第二、课堂效果前半节课较为沉闷,原因是对学生的课前预设未把握准确,导学案“问题探究”的这一问题设置较难,所以这一环节比预想多用了五分钟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导致课堂教学的后半段的亮点没有得到充分突出。教师觉得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一定会觉得简单,所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能力做好准确的预设非常重要,以免无谓地浪费时间。怎样对学生作出比较准确的预设呢?我认为这就取决于教师在*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如果教师每次上课只是自顾自地满堂灌,不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自然就难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如果教师每次批改作业只是简单地打一个“阅”字,不关注每个学生的答题方式,那么必然地就对学生的能力模糊于心。这样的教师是难以对学生作出充分而准确的预设的。我虽然很庆幸我不是这样的教师,但这次预设确实并未做得十分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课堂上和作业上对学生们多留心,关注并了解学生,从而让我的教学更加顺畅地进行。

  “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地备好一堂课,实现“教好书”这一目标,而且需要教师细心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实现学生“学好书”这一终极目标。而我作为一名新近教师,每讲一次公开课,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只有吸取教训、保存优势,我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我教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一课一反思,一思一进步,这便是我写下这篇教学反思的目的。

囚绿记教学反思9

  高效课堂观摩课《囚绿记》上完了,这节课从准备到完成可以说给我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为我今后的"语文课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十二·五科研教师高效课堂观摩课活动中受益匪浅。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图片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绿色的象征意义。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重点选取了各具象征意义的四幅图:充满生机的幼苗,向着阳光生长的大树,沙漠中的绿洲,绿色的梯田。优美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绿色的象征意义的联想。这样既顺利的导入了新课,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了理解。

  二、对课文内容探究,主要采用小组探究交流的模式。在课前预习中,我让各组组员把对课文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给组长,再由组长反馈给我,我再挑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做到多媒体课件上,在课堂第一轮讨论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学生问题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两个更为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讨论交流。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好主题。

  三、在课堂中加入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延伸拓展。让学生们学习绿色顽强不屈的精神,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这里面我插入了最近的几则有关高中生自杀的新闻,请学生们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着这个环节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对学生的调动不够,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所以自我教学感觉不够好。我觉得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着重努力的地方。我会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激励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本来就很拘谨的学生就更不敢再课堂中积极发言了。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来也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同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囚绿记》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10

  研读《囚绿记》后,往往会产生疑问,作者真正喜欢的是常春藤这种植物吗?不,应是此时此地处于逆境的植物,更是绿这种色彩所蕴含的意义。由藤到绿,在作者心中由实转虚,绿成了一种情感载体,一种信念代表,由具体植物升华了。结合文本的多处语言线索,我以为绿的含义应是多重的,它可以包括:爱的承受者,自然的代表,生命、希望的象征,不屈、执着追求光明精神的象征。而绿的多重含义使得对主旨的理解也呈现多重状。所以我以为,要理解好主旨,应从绿入手。理解绿的含义,就离不开对植物外部特征、内在品质、生存环境、他人评价多个方面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会抓、读文中关键词句。想好需要教学的内容,就需要将教学的结构梳理出来,从哪里切入呢?如何让它更具条理性?我反复斟酌后,决定从题目切入,“囚绿”二字化为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囚绿?如此一来,问题简单了。前问探讨绿的含义,我将之具化为:感受绿的形象,感悟绿的深层含义;后者探讨主旨。教法设定为学生活动为主,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我在一旁适时引导学生。希望在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类散文的鉴赏方法。

  课上完了之后,我对这节课颇多遗憾,文章解读任务完成,作为拓展的比较阅读朱自清的《绿》只能留作作业了,主要问题在课堂进度前松后紧,说明设计还是有问题。再加上借班上课,对学情把握不够准,与学生的默契度也不够,学生找的关键点与评价深度与预设有些出入,使得文本解读推进较慢。反复思量后,我觉得在以下方面还是可以再做斟酌:

  首先,导入的诗歌谜语引入可以选择更浅显些的。我所选的费冠卿的《挂枝藤》一诗““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本意是展现藤看似柔弱,却懂得借力壮大自己的特点,再加上“枯藤老树昏鸦”的“枯藤”萧瑟忧愁的意象特点,能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心境人眼中看来是不同的,借此让学生思考陆蠡眼中的藤是如何,体会他的心境。可惜,刚上高一的学生毕竟古诗文积淀不够,刚看到诗,学生哑壳了。解释诗句用了些时间,学生最后也猜出是藤,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知识理解层面,没能真正进入情境。

  其次,是不是每一课都得把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呢?课后,我试着把这一环节去掉,发现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把握依然明确,对文章理解根本不受此影响。由此,我得到一点启示,何必拘泥于旧例呢!教学角度是丰富的,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一课一得有何不可?若能让这个“得”再深刻些,学生的收获才是真实的。如果每篇散文都照着分段、概括段意与中心、分析内容、鉴赏写作特色等一路下来,学生学到的内容往往是泛化的。倒不如结合学生需求,按照文章的特点,每篇课文一个侧重点,实效性更佳。

  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设置了质疑环节。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将疑问提出,我将之收集起来,归纳整理,然后再课堂上解决。教学过程中感觉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在围绕教学目的完成教学步骤时,文本中还有些语句问题学生不明白的,那么通过这个环节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只是,在初步接触课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或是较浅,或是纠结于某个词句的意思;但在学习进入一个阶段后,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所以,课后我想,是不是将初始问题打出来,有些在下文探讨中就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放后解决,有些难解的小细节点,简单点拨下,时间不应分配太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随着讨论深入生成新的问题,放在后期探究学习阶段质疑、交流、互答,也许能给老师们带来更多惊喜。我们应该记得: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集体思考比教师单人思考的力量大得多。

  还有,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学生在读过两遍课文后,很快能找出绿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但谈来谈去就在这一层上了,难以深入,而文章对绿的形象塑造明显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作者评价绿就用了一大堆生命、慰安、希望等等词汇,还把它视作自然的代表等。显然,得出结果容易,但把文章读深、读透,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去咀嚼字里行间的深意。要教会学生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建立绿的形象,抓关键词,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修饰语。显然,在我巡查更小组研读课文时,我强调了读懂形象的方法,有些学生就能找得更集中些,如外部形态,作者反复强调的“柔软”等相似的词,就是要强调常春藤弱者的形象,再深想下为何一定要强调这一点,这就与作者自身的境遇与心情有关系了。作者在生活中经济窘迫,为生活奔波,不如意的事很多;身处的是备受日寇侵凌的时代,*是弱者,所以无形中,他更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当然这样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不开。因此体会作者用意,更易由此触摸到主旨所在。因此,在课后,我更坚定了重分析过程这个观点。有些问题看似简单,马上能找到答案,实际上还未深读,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对那些学生确实能理解掌握的,教师也不宜滥用时间。

囚绿记教学反思11

  文本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载体,在备课中,我花了大量精力在文本的解读上,力图用简单明了、环环相扣的问题来贯穿全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和同学们立足课文,我用线索贯穿全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强调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自然流畅。

  另外,从身边的绿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广,并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自由地进行自我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从“绿”的象征意义入手,注重相关知识的拓展,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生从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本文的象征意义,从而顺利完成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教他们阅读象征意义散文的方法。

  整节课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有所得,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没真正参与进来,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关,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个人人都乐于参与的课堂,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对话过程中,自己还要注重教学语言,更丰富有趣一些。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动口环节,如果能带着感情读读“绿”就会更好,学生也要增加动手环节,如果能写写“绿”,写出他们的真实所感,写出文采来,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囚绿记教学反思12

  一、 课前导入

  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

  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

  师:恩,很好,这两位同学即充满了想象,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质疑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

  三、合作探究

  师:好,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完毕。那么请大家看看课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

  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

  生:(齐)北*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

  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师:(笑)那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那作者与这绿色是日久生情呢还是……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

  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喜欢这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生: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些都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的怀念,焦 急的等待之情。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生:生命和希望。

  生:“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师:那除此以外呢,这句话还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生:哦,“视同至宝”说明他把绿当作宝贝一样珍爱着。

  生:作者说有了绿色他就不再孤单了,说明绿色给与他慰安。

  师:我们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仿佛和作者一起在享受着这片绿,那么让我们继续这样绿的享受吧。

  生:作者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留念于这片绿色。

  师:看来时间长了,这一见钟情变成了什么?

  生:依赖。

  生:不仅仅是依赖,作者的欢喜之情好像又有加深。

  师:(迷惑状)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作者说:“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我觉得这不仅是欢 喜,简直就是惊喜嘛!(很有感情)绿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还有快乐。

  (学生鼓掌。)

  师:(微笑)这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也给我们大家带来快乐。

  生:作者是以一种“揠苗助长的心情”来看常春藤的生长。

  (指导学生朗读这段。)

  (女生齐读5~7段。)

  师: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我们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吗?

  (学生思考。)

  生:绿是如此的可爱。

  生:绿是如此的温柔。

  生: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生:绿是如此值得我们留念、依赖。

  生:绿是如此的寂寞。

  ……(这里例举一二)

  师:是啊,绿色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而又温柔,犹如温润的玉在胸中融化。请同学们三看课题,如此美好的绿却被“囚”禁住了,是 什么促使作者“囚绿”呢?

  生: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色更亲近点。

  师:那么我们请同学齐读这段,具体来体会作者这“自私”的念头。

  (学生齐读。)

  师:作者有这样自私的念头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喜欢绿色!

  (师板书:喜欢。)

  师:有个成语是“引狼入室”,我们在此处可以称什么呢?

  生:(齐)引绿入室。

  师:那引绿入室最初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生:给作者带来了“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我怎么好像没有体验到那种“超越任何种的喜悦”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齐)我们自己。

  (学生再次齐读。)

  师:(笑)恩,我感觉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了,不错不错。

  师:这种喜悦使作者开始给予这绿色以更亲昵的称呼。

  生:(齐)绿友。

  师:作者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请问你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能够互相关心、帮助,互相理解、信任。

  师:说得很好,看来作你的朋友很幸福呀。那我们的这位“绿友”有没有和作者一样体会这种“生的欢喜”呢?

  生:(齐)没有。

  师:这位绿友怎么了?

  生:它依旧向外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

  师:看看还有没有变化?

  生: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最初“绿友”是什么样子的?

  生:浆液丰富的柔条。

  师:给人什么感觉?

  生:饱满,仿佛手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溢出。

  生:我倒觉得怜爱。

  师:(微笑)感觉如同这柔条一样丰富嘛。看着绿友的固执、衰弱作者情感有那些变化呢?

  生:作者有些恼怒。

  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了。

  (师板书:恼怒。)

  师:从最初的引绿入室带来的喜悦到如今的恼怒,作者情感上大起大落啊。我们现在请男生朗读一下8~11,体会一下情感的变化。

  (男生朗读。)

  师:文章看到此处我不禁要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启示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地讨论。)

  四、扩展延伸

  生:这常春藤给我以启示,当遇到挫折时也要执著于自己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

  生:我觉得作者喜欢它继而占有它是自私的,反而伤害了它。所以喜欢它不一定要占有。

  (生鼓掌。)

  师:(笑)看来同学们很认同这个观点,那我想问,“它”可以指什么?

  生:可以指朋友,比如我看重朋友的某样东西,但我不可以自私的占有。

  生:可以指爱情吧。

  (笑,同学都笑起来。)

  师:(笑)好的,我们同学谈到了友情爱情,“它”可不可以指亲情?

  生:父母对我们过分的爱其实就是伤害。

  师:那种爱叫什么呢?

  生:(齐)溺爱。

  五、主旨探究

  师:(微笑)我们同学说得很好哦。那么这些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

  生:(齐)不是。

  师:你们怎么那么肯定?

  生:因为这篇文章最后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师: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全体同学齐读。)

  师: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一方面写了当时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作者终于释放了这绿色。

  师: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师:最后我们再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了变化了。

  生:(齐)囚人。

  (板书:绿囚。)

  师: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方框中填上字。

  生:人。

  师:什么人?

  生:(齐)*人。

  师:*人有没有屈服于这“方框”中呢?

  生:没有。

  板书:

  中绿囚国人

  师:请看这“绿”和“*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生: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人。六、总结全文

  师:其实我也想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

  章主旨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我们同学收获的启示错了呢?

  生:(齐)没有。

  师:是啊,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师结束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那片绿色,更是寻找光明!

  下课!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4)

——《囚绿记》教学设计10篇

《囚绿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过程与方法

  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

  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学突破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赞美绿的文章,并将本文与之进行比较;查找有关抗战前期*历史的资料。

  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与本课在写法、语言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自己对于绿的认识,并与作者的认识进行比较;标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以便共同讨论。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赞美对象,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以人们对绿的认识导入新课。

  2.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3.组织学生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4.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1.进入新课学习。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3.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4.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并思考原因。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散文的知识,并请学生回答。

  2.总结学生的回答,从人们对绿的各种不同认识人手,导入新课。

  3.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现代散文作家陆蠡及其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然后放《囚绿记》的朗读带,或者教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3—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

  学生活动

  1.根据所学内容,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2.积极发表自己对绿的认识和看法,如有的说“绿象征声睨”,有的说“绿象征希望”,等等。

  3.结合历史知识想象当时社会恶劣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交流自己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朗读技巧。

  4.阅读课文,划出不能理解的字句,体会散文的意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这朝东的房间令人感到炎热”,作者为什么还选择“这朝东的房间”?

  2.让一位学生朗读第五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赞美绿的,又如何形容其对绿色的渴望的。

  3.提问:“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的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各自说明了绿色给人什么的感觉?

  4.引导:作者是如此的爱绿,以致“忽然有了一种自私的念头”。作者为什么要“囚绿”?请同学们思考。

  5.提问: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

  作者的一片“善意”,为什么感觉“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甚至恼怒它的固执”?

  学生活动

  1.思考问题,在课文中第四段找到答案: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2.把文中作者赞美绿的句子找出来:“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从中感受作者对绿的喜爱和深情。

  3.回答教师的提问,结合“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地体会绿色给人的感觉。

  4.带着问题阅读第八段,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作者太爱绿了,以致于想占有它。

  5.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 “好像病了的孩子”。

  三、组织讨论.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善意有时候是具有危险和破坏性的”。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代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善意有时是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的看法,如父母的溺爱,等等。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进入新课。

  2.分析作者对绿的感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意义。

  4.引导学生比较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课时所学知识,进入新课。

  2.听讲,理解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3.听讲,把握文章的主旨。

  4.通过比较,了解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各自的写作特点。

  一、朗读本文,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方式,以适当的节奏读散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由爱到囚的过程及其原因。

  学生活动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节所学的内容。

  2.畅所欲言,结合生活知识和*时的阅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作者为什么最后让绿囚恢复了自由,并且“向他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分析,并总结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即由爱到囚再到释放并祝福的原因。

  3.通过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绿囚”的象征意义。(可组织学生讨论)

  4.提问:联系文章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

  1.展开讨论,回答:作者要走了;作者太爱绿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动了。

  2.通过教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感受其变化的原因。

  3.讨论“绿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了当时不怕任何黑暗势力的*人民的抗争精神。(作者也被这种精神所折服)

  4.讨论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分析本文作者的语言特点,结合学生难以理解的字句进行分析说明。

  2.总结全文,对于叙事散文的一般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抒情散文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其区别。

  学生活动

  1.结合教师的分析,理解课文的重点字句,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

  2.把本文与以前学的散文进行比较,加深对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写作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本节总结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

  课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的`内心的表露。

  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散文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探讨与反思

  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散文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散文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朗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和内涵美。

《囚绿记》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单元导读指出所选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必修二的“表达交流”部分设计了《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的内容,并在其“话题探讨”中指出“人类对于自然,也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着天然的依赖,不仅要从自然中获得物质的满足,还要从中得到精神的慰藉”,“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兄弟。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的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继尔,又在“写法借鉴”中指出“景物因人的主观色彩而异,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反映。这跟观景人的修养、心境和审美情趣有关”。

  综合上述因素,结合学生和课文的实际情况,本设计将《囚绿记》定位为:《囚绿记》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以“囚绿”为核心“事件”,以“我”与常春藤的关系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我’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人教版配套教参语),从而在特定条件下形象揭示了从属于社会的“人性”与从属于自然界的“物性”所具有和呈现出的特定关系和状态,展现了人性的真实和复杂,表现了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教学策略】

  原则:紧扣文本,以物揆情,以事度理。方法:问题引领,梯次设问,分层推进;自读为主,点拨相辅。

  【教学目标】

  1、学习紧扣文章的具体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探究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方法;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本文中没有所谓“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之第1项。

  【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一、提供预习材料和问题

  1、作者生*、创作及被评价情况。

  2、设问:①本文核心“事件”是什么?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段?③作品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有没有变化?如果和所写的“事件”联系起来,请试着用一组词把这种变化的内容概括或形容一下。④你认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二、布置预习任务

  1、通读课文至少3遍,第1遍借助工具书查录自己不会、不熟的生字词,疏通语句;第二遍有声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第三遍带着设问问题朗读,思考并尝试解答。

  2、提出自己的问题,写在课堂记录本上。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导学引思

  人类关注的一切事物概括起来只有二样:一是人自身——尤其人的本性;一是自然界——尤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对这二者的关注诞生了无穷无尽的话题,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古代先哲提出的“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其重要的指向是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篇散文中整合人类关注的二大方面重大话题的佳作不多,《囚绿记》就是其中的典范。

  二、教师范读,温故求新

  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边默读,重温预习时的读文感受,回顾预习任务完成的内容。

  三、缘事设疑,揆情度理

  第一组问题:

  1、围绕“择居”,作品写了哪些内容?

  思路提示(以下均简称“提示”):写了寓所的特点,选择的理由。公寓的特点是狭小、潮湿、朝向不佳、夏季炎热、窗户破损。我被一抺绿影打动而即刻决定。

  2、全文仅14段文字,却用了4段文字才引出常春藤,这样写是否太拖沓?

  提示:并非如此。这4段文字通过写居室之简陋、狭小、不宜人居而“我”却“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反衬出“我”对绿色(哪怕一片“绿影”)的极度喜爱。这对后文是一个丰满的铺垫。更重要的,这些文字自然而然地带给读者一个疑惑:作者为什么如此热爱绿色呢?这恰恰引起下文,第5段直接就回答了这个疑问,行文的畅顺使内容的转换如凝脂般细腻润滑。

  第二组问题:

  1、第5段整散结合,诗性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请依次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疏理抒情的脉络。

  提示:本题重在使学生注意紧扣原文的某类词语推想、探究作者的感情、观念、思想的方法,视野范围亦不仅限于此处。如,找出描写心理的词语,描写动作的词语等。具体答案略。

  2、第5段和第6段是大段的借景抒情的文字,它们和后文对绿藤枝条的描写构成了全篇的核心内容,这二段最能体现这篇美文的特质,请谈谈它们美在何处。

  提示:①抒情浓烈,震撼心灵。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天性——热爱绿色,热爱自然,开头直呼“绿色是多宝贵的啊!”,段尾坦承“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把绿色定义为自然的“代言人”。但他仍觉得不够,又用直接评论的语言说“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似乎生怕读者不明了绿和自然就占据着他心灵最重要的位置。段中使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前4段“遇绿”之欢所唤起意识中始终“潜伏”的“觅绿”之切,以及“得绿”而安的狂喜之情一倾而出。时而热情迸发地大喊“它是生命……它是快乐”,时而忘情地呢喃“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时而急切地表白,时而深情地呼告,时而痴情地对语。在绿的面前,“我”表现出了赤裸的人的天性,“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忘乎所以,难以自持。

  ②警语佳句,满纸烟霞。此二段文字共16句,除生活动作叙述的2个句子外,余者皆是描写作者情绪、心理等精神活动的佳句,言简而意深。如,“它是生命……它是快乐”一句,在行文结构上是总说,在内容上则是对绿色的本质性概括,揭示出人的天性对于自然的依赖。“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则用极度的夸张写出了绿色对于我精神生命的重要,绿色可以滋润我的心田,可以使我的心灵恢复生机和活力。“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表明作者反复强调、确认的事实就是人在天性里是向往自然、依赖自然的,社会中的这种“人性”是离不开自然界这种凝聚和体现自然力量的某种“物性”的。“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则是进一步深化的“我”与“绿”之间存在的既简单又复杂的特定关系的表达,使读者领悟“人性”与“物性”原为一体,共存共生,永难分离的道理。这是5、6段文字中仅有的一句议论,可见作者覃思所在。

  ③化用典故,巧妙无形。化用庄子涸辙之鲋的典故,表现自己的盼绿之切。化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典故,让人感到有一种物我相知、人与自然极其和谐的情与境。

  ④善用类比,摇曳生姿。“我开始了解……茎叶的欢喜。”作者运用类比的思维写绿之于已的作用,呼应了第5段的关键句“它是生命……它是快乐”,深化了颂绿的情感,角度新颖,行文多姿。

  第三组问题:

  1、“囚绿”部分跨越了8至12段,“囚绿”是这篇散文的核心事件,也是读者领悟文章主旨的关键部分。“囚绿”部分“我”的心理变化是什么,试结合这种变化推想一下文章表达出来的意思。

  提示:“囚之初”(第8、9段),我的心理是“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说明“囚绿”的行为具有偶然性,但从上文看,这种思想的出现又是有缘由、有基础、有历程的,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必然性。“我”为什么要“囚绿”呢?因为“我”想“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欢唱”。从“我”的“自白”看,绿色之于“我”,具有非凡的意义,可以说,绿是“我”生命价值的诠释,是“我”心灵的依靠,是“我”精神的寄托,是“我”生活的旅伴,是“我”人生的欢乐。

  第9段是“囚之初”很特殊的一段,它写“我”的心理变化有二层意思:一是绿的枝条“依旧伸长……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这件事鼓舞了“我”,使“我……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重点讲“我”“囚绿”的行为得到被囚者的表现所“肯定”后的喜悦心理。二是插叙了一段往事。对于这段往事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后世的分析评论者大多采用回避之策,偶或有言,则简单地说,这是“外加一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跌宕生姿”(见配套“教参”),至于这“外加”的“歧路”“必要”在何处,如何就“跌宕生姿”了,并未明言。这段看似游离的“歧路”文字,其实自有根由,它紧承上文的心理描写而来,是受眼前自己刚刚“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激发而产生的联想,插叙的事件中透露出“我”与绿色的关系具有某种历程,“不忍”“心里还引为可惜”“怪他多事”是了解这个历程的关键词,因此,这一段是带有印证和呼应性质的心理描写。

  “囚之中”(第10段)首先写“我”视被囚之绿为“绿友”,一厢情愿的喜悦之情,溢于纸上;再写“绿友”的“固执”带给“我”的心理变化,“我”先是对“绿友”生疑,认为“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继而生忿,感到“不快”,最后强调“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导致“我”囚绿行为进一步发展,而“我”此时的偏执、孤独心理也暴露无疑。

  “囚之末”(第11、12段),“绿友”的剧烈变化刺激了“我”的内心,使“我”产生了“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的心理,我开始“可怜”“绿友”,但“我”仍旧“恼怒”,偏执心理有所松动。但我囚禁“绿友”的行为受制于“我”的计划,“我”理性地决定让“绿友”“恢复自由”。

  循着这种心理变化,我们可以推想一下文章表达出的意思。“囚绿”的行为应是源于人的天性,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畸形表达。“囚绿”重在表达人性的迷失。

  在“囚绿”之初,文章对“我”“自私的念头”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人性深处的贪欲和自私。占有是外在的表现,而“囚”则是占有的高级表达方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种有情的冷漠,合理的残忍。写“我”曾对绿的生命“不忍”,为朋友热情的“除绿”之举感到不解,为被除去的绿感到“可惜”(第9段)。这在逻辑上是对“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的注释和补充,也是对后文“释绿、悟绿、念绿”的铺垫和交待,同时,还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诠释,即人性是复杂的、矛盾的。

  “囚之中”通过写人性与“物性”的斗争继续展现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人希望(不如说“需要”)自然是遂顺的、亲附的,对自然的“固执”不接受,对自然的“不领情”难以容忍。这里重点表达人性在矛盾中的迷茫。

  “囚之末”的景物与心理描写则生动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状态:“物性”是永不屈服的,它不随人的意愿而改变,人与自然争斗显然只能是失败,“人性”最终战胜不了“物性”;人性是有理智的,虽则“魔念”生长,蛮横与霸道轻易不去,但理智提醒人性,要反省自身的“过失”。一旦反省开始,人性中阴暗的贪欲、自私和冷漠因素此时虽在占据主导,但善良和同情已开始复苏,这里重点表达了人性在迷失中开始回归。

  2、“释绿”部分(第13段)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释”紧接之前的“囚”,让读者清楚地看到“囚”是一种变态的热爱,“囚绿”是对生命的误读,而“释绿”是对生命的尊重。“囚”与“释”之间,是一个“悟”的过程,一“囚”一“释”,是“我”对生命的感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表现了人性中仁善与良知天性的回归。

  3、文章末段有何作用?

  提示:末段与文首构成呼应,收束全文,是全篇的逻辑终点。本段流露出的歉疚感、补偿欲望和怀想、惦念之情,丰富和完善了文章的主题表达。

  四、布置作业,探疑问难

  1、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使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人教版配套教参语)。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必做题)

  2、你有过“囚绿”似的心理和行为吗?试仿照本文写一篇散文。(选做题)

  板书设计:

  文章双线结构

  行为线索:遇绿得绿观绿囚绿释绿记绿

  心理线索:觅绿喜绿颂绿怒绿悟绿念绿

《囚绿记》教学设计3

  一、导入

  同学们,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着热情;蓝色,代表忧郁;紫色,代表高贵;白色,代表纯洁……如果要我们用一种颜色来代表生命,你们会选择什么颜色?

  绿色。

  是呀,绿色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情感吧。

  二、解题

  “囚”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囚绿前后还写了哪些内容?请在文中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爱绿(赞绿、赏绿)—囚绿—释绿(放绿)—思绿(念绿、恋绿)

  这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线索

  四、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之形象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饱含作者情感的语句最能打动你,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悟。

  要求:用“~~~~”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划出,作好批注,并尝试有感情的朗读。

  2.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蓬勃、向阳、固执。

  3.大家从作者挚爱的绿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生命、希望

  追求光明、自由

  不屈的抗争精神

  五、读“人”

  1.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朗读课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喜爱和怀念之情?

  出示资料,加深理解。

  资料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烽烟四逼中的北*时值日寇入侵,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虑烦恼,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

  资料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作者陆蠡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1942年4月13日他*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仅34岁。

  明确:作者怀念绿,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北*早日获得*。这时的“绿”已经成为“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2.深情对话,抒写自我心声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在“爱绿→囚绿→释绿→念绿”这几个部分中任选一部分,设计一组作者与常春藤的对话(或内心独白)。

  要求:

  1.对话要符合作者在每个时段的心情。

  2.能体现绿的象征意义。

  3.语言要求生动形象。

  六、拓展运用

  抗战的历史早已远去,但绿的精神品质却代代相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向“绿”一样的人吗?

  出示投影:用心灵演唱生命的歌曲——杨光

  用脚趾演奏生命的乐章——刘伟

  请结合文章谈谈这两人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珍惜生命,绽放生命的光彩!

  王朝一

《囚绿记》教学设计4

  【教学设计思路】

  《囚绿记》是新课程必修2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教授这篇课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为“经”线,以探究文章主旨为“纬”线,在经纬线索中体会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主旨,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课前导入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

  一、课前准备

  1、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引用《一代人》创设美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探究本文的兴趣二﹑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

  三﹑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2、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

  四、扩展延伸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五、主旨探究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板书设计】

  中

  绿 囚 国

  人

《囚绿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过程与方法

  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

  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学突破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赞美绿的文章,并将本文与之进行比较;查找有关抗战前期*历史的资料。

  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与本课在写法、语言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自己对于绿的认识,并与作者的认识进行比较;标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以便共同讨论。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赞美对象,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以人们对绿的认识导入新课。

  2.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3.组织学生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4.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1.进入新课学习。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3.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4.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并思考原因。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散文的知识,并请学生回答。

  2.总结学生的回答,从人们对绿的各种不同认识人手,导入新课。

  3.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现代散文作家陆蠡及其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然后放《囚绿记》的朗读带,或者教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3—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

  学生活动

  1.根据所学内容,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2.积极发表自己对绿的认识和看法,如有的说“绿象征声睨”,有的说“绿象征希望”,等等。

  3.结合历史知识想象当时社会恶劣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交流自己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朗读技巧。

  4.阅读课文,划出不能理解的字句,体会散文的意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这朝东的房间令人感到炎热”,作者为什么还选择“这朝东的房间”?

  2.让一位学生朗读第五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赞美绿的,又如何形容其对绿色的渴望的。

  3.提问:“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的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各自说明了绿色给人什么的感觉?

  4.引导:作者是如此的爱绿,以致“忽然有了一种自私的念头”。作者为什么要“囚绿”?请同学们思考。

  5.提问: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

  作者的一片“善意”,为什么感觉“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甚至恼怒它的固执”?

  学生活动

  1.思考问题,在课文中第四段找到答案: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2.把文中作者赞美绿的句子找出来:“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从中感受作者对绿的喜爱和深情。

  3.回答教师的提问,结合“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地体会绿色给人的感觉。

  4.带着问题阅读第八段,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作者太爱绿了,以致于想占有它。

  5.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 “好像病了的孩子”。

  三、组织讨论.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善意有时候是具有危险和破坏性的”。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代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善意有时是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的看法,如父母的溺爱,等等。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进入新课。

  2.分析作者对绿的感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意义。

  4.引导学生比较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课时所学知识,进入新课。

  2.听讲,理解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3.听讲,把握文章的主旨。

  4.通过比较,了解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各自的写作特点。

  一、朗读本文,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方式,以适当的节奏读散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由爱到囚的过程及其原因。

  学生活动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节所学的内容。

  2.畅所欲言,结合生活知识和*时的阅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作者为什么最后让绿囚恢复了自由,并且“向他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分析,并总结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即由爱到囚再到释放并祝福的原因。

  3.通过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绿囚”的象征意义。(可组织学生讨论)

  4.提问:联系文章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

  1.展开讨论,回答:作者要走了;作者太爱绿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动了。

  2.通过教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感受其变化的原因。

  3.讨论“绿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了当时不怕任何黑暗势力的*人民的抗争精神。(作者也被这种精神所折服)

  4.讨论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分析本文作者的语言特点,结合学生难以理解的字句进行分析说明。

  2.总结全文,对于叙事散文的一般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抒情散文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其区别。

  学生活动

  1.结合教师的分析,理解课文的重点字句,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

  2.把本文与以前学的散文进行比较,加深对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写作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本节总结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

  课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的内心的表露。

  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散文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探讨与反思

  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散文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散文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朗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和内涵美。

《囚绿记》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2、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三、教学设想: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lǐ)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1、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2、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①、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②、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③、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

  释绿――思绿(线索)

  (二)、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三)、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囚绿记》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赏析“绿友”这一具有人格内涵的景物,并生成解析方法。

  2、通过学习发问,提升质疑探究的思维品质。

  3、通过人、文对话,感悟文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教学重难点

  学习依据文本语言,解析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内涵的方法。

  设计原则

  1、创造性挖掘教材三维生长点的原则

  2、整合推进并融汇达成三维目标的原则

  3、学习活动过程中动态生成方法的原则

  4、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原则

  教学过程

  一、翻检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学习氛围,撩拨阅读期待

  二、自主散读文本,整体感知全文

  三、设置发问*台,启动自主探究

  四、整合师生问题,组织学习活动

  1、理清文本情节

  2、赏析“绿友”形象

  3、总结学习方法

  五、物我合一,探究主旨

  六、课下拓展,深度链接

《囚绿记》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过程与方法

  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

  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学突破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赞美绿的文章,并将本文与之进行比较;查找有关抗战前期*历史的资料。

  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与本课在写法、语言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自己对于绿的认识,并与作者的认识进行比较;标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以便共同讨论。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赞美对象,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以人们对绿的认识导入新课。

  2.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3.组织学生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4.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1.进入新课学习。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3.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4.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并思考原因。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散文的知识,并请学生回答。

  2.总结学生的回答,从人们对绿的各种不同认识人手,导入新课。

  3.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现代散文作家陆蠡及其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然后放《囚绿记》的朗读带,或者教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3—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

  学生活动

  1.根据所学内容,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2.积极发表自己对绿的认识和看法,如有的说“绿象征声睨”,有的说“绿象征希望”,等等。

  3.结合历史知识想象当时社会恶劣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交流自己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朗读技巧。

  4.阅读课文,划出不能理解的字句,体会散文的意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这朝东的房间令人感到炎热”,作者为什么还选择“这朝东的房间”?

  2.让一位学生朗读第五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赞美绿的,又如何形容其对绿色的渴望的。

  3.提问:“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的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各自说明了绿色给人什么的感觉?

  4.引导:作者是如此的爱绿,以致“忽然有了一种自私的念头”。作者为什么要“囚绿”?请同学们思考。

  5.提问: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

  作者的一片“善意”,为什么感觉“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甚至恼怒它的固执”?

  学生活动

  1.思考问题,在课文中第四段找到答案: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2.把文中作者赞美绿的句子找出来:“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从中感受作者对绿的喜爱和深情。

  3.回答教师的提问,结合“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地体会绿色给人的感觉。

  4.带着问题阅读第八段,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作者太爱绿了,以致于想占有它。

  5.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 “好像病了的孩子”。

  三、组织讨论.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善意有时候是具有危险和破坏性的”。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代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善意有时是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的看法,如父母的溺爱,等等。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进入新课。

  2.分析作者对绿的感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意义。

  4.引导学生比较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课时所学知识,进入新课。

  2.听讲,理解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3.听讲,把握文章的主旨。

  4.通过比较,了解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各自的写作特点。

  一、朗读本文,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方式,以适当的节奏读散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由爱到囚的过程及其原因。

  学生活动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节所学的内容。

  2.畅所欲言,结合生活知识和*时的阅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作者为什么最后让绿囚恢复了自由,并且“向他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分析,并总结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即由爱到囚再到释放并祝福的原因。

  3.通过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绿囚”的象征意义。(可组织学生讨论)

  4.提问:联系文章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

  1.展开讨论,回答:作者要走了;作者太爱绿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动了。

  2.通过教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感受其变化的原因。

  3.讨论“绿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了当时不怕任何黑暗势力的*人民的抗争精神。(作者也被这种精神所折服)

  4.讨论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手法。

  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分析本文作者的语言特点,结合学生难以理解的字句进行分析说明。

  2.总结全文,对于叙事散文的一般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抒情散文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其区别。

  学生活动

  1.结合教师的分析,理解课文的重点字句,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

  2.把本文与以前学的散文进行比较,加深对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写作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本节总结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

  课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的内心的表露。

  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散文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探讨与反思

  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散文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散文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朗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和内涵美。

《囚绿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

  2、赏析绿枝条形象的语言描写,探究绿的内涵。

  3、理解“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教学重点:

  1、赏析绿枝条形象的语言描写,探究绿的内涵。

  2、理解“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教学难点:

  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一片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设计: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陆蠡。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崇高的灵魂,并一起去享受一株常春藤带给我们的感动。

  二、整体感知

  1、解题:观察“囚”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会意字。把人围在一个封闭的四方院落里,就是囚了。“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2、简介陆蠡。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在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本宪兵扣留,惨遭杀害,时年34岁。1983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出版过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

  3、写作背景。

  文中13段明确告诉我们“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国难当头,陆蠡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4、预习检测

  字音:陆蠡lǐ 涸辙hé 蕈菌xùn 猗郁yī

  瞥见piē 移徙xǐ 婆娑suō

  成语: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来不及选择。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围绕绿,作者记叙了自己的哪些行为?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寻绿(1—4段):喜悦 满足

  赏绿(5—7段):喜爱 留恋

  囚绿(8—12段):无比的喜悦 爱怜

  放绿(13段):尊敬 祝福

  怀绿(14段):怀念 期盼

  四、品读课文,理解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解决。

  (1)文章以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写囚禁又释放常春藤绿枝条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这个绿,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找出描写绿枝条自然形象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

  提示:囚绿前:伸须、攀缘、舒叶、观赏纤细的脉络,嫩芽;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写出生命力旺盛的状态。

  囚绿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写出顽强不屈、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特点。

  颜色:失去青苍的颜色—柔绿—嫩黄

  形态:先前的“浆汁丰富”—细瘦—娇弱,并把它比作病了的孩子

  (2)这个绿枝条的自然属性特征是什么?

  提示: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绿枝条愿意被囚吗?一个“渐渐”写出它颜色由深而浅,枝条由粗而细的过程,以死来表达对光明自由的向往的特点。它以死抗争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它具有怎样的精神?

  提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4)作者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决定释放绿枝条。这里的“绿”还被作者赋予了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提示: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

  象征意义:一是象征作者向往自由和光明的情怀;

  二是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三是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召唤。

  总结:陆蠡借赞扬绿枝条的精神,赞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绿是囚不住的,自由光明也必将到来。

  五、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提示:向日葵:向阳 仙人掌:耐旱 梅花:不畏严寒

《囚绿记》教学设计10

  【教学设计思路】

  《囚绿记》是新课程必修2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教授这篇课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为“经”线,以探究文章主旨为“纬”线,在经纬线索中体会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主旨,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课前导入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

  一、课前准备

  1、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引用《一代人》创设美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探究本文的兴趣二﹑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

  三﹑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2、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

  四、扩展延伸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五、主旨探究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板书设计】

  中

  绿 囚 国

  人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5)

——囚绿记读后感5篇

囚绿记读后感1

  在我生命中,令我觉得有顽强的生命力,带给人希望,安慰的绿色植物是常春藤。

  以前我并不知道“常春藤”这植物的存在,我也不知道这植物到底是怎样的,直到我读了现代散文家陆薏写的一片散文《囚绿记》以后我才知道了“常春藤”的存在。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深深的感觉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人类世界上没有绿色是不行的,如果人类世界上没有绿色,哪么这世界上会变成什么样呢?我觉得会变成一片灰色没有一点色彩,生活没有一点儿意义就像色盲一样。

  在这篇《囚绿记》文章中讲述了:人是在自然界中生长的,绿是自然地颜色,这篇文章中我喜欢这么两句话;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这句话令我知道了绿色植物的生命力的顽强它们尽可能适合任何种环境,以我看绿色植物能带给我们生活的快乐。

  它渐渐失去了青仓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从这句话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不能把一个植物囚禁在一个范围不然它会枯萎,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把它们放给自然健康的成长,变得茂盛。

  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

  绿色植物具有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倔服黑暗与困难,固执的特征。

  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朵花,每一种植物永远生长在大自然中永不倔服恶劣环境,无论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永不枯萎,美丽花儿的花辩,叶子求不凋零因为它们是能带给人快乐,能给予人生的活力。绿色植物和花儿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是不应该凋零的叶,因为它们是属于大自然的。

  我们人类没有任何理由把植物囚禁在我们的幻想之中。

囚绿记读后感2

  人人往往喜欢囚住别人,可他却忘记了是谁真正被囚禁了。天地万物其实是*等的,只是人往往起主谋或主导作用。其本质都有一样的向往、追求、执着。可人类还略低一些,因为一般取决于思想冲突,矛盾的促使,往往会改变本质。使其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陆蠡的《囚绿记》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一个迷恋绿色的人,视它为生命、希望、安慰、快乐。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黄漠的*原。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更是为了它住进了简陋的公寓。因为外面长着常春藤,喜欢这片绿影。常春藤,众所周知,它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绳索,或一茎枯枝,就可以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黄,可这并不会改变什么,它纤细的脉络一直伸长,一种充满其自然本质所体现出来的美,吸引了人,囚住他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好的美景怎能错过,怎会舍得不去囚住它。于是一个自私的念头,趁它没注意,偷偷地把它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为了独占、接近、更亲密。以此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它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它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来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它从未放弃过,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我发现了这一点,产生了罪恶感,可魔念在心中生长了,同情它,是的,可矛盾产生了。我还是依然把它囚住了。

  一个悲惨的结局,这都是因人的爱,却囚住了自己,本该爱的,却带来了痛。本该双方都快乐,却落得被囚与内疚,其实结局可以改变为两种。一种是常春藤放弃对生命的执着,大自然的天性和其本质,它可以把受宠当作一种幸福,另一种则就是作者没有“囚”的贪念,结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可事实就是这样,不可能去改变,要改就恐怕是只有人了。

  一个普通的生命都可以将本质保其完好,始终如一,不管结局是怎样,只要有固执的精神,一直保持原来的,原有的梦想往上攀缘,自称高等动物的人不就应该更是这样,不要因外界事物的改变,一时的失去或光彩夺目,却没有了像莲一样的“出淤泥而不染”,成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被墨、朱囚住,试问甘心吗?更不要成为囚住自己的人,却全然不知,原以为囚住的是别人。人,就是应该做一个不要被囚,始终保持其本质有的,保持其完美,使其发展到最高境界。

囚绿记读后感3

  说起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好多人的对美的伤害。往往来源于对美的热爱。以为爱鸟,人们就把鸟关进了笼子里,因为爱花,人们就把它移植到室内的花盆中,因为爱绿,于是就把藤关进了屋子里。

  其实,世间万物都是需要自由的,我们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文中作者对绿的渴望,对绿的仁爱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绿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作者囚禁了绿的自由,却囚不了绿对光明,自由的向往。

  其实,任何一种东西,爱他,并不一定要拥有它,给他们自由,我们也能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

囚绿记读后感4

  人人往往喜欢囚住别人,可他却忘记了是谁真正被囚禁了。天地万物其实是*等的,只是人往往起主谋或主导作用。其本质都有一样的向往、追求、执着。可人类还略低一些,因为一般取决于思想冲突,矛盾的促使,往往会改变本质。使其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陆蠡的《囚绿记》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一个迷恋绿色的人,视它为生命、希望、安慰、快乐。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黄漠的*原。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更是为了它住进了简陋的公寓。因为外面长着常春藤,喜欢这片绿影。常春藤,众所周知,它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绳索,或一茎枯枝,就可以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黄,可这并不会改变什么,它纤细的脉络一直伸长,一种充满其自然本质所体现出来的美,吸引了人,囚住他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好的美景怎能错过,怎会舍得不去囚住它。于是一个自私的念头,趁它没注意,偷偷地把它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为了独占、接近、更亲密。以此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它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它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来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它从未放弃过,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我发现了这一点,产生了罪恶感,可魔念在心中生长了,同情它,是的,可矛盾产生了。我还是依然把它囚住了。

  一个悲惨的结局,这都是因人的爱,却囚住了自己,本该爱的,却带来了痛。本该双方都快乐,却落得被囚与内疚,其实结局可以改变为两种。一种是常春藤放弃对生命的执着,大自然的天性和其本质,它可以把受宠当作一种幸福,另一种则就是作者没有“囚”的贪念,结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可事实就是这样,不可能去改变,要改就恐怕是只有人了。

  一个普通的生命都可以将本质保其完好,始终如一,不管结局是怎样,只要有固执的精神,一直保持原来的,原有的梦想往上攀缘,自称高等动物的人不就应该更是这样,不要因外界事物的改变,一时的失去或光彩夺目,却没有了像莲一样的“出淤泥而不染”,成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被墨、朱囚住,试问甘心吗?更不要成为囚住自己的人,却全然不知,原以为囚住的是别人。人,就是应该做一个不要被囚,始终保持其本质有的,保持其完美,使其发展到最高境界。

囚绿记读后感5

  《囚绿记》讲述的是作者在北*,找到的一间房后,想把圆窗外的常春藤“占为己有”。但结果,他却改变了自己的自私,让绿恢复了自由的事情。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绿的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到,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从中也体现出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一片绿叶,一枝常春藤,其实就是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是我的绿友,是阳光的孩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当作者第一次遇到鲜艳的绿色时,他的心里充满了一种喜悦。作者的脑海里因此便出现了“囚绿”的念头。可是,他的这个决定却是错误的,虽然常春藤能够在房间里舒展着柔软的枝条。作者能够细细地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这其实的确是一种享受。可是,当常春藤在房间里渐渐伸长的时候,你可曾有没有想过,它不能像这阳光伸张的不快。

  不过,当作者发现它慢慢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变成细瘦,变成娇弱的样子时,作者变为自己的过失感到难过。于是,作者便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他也恼怒常春藤的固执、无亲热。

  当他下定决心放走“绿”的时候,它的心中产生了一丝丝的祝福之情,它也怀着美好的心情,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作者离开北*一年后,它的心,却依然怀念着他的圆窗和绿友。并且,它还期望着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够与它们在见一次面。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扩展6)

——囚绿记语文老师教学反思3篇

囚绿记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

  高效课堂观摩课《囚绿记》上完了,这节课从准备到完成可以说给我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为我今后的语文课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十二·五科研教师高效课堂观摩课活动中受益匪浅。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图片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绿色的象征意义。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重点选取了各具象征意义的四幅图:充满生机的幼苗,向着阳光生长的大树,沙漠中的绿洲,绿色的梯田。优美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绿色的象征意义的联想。这样既顺利的导入了新课,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了理解。

  二、对课文内容探究,主要采用小组探究交流的模式。在课前预习中,我让各组组员把对课文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给组长,再由组长反馈给我,我再挑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做到多媒体课件上,在课堂第一轮讨论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学生问题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两个更为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讨论交流。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好主题。

  三、在课堂中加入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延伸拓展。让学生们学习绿色顽强不屈的精神,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这里面我插入了最近的几则有关高中生自杀的新闻,请学生们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着这个环节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对学生的调动不够,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所以自我教学感觉不够好。我觉得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着重努力的地方。我会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激励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本来就很拘谨的学生就更不敢再课堂中积极发言了。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也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同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对《囚绿记》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囚绿记语文老师教学反思2

  11月14日下午,我参与了州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和市四中的万秋园老师同讲《囚绿记》。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课后的研讨中,很多老师都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上课不如万老师流畅和镇定,同是新教师,就这一点,我的确做得不够好。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到了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积极地学习,争取把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更自如。

推荐访问: 反思 囚绿记 《囚绿记》教后反思3篇 《囚绿记》教后反思1 囚绿记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