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教育以学生为本

教育以学生为本

时间:2022-08-17 2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供大家参考。

教育以学生为本

 

 教育以学生为本

  教育以学生为本

  摘要:

 尝试在儿童的养成教育上开展“抛秧” 式的教育吧, 让我们多做些准备, 迎接他们的到来, 既不抹煞孩童天真活泼的天性, 又能自如地进行后期的“田间管理” , 使我们的“秧苗” 快乐成长

  关键词:

 。

 教育 以学生为本

  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 我关于如何管理学生一片空白, 唯一清晰的只有上学时期我的老师的教育方法, 于是最初的那段时间我回忆最多的也不过是那些成功经验, 试想着拿到我现在的班里来用, 也不论那套方法是否适合现在、 适合我、 适合我的学生; 起初并不见效果。

 教学的不足必定跟不当的方法有关, 教学管理就需要正确的教学观念来引导。

 一, 让学生获得心灵自由。

 教学上, 备课是不是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想想到底他们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课。再好的知识如果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那么教师又何谈传授知识? 所以教学上应该在备课中更多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生。

 管理上, 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的进步源于我获得了 心灵自由。

 班主任是不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更多的空间呢, 正如庄子的“无为而有为” , 小事上睁只眼闭只眼, 让学生自己消化他们的内部某些小矛盾, 在消化矛盾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成长, 教师在一旁做好引导便可。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学会“放手” 。

 不再事必躬亲的去过问每一件事情, 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干部来管理同学,学生犯了小错, 不再是我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教育, 而是让班干部在班会上把所犯之事的事实摆在全班同学面前, 不是批评责备犯错的同学, 而是让其他同学去评价, 我要做的是教育全班同学学会对自己所做负责, 敢于面对。

 无声胜有声, 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感到了羞愧, 同时也给了他自我调解的空间和保留了 他们的“面子” 。

 这样一来, 全班同学都成了彼此监督的对象, 学生们自然而然自觉了很多, 老师们都夸学生听话。

 二, 发挥班干部作用

  (一)

 , 更加重视班干部功能。

 重视班干部功能, 首先要充分信任班里的学生干部, 要相信他们的能力, 有事情敢大胆放心的让他们去处理, 只有给他们权力给他们功劳他们才会有优越感, 班主任只需要了解进展情况, 当他们遇到处理不了 的问题的时候适时的帮助他们, 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对于能力稍差的班干部更要注重培养, 不论是学生们选出来的还是班主任自定的干部,只要不影响大局工作我都能给他们成长的空间, 即便犯了 错批评他, 也不会不信任他, 决不轻易说人不行, 或者坚决不说人不行, 无论犯多大的错, 他们都是学生, 都需要耐心教育。

 人只有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成长。

 (二)

 、 重视小组的功能。

 开学初疏忽了小组的功能, 没能集中管理, 学生集体意识淡薄, 学生除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在集体中生活, 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快乐, 从古至今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弘扬集体主义的国度, 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集体主义的影子, 只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方法得当自然集体主义的教育就能水到渠成。

 国家是一个集体, 学校是一个相对的集体, 班级也是一个相对的集体, 小组同样是, 小组的划分, 班里的每个同学也就具体了 很多, 关系班的事情有班干部, 关系组的事情有小组长, 很多事情都可以落实到组, 给组与组之间创造竞争机制, 于是组就是一个小集体, 个人的荣誉是小组的荣誉。

 三、 适时的进行集体教育。

 小组为班内的集体, 共同维护班集体, 班为学校的内部集体, 归根结底共同维护学校集体,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适时, 就需要当学生不遵守集体规范的时候教育本人, 告诫他人。

 任何日常行为和各项活动中都能体现学生的集体观念, 细心观察他们对待集体的态度, 是不是热爱集体, 是不是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有没有一荣俱荣的集体观念。

 而往往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是否热爱这个集体。

 要使学生热爱班集体首先需要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快乐; 其次, 要让他们有一种班级优越感。

 快乐是多方面的, 结识一位新朋友, 学习成绩提高, 得到同学的帮助, 集体游戏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而班级优越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实现, 需要教师逐步引导。

 综上所述, 我认为教育应当实行抛秧式的教育。

 车行陌上, 春光袅袅。

 突然, 你注意到, 农民在田间不是插秧, 而是在抛秧!

 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

 多少年来, 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 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更多。

 年年复年年, 人们照此办理, 但禾苗的产量依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也不知是谁的科研成果, 采用了 一种新的技术。

 这种技术, 是把过去从田里插秧改变为用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 把插秧改为抛秧。

 农民们于是摆脱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 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 这样做, 带来了 丰收。

 初看起来, 这十分奇怪。

 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 悠闲的却享受着丰收的果实, 饽于天道酬勤, 也不符合“七分靠打拼” 的汗水主义。

 这是为什么呢?

 细想之, 在拔秧和密集插秧中, 固然贯注了我们的丰收意愿, 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 抵触了秧苗的自然意志。

 反之, 小块状抛秧符合秧苗的生长规律。

 这是因为它不像拔秧那样地折磨秧苗的根系, 而是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 同时, 秧苗的增产主要靠分节,分节需要空间, 细密的插秧恰恰分割了这样的空间, 而反之, 抛秧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密植插秧拥挤着无法发展的无奈, 以及抛秧方式下秧苗自由生长的欢快。

 对欢乐的爱怎样长就怎样长的秧苗来说, 当然有可能高产。

 这些启示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的校长、 家长, 还有教师自己, 一直以为教师讲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 是服务充分的表现, 教育质量也会由此提高。

 然而, 现实却使我们开始怀疑, 今天我们是不是教得太多了 , 就像插秧插得太密了, 油多煮坏菜了。

 【1】

 我来自农村, 抛秧的经历当然有, 但是抛下的秧苗却有的成活, 有的死亡, 细究其原因, 原来成活的秧苗下总有一块泥巴, 于是跑下去就扎到了土里, 生根发芽, 死亡的就没有那块泥巴, 于是抛下去就浮在了水面上, 再也生不了根。

 所以即便同样抛秧, 根上没有泥巴的秧苗也要捏一块, 不然只有形而没有神了。

 教育也是一样, 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中, 不要做到事必躬亲, 但也不能不闻不问, 关键的问题, 关键的情况必须亲自把关, 疏忽不得。

 小学生自觉性不强, 于是要严格的管理, 但是他们善意的要求, 正当的创造应该满足他们, 什么事情都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 自己去体验, 哪怕失败, 体验的感觉也是自己的,我强加给他们的东西, 哪怕成功也不是他们的。

 就像如果一个小朋友要朝着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去, 而你在他刚刚想迈脚的时候就赶紧制止他:

 “别过去哦, 那条路太脏了, 会弄脏脚的, 回来, 快回来, 听话啊!

 ” 为什么我们不让他去走走那条路呢, 也许他会跌倒, 也许他会把脚丫 弄得很脏, 可是,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你来说也许是一种痛苦, 可对他来说是一种探索, 走过了他也许以后不会害怕泥泞的路, 跌倒了他也许就能学会站起来。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如果培养的一个大学生结果却跳楼自杀了 , 这又有什么意义?以生为本, 多给他们探究的机会, 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创新的个性, 对我们社会来说绝对是好的。

 小学生们大胆的不怕老师不怕领导的踊跃发言给了 我很大的启发, 想说却又不敢说, 怕错怕说不好怕被人笑话,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原本活跃的思维?

 是什么啊? 是什么样的教育啊?

 做为小学教师, 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许多教育者始终认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诚然, 学生是要懂得规矩的, 然而, 如何让学生懂得规矩, 这是一个艺术的过程。

 换言之, 如果把我们的学生比作田间的秧苗, 当他们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充满对新环境的憧憬迈入小学的时候, 我们是“插秧” ? 还是“抛秧” ?许多教育者普遍的做法依然是“插秧” ——先拔出秧苗再把他们规规矩矩地移植, 彻底改掉他们在幼儿园散漫自由的习惯, 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适应小学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者的管理方式除了在校的严格要求还会不断地向家长汇报。

 这个适应的过程通常会持续一两个月, 多数孩子会老老实实待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坑里, 而且, 长得也不错——他们上课能规规矩矩地把小手平放, 小脚并拢, 发言举手„„可不适应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每年新学期伊始, 总有家长忧心忡忡地诉苦, 自己的孩子原来开朗活泼, 到了小学就变得沉闷了 , 严重的甚至哭闹着不肯上学。

 “人工插秧” 的痛苦在不同的地方年年上演, 大家都认为那是孩子必须经历的, 教师认为只有他们“听话” 了, 我们的“书” 才教得下去; 一些家长也认为孩子只有听老师的话才有出息, 调皮捣蛋简直就是做家长的不能容忍的。

 当然, 这个过渡期确实存在, 我们不可否认, 但, 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 从没有学习压力的五彩幼儿世界突然进入紧张的小学生涯, 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丝毫不亚于我们成年人工作上的种种压力。

 而我们通常对此却无动于衷。

 笔者非常欣赏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自由、 民主、 平等、 博爱、 人权” 。

 教育是一种价值的引导工作, 没有明确的代表儿童心声的教育, 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教育, 这一点, 将教育区别于简单的规训。

 之前也有人将教室秧田型的课桌摆放成马蹄型或者其他, 但笔者认为, 新课改要改的不仅仅是形式, 课改改什么, 我们的教育观念。

 什么时候我们把学生当作是人来教育, 正如农民抛弃根深蒂固的水稻播种方法, 倾听禾苗的心声,如果需要改变, 改变的应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应该重在引导, 而非强制, 那样, 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那么, 我们何妨从教育者自身的努力来减轻这种适应产生的焦虑和迷茫。

 一、 用理论储备, 为“秧苗” 的顺利适应做一丝不苟的准备。

 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 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

 良好的修养、 潇洒的风度、 高雅的气质、 睿智的幽默、 对人的尊重的态度等。

 我们的教育生涯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学习, 这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有人认为自己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多就一定会见效, 然而, 就像“插秧” 未必就比“抛秧” 产量高一样, 学生往往依然不能体会老师的苦心。

 一位修养有素的老师, 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 当时也许比严厉的斥责不容易产生效果, 但是时间会告诉你, 学生的眼睛是亮的, 好老师是令人难忘的。

 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乐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灵活地解决问题, 艺术地引导学生, 这样,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的养成。

 二、 用爱心浇灌, 为“秧苗” 的健康成长做持之以恒的保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改革, 事实上只解决教学问题, 不一定能解决好教育问题。

 反之, 解决好教育问题, 教学工作就会迎刃而解。

 班主任工作中, 最重要的不是你懂得了多少教育管理的理念, 而是, 你必须全身心地去爱每个孩子, 教师是爱的使者, 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因为,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 时常犯点小错误恶作剧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

 所以有的时候, 不妨给批评换一种形式, 让我们的学生乐于接受, “幽默” 是一种润滑剂, 正如赞可夫所说:

 “好的课堂教学, 要有幽默, 要有笑声„„” 因此,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 在我们教学或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 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 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 自古以来, 亲其师而信其道。

 所以, 面对儿童,让我们沉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蹲下来和他们交谈, 多一点宽容, 少一点批评, 多一点智慧, 少一点权威。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我们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

 尝试在儿童的养成教育上开展“抛秧” 式的教育吧, 让我们多做些准备, 迎接他们的到来, 既不抹煞孩童天真活泼的天性, 又能自如地进行后期的“田间管理” , 使我们的“秧苗” 快乐成长。

 【1】

 摘自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作者:

 重庆市开县长沙镇中心小学 万鑫

 rf3! QEsg4% RFth6&S Gvj7*TIwk8) VJxla-WKznb+X MAoc1ZNBpe2# OCrf3!QEsg4%RFti6&SGvj7* UIwk8) VJxma- WKznb+XMAoc1ZNBpe2#ODrf3 !QEsg 5%RFti6 &SHvj7*UIwk8) VJxma-WKznb +YMAo c1ZNBqe 2#ODrf3! QEsg 5%RFti6&SHvj 7*UIw k9) VJxm a-WLznb+YMAo c1ZNBqe2#ODr f3$QE sg5%RFu i6&SHvj7(UIw k9) VJxma-WLz nb+YMA od1ZNB qe2#PDrf3$QEsh5%RFui6&SH vj7(UIwk9) VJ yma-WLznb0YMAod1ZNBqe2#P Drf3$Q Esh5%R Fui6&THvj7(UIwl9) VJyma-W Lznb0YMAod1Z NCqe2#PDrf4$QEsh5%RGui6& THvj7(UIwl9) VJyma-XLznb0YMApd1ZNCqe2 #PDrf4 $QEsh5 %RGui6&THvj8(UIwl9) VKyma -XLznb0YMApd 1ZNCqe 2!PDrf4$QEth5%RGu i6*THvj8(UIw l9) VKyma-XLznc0YMApd1ZOC qe2!PD rg4$QE th5%RGui6*THvj8(UIxl9) VK yma+XL znc0YM Apd1ZOCqe2!PDrg4$QEth5%S Gui6*T Hvk8(U Ixl9) VKyma+XLznc0YMBpd1Z OCqe3! P Drg4$ QFth5%SGui6* T Hvk8(UIxl9) WKyma+X Lzoc0 YMBpd1#OCqe3 !PDrg4$QFth5 %SGui7* THvk8 (UJxl9) WKyma + XLzoc0YMBpd 1#OCqe3!PDsg 4$QFth5&SGui7*THvk8(UJxl 9) WKym b+XLzo c0YNBpd1#OCqf3!PDsg4$QFt h5&SGu i7*THw k8(UJxl9-WKymb+XLzoc0YNB pd1#OC qf3!PD sg4$RFth5&SGuj7*THwk8(UJ xl9-WK ymb+XL Aoc0YNBpd2#OCqf3! PEsg4$R Fth5&SGuj7*T Hwk8(VJxl9-W K ynb+XLAoc0Z...

推荐访问: 教育以学生为本 为本 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