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谈话记录 >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四篇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四篇

时间:2023-04-12 09:10:06 来源:网友投稿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四篇

  “姐姐,你看,风筝飞起来了。”二狗子连上洋溢着极其幸福的笑容。二狗子只顾着放风筝没注意他已经走到了路中间, 一辆小轿车极速而来,姐姐一把把二狗子扑倒路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儿时风景故事记录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一

  “奶奶,今天天气很好,电视应该能用了,能不能放一下让我看一下电视?”

  “好的,好的。”

  二狗子一把坐在地上,盯着奶奶打开电视。

  “还是花屏,看不了啊。”

  二狗子,眼眶带着些许红润,前一段时间下雨,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了。他跳起来,就要去摆弄电视天线。他使劲的摇晃着天线,奶奶劝说他,“别弄了,弄坏了以后就看不了电视了。”

  “如果电视坏了就坏了,反正今天这么好的天气也看不了”他的眼泪已经滴在地上,滴滴答答像下小雨时的屋檐的珠串。

  “这是广场上放风筝的人们”电视里传出了声音,二狗子擦了一把眼泪,坐会地上,看着电视中飞舞的风筝,他的眼里都是羡慕。

  他给他在远处打工的姐姐打了一个电话。

  “姐姐,你下次回来能不能帮我带个风筝回来?”

  “山里好像放不了风筝吧。”

  “姐姐,带一个嘛。”二狗子又急得要哭出来了

  “弟弟喜欢,那姐姐就给你买一个。你要什么图案的?”

  “我要孙悟空的,因为他是齐天大圣。”

  “好的,过几天就给你带回来。”

  “姐姐回来了吗?”

  “还没呐,这是你今天第9次问了。”

  “我好想快点看到姐姐。”

  “是想看到你的小风筝吧。”

  “姐姐!”二狗子一把过去抱住了姐姐,“姐姐,我好想你啊!”

  姐姐用手指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不是想我,是想你的小风筝了吧,看一个拿着金箍棒的齐天大圣。”

  “我最喜欢姐姐了。”

  狗子在风筝上写了自己的姓氏,张。

  “奶奶我回来了。”

  “妞子,你回来了。”

  “姐姐,带我去放风筝吧,去山下,今天风好大,我想放风筝。”

  “好的,好的,我们去山下放风筝去。”

  这是一条不宽的路,是外界与大山唯一的通路。

  “姐姐,你看,风筝飞起来了。”二狗子连上洋溢着极其幸福的笑容。二狗子只顾着放风筝没注意他已经走到了路中间, 一辆小轿车极速而来,姐姐一把把二狗子扑倒路边。

  二狗子看向姐姐, “姐姐,你的手臂流血了。”

  “没事,弟弟没事就好。”小轿车车主停下来,姐弟俩看着他, “你们两个山里人不要命了?”

  姐姐连忙道歉,弟弟缩在姐姐怀里不敢说话。

  车主走了,弟弟才说, “姐姐,风筝没了。风筝没了。”

  “没事,下次我再给你带一个回来。”

  “我要齐天大圣的。”

  “好的,齐天大圣的。”

  多年后,二狗子也长大了,他离开了大山。

  在某次一次郊游中,

  “我去接个电话。”他离开人群。

  “你好了没?张。”

  “来了!”

  他在返回时看到旁边树上挂了一个风筝,是孙悟空图案,他拿下风筝,看到上面写的字,这是多年前他丢失的那个。他高兴得拿回去。

  “你手上拿着什么?”

  “没什么。”他听到后往身后一放。

  “你快收拾下东西,我们该走了。”

  “哦,好的。”

  他看着已经收拾好东西的人群,又看着自己手中拿着的破旧不堪,脏兮兮的风筝,他丢下手中的风筝,拿着自己的行李,赶上人群,准备回去了。

  很多年后他的遗言中写着,“我的子孙,请把我葬在那个大山里,我想家了。”

  某天,一个骑着彩色云朵的影子直落他的坟前,是那只风筝,它回来了,和二狗子一起。如果他知道它回来了,会很高兴的。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二

  我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着光。

  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常常不着家,小时候寄宿在姥爷家里的我,怯生生的不敢多言语,家里有个小小的庭院,当温暖的冬阳挂在天上,散着暖黄色的光辉,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坐在庭院里的摇椅,慢慢的摇呀摇,听着姥爷特有的腔调在耳边打转,讲着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依稀记得沐浴阳光的感觉,每当玩累了的时候,爬上藤椅,阳光便会抱紧我覆盖我,拂去身上的寒冷和寂寞,让我安然入睡。记忆碎片交织破碎,小时候的回忆好像被蒙上了幕布,早已模糊不清,回顾间却只记得临走那天看着暗红厚重的大门慢慢的关上,在缝隙中最后一眼看见了在阳光下的摇椅被飞扬起的尘土堙没着,堙没。

  长大的生活总是会有许多烦恼,数不尽的黑夜充斥着争吵,微笑面具摘下化为眼泪,辛酸和苦楚伴着苦笑咽下,温暖的怀抱后却被各自的暗箭重伤,躲在黑暗中的我独自舔舐着伤口,安慰着自己总有一天那光会降临。还记得有一天在奔向下个地点的隧道中,突然之间压力像洪水一般汹涌咆哮着,一口吞没着我,仿佛被掐着脖子无法发出声音,窒息感无力感笼罩全身。我拼命的向外挣脱着,挣脱身上的枷锁,摆脱世俗的束缚,远离囚禁身体思想的牢笼,逃离着一切。不经意间,已经走到了天桥的中央,转头望去,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川流不息,听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嚣吵闹,眼睛却最终定格在眼前那个,被地平线吞噬了大半的太阳。它好似在拼命挣扎着,努力散尽最后的热和光芒,在层层云浪重压下,坚持不与黑暗相融的顽强。熟悉的感觉笼罩全身,那是光,我渴望已久的光芒,逃跑着,跑着,我想要追寻光,一刻也不敢停歇的跑着,跑着,向路的尽头走去,向光的源头跑去,仿佛在天空的边缘看到了连绵不断的山峦,仿佛耳边传来鸟儿清脆的啼叫。只见那片红热一点点淡去,最后的光慢慢在天空中消散,染上了薄薄的深蓝。我呆呆的站在原地,任由人流挟拥。不会有人知道,在黑暗来临之前,光拼命抗争与天空抵抗,,也没有人会知道,有个女孩痴痴的追寻着它的脚步,直到筋疲力尽之时,直到燃烧殆尽之前。慢慢伸手看着光一点点从中褪去,阴影笼罩的那刻,指尖尽剩冰凉。

  直到现在,我都习惯性的拿眼睛捕捉着光,看着冬日清晨一缕缕阳光透过云层,让天空与地平线的交界处蒙上了晚霞的余晖,看过酷暑的下午星星碎碎的光点透过树枝的缝隙,散落在地上。在河边漫步时,看着晚上灯红酒绿的城市,华丽的霓虹灯散发着醉人的光辉,街边的路灯一个接一个,映照着星光,点亮了上方的夜。看着摩天轮五颜六色的彩灯,装饰了单调的黑夜。但黑夜终会化为白昼,清晨时路灯总会瞬间熄灭,游乐园的大门总会拷上黑色的枷锁。在希望和失望掺杂的长河中随波逐流着,我仿佛习惯了,光总有一天会消逝的,无一例外。

  还记得又是一个黄昏,不自觉的又走到一个天桥,听着碳酸气泡滑过喉咙爆炸的声音,静静的等着黄昏的消逝,我还是那个我,曾像飞蛾般扑向绚烂的火焰,被弄得伤痕累累,却仍在追寻着光,追寻着冬日的暖阳,追寻着黑夜的曦光,追寻着属于我的那束光。自嘲般嘴角勾起丝笑容,举起易拉罐,伸手与阳光碰杯; 祭奠着死去的张狂,致敬未来的从容。

  我可能一辈子仍追寻着光。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三

  少年宫前面那株玉兰很高,树冠挡住了一楼的窗户,够到二楼的边。春天里它刚刚开放,花朵的颜色像黎明时的东方,如同眨着惺忪的睡眼,慢慢熬过浮尘中的春天。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正经开花的玉兰,于是叫她爸爸举她起来掐了一朵,顾四下无人藏进兜里,然后装进矿泉水瓶,瓶壁上的水珠滑到花瓣上,花萼与花瓣连接处的绿色也沾染水泽,这就是生命萌发的颜色。玉兰却是开不久的,过了两三天腐烂掉,黎明色的瓣卷起一层黄边,像她爸吸烟多了后的黄牙,又像北京风沙漫卷时的黄昏。再过几天花彻底枯萎,散发出腐烂的臭与涨脑的香,她便赶紧把花和瓶子一起扔掉了。

  很少——或者说只有一次——家里人带她去了公墓,因为爷爷葬在那里。她从未见过爷爷,从前只看了照片和遗物,现在看见他的名字刻在石碑。公墓种许多西府海棠,一排排地围绕着墓碑,落下的瓣似乎要埋过它们脚下的黄土。爸爸把酒浇在地上,液体渗入土地;他又点了一只红方印的香烟,放在碑座上,落下的烟灰在湿润的空气里迅速熄灭。她看着碑上与自己同姓的名字,想爷爷是不是正透过这个名字看这个世界。海棠带来的春日气息似乎落地就泯灭了,是不是也和亡灵们一同沉寂了呢?

  对生活在北京的她来说,春天首先是土黄色的:万物尚在蛰伏,北来的烈风刮起沙尘,把天地变得一片茫茫时让企图看清世界的人们流下眼泪,接着,继沉寂在冷冽的冰渣下许久后,生命的萌发也带着土黄色。它们从漫天的柳絮和尘埃中破土,进而驱散阴霾。下一步的春天是白色的:早春未消的残雪,枝头绽放的玉兰与西府海棠,解冻的河流扬起白色的小小浪花,以及逐春的孩子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眼白那样的干净,那样的年轻。

  生命和春天总是相连的——春天等于生命,这是小学语文课宣布过的存在于诗人浪漫情思中的真理。只是经过许多年,或是受到说她尚且不长的生命中岁月的磋磨,那种浪漫情思逐渐土崩瓦解,许多金玉一般高高在上且不容许玷污的诗意碎屑落到地上。长得越大,她见过越多死亡:尚且黯淡的凌晨时一个电话打到她妈手机上,接起后耳边传来妈妈的放声痛哭;透明的鱼缸浑浊的水,里面躺着翻着肚皮的金鱼;得了病的小鸟,跌到笼子底端,再也无法展翅……还有许多本就发生在春天的,新生的花朵不停凋谢,一切的生命也从未停止逝去的脚步。

  去年冬天她在异国他乡,走在飘雪的街道上,霓虹灯的色彩漾在纷纷的雪幕中,铺天盖地地向她涌来。她凝神注视着前方,有不知名的背影矗立在雪中,似乎对世界很迷茫。雪那样的白,把路灯的颜色也给弥散开来,让夜显得那样亮。这个冬天悄然升起疾病的影子,带着雪一样的白蔓延到春日。

  自然的春天依旧如同往常一样,新生的花苞绽放着雪白的花瓣,只是那花在她眼里,仿佛变成上个冬天病灶的延续。这时的春日可以是一座墓碑,土黄是一抔坟土,洁白是埋在地下的、人骨化作的茕茕的灰。一只喜鹊在地上慵懒地蹦跳,她也觉得病恹恹的样子,仿佛整个世界都打不起什么精神。于是她想:悲伤的喜鹊还是喜鹊吗?它还能带来欢喜吗?——充斥着死亡的春天还是春天吗?它还能带来希望吗?

  于是在这萎靡、困顿又充斥着思考的春日里,她罕见地做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梦。梦里似乎刮起许多年前她见过的沙尘暴,迷得人睁不开眼睛,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死亡是什么呀?生命是什么呀?许多类似的问题在梦里盘旋,其实都是她大脑自己提出的问题而已。

  梦中的世界是土黄色的春天。这个春天弥漫着尘埃,真理藏匿在某个角落,或是真实与精神的罅隙里。她拼命地寻找,拼命地询问,然后梦给了她一个答案:快点醒来。

  她睁开眼,眨了眨眼睛,泪水因为晚眠之后眼睛的酸涩而流了出来。眼泪似乎能洗净眼前因困惑产生的阴翳,接着,她似乎从屋中各处已经看惯的角落里捕捉到被自己单方面宣判死刑的,诗性的真理。

  她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居然在本就是死的物体里看到生命:它们藏于一本书的腰封,于一支笔的弹簧,于屋外吹拂的风,于已经高高挂起的太阳。她抬头望向窗外,所见依旧是那个白色与土黄色相间的春天,在这样的春天里生与死是两个相通的概念,不可能只有一方存在一方又消亡。死亡太多了就赋予更多的生命,写一些自己命名为真理的诗。她这样想着,冲去拿起那支似有生命的笔。

  儿时风景故事记录四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窗外的风景独有情钟,我能回忆起来的人生图景也多以偶然瞥向窗外所见的景色为主的。我常常看着窗外。凌晨时分静静思考时,偏头,我看到了星辰夜空,夜幕笼罩下的城市仍然匆忙,却因比白日静谧了些而让车水马龙声格外明显,那是我觉得真实认识了北京的时刻;午后时分伴随着喧嚣嘈杂的声响,侧首,金色充盈了我的视线,而逆光而来的青葱少年们则成为了我青春的最好侧写。

  窗户像照相机一般,连同那时的心情、感受和气氛,记录下某一时刻世界的一角。因而我回忆时,总陷入那种情境当中迟迟走不出。那扇窗户给我带来了光与影,有时还会有风闯过,轻拂我心。我就是透过这扇窗,窥见这多姿世界的一角。就像一座封闭的孤岛突然有了一叶扁舟能驶向外面的广阔大海,这是我内心世界与外界的交流的途径。于是日夜守望,我长成了如今的模样。

  然而我真正领略到窗景的魅力是因为一次旅行。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我来到了苏州的园林里:这里处处是空间的学问,或远或近,或分或合,都别有一番意趣,称是“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不为过。从窗里向外看,将这花花世界又切割成了几个小世界,正如佛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或是一枝枯竹折斜插在土中,是一位君子老之将至正不屈地细数余下的时光;或是几株嫩芽弯弯绕绕缠在一假石上,是几个小顽童正大笑着为它们的生气与活力。那窗正如一画框,框住了这小小世界,让它们的故事在这里变得重要而动人。

  我永远无法看到世界的全貌,但从被窗户框住的这片景,我可以看到独属于我视角的世界。我对着我所看到的事物,细细琢磨,试图参透我的人生路当怎样走,连同对那片窗框外的世界的无限想象,虚虚实实,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的世界。

  有人觉得窗户太冷漠,因为它隔开了人与物。可我却觉得这距离却是恰让这景格外深刻的原因。这世界太大太杂,若你自我意志不够强大便很容易迷失其中。而有了窗,空间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窗里的物衍变成了客体,而窗外的人成了主体。这种作用给予了我足够的距离,能够冷静客观地去观察世界。这种对于“隔”的重视,也反映到了我的现实中。我在社会角色中常常扮演一个旁观者,我总认为站在人群背面才能看到我所想看到的风景。我也总需要一个向内的空间,正如窗内外的区别,我也需要一个自己与外界的壁垒。

  我也曾想过有无和窗类似的事物出现在我的人生中,想来想去觉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是我的眼睛。不是常言有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如此想来,是我的心灵正透过眼睛拥抱这个世界哩!原来“窗”早已伴随着我,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让我看着,走着,慢慢彷徨。

  我从窗外看到过高悬在空的皎洁明月,也看到过在潮湿的地面上反射着银光的六便士硬币。窗户真正意义上的陪伴了我的一生,于我,它是我探索徜徉宇宙的望远镜,是记录下生活中每个值得纪念的画面的照相机,是将我与外界隔开的透明屏障。我守在窗边,静看着人来人往物换星移,度过了春夏秋冬,慢慢长大了。

 

推荐访问: 儿时 风景 记录